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134部分

锦衣夜行-第134部分

搬到朱棣面前,朱棣看到尸体,不禁大放悲声,掩面哭道:“痴儿,真是痴儿,叔父进京,只为清君侧救皇上于j佞之手,陛下何以如此想不开,竟然要自焚呐!”

    俗话说“女儿哭,真心实意,女婿哭,黑驴放屁!”女婿哭丈人、丈母娘是实无悲伤,假惺惺落泪,叔父哭侄儿,又哪有几个是真的悲痛欲绝的,何况这侄儿几欲致其与死地,早就是生死大敌,不过百官越聚越多,这场面上的戏还是要做的。

    李景隆此时也赶来了,他并不知道这具尸身是假的,其实在场的官员全都看不出真假,一则是因为离得比较远,二来也是因为皇帝高高在上,哪怕他们日日相见,也没有盯着皇上看的,所以对他的身材相貌谈不上非常熟悉,只有皇帝身边的近侍才对皇帝非常了解,如今尸体烧得焦炭一般,他们哪里看得出异样?

    李景隆正在想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潭王自焚,湘王自焚,如今建文帝也自焚了,老朱家的人有这种癖好么?”

    他正想着,兵部尚书茹瑺向几个同僚好友使个眼色,已经走上前去,拜倒在朱棣面前,高声说道:“皇上已龙驭上宾,殿下节哀顺变!”

    朱棣擦擦眼泪,恨恨地道:“亲王宗室,非死即囚,形如猪狗,皇上今日又自焚于宫中,这一切罪孽,始作俑者,方、黄、齐泰!孤绝不会轻饶!那方孝孺已经抓住了么?”

    纪纲连忙上前一步禀道:“殿下,方孝孺已被生擒活捉,投入大牢!”

    朱棣冷笑一声道:“那猪狗倒不肯死,立即派人缉拿黄子澄、齐泰,孤要把他们三个j佞千刀万剐,以祭皇上、以祭四年来枉死的无数英灵!”

    说着,朱棣站起身来,茹瑺等并不起来,一见朱棣站定,立即叩头道:“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皇帝已经晏驾,四海动荡,宇内不安,非明主不能定天下,当此时刻,唯有殿下继承大统,方能保我大明海晏河清、江山太平,臣等,恭请殿下继皇帝位!”

    茹瑺身后百官齐声道:“恭请殿下继皇帝位!”

    yuedu_text_c();

    李景隆恨得咬牙,差点没给自己一个大嘴巴:“我在这儿胡思乱想些甚么,劝进!劝进啊!奶奶的,这劝进首功,成了茹瑺那老滑头的了!”

    李景隆急忙也上前撩袍跪倒,劝燕王继皇帝位。

    朱棣摆手道:“本藩无辜受j臣谗言迫害,不得已起兵靖维,本欲除掉j臣,以保宗社,效法周公,扶保少主,不料皇上不能谅解为臣的一番苦心,反而轻自捐生,本王此刻悲痛欲绝,哪有心思妄图大位,还请诸文武大臣另选贤王,以承大统吧。”

    李景隆刚要说话,茹瑺已道:“皇上已然驾崩,太子亦一同归去,嫡孙、长子皆已不在,殿下系太祖嫡嗣,诸王之中为年最长者,纵不论道德武功,只论长幼,殿下继承大统,也是天经地义的。”

    朱棣只是摆手:“此事休要再提,兵马不能常驻城中,一俟缉拿了‘j佞榜’上群j,本王就要回返龙江驿军营驻地了,皇上的后事,还请茹大人暨礼部官员们好生料理。本王如今心乱如麻,什么也不想谈,有什么事,咱们回头再说吧!”

    “是是!”

    就算是正儿八经由先帝指定的继承人,登基时也得按古礼拒绝三次,这才可以受命,茹瑺也没指望这一劝进,朱棣马上迫不及待地答应,反正这首倡劝进之功已经到手,茹瑺等便叩一个头,爬起身来,恭恭敬敬地退到一步。

    宫中有人取来了白布,先将几具遗体盖住,接下来就是礼部准备棺椁先行盛敛的事儿了。

    对于建文帝生死,朱棣其实满腹疑窦,甚至宫中这把火到底是皇上自焚还是另外有人动了手脚,他也无法确定。夏浔秘密潜进城里时,曾经对他说过,要为他解决“王见君”的尴尬局面,他心中这个谜团也只能唤夏浔来问个究竟了,因此一出皇宫,跨上战马,朱棣便对纪纲吩咐道:“本王先回龙江驿,你找到杨旭,让他速来见俺!”

