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情 > 第248部分

第248部分

    “应该算是这样了。不争哪有饭碗可端?不斗哪有利益可寻?自古商场如战场啊!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是,有流血的战场,这是残酷的现实。”

    王总说道。

    “干爹!您别想那么多了,有我在呢!您尽管大胆做事,只要你认为合理的您就办!”

    阿成给干爹鼓气道。

    “傻孩子!你说的太轻松了。谁都不是白给的人!能去参加这个交易的老板或者公司,都不是轻量级的选手。”

    王总说道。

    “哦!干爹,那您想怎么办?”

    阿成小心地问道。

    “那块地皮我想拍下来,升值的潜力很大。可是,竞拍的公司不少啊!但是,能和咱们公司竞争的就cb房地产公司一家,其他,都不是咱们的竞争对手。所以,焦点就出来了,对手也出来了,明了了。实际上,就是咱们公司和cb公司的竞争,这是明摆着的事情。那就看谁的最后的运气好了,或许cb公司会出损招。”

    王总分析道。

    “我不太明白,干爹,咱们公司制作标底的时候,应该是绝密的吧?只要自己的商业秘密不被窃取或泄漏出去,就有胜利的把握。那还会出现意外在哪里呢?”

    阿成问道。

    “比如说,对手临时出损招,制造种种事端,造成竞拍不在场等现象,不就没有绝对的竞争对手了吗?这不就增加了许多的胜利砝码了吗?或许还有其他更阴损的招术。咱们想不到,可是,有人能想到。我担心的就是这个!”

    王总面色深沉地说道。

    王总这样一说明,也叫阿成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因为,阿成也不知道竞争对手会出现在哪里?或者使用怎样的损招来挑起事端。就是知道了,这些人都在打法律的擦边球,不留痕迹,不留佐证,你又能奈他何?防不胜防还是要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总左右前后分析了目前的情况,决定不能放弃这难得的机遇,不能让手下白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总该要去闯一闯,试一试。或许就能闯出一条血路,狭路相逢勇者胜。

    临近交易会还有十几天的时候,阿成不敢离开王总半步。只要他离开办公室,离开办公楼,就形影不离地跟随左右,生怕有一丝的闪失。哪怕去厕所,也要有所防备,这不是夸张。

    阿成每天都会把干爹安全地送到家里,然后,嘱咐干妈把防盗门反锁好。之后,才回到自己的住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临近还有几天时间的时候,王总干脆在星级酒店包了几个房间,把所有涉及到核心商业机密的工作人员,都集中在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乐。对外联络只有阿成一人的手机,其他人的手机都不准许带进酒店。王总还吩咐阿成,回保安公司调来一班人马,昼夜轮流戒备,直到参加完竞拍为止。

    阿成则和王总居住在一个大套间里,阿成在外间,王总在里间。这样,安全、商业机密都处在阿成的严控之下。

    当然,王总早已向大家许诺,不管这项竞拍是否成功,将奖励所有参加人员,以示对这些员工的补偿。如果中标,奖励除外,还将放假三天,组织大家去风景名胜放松。

    这就是王总的精明之处。每个老总都没有三头六臂,都不会分身术。具体工作还需要手下的员工们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王总对手下的一贯做法就是,奖罚分明,并能原谅人。用王总的话说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揪住人家错误一揪到底吧?要给人改正的机会。从错误中站起来,能更加珍惜成绩的来之不易。所以,王总深得手下的敬仰和爱戴。……请看后面章节……。

    第234章

    本书qq群号:78227259欢迎进来畅所欲言。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阿成像一只夜猫子,睡觉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生怕出现万一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王总带领这些公司高管人员,都是保密性的。除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知道,其他均不知道王总的具体下榻在哪家酒店或者宾馆。

    对外联络,只有通过阿成的一个手机。除非需要王总个人决定的事情,其他,一概采取回避、缓冲等做法给与回绝。在经济社会里,对商业机密的重视或关注,有时要高于对军事机密的重视或关注。

    商业机密的泄密,损失的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利益,也可能是一个公司的经济利益,也可能会是一个私企老板的不归路……

    提到商业机密,不得不说说。商业机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内容包含产品设计图纸、财会报表、销售报表、流程、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资料、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而这次王总所谓的商业机密是属于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重要信息,可以说是王总今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王总高度重视。

    谈到商业机密的泄露,阿成从公司的保密教育材料中,知道了有几个典型的案例,值得深思。而窃取机密的手段的罗列和分析,也叫阿成感到吃惊,感叹不已,有事情有些人有时真的无法预料。

    2002年,原华为公司传输部技术人员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因与华为公司发生法律纠纷,被国家公安机关羁押。华为称这几名员工以自主创业为名“盗窃”了公司的核心技术。离开华为后,他们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沪科科技有限公司,并将“窃取”的核心技术资料卖给了华为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2002年8月,深圳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王志骏等人,并正式立案。

    2005年1月,张家港某大型机械(生产制药机械)10多位工程师进行一项新产品研发,该企业想依托该产品完成产品线的转换,大笔资金投入到该项目,历时8个多月,众多研发人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终于完成了产品的小试、中试,然而产品投入市场不到1个月,另外一家竞争对手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一摸一样的产品。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当时参与研发的一个普通设计人员在跳槽时用移动硬盘将电脑中的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全部带到竞争对手那里,后来虽经法律程序处理,也未能挽回企业的损失。

    2003年3月,温州某大型服装集团公司,花费120多万元请北京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做整个企业的内部诊断、规划、流程再造等管理咨询工作,当时负责项目的一个员工在整个咨询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不辞而别,用手提电脑带走参与整个过程中的资料和机密文件,并在上海成立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服务于多家与该服装企业的直接竞争对手。

    而窃取机密的内贼则会通过:等发送出去或到自己的邮箱内;3、将电脑上的文件打印后带出公司;4、将文件复印后带出公司;5、将办公用便携式电脑直接带回家中;6、电脑易手后,硬盘上的资料没有处理,导致泄密;7、随意将文件设成共享,导致非相关人员获取资料;8、移动存储设备共用,导致非相关人员获取资料;9、将自己的笔记本带到公司,连上局域网,窃取资料;10、趁同事不在,开启同事电脑,浏览、复制同事电脑里的资料。

    此外,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