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 第540章 ??挑恤

第540章 ??挑恤

    第540章 挑恤

    潼关城头。

    高履行和韦仁庆坐在遮阳伞下,喝着冰饮,旁边还有小卒为他们打扇,十分惬意地看着城下如同钢铁浇铸的军阵。

    “高中书,你说太子这是做什么?”韦仁庆轻轻晃着手里的冷饮,摇头晃脑地道。

    高履行也在想李承乾现在还不攻城到底想要做什么,闻言不由扭头朝韦仁庆看去。

    韦仁庆见高履行看来,得意洋洋的谑笑道:“莫不是想用这排列整齐的军阵,吓唬的我等给他开城门?”

    哈哈哈……

    韦仁庆说罢哈哈大笑。

    高履行听了这话也不觉莞儿,刚才的想法也就断了,不过还是提醒道:“不可小瞧了李承乾。”

    韦仁庆听了自信地朝身后的床弩和高大的投石车一指道:“这不是都给他预备着的。”

    高履行看了也觉实在没有疏忽的地方。

    高履行知道李承乾有两样攻城利器火药和热气球。

    现在他们准备好床弩可以射天上的热气球,投石车可以和城下的投石车对轰。

    他们现在居高临下,城下的投石车绝不是对手。

    他觉的双方比的就是耐心,看谁先耗不住。

    高履行如是想着,再一次看向城下,看着城下依旧严整的军阵,高履行也不得不佩服李承乾治军严谨。

    ……

    ……

    “嗒嗒嗒嗒……”

    顶盔贯甲的苏定方骑着战马慢慢在军阵里巡视。

    李承乾下令:引而不发,待令行事。

    已过去两个时辰了,数万大军在此列阵等待,在火热的秋阳之下,数万大军一片肃然。

    这当然是平日里勤于训练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苏定方在军中威严素著,数万将士看见他的身影除了听命,心里根本升不起其他心思。

    “怎么回事……”

    “退回去……”

    ……

    忽然军阵前头传来一阵吵闹声,苏定方扭头看去,只见潼关城上正往下放一只吊篮。

    苏定方立即调转马头往阵前去,前头将士见苏定方过来,立即住声等他发话。

    当苏定方来到阵前时,城头上的吊篮也刚好着地。从吊篮里走出三个人,一个身穿绿袍的小官和两个青衣小厮抬着一个大礼盒朝苏定方这边走来。

    “下官赵益宗参见将军。”身穿绿袍的官员走到苏定方的马前深施一礼。

    此时苏定方的头脸都被头盔遮住,只露出一双黑亮的眼睛,眼神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三人。

    “下官是奉高中书之命,出城给太子殿下进献冷饮。”赵益宗见苏定方不说话直接道明来意。

    苏定方听了抬头看一眼潼关城头,见高履行和韦仁庆也正往这边看,就点点头,吩咐道:“派一伙将士引他们去见太子殿下。”

    引路派一伙十个将士?

    “多谢将军。”

    赵益宗好像不明白其中监视之意,满脸堆笑,再朝苏定方深施一礼。

    苏定方不再看他们,打马又往军阵里巡视。

    ……

    ……

    李承乾给苏定方下过命令就没有再往前走,命人找些莆团,和一众大臣就在青石路中间坐下。

    内侍端上来茶水,就坐在地上聊天。

    众人听李象分析的山河表里,心里都明白李承乾早就安排了破开潼关的计策,都不再纠结眼前的局势,反而聊起了以后如何使大唐国富民安的政策。

    ……

    ……

    “这些年孤王为了能够快速平定辽东,从海外调了不少粮食,以后要尽量减少从海外调粮食,等回到长安,朝廷要拟定一个耕地开垦的十年计划来,各地都要按计划执行。

    粮食还是要大唐境内种植的自给自足才好。”李承乾认真的地众臣道。

    “正是,从海外往大唐运粮食,万一船上出了事那可怎么办……”杜正伦出声附合道。

    李承乾看一眼杜正伦很是满意,杜正伦是一个颇有远见的大臣,对很多政务都有自己的见解,且勇于实践。唐朝选官制度的问题,朝野上下肯定有不少人看出来了,敢于提出来的,整个唐朝二百七十年一把手都数得过来,杜正伦就是头一个。

    其他大臣也觉的李承乾说的有道理,纷纷点头附合。

    只有李象想了半天,问道:“不从海外往大唐运粮食了,那我们还往海外分封吗?”

    因为李承乾多次表示要把李象分封到海外,所以他十分关注这件事。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提起了精神。

    李承乾往海外分封的政策,到现在也没有实行多少,但仅是这个设想,就已经闹的很多勋贵大臣跟他离心离德了。

    就是眼前潼关城,说到根子上也是因为往海外分封引起的。所以此时群臣都想知道李承乾是否还要坚持海外分封政策。如果他愿意改变想法,哪怕只是暂时的,向高履行、韦仁庆等保证不再推行海外分封政策,以李承乾身份和功绩过潼关,入长安,践帝位还不是普天同庆。

    李承乾也非常清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