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官人 > 二百二十七、好消息和坏消息

二百二十七、好消息和坏消息

的,特别是还能够提供每日必不可缺少的盐的盐商,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拒绝的。

    而且薛家可是有官府的身份的,官商勾结,咳咳,不是,是官商合作的薛家商号盐商还带着一些官场上的身份,只要是一片封儿送到当地官府去,官府是会即刻帮衬的,薛家作为皇商世家,薛蟠作为实权的京官(这是他不要脸自诩的说法),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为什么这个不知名的部落,居然敢如此自绝于大越朝,自绝于这商贸往来呢?真是有些令人想不通,那位管事坐镇京兆府,写信回来也说不清楚语焉不详,因为他不在陇右。

    陇右的话,薛蟠想着这地方,许是靠近羌族,亦或者是突厥?这都是搞不清楚的事儿,毕竟西北部落甚多,就算是见到穿什么衣服,也是搞不清楚是什么人。

    总不能让自己个亲自去吧?薛蟠叹气道,他吩咐张管家,“递片子到肃州节度使那里去,请他帮衬着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事儿,若是咱们的人得罪了人家部落的酋长什么的,若是求一些金银,无非也就给是了,和气生财,陇右这里的商道,不能够有什么损失,要继续保持通畅。”

    如今虽然是海上丝绸之路通畅,许多货物都通过海运行销天下,但是中亚和南亚还有许多国家不通海路,还是需要陆上的丝绸之路来购买中国的物品的,薛家其余各房也有在做海运之事,只是到底是金陵之地,不算是靠海,再者薛家的船队大部分以出租为用,自己并没有多少直接售卖货物的生意,海上风波甚大,损耗也多,又要大举进入,也是不合算,所以薛蟠原本的用意,是借用盐引这个行销天下都要用的东西来打开西北的市场,将薛家的玄缎给行销到西北去,再把西北薛家需要的货品拿回来,盐引稳赚,这点没有问题,薛蟠希望的是别的生意也借着这个东风火起来,不可能一辈子都拿着这个盐引,在有限的几年内,借鸡生蛋,能够把别的生意都动起来,这才是最好的。

    所以西北之地的生意也不全然是做盐引的生意,薛家其余产业的东西也带了不少东西上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往日里头都甚是妥当,最近都是出了这样的事儿。

    张管家答应了下来,“南边传来信,说是三房太太身子不算太好,说想着入京来看看,这边名医多些,再者也有太医院。”

    “这有什么?”薛蟠忙说道,“叫家里头安排好车船,趁着如今天气还算暖和,赶紧着接入京中好生看看。”

    张管家下去传达命令,不一会,王恺运施施然的过来了,“文龙,如今有一个好消息,你马上就要如意了。”

    薛蟠一挑眉,“王师傅的意思是,难道还有一个坏消息?”

    “的确还有一个坏消息,”王恺运笑道,“文龙想听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