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落雪琴音连九天 > 第47部分

第47部分

,漂亮的凤眼眯成一条缝,咧开嘴呵呵傻笑,宝珞总是恍神,一种莫名熟悉的亲近感。

    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跟着鱼儿时常上到山巅给陶先生送猎物,炭枝等日常用品。据鱼儿说陶先生不知何故这半年来已是很少下山。

    陶先生的木屋并非修建在树上,山颠地势高,已经没有毒菇可以生长的适宜环境,此处一览众山,苍翠欲滴,如镜般清澈的江水在山间流淌,江岸儒竹林立,水倒映着山、倒映着绿竹、倒映着缓缓漂浮的云朵,微风在江面拂过,波光粼粼,那山、那竹、那云也随着左飘右荡,令人心旷神怡,难怪渴望悠闲清静的人总是喜欢寻一处这样的地方隐居终身,望着壮丽河山,所有纷争烦恼均抛之脑后,心也平和豁达起来。

    “待一切平定下来。我便与你一同云游四海,找一处风光如画的地方,盖一座小小院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宝珞胸口蓦然一痛,那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却已是隔世之约,他……一定也会很喜欢这里吧。

    “当初来到这里,也是这般深深被这江河群山所吸引。”身后响起陶先生的声音。

    “很美。”宝珞低沉着嘶哑的声音说道。“鱼儿怎么不与先生一同居住在山上呢?”

    “唉,鱼儿尚小,怎能要他与老夫这般离群独索,不通世事呢?我……终究是无法照顾他一辈子。”陶先生一霎那的落寞令宝珞不解,他身上似乎总是藏着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每每欲言又止。

    “先生莫非是担心鱼儿?活在这深山,不通世事也没什么不好的,倒是少了许多烦恼。”宝珞想起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便如鱼儿现在一样,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那最珍贵的生活片段已不能回头。

    陶先生略停了许久才悠悠开口:“老夫何尝不知尘世晦暗,难能一颗纯真如白纸的心性,只是……我却愧对他的父母啊。”说着陶先生剧烈咳嗽起来,捂着胸口,额头很快沁出豆大的汗珠。

    宝珞忙搀扶他回到屋内歇坐下,“先生,身子可有不适?小女子略通岐黄之术,可否容在下把把脉?”说着已不由得他点头,指尖搭上他的手脉。

    指尖轻颤,她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陶先生却笑了笑道:“颜姑娘既已知晓,还望此事莫要让鱼儿知道。”

    这是一种慢性肺病,陶先生应该是患此病多年,如今已是末期,无药可治。

    宝珞心中黯然伤感,虽相处时日不多,可是陶先生祥和包容的目光总像是长辈一般令人亲近。他总是有意无意探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徘徊,她敏锐的早已发现过多次。

    “先生,您是否有话要询问小女子的?不妨直说罢。”宝珞挑破一直以来的疑惑。

    陶先生笑意更深了:“颜姑娘果然心思敏锐、聪慧爽直,老夫也不再隐瞒,姑娘容貌与老夫一位故人有几分相似,所以甚为好奇,实在是冒昧了。”

    “先生莫非是觉得小女子与先生的故友有何牵系?世上容貌相像之人也不在少数。”

    陶先生却问:“不知颜姑娘双亲何在?”

    宝珞一愣答道:“小女子自小便与双亲失散,至今未曾得以相逢。”

    “可是三岁那年失散?”陶先生神色略是紧张,紧紧盯着宝珞。

    头一抬,她也看住眼前的先生,满脸疑惑诧异,陶先生莫非是知道自己的身世?

    陶先生接着追问:“颜姑娘可曾听说过已故前纪太傅?”

