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145部分

锦衣夜行-第145部分

当和尚的人简直快赶上考公务员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般,不加以限制的话,国家就要被吃闲饭的出家人给挤兑黄了。

    夏浔又应了一声是,这时,假山石后忽然传来一阵银玲般的笑声,两个银绫袄儿的俏丽少女一前一后追逐地跑了出来,差点儿撞到朱棣的身上。

    第444章 心事深深藏

    两个女孩俱着宫装,月华裙,银绫袄,发梳宫髻,优雅大方而又不失活泼可爱,跑在前边的正是茗儿,后边那位小姑娘不到十岁,柳眉杏眼,虽非十分姿色,却有种很不一般的高雅气质。

    夏浔看了一眼并不认得,毕竟是宫中的女子,不宜盯着人家看,便垂下眼帘。要说见礼,却也不必的,如今他可是国公的身份,除了皇帝、皇后、皇子,倒也无需先向任何人行礼。

    “皇上,辅国公!”

    yuedu_text_c();

    看见他们,茗儿连忙站住脚步,向他们福了一礼,只是瞟向夏浔时那眼神……真的很勾魂儿,不过夏浔好像没看见,眼观鼻、鼻观心,做老僧入定状。

    后边那个小丫头忙也上前见礼,朱棣呵呵一笑,摆手道:“免礼,免礼,茗儿、宝庆,你们不是在尚仪局学礼么,怎么偷偷溜出来了?”

    夏浔听了,不禁抬起眼皮,又看了眼那个十岁上下的小丫头,心道:“原来是宝庆公主,几年不见,变化不小,我都没认出来。”

    一听朱棣的话,宝庆公主便不服气地道:“皇帝四哥,才不是我们偷溜出来的,是尚仪女官郑夫人手边有些事情要做,提前放了学,我让茗儿姐姐陪我到帝后苑来玩的。”

    “喔,呵呵,好好好,是四哥说错话了,宝庆妹妹最乖啦!”朱棣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个最小的妹妹,比他的女儿还小,他的长孙朱瞻基现在都四岁了,宝庆才不过十岁而已,就是做爷爷,朱棣现在也勉强做得,所以对这个小妹子宠溺的很。宝庆虽是小孩子,可小孩子凭直觉,最能确定谁宠着她、谁不宠她,在朱棣面前也不害怕。

    茗儿抿嘴笑道:“是这样,姐姐就要从北平过来了,郑夫人和一众宫中女官要安排接迎,事情都比较多,所以最近教授礼仪的时间就少了。”

    朱棣颔首道:“好,你们去玩吧。宝庆在宫里没个伴儿,你多陪陪她。”

    “是,皇上。”

    茗儿答应一声,俊眼溜溜儿地又往夏浔身上一瞟,夏浔仍在眼观鼻、鼻观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茗儿的举动,夏浔如何不知,可他又能如何?只好故作不见了,看得茗儿牙根痒痒的,真想剃光了他的头发,叫他真个出家去。

    她牵起宝庆公主的小手道:“走,咱们去钓鱼。”便向前跑去,特意地从夏浔身边绕过,夏浔连忙退了一步,这一抬头,可就看到了那双幽怨的眼睛。宝庆公主可没注意二人这番眉目传情,欢欢喜喜地拉着茗儿的手,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朱棣捋着胡须,摇头叹道:“钓鱼?亏她想得出,俺这宫里放养的都是名贵鱼种,这下子又要糟殃了。”

    夏浔听了忍不住露出笑意。朱棣对他道:“一见着妙锦,俺就想起来了,她也老大不小的了,该给她找个婆家才是。她的三个姐姐,嫁的都是王爷,可是,俺那些兄弟们,现在最小的也都有了正妃,若是配个世子呢,那又差了辈,看来只能从公卿世家来找了。

    你除了那件寻人的大事不可搁下,眼下也没有旁的事可做,督建大报恩寺呢,正好有机会与各个衙门的官员们来往,趁这机会,帮她物色物色,看看哪位大臣家的子弟才学品性比较出众的。你是妙锦的救命恩人,这小丫头也算是你看着长大的,这事儿,费费心。”

    “是,臣遵旨!”

