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791章 淞沪布局

第791章 淞沪布局

州的土地,每个人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

    这是来自祖国的空气,每一口都那么的清新。

    不过,回家的路依旧还不是那么平坦,他们这次可不是光是人要跨越近2000公里回到川省,还要带上能让任何人眼睛发蓝的巨额财富。

    别看盘踞广东的陈大佬因为华商集团的缘故对他们这群人大开绿灯,但若是让他知晓了这批缴获的来自海盗的巨额财富,他不马上翻脸才怪。那可是足以武装一个师的钱。

    华商集团早有应对,才登上码头,就有一个大型车队将所有人接走直奔江西。因为磺胺药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华商集团如今也算是大商家,只要是运药的车,可以享受免检的特权,再加上大把的银洋撒出去,一路上过各路军阀关卡无数皆有惊无险。

    这就是有名有钱的好处。

    否则,特种小队战斗力再强悍,要想带着这批黄金返回四川,那是想也别想,就算是刘团座亲来也无可奈何。

    相对于特种小队从海外归来的坎坷之旅,刘团座就要轻松的多了。坐着宽敞舒服的客轮一路直达上海,在上海盘桓了两天见了盼他如同盼星星盼月亮的杜月笙一面,并将华商集团化肥工厂东南六省的总代理权给了他。

    是的,这大半年来,华商集团化肥工厂已经正式投产,或许是因为人力劳动成本远低于上海的缘故,华商集团化肥粉的价格在杜月笙化肥公司已经比较低的价格上又低了三分之一,这可差点儿没把杜大老板给愁坏了。

    这半年来,已经有不少人在打听到西南以及华中数省化肥粉的销售价格之后没少骂他这个上海大奸商,说他赚钱都赚黑了心。这让初品尝到做实业甜头刚被人称为民族工业企业家正逐渐消去黑帮头子名头的杜大老板的心都差点儿伤透了。

    但是,投资数十万银洋的化肥厂那能说关就关?不过杜大老板终究是杜大老板,知道自己那位股东和华商集团之间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关系。可是刘浪又远在国外,不得已,杜大老板的人就天天守在上海两大码头,只待刘团座一归来,就好找他说情。

    杜大老板的愿望终于实现,位于上海的化肥工厂被华商集团收购,收回投资的杜大老板却是摇身一变成了华商集团东南六省的化肥粉总代理商,继续经营他的农业,每年获取的利润,不会比以前低上多少。

    当然,更重要的是,名头还可以继续挂上民族实业家。

    曾经的上海地下皇帝如今的民族实业家杜大老板并没有向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是拿银洋砸浪团座,如今的浪团座就是拔根腿毛都比现在上海的很多商人腰都粗。

    钱,已经不是浪团座现在最需要的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上海这座城市,这座即将在三年后成为中日大战期间被称之为血肉磨坊的城市。华商集团,必须深深的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

    确切的说,是独立团。在大战未起之际,就要在这座城市提前布置。

    而这一切,如果有了杜月笙这个淞沪最大地头蛇的帮助,要轻松的多。

    获得自己需求的杜大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刘团座的要求,包括在上海公共租界租赁房屋做为华商集团的办公地点,在上海各区租赁仓库用以华商集团储存钨砂、化肥等各类物资。

    除了刘浪坚持在苏州河北那间由四家银行所筹建的四行仓库租赁一间三百平方米的位置做为华商集团重要物资储存处让杜老板颇感为难以外,其余的尚不算太难。

    不过这些,在每年可以获得至少二十万银洋的利润面前,难也只能变成不难。杜大老板全部咬着后槽牙接受了。

    刘浪把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就乘坐客机直达南京,好歹,他这次出国也算是公差,无论如何军政部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怎么说也得亲自去述职一趟。

    看着飞机舷窗外的南京古城,刘浪陷入了沉思。

    PS:月初第一天,求保底月票,求砸。距离爆发还有三天,风月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正疯狂存稿中。顺便再说一句,请看盗版的书友来起点中文网支持风月,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