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明不南渡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

  论出身,历史上的皇帝,没有比他更低贱的,这似乎也是他心中的痛,朱熹是肯定扯不上,距离太近,查下家谱都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安了个颛顼之后,略表安慰,实际上有没有……这根本就是个糊涂账。

    起于微末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是可以津津乐道大加佩服的,但在当时这么说,真的带有贬义的色彩。

    不过问题不是太大,宋应星并没有在意,而是公布官方的答案。

    “刚才那个学生说的已经很对了,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为得国正也,华夏千年,断于蒙元,伦序尽丧,肱骨不存,汉家亡国,必复其身,太祖得国,实为异族手中所得,亡国之复国也,而与秦汉唐宋之谋反得国,自是不同,然为其正。”

    正确答案一出,在众学生心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统国家?

    答案是由汉族统治的国家才是正统的国家。

    纠正了儒家那一套认同华夏文化就可以统治中国的亡国思想。

    那套思想,纯粹是给那些汉奸找到了理论依据,纯粹是让国家在危亡时,让一个个人可以毫无心理压力的抛弃祖国。

    “所以说,大明毫无疑问是华夏最正统的王朝。”

    宋应星讲着,而下面的学生大多是年轻人,此时也从那汉家王朝找到了沸点,不觉间有些热血沸腾。

    是啊……华夏终究是汉家人统治才是对的,那些异族怎能践踏我华夏。

    “你叫什么?”宋应星格外注意到了那个回答比较靠谱的男生,在课程结束后特意的关注了一下。

    男孩约摸二十岁,长的还是很腼腆,身材也很健壮,和那些宅着的读书人不太一样。

    “郑森。”

    那个男孩回答道。

    ……

    北京这边在搞教育。

    潼关这边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厚。

    从北京调来的皇卫营主力正逐渐向潼关以东的陕州集结。

    这个过程还是很稿费时间,从五月中旬的动员,到第一批,先锋骑兵营抵达陕州,已经过了二十多天。

    当戚宗明的骑兵部,渡河进驻灵宝的时候,却看到黄得功已经在当地安营扎寨好几天了。

    戚宗明很诧异,按理说,他从北京出发,显然比黄得功先得到军令,结果却被黄得功落了先手。

    感觉十分的不科学,莫非他黄得功会飞不成?

    黄得功当然不会飞,他来的这么早,完全是因为离的比较近而已。

    灵宝属于河南的西部,而当时听说河南反正消息的李岩,就和他商量着派遣一军,进驻河南,以帮助起义反正得刘宗敏残部。

    以免河南落到张献忠手里,那还真是个膈应人的事情。

    接到军令的黄得功,只是让部队,向西边挺进了八百里的而已,当然会比戚宗明来的早。

    “他姥姥的,这贼军也太胆小了吧。”黄得功一见到戚宗明,就忍不住抱怨道。

    “在潼关下叫骂了好几天,也没人出来应战,真没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