    夏浔口不对心地应着,他才没有给人作媒的爱好,尤其是茗儿,虽然他清楚自己和茗儿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两个人是绝不可能的,但是让他给曾向自己倾诉过爱意、而他对其也不无感觉的姑娘找个郎君,这么狗血的事他也干不出来,只是皇帝吩咐下来,只好敷衍一下。

    夏浔离开皇宫的时候,许浒和两个副指挥使正在午门外等着他,夏浔一见他们三人,不觉十分诧异,一问之下才晓得这三位刚刚从海盗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大员的官儿,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

    夏浔听了不禁哑然失笑,便指点他们先去兵部,再去五军都督府,有些具体事宜还是需要办理一下的,再者,这都是管辖他们的最高军事机构,去见见上官也是份内之事。

    经夏浔指点,许浒三人才明白其中许多规矩,敢情和江湖中人拜码头也差不多,这些衙门都在皇宫附近,要找却也不难,三人便辞别夏浔,兴冲冲地去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找他们老大拜码头去了。

    夏浔向侍卫中本地籍贯的人仔细询问了一番,便在南京城里转悠起来,一连看了几个地方,都觉得不太合适,最后来到了长干里。

    皇上为生母建祠,而且还特意指明了要按照皇宫的规格建造,虽然这主要是指用料和建制方面,不可能真把一座庙建得皇宫一样庞大,可这寺庙的规模也绝不能小了。

    南京城里面要找面积如此庞大的一块地面可不容易,而且周围还不能太荒凉了,这长干里就在秦淮河畔,倒是个不错的所在,就是不知道侍卫们所说的已经废弃的那座慈恩寺旧址到底多大。

    侍卫们说,这里本来有一处极大的寺庙,叫做慈恩寺,元朝末年的时候毁于战火,如今寺院荒芜,已经见不到几处完好的屋舍了,只有寺中一座宝塔,仍旧完好无损,那儿地方够大,要建一座大寺庙,是个极好的地方。

    等夏浔带着人赶到长干里的时候,老远就能看到一座矗立的宝塔,到了近处才发现,这寺里大部分地方的确已经破烂不堪了,但是从那一处处破败的僧舍、倒塌的庙墙,依稀还能看出往昔这里是何等的恢弘壮观。

    这一大片寺庙,只有一处主要建筑还保持完好,幸运的是,居然还有几个老僧仍然在此修行。夏浔让侍卫们候在外面,只带了两个亲兵到那庙里去。庙里没有几个人,主持自己就兼了知客僧,夏浔施了些香油钱,欢喜得那老僧马上把他奉上上宾,请入禅房待客。

    夏浔与这老和尚攀谈了一番,才知道这天禧寺最初叫做长干寺,宋朝时候朝廷改名为天禧寺,元朝时候又被朝廷诏改为慈恩寺,这座寺庙始建于东吴年间,寺中那座保持完好的宝塔叫做阿育王塔。僧人们最初在江南宏法的时候,就是在这处寺院,佛教从此才在江南开枝散叶,所以这座寺庙堪称江南佛寺之始。

    夏浔听的非常认真,他很清楚这件事办得成功与否,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就像李景隆、茹瑺、解缙修《太祖实录》,若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就是修书么?修一本书有什么了不起的,既没有实惠好处,也不是什么军权、政权。可是在那个时代,这就是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不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最有能力的人,你就是抢都抢不到这样的差事。

    回头,他还要向皇帝禀报选址情况,由皇帝定夺的,对他所选地址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当然要做最充分的准备。直到日落西山,老和尚的龙门阵才算摆完,夏浔对这里的情况也已有了最详细的了解,这才告辞出来,返回自己的府邸。

    “长干寺历史悠久,为江南佛教兴起之始祖,寺庙旧址也够大,周长九里,这么大的一片地方,都够建一座小城了,应该也能符合皇上的要求。

    yuedu_text_c();

    嗯……我今晚再仔细琢磨一下,把资料整理整理,明日便呈报皇上,一旦地址确定,就得要工部规划图纸了,要依照皇宫的规格来建造,这工程小不了,各个方面务必得考虑周祥,其实这就是给皇上生母建祠啊,可不能出了什么纰漏……”

    夏浔一面琢磨着,一面走进府门。这府里原来只有王驸马差来的几个家丁丫环侍候,他这一家人都搬来后,驸马府的人便全部撤离了,一时间府中显得特别冷清,门子应门之后,这一路走来就没见人。

