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铁血军工 > 第137章 鸡公车

第137章 鸡公车

焦炉内的煤炭总算装填完毕,在最后的进料口封闭之后,徐久年一声令下,就开始点火。

    炼焦所用的燃料,自然是被挑选出来的次等一级的煤矿了。

    炉体的温度在点火之后,飞快的升高。

    炉内的煤炭在高温之下,因为得不到充分燃烧所必要的空气,各种杂质在不断渗出,最后化为浓烟从出烟口升腾而出,然后进入了邓方收集煤焦油的几个陶缸装置之中,在冷凝的作用下将绝大部分的煤焦油都保留下来。

    炼焦的过程不是一撮而就的,这么大一炉的焦煤,至少要燃烧两天才能炼制完毕。

    徐久年在炉体上到处检查一番,确认没有什么裂缝漏烟之后,便表示没什么大问题了,接下来就等炼焦完毕,封炉等里面的焦煤熄火冷却之后,就可以将炼制好的焦煤出出来,然后再装填进下一批煤炭,再次点火炼制就行。

    张然点头。

    虽然他知道这种土法炼焦,每次都得等一炉炼制完之后闭炉,出完焦炭之后再炼制下一炉,不但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对炼焦炉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而且炼制焦煤的效率也极其低下。

    要是能有方法改进工艺,能够和那边的炼铜炉一样,随时进料炼制,随时都能出成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炼制,那就最好了……

    但一看徐久年这样子,估计靠他是没有可能了!

    这就是一个只会站在老祖宗们积攒的那点手段上故步自封吃老本,还听不进去任何意见的家伙!

    反正现在买回来的煤炭也不多,最多也就几炉的事情就炼完了。

    想要大量炼焦,就得等拿下了仓水,龙王沟的煤矿远远不断的运输过来之后才有可能,所以改进炼焦工艺的事情,他特根本不急。

    所以张然也压根就没跟徐久年商讨改进炼焦工艺的事情,等王长天安排的那几个学徒出师了,大量的煤炭进来了,将这徐久年炒掉之后再跟那几个学徒商量。

    在炼焦厂帮了忙的老百姓们,理所应当的不走了——这给支队帮了忙,人家当然是要吃完晚饭才走的。

    对这些事,不光是张然,就连王长天都看的很开。

    想让老百姓打心底的支持根据地,光靠思想宣传,光靠觉悟,那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东西只能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让老百姓们看到切切实实的好处,比如人家帮了忙,那就该让人吃饱了再回去!

    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去积累,让老百姓们知道只要他们支持了支队,支队就不会让他们吃了亏,那么他们才会真正的拥护支队,在危难来临之时,坚决的跟支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风雨同舟。

    邓英搬出了黑板,写上了拼音字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教大家念。

    a,o,e……

    不得不说,几百号人一起念拼音的时候,看起来还是蛮震撼的。

    特别是张然,那种自己又为这个时代,为了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崛起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成就感……

    嗯,美滋滋的。

    拼音的推广,在邓英的教授下,在王长天和邓英以政治任务的推广下,飞快的在根据地内推广了开来。

    不光是支队这边,各村中都是如此。

    早上出发干活之前集合来段a,o,e,晚上天黑了吃饭大家端着饭碗在院坝里排排坐来段b,p,m……

    就连背着铜矿挣工分几个人走在一起,都得来段j,q,x……

    其中,有推广的作用,更有老百姓们对识字,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自发的想要去掌握文字。

    以前是没有机会,而现在有机会了,他们便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虽然结果可能不会那么如意,但多认识一个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满足,那是来自灵魂的满足,精神的充实!

    对卫生队的培训工作,还在继续进行。

    王长天没能找到张然想要的西医,就连根据地内那位老中医,他也没能带回来。

    不过倒是带回来了一个会点治跌打,平时自己在山上采集点草药帮着村里人治个摔伤头疼脑热的,帮补点家用的赤脚医生。

    “张队长,我叫韩金山……”

    憨厚的小伙子腼腆的自我介绍。

    对于张然这样一个已经彻底被西医征服了的家伙来说,看到韩金山这么一个赤脚医生,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嘴上却还是连连表示欢迎,让对方留下跟自己先学习救护知识,其他的慢慢来。

    但张然不会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赤脚医生韩金山,在接下来的表现,却着实让他大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