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明不南渡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敌

第一百六十六章 腹背受敌

阵却无力及时救援。

    他们面对的还只是建奴的前部而已,就已经打的非常吃力,等到建奴的大部抵达,可以想象的是,那肯定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战役。

    “我军还应以京城的坚固,稳妥固守,切莫轻易出战,导致更大的折损。”张庆臻对王先通建议道。

    圣上临走之时非常信任的将专断权全部交给王先通,在大事上都需要王先通的肯定。

    当然王先通也并非自负的人,他的目标是守卫京城,等到圣上凯旋为止。

    所以决策上亦是偏向保守,在张庆臻和其他人都觉得应该固守的时候,王先通并没有莽撞的理由。

    当下便是同意接下来的守城计划。

    大多数的时候,亲自统兵的武将所做出的决定远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要明智和符合实际的多。

    然而自从文臣开始节制武将以来,汉人军队的战斗力不断下降,和文臣的瞎**有莫大的关系。

    就比如萨尔浒之战,就比如大明廷柱孙传庭的阵亡,都和文臣的胡乱指挥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所以说,京城的守将们虽无大才,但没有文臣们的纸上谈兵和瞎指挥,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和实际不会偏离太大。

    只是目前的京城形式越发严峻。

    尤其在建奴的阿齐格主力抵达之后。

    这种压力,逐步提升。

    此时京城外的建奴主力部队已经达到了二十万人之多,还不包括随军的役使民夫,和后勤部队。

    这已经算是建奴的倾巢出动。

    对于京城,以及整个华夏大地,他们势在必得!

    阿齐格会晤前方众将,首先按照规律,向城中射入劝降信件,向京城中的守将许诺,只要开城投降,每个人的官职职位都不会变更,并且根据立功的多少,只增不减。

    然而……他们面对的是被朱慈肃清的京城,无论是王先通之类的武将,还是范景文之类的文臣。

    对于这种劝降,只有一种反应……QNMLGB。

    ……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那没办法,只能硬干了。

    以广渠门为主攻方向。

    汉军旗的孔有德和尚可喜首先调集了七十余门红夷大炮,开始猛轰广渠门。

    城上的明军也点燃大炮开始回击。

    整个京城东郊笼罩在一片隆隆的炮声之下。

    孔有德的叛变,是建奴战斗力增强的转折点,他带过去的人,基本上都是大明的核心工匠,那种损失可比折损十万大军更为惨重。

    就好比中科院的院士一夜之间全部被绑票去了外国一般。

    结果就是建奴的造炮的数量和质量已经超越了大明。

    以至于现在。

    双方的火炮对轰,拥有着城墙上地利优势的明军,在火力上却完全被建奴压制。

    ……

    此时的战争星遍华夏大地,刀兵四处可见。

    南京已经确认反叛。

    在北方明军英勇抗击建奴之时,列属于伪南明的刘良佐部,刘泽清部受命去山东准备给北方明军来个背刺。

    两路大军已经进抵黄河,只能过河,强娶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