    夏浔离开锦衣卫时,便得知燕王已回了龙江驿,所以立即快马赶回了燕王在龙江驿的驻地。

    一进中军大帐,燕王便摒退左右,只留下知情的纪纲一人,急切地问道:“文轩,宫中大火,可是你之所为?”

    夏浔看了纪纲一眼,说道:“臣一进城,就让纪纲带人守在皇宫左右,密切注意出入一切人等,准备见机行事,为殿下扫清障碍,不过宫中大火,确非微臣等所为。”

    朱棣眉头一锁,忧虑道:“若是文轩所为那倒好了,而今只怕是有人故布疑阵。”

    “怎么?”

    纪纲便把回来前又私下询问过木恩的话说了一遍,道:“木恩对皇帝十分熟悉,他说,皇后和太子的尸身应无疑议,只是皇帝……恐怕不在其中!对了,木恩还说,这几天,锦衣卫使罗克敌曾数度被召入宫!”

    对于这桩千古疑案,夏浔一直也有些好奇,他也想弄明白,朱允炆到底是死在宫中,还是潜逃偷生。此刻听了纪纲的话,忽地联想起了罗克敌临死前对他说的那番话:“你,赢了我一局!今天,我又布了一局,这次,你能赢吗?”

    他临死,脸上还带着笑,笑容中有一丝得意、有一丝骄傲。罗克敌是个很骄傲的人,难道建文的生死之谜,就是他给自己设下的最后一个局?

    夏浔想了想,没有说出心中的揣测,只是对朱棣道:“殿下放心,纵然皇上真个逃脱,看他抛妻弃子,独自逃生的架势,也根本没有图谋东山再起的勇气和打算,左右不过是隐姓瞒名,苟且偷生罢了,这件事,臣一定会查下去,总要查个水落石出。”

    朱棣点点头道:“这件机密事,也只有交给你去办,俺才放心得下,切记不得张扬!”

    “臣明白!”

    刚刚说到这儿,便有侍卫进来禀报:“殿下,城中又来了一批官员,现跪在辕门外,乞请殿下继皇帝位!”

    朱棣眉头一皱,不屑地摆手道:“叫他们回去,本王不见!”

    “是!”那侍卫应声退下。

    纪纲马上热切地道:“殿下继承大统,已是众望所归。殿下不要推辞太久了,须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难行,眼下百废待兴,民心求定,唯有殿下登基,才好执掌中枢,发号施令,把这因战乱而糜烂的一切重新收拾起来。”

    他的潜台词没有说出来,但是朱棣一听就明白了。眼下民心需要安定,而安定民心的根本,就是重新诞生一位帝王,执掌中枢权力;各地的官府和驻军现在都在观望,包括梅殷的四十万大军、以及中都凤阳的数万大军,还有各地正在组建的勤王之师……

    不迅速登基,宣告新主的确立,这些人势必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是继续忠于已经死掉的皇帝呢,还是投靠一位藩王?如果宣告建文帝的死亡,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亘在在京与各地文武官员心里的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者,这么多跟着朱棣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现在也是时候给予他们回报了,不能冷了忠臣的心呐。看看燕王大军一过淮河,多少朝廷的文臣武将倒戈投降,再想想哪怕是在朱棣最危险的时候,他的人也是不离不弃,忠心耿耿,这就尤其显得可贵了。

    最最重要的,就是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了。这个名正,不只是指继皇帝位,还是要为他的四载靖难做一个评介。他是以靖难为名起兵的,结果靖难靖了四年,把皇帝靖自焚了,一个要靖的j臣还没除掉,他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他要保证自己立场的正义性,就必须得就自己的起兵缘由和皇帝死亡的结果,给天下人一个交待,这个交待就是必须抓出几个人来,让他们为起兵靖难和皇帝建文自焚来承担责任。这几个人,自然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些人必须死。燕王是为了要清他们才起兵的,如果他们不死,他们就不是j臣,他们不是j臣,那朱棣就是j臣!

    yuedu_text_c();

    这就是政治,方黄之流不以j佞的姿态死去,朱棣就要以篡逆的身份活着。

    而这些人都是位居中枢的大臣,朱棣唯有以皇帝的身份来处治他们,才是名正言顺,才能盖棺论定。

    这些事,朱棣其实想的比纪纲更透彻,他只思索了一下,便想通了其中利害,于是颔首道:“本王明白,那就……再等两天吧!”

