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极赋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故友相逢话多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故友相逢话多

的 剑客,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自己的傲气。

    他不了解钟南的剑道到了日后究竟会走到哪一种境地,可他也明白,钟南真的不指望剑道吃饭,是用来防身的,想来,以后的钟南,进入天境,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一份纯粹的心境,让元正羡慕不已。

    钟南去云游四海,那是真的去云游四海。

    元正去远走天涯,第一次去秦国,那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要去做些什么,便顺着自己的感觉去了。

    去大夏,也仅仅是因为北海之中,有巨兽,有李尘想要得到的駮马,不然的话,元正去大夏,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

    在外出游历这件事上,元正自认为不如钟南,因为钟南的心,是极为纯粹的,而元正,多少带着几分野兽的本能。

    元正这才说道:“我在苍云城算是有了一份自己的基业,如今眼瞎正值用人之际,有一个位置,我一直都给你留着。”

    钟南不是多么的意外,就连钟南自己都觉得这件事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只是一种冥冥之中颇为特殊的感觉。

    钟南好奇问道:“那是一个怎样的位置?”

    元正实话实说道:“你在云端之巅里的位置,类似于温若松在大魏庙堂上的位置,掌管所有文人,若你想要马上建功,我也可以给你安排一个不错的头衔,只要你自己觉得,如何能够施展得开自己的才华,我也会尽量配合你。”

    尽量这话,是真话。

    有些时候,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一个人转悠的。

    钟南微笑道:“你就真的如此的信任我,不害怕我将你的事情,给搞砸了,然后你背负了万古骂名?”

    元正其实也有想过这些事情,为人主上,有些事情自然要去好好地思量思量。

    可他现在不介意了,钟南的心境如此纯粹,他若是去斤斤计较一些事情,反倒是显得自己的胸襟有些狭窄。

    元正道:“无妨,你若是搞砸了,那就是搞砸了,每一个年轻人都会犯错的,我也会犯错的,大家都可以犯错,反正我们都年轻,犯错了,就犯错了,这个天下,又能将你我如何?”

    钟南又抿了一口茶,说道:“你来江南,是否是因为觉得苍云城属于人间的夹缝,决定派出一部精锐,来到江南,建造自己的第二故乡,若是有一日,苍云城成了人间炼狱,你还有第二选择的余地。”

    元正有些尴尬,是真的有些尴尬,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他和西蜀双壁临时商量出来,又觉得如何当下局势的策略。

    结果在钟南这里,却是如此的清清楚楚。

    元正道:“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钟南道:“因为你也没有多余的选择了,第二故乡,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一个要干事情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道理就像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正室生不出来孩子,就不得不纳妾来延续后代了。

    元正实话实说道:“那依你之见,我现在应该如何自处?”

    钟南如实问道:“那我也要知道,你手里的筹码能有多少?”

    元正道:“西蜀双壁如今也在我的麾下,他们来到江南,就是负责第二故乡的事情,初期只是积累足够的银两,至于人脉,能够拓展多少,那就多少,我也无法强求。”

    钟南微微一想说道:“大魏早晚会乱套的,我在大周游历的身后,尽管那里是真正的礼仪之邦,却也有真正的虎狼之师,如今大周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

    “对于生意人而言,是最好的去处。”

    “有西蜀双壁这样的军旅前辈镇守,也无需在大魏这里折腾了,去了大周,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那里,无论是盐铁还是木材药材,都有可以插手的余地,等待开垦的荒山,不知道还有多少,兴许有那么一座山,也会和风岭山脉一样,挖掘出了盐铁。”

    “这是我的想法。”

    “大魏这里,实在是没有必要留着,等到大争真的来了,魏人互相残杀,群雄割据,庙堂之上,乌烟瘴气,到了那一步,自然就会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我曾经计算过无数次,大秦和大魏之间的战役,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大秦虽说可以稳赢大魏,可到了最后,也会成为精疲力尽的虎狼,其余两国,自然有着可趁之机。”

    “可大秦这一代的君主,也不是糊涂人,他早就计算到了这些。”

    “也许大秦的君主,就是想要当一个搅屎棍,让整个天下陷入烽火狼烟的境地,如此,大秦便有了可以投机取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机会。”

