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极赋 > 第一百五十章 窥探一角

第一百五十章 窥探一角

根骨悟性太差,二来也是没有合适的功法修行。

    象境之前,吃苦耐劳,勤能补拙,天道是可以酬勤的。

    象境之后则是一道分水岭,除却自身对武道孜孜不倦的追寻,还需上佳的悟性,以及还算上的了台面的功法,如此才能继续在武道一途上走下去。

    等到了元境,则又是一道分水岭。

    那就需要真正的修为了,可以说人生阅历,可以大战之后的感悟,也可以是忽然有一天开窍了,没有具体的定数。

    小静秋若有所思,然后说道:“可是等我真的需要功法修行了,到了那个时候,师傅又不在我的身边,我该怎么办呀。”

    入了象境之后,小姑娘愈发的体会到武道一途的精妙,在街坊邻居面前表演一下乘风而行,将会出现无数的赞美之词以及雷动的鼓掌声。

    这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小姑娘体会到了武道一途无穷无尽,暗合天地大道的奥妙之处,也真的激发了小姑娘在武道一途的执念和信仰。

    她也不期待自己日后能够成为多么伟大的武道巨擘,只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就要负点责任,尽力而为,走到哪一步是哪一步。

    尤其是听说到了元境之后,可以延年益寿,永葆青春,小姑娘更是来劲了。

    哪个姑娘不希望自己永远都是青春韶华的美丽模样。

    元正嘴角微微上扬,哭笑不得的说道:“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啊,无妨,这一段时间我便跟着你们的商队,等你定向了我在离开。”

    “我只是游历,也没什么正经事,可以帮衬你们一段时间。”

    商河心里倒也不介意,那位镖头都说过元正在这里是无人能敌的,身边有着一个高手坐镇,来到大夏境内后,商河也能稍微放点心。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有没有高手在身边,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可惜啊,商河的家底儿终归不是那么的厚实,正儿八经的武道巨擘,他也掏不起那个银子那个收买。

    小姑娘如小鸡啄米式的连连点头。

    元正这会儿对商河问道:“你们走靠近大魏的那一段红河,更容易进入大夏,为何非要来到大夏和大秦的交界之地进入大夏呢?南辕北辙不说,你们一路上人也多,耗费的银两粮草,一路上可能还会遇到歹人,不太划算啊。”

    商河是生意人,一个生意人将生意做到了异国他乡,也的确是本事,只是选择的这一条路线,真的是不敢恭维。

    不过元正也清楚,商河不会无缘无故的选择这一条南辕北辙的路,才问了这个问题。

    商河先是叹息了一声,然后愁眉苦脸的说道:“谁也不想绕路啊,可是另外一条路门槛太高,都被大魏北方的大佬给垄断了,我们南方人想走那条路,不容易不说,而且指不定哪一天就遭人暗算了。”

    南北之争,自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

    北方人不喜欢南方人的磨磨唧唧,斤斤计较。

    南方人也不喜欢北方人的恣意妄为,以武服人。

    这种争斗注定是没完没了的,因为无论南北,其实都是道理。

    元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一段红河的确在大魏最北方了,南方人到北方,也是有些提心吊胆,尤其对于生意人而言。

    南方人在很多事情都有很多门道,头头是道,起码所做之事还是符合章法的。

    而北方人,有门道的情况下就不说了,若是没有门道,就是黑整,黑整这种事情不太好分析局势,也不好判断对方的意图,不讲究,却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元正也想到了很多事情,若无足够的利益,也不会让南方的生意人跋山涉水离开家乡的。

    下意识问道:“难道大魏境内挂彩的人那么多,你们将药材生意都做到大夏境内了,看你们的样子,是打算囤货,顺势在大夏包下田地,开出一个药园来。”

    在其余的国家开出一个药园,人脉必须过硬,利益分配,也要让人家东道主占大头。

    能让东道主占大头的生意,通常都是只大不小的生意。

    商河笑了笑,说道:“只是顺势而为,这些年来也积攒了一些本钱人脉,能有将生意做大的机会,也不太好意思错过,哪怕过程曲折坎坷了一些,可慢慢的,都会步入正轨的。”

    元正知道商河没有真的回答这个问题。

    也幸亏他是鬼谷弟子,不然的话还真的无法洞察有些事情。

    也正是因为商河这样的回答,元正对小静秋的父亲,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了。

    生意人到了最后,大多数心都已经黑了。

    不过,一颗赤子之心,也不太容易将生意做大,若是有赤子之心的人将生意做起来了,那必然也是正儿八经的大生意。

    国家与国家之间若有些风吹草动,那么江湖上也会有些消息,生意场自然也会有些消息。

    囤积药材这种事情,要看是在什么时候囤积。

    若是大战之前囤积,只赚不赔。

    等战事开端之后,必然会出现无数的伤员,官府那里的药材不够用了,也只能从私人这里下手。

    到了那一步,官府可以抬高药材的价钱,自己也能贪污一部分。

    而私人这里,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顺势和官府中人一起在某些灰色地带里,拿着丰厚的回扣。

    商河大概也是从这件事里看出了些门道,故此才不远万里的来到大夏境内囤积药材,还要在大夏开阔药园。

    如此来看,商河的生意的确挺大,在大魏官府中有人,在大夏官府中还是有人。

    此事成了之后,商河的身价不知道会翻多少倍。

    至于商河会不会在利益面前丧失了本心,这不是元正需要操心的事情。

    现在也不太好说这些事。

    可大魏与大秦之间,暂时怕也打不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