    纪纲心领神会,立即兴冲冲地道:“好,那微臣去辕门外,劝那些位大臣回去。”

    所谓劝回去,自然是去暗示他们明日再来,朱棣望着纪纲的身影消失在帐口,微微笑了笑:“纪纲这个人,还算能干!”他又转向夏浔,目光更趋柔和:“接管锦衣卫的事,怎么样了?”

    夏浔轻轻一触怀中那卷画轴,微微欠身道:“罗佥事自尽了,臣已接管锦衣卫衙门。”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江山未定,人心未定,锦衣卫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飞龙秘谍以后就并入锦衣卫,不过要作为其中独立的一支秘密力量!你组建飞龙时,用的是化名夏浔,以后,还是用这个名字吧,夏浔,就做俺朱棣的影子!”

    夏浔躬身道:“是!”他知道,燕王这是已经开始做称帝之后的一些安排了。

    朱棣略一沉吟,又道:“纪纲此人很是机灵,办事也合本王的心意,他是你的知交好友,依你的了解,这锦衣卫指挥使,他可做得么?”

    夏浔心中登时一震:“燕王要把锦衣卫交给纪纲?我的飞龙隶虽是直属于皇帝,可名义上却是隶属于锦衣卫的,燕王这是未雨绸缪的平衡之道,还是对我起了戒心?”

    他不敢让燕王看到他眼底的阴霾,连忙垂目拱手道:“殿下慧眼,臣也以为,纪纲做这锦衣卫指挥使,是很称职的。”

    朱棣颔首道:“嗯,那就是他吧。官面上的事,总要有个人去主持,本王思来想去,除了你杨旭,也就纪纲合适,你既然出不了面……那就让他去做!”

    夏浔有些疑惑地道:“臣……为什么出不了面?”

    “因为锦衣卫指挥使,最高也只是一个三品的官儿。”

    朱棣微笑地对夏浔道:“俺朱棣,是不会亏待自己人的!”

    第409章 草诏人选

    得到了纪纲的暗示,次日一早,在京文武官员、勋戚公卿乃至以周王为首的皇室诸王,再度来到龙江驿劝进,朱棣自然再次拒绝。第三天,就像洪武皇爷在位时文武百官上朝一般,他们依旧准时、齐整地出现在龙江驿燕军大营,恳请燕王继承大统。

    依照古礼,这也算是三辞其位了,不要说文武百官已经急了,就是朱棣手下那些将领,现在也都跟饿狼似的,就盼着朱棣点头呢,到了这一刻,才算是实至名归了,朱棣便道:“本王才轻德薄,本不当承继大统,可俺皇考打下这万里江山,做儿子的总不能为图一己清闲,舍了祖宗家业不管,既然诸位大人一再固请,本王便也不再推辞了。”

    众文武闻言总算松了口气大气,朱棣的部将已忍不住欢呼起来,礼部左侍郎董伦、右侍郎孟浮生立即双双上前,向朱棣拱手施礼:“那就请殿下即刻入宫,举办登基大典吧!”

    礼部尚书陈迪也是削藩派,名列j佞榜,如今已经下了大狱,礼部自然是由他们两个主持的。

    “且慢!”

    众人乱哄哄的正要簇拥着燕王进皇城,后面陡地传来一声大喝,众人听了不由一怔:“这是何人,此时此地还敢阻挡燕王登基?”不要说百官急了,燕王手下那些大将也急了,众人扭头看去,从众官员后面挤进一个官儿来。

    这人约有三十岁出头、一脸的精神干练,是个文官,因为品秩较低,所以站在人堆后面,这一声喊,才有机会上前。有那认得他的,一见才知这是翰林编修杨荣,众人都瞪着眼看他,朱棣麾下那些武将都攥紧了钵大的拳头,恐怕他一言不对,就要活活打杀了他。

    杨荣趋身赶到朱棣面前,欠身拱手道:“殿下,您是先登基呢,还是先祭祖谒陵?”

    “嗯?啊!”