    到了花厅门口时,夏浔往里瞧了一眼,空荡荡的也没人,他转身就朝后宅走去,刚走两步,忽然听到花厅里隐约传出一点声息,夏浔又转了回来,走进花厅一看,就见窗角放着一张椅子,椅子上又放了一条凳子,凳子上边有个女孩儿正踮着脚尖用抹布擦着窗棂上面。

    夏浔下意识地放轻脚步,走到窗边抬头望去,这时虽只看到背影,他已认出那女孩儿是小荻了,小荻大概是干活热了,脱了外裳,只穿着一件嫩黄铯的中单,下系一条淡绿色的襦裙,站在高处,踮着脚尖,真是好不危险。

    不过,天性快乐的人,做什么事都自有他的快乐。小荻兴致勃勃地擦着窗棂,嘴里还哼着歌儿,踩得这么高就够危险了,唱到高兴处,她还扭扭小屁股。

    夏浔越看越好笑,忍不住说道:“天都黑了,还擦什么窗户?”

    小荻正在自得其乐,冷不防有人说话,把她吓了一跳,一声尖叫,就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第445章 又起风波

    一声惊叫,身子却稳稳地落到了夏浔怀里。

    小荻惊魂稍定,拍拍胸口,庆幸地道:“少爷,好险啊!”

    夏浔没好气地道:“我险什么,是你好险才对!”

    不过小荻这一拍,夏浔倒是注意到,她的衣襟微微敞开了,里边露出一抹小麦色的肌肤,肌肤细嫩光滑,中间一道沟壑浅浅入微,胸口一双浑圆,撑得松江棉的小衣高低起伏绵绵致致。

    刹那春光入眼,夏浔立即意识到,小荻已经长大了,不能再把她当小丫头对待,忙把她放下,问道:“你爬那么高做甚么?这都什么时辰了还在打扫房间?”

    小荻道:“少爷还说呢,王驸马府派来的那几个人终究是临时应差的,哪肯卖力气干活,大面上一瞅,都是干干净净,其实呢,哪儿都埋埋汰汰的,他们欺负少爷好说话,不偷j耍滑才怪……”

    夏浔笑道:“这里是王驸马闲置的一处宅子,尘土当然多些。咱们也是借住,用不着这么折腾。”

    小荻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今天小荻跟夫人去看了看咱家在建的国公府,倒是够壮观。不过宅院太大了,瞅那进度,最快也得年底才能完工,咱们要搬过去至少还得小半年,这小半年,咱们就要住在这儿了,哪能含糊过去……”

    夏浔摇摇头,道:“好了,那明天雇几个仆佣回来,人手多了再收拾吧。”

    “哦!”

    小荻应了一声,没再说甚么。

    夏浔本来转身要走,忽然又转过身,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小荻见他回头,便也微微张大眼睛,眸子里映出两个问号。

    夏浔忽然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小荻太沉默了。以前,哪怕只有三天没见自己,她都会追在自己身边,把这三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兴致勃勃说给自己听,可现在已经两年多没见了,她反而疏远了。似乎从他赶到双屿岛开始,小荻就只是远远地站着,微笑着看他,几乎没和他说过几句话。

    “是因为小丫头长大了,还是因为……”

    夏浔不期然地想起在双屿岛时,曾经见过的海边月下那双身影。

    夏浔忍不住问道:“小荻,你有什么心事么?”

    “没有啊!”小荻惊讶地张大眼睛。

    “唔……这里……你还喜欢么?”

    “喜欢呀,很漂亮。不过……”

    “嗯?”

    “不过,这终究是别人的家,还是自己的家好,哪怕小些、破些,住着踏实,那感觉……不一样……”

    yuedu_text_c();

    小荻说着,眸子闪闪发光,带着一种梦幻般的色彩。

    夏浔慢慢咀嚼着这句话,轻轻点了点头。他深深地望了小获一眼,说道:“明儿你也去吧,少爷带你逛街去。”

    “哦!”小荻答应一声,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夏浔转身向后宅行去,人长大了,总要有自己的家。小荻……似乎真的喜欢了许浒的儿子。那个小伙子看人品倒也不错,如今他爹又是一方都司,论身份也不算委曲了小荻。回头问问苏颖吧,这事儿她应该清楚,如果小荻真的喜欢了那许逸澜,就成全了她吧。

