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153部分

锦衣夜行-第153部分

资质平庸,难以挑出一个可以承继大统的皇子出来,恰恰相反,是因为朕的儿子都太优秀了,三个皇子各有所长,无一庸碌,所以朕才难以取舍!”

    夏浔没有顺水推舟,问甚么既然皇子个个优秀,那就依照长幼之序立储的话,朱棣是个精明人,既然他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你再装傻,那就是自找没趣了。于是,夏浔也直截了当地问道:“那么,皇上如此为难,是因为大殿下的身体不好么?”

    朱棣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高炽自幼体态肥胖,无论如何练体节食,都不奏效,朕请郎中给他诊治过,这是一种疾病,并无良药可治。不过,如果你以为朕是担心高炽走在朕的前面,那就错了,大错特错!朕春秋鼎盛,再活个二三十年,总不成问题吧?到那时候,朕的皇孙都已成年了,立高炽为太子,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朱棣苦笑道:“久病……能延年呐,朕不是担心他短寿,是担心他长寿!”

    “嗯?”

    夏浔听了不禁愕然,朱棣道:“高炽是朕的儿子,朕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命百岁,可是……一个身体虚弱、时常生病的皇帝,就只能缠绵于病榻,如何治理这万里江山呐?不错,高炽很能干,这四年多他镇守北平,做了许多事,可北平三地一共才巴掌大的地方,而且他还占了年轻的便宜,以后呢?朕不能不考虑啊!”

    朱棣捶着腿,说道:“高炽身体不好,如果再过个一二十年,年纪大了,精力就会更加不济,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每日光是奏章就数以千计,连朕都时常觉得吃不消,高炽能照应过来吗?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闲散王爷,贻养天年的好。”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高煦。武功方面,你也知道。高煦很像朕。文治方面,高煦一直没有机会接触罢了,其实高煦即便在军中这四年,也没忘记读书,他的书法豪放大气,自成一格,诗词文章写得也很好,尤其是他几次救朕于万难之境,朕曾含蓄地对他说过,一旦成事,欲立他为太子,如今不好食言啊!”

    yuedu_text_c();

    夏浔目光微微一闪,问道:“陛下既然觉得二殿下最好的人选,那么陛下犹豫的是甚么?”

    朱棣徐徐地道:“高炽从无任何过失,朕如何废其立储的资格?最重要的是,朕若坏了立嫡立长的规矩,恐怕我大明存在一日,皇室子孙就永无宁日了!朕欲立高煦,是虑及眼前,不舍高炽,是虑及后代,唉!家事、国事、天下事;过去事、现在事、未来事……朕为难呐!”

    夏浔长长地叹了口气,动情地道:“皇上对臣推心置腹,朕如何不肯为陛下分忧。只是……不敢欺瞒陛下,臣为难之处,也正是这里啊。”

    “哦?”

    夏浔道:“陛下,您知道,臣和三位皇子关系都不错,不管哪位皇子能承继大统,都不会亏待了臣,臣在皇上立储这方面,绝对不含什么私心。其实臣顾虑的,也恰与陛下相同,只是理由,与陛下不尽相同,臣本来是担心,皇长子身体不好,一旦有什么不妥……

    可是立二皇子呢,又担心坏了这规矩,让陛下的子子孙孙,都为了这皇位争执不休。臣……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取舍的,反正,臣是陛下的臣子,只管尽忠于陛下就是了,臣蒙皇上宠信,得封世袭国公,子子孙孙,与明同休的,皇上若指定了哪位皇子为皇储,臣和臣的子子孙孙,也会依照皇上的心意,竭力效忠就是了!”

    朱棣听得有些感动,可是微微动容之后,仔细想想,这小子说的虽然好听,一句有用的也没说出来,不禁横了他一眼,不悦地道:“朕叫你来,就是为了听你表忠心的?”

    夏浔迟豫道:“依臣之见,陛下不如……先放一放……”

    “放一放?”朱棣把大手一挥:“朝中文武都已经开始拉帮结派了。”

    他拈起手头那份奏折,在御书案上抽打着道:“喏,你看看,平羌将军宋晟远从西凉赶来见朕,哼哼,大老远的赶来,风尘仆仆的,他就知道事先准备了礼物,巴结着去给高煦送礼。而都察院呢,就马上有人上了奏章,弹劾他在西凉骄横自专,具体什么罪名呢?捕风捉影!查无实据!”

