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落雪琴音连九天 > 第7部分

第7部分

    “那也是文人聚集的地方吗?”

    “那是男人寻欢作乐的地方。”

    我怔了一下:“那,公子也是去那寻欢作乐?”

    黑衣撇了我一眼:“有何不可。”

    然后又对我说道:“我去听筝曲。”

    我想起那个弹《帝女花》的素衣女子,看着他说:“你也喜欢筝曲?那位小姐弹得还不错。”

    “还不错?淄依的琴艺可是名满北朝,一月只登台献艺一场。”

    “那也比我阿爹差一些,技艺是很完美,却神韵不足,如此说来我阿爹的琴艺才是天下无双呢。”我仰着小脸,说道阿爹我便神采飞扬。

    黑衣看着我满脸不信:“如你阿爹的琴艺天下无双,那你也师出名门咯。”

    我摇了摇头:“我比阿爹差远了,听过阿爹的筝曲,我是怎么也追不上了,我较为擅长笛乐而已。”

    此时我已边说边把桌上的几盘菜清得干干净净。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从怀中掏出帕子擦拭嘴角的残羹,又泯了口茶。

    黑衣凝视我片刻说道:“小兄弟既然擅于笛乐,明日浑水河画舫有个茗乐茶会,届时各地乐师均聚集切磋,你不仿也来看看,届时上船报上四公子的名号即可。

    我眼睛一亮,各地琴师大比拼,这可是难能一见。心里寻思着,好,那就在平城多留一天。我又看向他:“公子,我可以偕同我大哥二姐一同前去吗?”我想到梅朵怎么穿男装也一眼看出是女子,还是不要叫他二哥好了。

    黑衣一笑:“有何不可。”

    我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黑衣送我回到会馆已近巳时,他只是跟我到会馆附近便转身离去了。

    我不知道那青衣小童会怎么与阿西梅朵讲述我晚归的理由,心下还是决定老实说好了。丢人就丢人。

    阿西梅朵在看到我走进会馆大门就跑了出来,拖着我的手看我平安无事才拖着我进屋。

    原来那小童只是告诉他们我有事要晚归,勿挂。就什么也不多说离开了。虽有人带话回来,可是阿西梅朵还是很着急。

    我于是把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阿西梅朵睁大眼睛张着嘴巴一副不可致信的样子。稍后梅朵才捧腹大笑起来。跟我说部落巫师也配置过这类药丸,专给男子服用。西域人对此类男女之事并无遮遮掩掩避讳不说。梅朵日常混迹各部落颇受欢迎,知道此事也不足为奇。

    阿西虽知道我的蓝珠厉害,但是中原藏龙卧虎之辈出。还是提点我日后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我说道明日去茗乐茶会的事,想在平城多停留一天。我们三人均年少好玩。阿西梅朵也是很欣喜向往。阿西告诉我吐吐鲁大叔下午因有紧急货物要送往平州,已先行离去了,嘱咐我们在行馆多住几日再去建康。

    翌日清晨,我们一行三人前往浑水河边渡口,只看到河面上一长排装饰精美的画舫,每艘船都极大,一艘可装置四十余人的样子,头尾排开有十艘画舫。

    我们看到渡口均有禁军严守,各才子乐师须出示邀请帖才可入渡口。

    我向看守报出四公子的名号,就来了一个小厮,将我们引到最前的那艘画舫,对我们说到,上船请自便。就转身离开了。

    我们三人对着这样壮观的阵仗又是一阵惊叹。

    上得船来,看见画舫中间搭起一个宽敞正厅,四面布幔飘摇,里面茶座一应俱全。船尾整齐摆放十来张琴台,已有乐师迫不及待摆放上自己心爱之古琴或筝,叮叮咚咚的试音起来了。

    船头则空了出来。因此有不少人悠闲的在船头欣赏河岸风光,吟诗遐思。

    我船头船尾走了两回也没有看到黑衣。正想他可能不是与我一艘画舫,却看到走上来一个素衣女子,赫然便是昨日那弹筝女子。她素颜清丽,宛如河岸上飘落的梨花般雅致脱俗,姿容婀娜莲步渺渺。怀里还抱着一把筝。她把筝放置在边角上不起眼的琴台上,便安静的坐下了。

    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我才看到黑衣偕同青衣小童走上船来。黑衣今日仍是穿着锦黑宽袖长袍,黑袍精印整幅暗纹鸾鸟图样,却不甚明显。长袖与腰围仍是暗金宫绣图。内衬白色金边中衣。一上船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上前打辑问安。黑衣今日没有戴帽子,长发轻拢在颈后,也未绾起。河风轻轻吹起,一派闲散不羁。

    船上女子也为数不少,都是宽袖清纱,好像我曾看过的洛神图般的装扮。我与阿西梅朵的装束仍是昨日穿的男衫,虽寒蝉却又未显拘谨。我们牧族人本就不注重这些衣冠攀比。但是看到这么多华服美玉也大开眼界。

    梅朵建康艳丽的面容也吸引不少目光,这魏国是个胡汉和瑟的都城,自然各族人士均司空见惯,梅朵这西域美女并未引起他人过分张望。而阿西不仔细看也未分得出是汉人还是胡人。他除了高挺的鼻梁就是一脸书卷气了。

    船开动后那青衣小童过来带我们走进内厅,与黑衣同坐一桌。我看到黑衣暗金腰围上别了一支长笛。原来他也是喜乐之人。

    我向黑衣问过好就向他介绍阿西梅朵,是我的大哥二姐。黑衣向他们点了点头。跟着我们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厅外船尾,已经有乐师开始奏乐,主音是琴,辅音鼓、箫、琵琶。而几个洛神女子在乐声中翩翩起舞。另外几艘船也挨得极近,一起缓缓使向江中。一时江面上仙乐飘飘,岸边行人无不驻足远看。

    画舫上各种乐器声音此起彼伏,乐师互相切磋技艺。各舫上的乐师又互相斗乐,引来大家一阵阵叫好声。

    我正奇怪这四公子也不上去吹奏,也不品茶,拿了壶酒自饮自酌。他却看向我说道:“小兄弟不是擅长笛乐吗?何不也吹奏一曲让大家品评一番?”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