    朱棣被他一言提醒,不禁恍然大悟。祭了祖登基,登了基再祭祖,这先后的顺序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其中大有讲究。先登基再祭祖谒陵,报与祖先,那就是说他的皇位继承于建文皇帝,先祭祖谒陵报与祖宗,再黄袍加身,那他就是直接继位于太祖皇帝,而与建文无干。这衣钵来自于建文帝还是洪武帝,对他将来的施政立场,登基的名份,可是大有关联。

    朱棣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大人是?”

    杨荣欠身道:“微臣是翰林编修杨荣。”

    朱棣点点头,把他的名字记在了心里,说道:“祭祖谒陵、登基之事均应由礼部操办,礼部左右侍郎大人郎即刻准备明日一早,本王祭祖谒陵,随后再赴宫中登基。”

    众文武得了准信儿,都欢欢喜喜散去准备,礼部两位侍郎却留下了,登基一应礼仪自有定制,他们照本宣科就是了,虽说时间仓促了点儿,不过此前几天他们已经开始筹备了,倒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些事,却得需要朱棣本来来拿主意。

    yuedu_text_c();

    孟浮生道:“殿下登基,这登基即位的诏书却不能马虎了,当请一位大家名士大家来写,免得堕了皇家气度,臣心中有一个人选,就是兵部尚书茹瑺,茹尚书德高望重,才学出众,太祖在时,便赞他‘中外一人,中流砥柱’,并赐铁券丹书与他,且蠲免了茹家田塘园林的赋税,对茹尚书是极为器重的。茹尚书又曾做过吏部尚书,六部九卿之中,无人可比之比拟,可以当此大任。”

    董伦听了便有些着急,因为他的好友解缙昨天刚刚登门求他帮忙。解缙一直想要拜谒燕王,求以重用,奈何他职微言轻,一个九品的翰林待诏,根本没机会见到燕王,所以他就请托好友董伦,因为董伦是礼部侍郎,请他帮忙,在燕王答应登基时,举荐他为皇上草拟登基诏书,不想如今却让孟浮生抢了先,举荐了茹瑺茹尚书。

    茹尚书确实才学出众,昔日是太祖皇帝十分看重的人物,在朝中文武里面,也是极有份量的大人物,如果燕王点头答应,把这风光的差使交给茹瑺,对茹尚书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是自己的好友解缙就没了晋身之阶了。

    一想至此,董伦赶紧道:“殿下,臣也举荐一人,请殿下思量。此人曾是我大明第一神童,五岁应口成诵,七岁著文赋诗,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义理,无人能辩。此人少年便入朝做官,太祖甚为倚重,曾赞他是经邦济世之奇才,治国平天下之大略,昔日曾向先帝献上《太平十策》,轰动朝野……”

    他还没说完,朱棣已耸然道:“啊,本王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声,董大人说的莫非就是鉴湖才子解缙解大绅?”

    董伦倒没想到朱棣远在北平为王,居然也听说过解缙的名声,不禁欣然道:“正是此人!解缙现为翰林待诏,可为殿下拟就登极大诏!”

    “解缙?解缙已经回了京城么?”

    夏浔在一旁听着,想起那个想要跳河的矮子,嘴角不禁浮起一丝了笑意。看着眼前选议登基诏书人选的三个人,他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神奇的传说,那个在《明实录》里没有,在《明史》第一版里也没有,到了第三版却突然冒出来的方孝孺拒绝草诏。

    是啊,燕王还未称帝,未称帝就不能住在宫里,否则便是篡位的大把柄。燕王此刻还在龙江驿,哪来的金殿召见方孝孺草诏,再说,登基诏书何等郑重的大事,会要j佞榜上第一人来写么?这样的诏书写出来,所谓的靖难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就说那方孝孺当初受人举荐入朝,朱元璋试评一番,未予任用,又把他打发了回去。这样一件丢脸的事,被人曲笔一写,就变成了皇帝有期待他日后辅佐子孙之意,故而遣他回乡再修学问,朱元璋都是这么给子孙培养辅政大臣的。

    那时候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呢,太子当时都27岁了,方孝孺才25岁,朱元璋把他打发回家,居然还可以腆着脸说成期以日后辅佐子孙,贴金贴到这个份儿上,都贴得不要脸皮了。历史啊,被一支笔杆子涂抹成了什么模样。

    夏浔这厢浮想翩翩,孟浮生和董伦却在那边争论起来。要说他们推荐的这两个人,论才华都是人杰,不过要论地位,茹瑺位极人臣,一品大员,又曾做过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这资历就不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