    夏浔淡定地道:“那又如何,能脱离陛下的掌控么?陛下既然委决不下,何不何不把它轻轻搁下,先看一看。看看大臣们会怎么做,皇子们会怎么做,有时候远看山穷水复,待得车到山前,却是豁然开朗呢!”

    “嗯?”

    朱棣丢下奏折,站起身来,双袖一卷往身后一背,在殿里轻轻踱起了步子,夏浔见状,忙站随之站起。朱棣沉吟半晌,轻轻吁了口气,颔首道:“嗯,先放一放,也好……”

    夏浔听了暗暗松了口气,他昨晚喝了三泡茶,总算把争嫡这事儿的利害关系都想清楚了,这事他不能搀和,至少眼下不能掺和。

    家事、国事、天下事,对皇上来说,搅和搅和都是一码事,皇上对他推心置腹不要紧,他要是感激涕零之下,也来个剖肝沥胆,不管什么话都说,没准儿以后就招来杀身之祸,他跟皇上再亲,亲得过皇帝的亲儿子?人家今天翻了脸,明天还是亲爷俩,他可拼不起呀。

    朱棣似乎想开了些,不再那么烦恼了,他瞥了夏浔一眼,说道:“好吧,这事儿就暂且搁下,静观其变吧。朕这里还有一件烦心事儿,却是关于你的,你来帮朕分分忧吧!”

    夏浔奇道:“关于臣的?臣有什么事,让陛下为臣烦恼了?”

    朱棣没好气地哼了一声,盯着他,冷不防问道:“你和妙锦,可有私情?”

    朱高炽带着世子妃张氏和儿子朱瞻基,正在坤宁宫中。

    张氏孝谨温顺,侍奉公婆尽心周到,所以一向甚得朱棣夫妇的喜欢,他们的儿子今年已经四岁了,朱棣靖难起兵的时候,这个大孙子刚刚出生。靖难四年,朱棣有惊无险,一路磕磕绊绊的却都闯过来了,有时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不敢置信。开起玩笑来的时候,他就说这是他的长孙朱瞻基给他带来的好福气,再加上朱瞻基确实聪明伶俐,被他爱逾掌上明珠。

    每天,朱高炽夫妇都带着儿子进宫向父母请安问候,不过父亲上朝早,回来的又晚,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跟母亲聊聊天。前几天因为刚刚进入冬天,小家伙有点不适应,身子有点不适,所以一直没带他来,母后怪想的,今天儿子身子见好,就把他带了来,徐妃一见甚是欢喜,抱着孙儿好一阵稀罕。

    此时,朱瞻基脱了靴子,光着小脚丫正在龙凤床上跑来跑去,搞得凌乱不堪,张氏见了刚刚呵斥两句,就被疼孙子的徐皇后制止了,拉着她坐到榻边,婆媳两个叙着家常。朱高炽则坐在椅上,笑眯眯地喝着茶。

    徐皇后看见儿子老老实实坐在那儿,忽地想起近日流于京师的易储传闻来。这大儿子仁厚老实,身体又不好,做娘的便格外疼爱一些,她知道丈夫更偏爱二儿子多些,二儿子也会来事,有事没事的就来见见父亲,说话大大冽冽的,反而更得丈夫喜欢。

    偏偏这大儿子,老实巴交,眼看着太子之位要被弟弟抢了去,还无知无觉跟没事人儿似的,虽然他秉守孝道,每日进宫请安,可一见了他爹,就木讷少语,除了接受父亲询问,就是接受父亲训示,父子俩搞得跟老师教学生似的,这种过于老成的性格,也难怪丈夫不喜欢。

    “不过……丈夫可是十分喜欢这小孙子的,隔辈儿亲呐!”

    徐皇后有心让丈夫和长子亲近一些,便对朱高炽道:“高炽啊,娘跟媳妇儿说会话,你带瞻基去看看你父皇吧。”

    朱高炽一听,忙道:“父皇正操心国事,儿子还是不要去打扰了吧。”

    徐皇后又好气又好笑,这儿子料理政事倒也精明,偏偏这时迟钝的很,便道:“你父皇也甚想瞻基,带过去吧,他现在应该在谨身殿,又没外臣在,让孙儿陪他说说话,就当歇脑子了。”

    张氏一听母后吩咐,已经站起身招呼儿子来:“瞻基,过来过来,别跑了,快来穿上靴子,跟你父王去见见皇爷爷,皇爷爷有好吃的点心给你。”

    yuedu_text_c();

    徐皇后瞟了媳妇一眼,心道:“媳妇倒是个明白人,高炽这孩子啊……哎!”