    “天下,从来都不是老老实实的,人心,亦是如此。”

    “公子你只是站在大魏和大秦之间的夹缝中考虑问题,可曾想过,站在整个天下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我也知晓,公子如今也到了化整为零的地步,可过来过去,不是大魏,就是大秦,再怎么化整为零,还是走不出自己的画地为牢。”

    “三万之众,也许在大秦铁骑面前,不堪一击,也许去了别的地方,可以开辟家园。”

    “一切都要看公子,自己如何定夺了。”

    元正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胸口,觉得有些凉飕飕的。

    这些事情,自己本来应该想到的,身为鬼谷门徒,这些事情,本来就应该出现在预料之中的。

    可是元正没有做到这些事,也许是当局者迷,被其余的繁杂的事情,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也许,是自己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曾想过这些事情。

    对于一个鬼谷门徒来说,这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就连花椒与茴香,都对钟南这样的读书人微微侧目,秋水眸子里,满是欣赏。

    千秋大事最费思量。

    元正根本就没有想过,大争开始之后,会延续多长的时间,当然了这种事也不好预算。

    万一大秦还真的有主宰天下的气数呢。

    但也只是万一了。

    四国之间,相互制衡,谁也不让谁好过。

    你去搞别人,我就在你的屁股后面捅一刀子,然后我又被别人在后背放了一记冷箭,这种事,在大争开始后,应该是会成为常态的。

    元正苦笑道:“我一直都觉得,我去过大魏,去过大夏,唯独没有去过大周,这是我心里一直的遗憾,兴许以后会去大周的,可能那个时候,也不是以江湖浪子的身份去大周了。”

    “你将整个天下都走了一遭,果然见识颇深,我自愧不如。”

    钟南微笑道:“这倒也无妨,你可以兵分三路,一路留在大魏,毕竟你的发源地,终归还是在大魏,另外一路,也可以留在江南,江南士族,对于大魏的庙堂也是影响颇大,兴许在江南,可以收拢一个庞大的家族呢。”

    “剩余的一路,就派往大周,那里是自由的,对于西蜀双壁而言,通关文牒这样的麻烦事儿,也不会是什么麻烦事儿。”

    “当然,你可以在大魏一条路走到黑,两边都不是人,在大秦和大魏的刀尖上起舞,如果有把握的话,也可以那么做。”

    元正苦笑道:“在大魏和大秦的刀尖上起舞,我是真的没有那样的把握,也没有那样的气魄,人嘛,应该胆小的时候,还是要胆小的。”

    钟南乐呵呵一笑,说道:“我说的,听上去不错,可是很难实施,去了大周之后,第一是水土不服,第二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兴许会排斥西蜀双壁,第三,路途遥远,在半路上,也会遇到大魏的铁钩多方试探,也会被有心人暗中算计。”

    “这第四嘛,就需要下的最大的本钱,黄金一百万两,倒也足够了,可是去了大周之后,初期,也不会见到任何的收益,开疆扩土,总是需要忍受寂寞的。”

    “高开低走,其实是最稳定的路子,可低走开始的时候,将士们心气不高,士气不振,外加水土不服这些影响,也会滋生出许多的麻烦事儿。”

    “这些,都要考虑在计划当中,也要承担许多的风险。”

    “从苍云城到江南,根本无需在意,因为都在大魏的境内,各方斥候可以将情报探查的一清二楚,可从大魏到大周,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了,国与国之间,缝隙之大,宛若深渊,跌落深渊之中,有可能,就是万劫不复,可能够在深渊之上修建一座桥梁,日后,则是一片坦途。”

    其实钟南一开始,就想要这么建议元正的。

    可他不是元正,他也不知道元正到底有什么样的苦衷,所以话也只能分开说了,让元正一个人好好地参悟参悟。

    元正真的是陷入了沉思。

    钟南所说不无道理,其风险也很巨大,但元正可以承受得起,可为难元正的地方在于,这样的风险,元正也只能够承受一次,不会有第二次,一旦计算失误,元正将会元气大伤,在大争到来之前,元正只能龟缩一隅之地,无法有所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