    “……阿爹找到我的时候,我便是在太傅府邸,之后太傅府失火,除了阿爹与我,无人幸存。”宝珞此时已是肯定陶先生必定与自己有不一般的渊源。

    这时鱼儿蹦跳着冲进屋来,手中捧着一把在林中摘来颜色亮丽的野果,清亮的声音扬起,“果子好甜,陶叔叔,姐姐,你们也尝尝。”他将手中野果全数放置在矮桌上,一手拿起一个递给陶先生和宝珞。却蓦然看见两人紧张严肃的神情,微微一愣。

    陶先生和宝珞微笑接过鱼儿手中的野果,先生示意鱼儿也坐下,目光在两人间遵循,心下已是毫不怀疑了。

    “鱼儿,你还记得几个月前第一次带你下山去京城郊外拜祭的那两位叔叔吗?”

    “记得,陶叔叔说他们是鱼儿的恩人,纪太傅还有陈大将军。”鱼儿此时也是满脸疑窦看着陶先生,不明白他怎么会忽然提及此事,陶叔叔不是交待过此事万万不可与人说起的吗?

    陶先生微微停顿一下,似乎是思索着这段往事该从何说起,“陈大将军便是当年威震漠西,多次大败土谷浑国镇守边关的陈明简将军,陈将军多年征战沙场,手握重兵,稳固边疆,深得百姓爱戴,皇上册封其为威武将军,任兵部尚书。老夫当年便是陈将军麾下的一名参将。”

    “陈将军回京述职却落入了后宫奸妃梅氏的圈套,奸妃窥视将军手中八万大军之兵权,竟诬陷将军与柔然国勾结,护守边疆戎马半生的陈大将军落得个通敌卖国的罪名,满门抄斩。”陶先生忆至此不禁目泛荧光,身躯微颤。

    “陈将军只有一双孪生子女,为保存将军血脉,当年太傅冒险救走长女,而老夫则抱走幼子,太傅于是告老辞官,约定好分头前往南越之地汇合。谁知老夫行至半途就得到消息太傅临返乡前一夜竟府邸失火,无一生还。老夫本是不信,在约定之地等候了数月,始终不见太傅前来,便知他已是罹难。于是便抱着幼子隐入这座深山之中。”

    “半年前偶然在市集中得知京城突变,妖妃与大皇子弑君叛乱,已被太子率军围困在皇城,于是便带着鱼儿返京拜祭。”

    一阵沉默,宝珞与鱼儿此时已是泪流满面,宝珞心知陶先生定是觉得自己命不久矣,趁着京城大乱,梅太后无暇顾及他事才急急带着鱼儿返回建康城。

    陶先生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上天冥冥中自有注定,鱼儿在河水中救回自己的孪生姐姐,我一看到陌儿的容貌,便觉得与将军夫人有几分相像,当你清醒过来,那双眼睛更是神似。而鱼儿模样也是酷肖夫人,只是双目与将军长得是一模一样。”说着陶先生呵呵喜笑开来,似乎是了却了心中积淀已久的心愿。

    宝珞也朦胧着泪眼看向鱼儿,初见便觉得他熟悉亲近,果然除却那双凤目,与自己的模样竟是有七八分相像,原来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个血缘之亲人。此时鱼儿已是张开他的长臂,拉过宝珞抱头饮泣起来,嘴里呜咽着“姐姐……姐姐”

    宝珞拉着鱼儿向陶先生跪下磕头,“先生拼死相救,将鱼儿抚养成人,此大恩大德我们姐弟俩莫齿难忘,以后我们定敬先生如父,侍奉终生”说完连连磕头。

    陶先生慌忙将他们拉起身来,连连摆手说是不敢当,“陶某蒙得将军赏识,跟随征战沙场,对将军的雄才大略,忠肝义胆钦佩于心,怎奈竟蒙冤罹难。你们姐弟为将军之后,便是末将的少主,我又怎敢受此大礼呢?”

    宝珞将自己如何逃离京城,且在域北生活了十余年,回到京城宫变前后直至与梅太后一同落崖的事拣择与私无关的说了一遍。

    梅太后已死,家仇已报,如今与鱼儿姐弟团聚,前一阵的彷徨无措似乎破开云雾,原来人世并非有绝对的绝望,否及定能泰来。

    凡事总会有一个出口,也许还未到能看清的时候罢了。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