    谨身殿里,夏浔汗都下来了,他跪在地上,赌咒发誓地表白,他和小郡主绝无隐私之情,若有只言片语不真,天打五雷轰顶云云……

    男女间的感情,本是两方面的事,可是自打男人主宰了世界,男人之于女人,就成了占有,女人之于男人,某种情况下就成了被占便宜。问题是,有些女人的便宜是不能占的。

    而无论是从年纪还是身份上论起来,夏浔似乎都脱不了占人家小姑娘便宜的嫌疑,如果这个小姑娘的姐夫是皇帝……

    夏浔解释的语无伦次,朱棣听得好不耐烦,直接打断他道:“成了成了,你不要说了,俺知道你没花言巧语,你没占她便宜,俺就问你,要是妙锦有意以终身相许,你……愿不愿意?”

    夏浔吱吱唔唔地道:“臣……臣家中已有两房妻室,恐怕……恐怕配不上郡主。”

    朱棣被气笑了,说道:“配不配得上再说,俺只问你,愿不愿意!”

    “臣……”

    “嗯?”

    “臣……伏请圣裁!”

    “你喜不喜欢,你要俺裁?俺知道你喜不喜欢?哦……”

    朱棣突然明白过来,呵呵地笑了两声道:“朕明白了。嗯,妙锦温淑贤良、知书达礼、姿容秀美、大家闺秀,也难怪你会动心。既然你喜欢妙锦,妙锦也喜欢你,那就成了,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朕就来做你们的大媒人,可好?”

    夏浔听得晕晕乎乎的,要是朱棣不自称朕,他几乎要以为朱棣当过媒婆了。

    其实小郡主秀美可爱,性情温婉开朗,夏浔如何不喜欢?可他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妻室,以茗儿的家世身份,绝不可能受此委曲,而他有妻有子,肩上担着责任,不能如此率性,不管不顾,故而以理智压抑了感情,根本不敢放纵它的泛滥。

    此刻,听得皇帝愿意为他保媒,夏浔的心防终于打开,喜得心花怒放,立即叩头道:“臣……多谢陛下成全!”

    这一个头磕下去,他可是真心实意,绝无半点敷衍,可是……永乐皇帝反而忸怩起来,吞吞吐吐地道:“咳,朕……给你保媒没关系,给你赐婚也没关系,只是……朕……朕还有个不情之请,只要你允了,这如花美眷,就是你的了!”

    夏浔一呆,抬头道:“陛下要臣答应甚么?”

    第467章 宴无好宴

    “皇上美意,臣感激不尽。但是这种要求,臣不敢应允!”

    “不敢?”

    “是!”

    夏浔沉声道:“非是不能,实是不敢!臣起于微末,两位贤妻不离不弃。梓祺与臣恩爱,因受家中阻挠,竟尔不计身份,随臣南下,幸蒙太祖高皇帝陛下开恩,准我以寻访使身份回返山东,历尽坎坷,这才征得她高堂同意。

    雨霏本陈郡谢氏后人,虽然臣当初家道中落,亦不悔婚,后来,曾有一位位极人臣的贵人,欲聘她为妾,也被她拒绝,她对臣情比金坚,贞如冰雪!”

    “那人是谁?”

    朱棣的八卦之魂熊熊燃烧起来,别看他戎马一生,杀侥相伴,其实闲暇时候却是个戏迷,身体里不乏浪漫细胞,这一声差点问出口。只是……杨旭正在那慷慨激昂,这么问似乎太不着调了,所以只得强行捺下了好奇心。

    夏浔继续道:“自臣效忠陛下以来,孤身匿于金陵,害得她们颠沛流离,偏居孤岛,两女却对臣始终无怨无悔,臣若为了郡主忘却患难夫妻情份,不要说天下人耻笑,就是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古人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纵有陛下圣旨,臣瞒得过天地鬼神,也瞒不过自己的一颗良心!”

    “呃……”

    “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这样的人,陛下也看他不起吧?”

    “呃……”

    yuedu_text_c();

    “陛下,这是郡主提出的要求么?”

    朱棣吱吱唔唔起来,他能怎么说,总不能说是我的皇后横插一脚吧?唉!儿子不省心,老婆也不省心!

    夏浔断然道:“郡主身份高贵,以杨旭情形,确实高攀不上,臣有自知之明,所以从不敢有非份之想!此事,请陛下不要再提了!”