    夏浔心里想着,长长地吁了口气。很奇怪的感觉,似乎既有一个父亲似的可以交托责任、眼看着爱女终身有靠般的欣慰和轻松,又有一种自己从小呵护、如珍似宝的心肝儿离开自己的惆怅和伤心。

    爱和疼爱是两回事,对谢谢、梓祺、苏颖,他是爱,而对小荻,却还有疼。这种疼爱,与对思杨和思浔却又不同,他也不知道在自己的心里对小荻是如何定位的,或许当成妹妹的感觉更多一些,但是却又不是全部。

    他的真正来历没有人知道,但是他顶着的杨旭这个身份,知道它真假的,在他心里只有小荻一个,小荻是这世上唯一一个和他分享了不能与人言明的秘密的人,而现在……她却要和自己分开了。

    他告诉过自己,如果小荻有了喜欢的人,他会把小荻当成亲妹妹一般隆重地嫁出去。自从回到金陵,小荻一直有些落寞寡欢,他不希望看到一个不快乐的小荻。与其说他是尊重小荻的选择,不如说他是想重新看到那个快乐的小姑娘。

    小荻看着夏浔的背影,眸中有些似喜还忧的味道。少爷对她不像以前那么亲近了,这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的距离。谢谢、梓祺她们谁也不拿她当丫环,都是当亲妹子一般看待,可是她却不敢如此自居,她努力地干活,比其他丫环下人干的更多,只为了少爷能注意她,会亲近她,可是少爷还是越走越远。

    想至此,小荻不禁黯然神伤。可是夏浔说明天带她去逛街,虽然她很清楚带的人不会只有她,她也不会是其中的主角,还是感到很兴奋。她仿佛又回到了在青州的那段时光,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陪着她的少爷,快乐地走在街头……

    “少爷,其实还是喜欢我的吧?”

    为他一言喜,为他一语忧。

    小荻患得患失起来。

    “爹爹回来啦!”

    刚刚走进后院儿,思浔便突然冒出来,乐呵呵地跑向他,夏浔开心地将她抱起来,笑道:“哟,我的心肝宝贝儿懂事啦,知道等着爹爹回家了呀。”

    思浔兴奋地道:“嗯,爹爹可算回来了,谢谢姨做了好多好吃的,满满一大桌子,可娘说要等爹爹回来才能吃,我肚子都饿了,一直等、一直等,爹爹可算回来啦。”

    夏浔哈哈大笑:“臭丫头,原来是要吃好吃的才这么乖,还以为你爹爹呢,看我不打你小屁股!”

    夏浔在她屁股上轻轻拍了两下,思浔“咭咭”地笑起来,这时思杨举着两只鸡腿从藤萝架下跑来,一边跑一边叫:“思浔,思浔,躲哪儿去了,姐姐偷了两个鸡腿,咱们……”

    忽地一眼看见夏浔,思杨大窘,赶紧把两只手背到身后。

    夏浔笑吟吟地道:“爹爹也饿了,来,先给爹咬一口。”

    思杨眨着一双大眼睛仔细看看,她老爹好像真的没生气,这才怯怯地举起一只手,夏浔在那鸡腿上咬了一口,思杨便微笑起来。夏浔把思浔放下,一手牵着一个,笑呵呵地道:“走,咱们去看看你谢谢姨都做了些甚么好吃的。”

    两个姑娘啃着鸡腿,快乐地随他走去。

    第二天,夏浔全家一起出动,逛街去了。

    夏浔换了身便服,一家人走在鸡笼闹市,东瞅瞅,西看看,非常开心。

    雇佣下人的事当仁不让得由谢谢来定。什么人刁钻、什么人老实,什么人勤快,什么人油滑,恐怕还少有能瞒过谢谢那双慧眼的,小荻也帮着参谋,在人市上选了十名男仆、十二个丫环,四个妈子,外加两个厨子。

    这些还只是依据王驸马这幢宅子所做的最低配置。将来若住进自己的国公府,这点人肯定是不行的,府里面纵然不会像中山王府似的那般夸张,三四百个下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那时不需要自己去买这么多奴婢下人,新帝登基,受清洗的旧臣中,家眷有流放的、有发付锦衣卫、教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