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再临 > 第265章

第265章

过这几个例子,相信陛下已经明白技术保密的重要性了。而反观我朝,技术保密工作其实十分不到位。而将这些事关重大的机要技术单独罗列出来,由单独的专门机构负责,这只是技术保密工作的第一步。后续,还有人员选择方面,以及相关人员的方面。这些陛下和太子殿下已经注意到了,选择无家室的工匠,避免工匠被人胁迫,这就十分有效。又或是将工匠的家人聚集起来单独僻处一个地方让工匠家眷居中,并派兵保护,如此一来既能够让工匠安心,又能够将工匠的家室反而成为咱们手中的人质,避免有哪个工匠被人收买,这样也很有效。还有,关于生产制作方面,运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方法,尽量避免单独的工匠全部了解某件机要物件的全部过程和每个环节,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等等,韦卿,你前面所言二者,朕都明白。”李适打断了对韦仁实的话,对他说道:“可韦卿所言,避免让工匠知道机要物件的制作,朕却是要问了,若不让工匠知道如何制作,那这东西又如何能够做得出来?”

    韦仁实笑了笑,答道:“陛下难道忘了之前我交给陛下的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法?一个匠人只负责其中一个关节,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尽量的减少一个人从头到尾全面了解某件机要之物的每个环节的现象了。”

    倘若能够让当朝着真正意识到技术保密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那将是非常大的收获。皇帝的态度不仅仅能够保证以后大唐先进的技术不受到外敌的窃取,同时还能够在整个大唐形成一种气氛,也为后来继位的帝王开了一个头,留下了一个规矩。

    毕竟,技术保密太重要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则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

    李适默默不语,低头思索着。良久,他才复又抬起头来,对韦仁实说道:“韦卿所言,不无道理。别的不说,就是这钢铁冶炼之法,若是传了出去,被藩镇学会,亦或是被吐蕃、回纥学会,对朝廷的影响都会不亚于一场天灾,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既如此,朕当准了太子的请求。”

    “陛下圣明!”韦仁实见李适终于答应,心中大喜,连忙马屁送上,然后又说道:“倘若陛下要建立一个这般机构,那微臣还有几个建议。”

    “韦卿讲来。”李适说道。

    “这个机构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改良现有的技术,又或是创造出更好的技术。既然是围绕技术而进行的,那微臣建议里面的人以懂得某种技术的匠人为主,少主官,多工匠。”韦仁实说道:“另外,朝廷对这个机构严加保密,就连朝臣,也应当尽可能少的人知道又这么一个机构存在。”

    李适想了想,道:“不错,眼下想来,此部甚为要紧,朕必要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