    朱棣受他一顿抢白,虽然他的话已经尽量说的委婉了,脸上还是有点挂不住,可是……这是人家家事,他是皇帝也不能强迫人家嫁娶啊。

    朱棣只得道:“此事,暂且揭过,嗯,不提了,不提了……”

    “谢皇上,如果皇上没有其他吩咐,那臣……就告退了!”

    朱棣摆摆手,夏浔就躬身退了出去。只一转身,一抹自嘲的苦笑就勾起了他的嘴角:“夏浔你还真是混帐!贪心不足,还巴望着人家小郡主……是小郡主活泼可爱,姿容婉媚,可人家……是什么身份?人家会毫不计较地嫁到你家?痴心妄想、自取其辱!”

    朱棣瞄着他的背影,讪讪的,觉得自己挺没脸的。

    他一开始就觉得这么干不厚道,你看……人家翻脸了吧?这事儿压根就不该管!想当初汉光武帝刘秀这么干了,唐太宗李世民也这么干了,结果如何?咦!还别说,这两个人都是有为之君呐,想来只有有为之君才会闲着没事干,干涉臣下娶老婆……聊可自蔚,聊可自蔚!

    这时,一个唇红齿白、两眼灵动的小家伙蹦蹦跳跳地跑了来,费力地翻过高高的门槛,一进门就奶声奶气地叫:“皇爷爷!皇爷爷抱!皇爷爷给点心吃!”

    朱棣一看,立即转嗔为喜,快步迎上去,张开双臂道:“哎哟,俺的小孙儿来啦,哈哈哈,快叫爷爷抱抱!”

    后边,朱高炽费力地挪动着肥胖的身躯,唤道:“瞻基,瞻基,你慢一些,别摔着,别吵了皇爷爷!”

    朱棣笑容可掬地抱起大孙子,在他幼滑的小脸蛋上狠狠亲了一口,对木恩道:“快点,快点,给俺孙儿拿一匣点心来!”

    扭头看见儿子扶着门框迈进殿门,朱棣的一双浓眉登时锁了起来。

    “儿臣见过父皇!”

    朱高炽弯腰施了一礼,朱棣嗯了一声,板着脸问道:“最近,学业如何?”

    “承蒙父皇动问,儿臣近日正读《中庸》,每有疑惑,必与侍讲探讨,请教先生,不敢荒废学业。每日午后,还要习字一个时辰。”

    “嗯,为父给你找的师傅,都是学问渊博,品行端方,可以倚任之人。你当敬重遵从,执弟子礼,此正予重道崇儒,不可以皇子自重。”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明白!”

    这对父子,你问我答,有板有眼。

    自古以来,当爹的对长子似乎就格外的严格,这对父子更是如此,皇次子朱高煦从小就在父亲面前大大冽冽的惯了,朱棣习以为常,反而喜欢儿子这种不守规矩却天伦之情毕露的表现,可对长子,和那些规矩甚严的大户人家没甚么两样,讲的就是父严子孝。

    朱棣“嗯”了一声,见儿子追着孙子进来,就跑这么几步路,额头已经见了汗,这身子实在是虚了点,心中更加不喜,却也不忍再苛责他,便道:“看你这一身汗,去坐坐吧,俺陪孙子。”

    “是,儿臣遵命!”

    朱高炽在老子面前特别拘谨,连忙转身走向一旁的椅子,朱棣瞥了他一眼,忽地想起方才与夏浔议立储君的说的“搁一搁、看一看”,不由心中一动,吩咐道:“为父累了,那奏章还没批完,你帮为父看看,把重要的先选出来,单独搁在一边,一会儿为父先行批阅。”

    “是,儿臣……”

    朱高炽正想问问父皇想先看哪方面的奏章,朱棣已对他的宝贝孙子眉开眼笑地道:“走,爷爷带你玩去。”

    “爷爷,我要吃点心!”

    “小馋鬼,不吃点心就不想爷爷啦?”

    “想爷爷!”

    “哈哈,那就好,内侍取点心去了,走,咱们先去逛逛,御池里新投了不少名贵鱼种,特别漂亮,喜欢钓鱼吗?咱们钓鱼玩去……”

    yuedu_text_c();

    一老一少,兴高采烈地走了,朱高炽无奈,只好走到御座旁,依照自己的标准,逐一进行拣选起来。

    过了一个多时辰,朱棣怀抱着朱瞻基回来了,朱高炽连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