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官人 > 十七、蜀道难

十七、蜀道难

,再上次乃是比诗词歌赋,听说之前也有治理黄河,亦或者到一地为县令,一年之后看是否大治的,这花样多的很,但既然到了蜀中,我倒是有些想法。”

    “什么想法?”宝玉忙问。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思来想去,又结合这些日子的邸报,大约我们去蜀中,是要修路的。”

    “修路?”众女面面相觑,香菱依偎着林黛玉,好奇的问道,“大爷你又不会干这体力活,怎么能修路呢?”

    “傻丫头,修路又不是说要我自己去修,”薛蟠笑道,“蜀道艰难,这一次平香格里拉国之战,更是显示的很清楚,若是道路通畅,只怕是大军粮草等都供应俱全,怎么会平定了如此久,所以这征战沙场,除却将士用命之外,最要紧的只怕还就是这后勤供给万万行不得差错。”

    “蜀道艰难,”宝钗听到薛蟠如此说,十分的担忧,“只怕是几年之内都不能开路通畅,那哥哥岂不是就要在蜀中呆上好些年了?”

    黛玉听这话说道,“蜀中风景秀丽,只怕是蟠哥哥到时候是乐不思蜀,不愿意归来了。”

    “什么乐不思蜀,”薛蟠笑道,“我又不是阿斗,这修路,”他对着宝钗说道,“必然不会是修整条蜀道,若是如此,只怕是我修到八十岁也回不来,按照这两班大比的套路,应该是两班各选一段道路,然后都提供一笔银钱,看看哪一个班修的好,修的快,如此作为比较。”

    薛蟠如此笃定,还是有把握的,根据这么多年两班大比的分析来说,应该是各种各样治国理政的套路都有可能历练到,他让曹成魏曼去统计这历年两班大比的比试内容,发现这个比试的内容和时任咸安宫祭酒的个人风格十分相统一,别说都是皇帝定的,皇帝那么的忙,一定是要听从咸安宫祭酒的意见。王恺运之前的祭酒,就是帝师李师傅,他那样的老古董,文坛领袖,自然就选出这诗坛雅集的内容来,而之前的胡光墉中堂也当过一次咸安宫祭酒,他选的题目,就是两班人马去西域各自带一队马队经商,看看两拨人到底是谁更赚钱。之前比如这平扶桑之战,那时候的祭酒是现在已经牺牲在高丽,被追封为高丽郡王的荣仲华担任的,那时候他还兼任兵部尚书,自然就要带着自己的子弟为国征战,这样的话,按照薛蟠对着王恺运的印象,这个人居然对自己说出要薛蟠削弱甲班面子这样的话儿来,想必也不会说很喜欢看着众人轻易过关,如果不是现在西南战事已经平定,薛蟠无不恶意的猜想,说不定王恺运就会撺掇着永和皇帝把自己这一帮人打发到战场去历练,当做大比的内容。

    到蜀中去,论起来修路,应该就是蜀中最难办的事情了,毕竟李太白之《蜀道难》一诗已然道尽了蜀道之山高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