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明不南渡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

  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不过成分还是比较复杂的,除了相当于清华北大之外,还覆盖了中央党校,教育厅,考试中心的职能。

    朱慈在不断的改革教育中,将国子监的职能进一步细化,国子监仍然被保留,但只相当于中央党校,负责接收全国官员进入进修,不再对没有官职的士子和百姓开放。

    另起炉灶,设置大明皇家大学。

    接受各地优秀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教育。

    根据初步设立的校章,大明皇帝除了总览军政大权之外,还应把皇家大学的校长兼了。

    没错,朱慈毫无廉耻的成为了第一人校长。

    对于大学这么一个全新的机构。

    京城们的读书人多是品头论足,褒贬不一。

    “大学者,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圣上新加之,亦是让我等以曾参为楷模,以孝修身,以忠为国,实乃善也。”

    很不巧,儒家圣典,四书包括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在这儒家影响还没褪去的时候,很多人听到大学,很容易联系到儒家的这本书。

    圣上设立大学这个机构,这是什么意思?这显然是在向全国读书人释放一个信号,皇帝是一个大学爱好者。

    号召大家多看大学……

    这并不是坏事,至少圣上还没有将儒家一棍子打死。

    朱慈,表示他们只是想多了而已,如果让他意识到,大学的出现在在读书人心中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或许还不如叫大明皇家学院……学院这种名称安放在最高学府的头上,有些小气了。

    “但,大学之道,怕是整个大明也没人能悟出个所以然来。”有的士子叹息一声。

    “是啊,圣人之道,传承千年,所遗者颇多,尤以大学为甚。”

    大家都知道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但实际上,真的不需要把所有书都看全了。

    科举之中,虽考四书,却有所侧重。

    主考论语。

    中庸,孟子辅之,而大学……比较冷门,老师都不会画重点在上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丢失的内容实在太多了,根本形成不了完整的体系。

    “什么狗屁的大学!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那大学之中根本和大学没有半点关系!竟是些明算,格物之理,甚至还有什么所谓的思想教育,我呸。”

    “哎?这不是锦衣卫大哥么,我刚才说什么了?”

    “没有啊?我什么都没说!真的,不骗你们。”

    “等等!我没当你们聋,别……我错了,大哥!下次再不敢了,给小的一次机会啊!救……救……不要……不要……”

    声音渐行渐远……

    让其他围在一起的读书人,吞着口水,看呆了。

    “皇上万岁!”

    “大明万岁!”

    “大学万岁!”

    赶紧呼唤了一声口号,压压惊。

    ……

    “秦汉唐宋,王朝更迭,唯我大明得国最正,谁能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皇家大学的课堂上,宋应星对着下面的学生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