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190部分

锦衣夜行-第190部分

要再次征伐的消息,并不是你阿爸送来的。这封密札讲的是兀良哈三卫的事。”

    乌兰图娅刚打开手札,一听与父亲无关,又丢回桌上,随口问道:“那些背叛长生天、投靠大明的叛徒,他们又怎么了?”

    阿鲁台微微蹙起眉头,说道:“他们很狡猾呀,我想与他们暗缔盟约,使我科尔沁部可以从容南迁,扩张领域,只是……许了他们许多好处,他们还是犹犹豫豫,哼!不见棺材不掉泪,看来,非得等我大败明军,甚至杀了那杨旭,他们才肯拱手臣服!”

    阿鲁台能和兀良哈三卫搭上线,得益于朱棣的“帮助”。

    这兀良哈三卫,就是朱棣靖难时,拐了宁王,借精骑数千的那三个部落。兀良哈三卫终明一朝,对大明时叛时附,因此一些后人谈及此事时,总是耿耿于怀,似乎朱棣不把大宁卫的一片草原赐给兀良哈三卫做牧地,鞑靼和瓦剌就不复存在了,女真人也不会崛起了。

    兀良哈三卫何时起过这么大的作用?

    再者,就兀良哈三卫的安置本身来说,当时也未必就不妥当。在朱棣赐大宁草原给兀良哈三卫以前,他们在哪儿?洪武二十五年,兀良哈三卫投靠大明的时候,自大宁前抵喜峰口,接近宣府的这一片地方,是朵颜卫的领地;自锦州、义州经广宁,渡辽河直至白云山一带,是泰宁卫的地盘;自黄泥洼经沈阳、铁岭一直到开原,是福余卫的地盘。

    他们一直就在那儿,只不过统治者由元朝的可汗改成了明朝的皇帝。十五年后,朱棣成为皇帝时,沈阳、铁岭、开原等地已经渐渐成了辽东都司密切控制的地方,而喜峰口作为一处重要的关隘,由着他们整天在那儿晃荡也太危险了。

    yuedu_text_c();

    这时,总得给他们一块生存空间吧,难道要逼反了他们才成?何况,对兀良哈三卫的政策,尤其是在他们立下大功之后,对其他归附的部落和想要归附的部落也有极大的示范作用。于是,他们的驻地便北迁到了乌兰浩特、齐齐哈尔一带,那里的草场不及大宁丰美,而且周围各方势力盘踞,政治环境也比较恶劣,于是又把大宁卫的一片草原(今承德、平泉、建昌及老哈河流域)划定为他们的牧场。

    可是,朱棣坐稳皇位以后,对于承诺过的南下游牧,食言了。他心里始终把兀良哈三卫当外人,为了免生是非,便禁止兀良哈三卫每年候鸟般南迁放牧,这让兀良哈三卫十分恼火。

    阿鲁台得知这一消息后,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马上派人与兀良哈三卫秘密联系,以支持兀良哈三卫南牧为条件,要求兀良哈三卫允许鞑靼的科尔沁诸部向东向南迁牧。

    阿鲁台的算盘打得挺好,可兀良哈三卫也不是白痴,科尔沁诸部有十万之众,兀良哈三卫就是因为他们的牧地不足以供养自己的牛羊马区,才向大明朝廷力争南迁放牧,眼下自己的肚子还没填饱,再开放他们的牧场,骤增十万科尔沁部众,大家一起喝西北风么?

    一方面,兀良哈三卫想利用阿鲁台的力量对大明施压,迫使永乐皇帝遵守当初的承诺,另一方面又不想真的让科尔沁诸部东迁,而且即便不是出于对鞑靼的警惕,他们也不会真的干出这种蠢事,毕竟他们现在还是依附于大明,做的是大明的官儿,如果做出那种事来,大明也绝对不会容忍的。

    所以,兀良哈三卫就开始惊险之极地走起了钢丝,对于兀良哈三卫的想法,阿鲁台也心知肚明,只是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打算,大家只好心照不宣。眼下,阿鲁台正部署对大明的反击,明知兀良哈三卫是在利用他们敲明朝永乐皇帝的边鼓,他也只好被利用。

    因为,他不想兀良哈三卫再度成为明人的打手,做了征讨鞑靼的急先锋。

    所以阿鲁台摞下一番狠话后,沉吟片刻,还是决定,再派使者,携重礼去见兀良哈三卫首领,至少,在这鼎定乾坤的一战结束前,不要让他们来惹事。

    阿鲁台正想唤人去叫自己的儿子来一趟,叫他去往兀良哈三卫走一遭,阿卜只阿已然从外边兴冲冲地赶进来,他听说心爱的乌兰图娅到了父亲的大帐,立即开心地赶来,可是见了乌兰图娅,当着父亲的面又不好做出专为她而来的姿态,还佯作惊讶地道:“啊!图娅,你也在这儿!”

    乌兰图娅虽在看着自己长大的义父面前非常爽朗,可是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却有些羞涩起来,她抿嘴一笑,说道:“阿卜哥哥,你和义父有事商量么,那我先回去一下!”

    说完把长辫子往肩后一甩,轻盈如一只牝鹿般从他身边跑了过去,擦肩而过、四目相对时,一抹娇羞的红晕便浮上了她奶白色的脸颊。

    阿卜只阿回头看着心爱的姑娘跑出帐去,长腿错落,蛮腰款摆,那辫梢儿在圆翘丰挺的臀部上轻轻拍打着,不由得有些心醉神痴,他正想转身追上去,阿鲁台唤住了他:“阿卜,站住!为父有件事情,要你去做!”

    台州所,泰宁卫驻地。

    泰宁卫指挥索南、朵颜卫指挥哈喇兀歹、福余卫指挥南不花三人齐刷刷地坐在索南的大帐里边,对面则是夏浔派来的亦失哈、张熙童和丁宇。

    亦失哈笑容可掬地道:“本镇守奉部堂大人之命而来,特意把朵颜、福余两卫的都司大人邀请到索南大人这儿来,是因为此事与三卫都司皆有关联,大家坐下来,由本官一并告知,有些事情,也便宜于商量。”

    三个粗壮的大汉盘膝坐在对面,对亦失哈道:“三位上差客气了,部堂大人见召,我等安敢不至,只是不知部堂大人有何谕示。”

    张熙童笑眯眯地道:“是这样,哈达城开市以后,日渐繁荣,泰宁卫与我开原近在咫尺,许多牧民百姓交往销售货物,因路途不宁,泰宁卫索南都司曾向部堂大人请求,允许泰宁卫也参与贸易。部堂大人深知三卫百姓之疾苦,你们的部众同样是我大明子民,岂能厚此而薄彼呢?

    因此,部堂大人派我们来,召集三位都司,是想说明部堂大人的意见。部堂大人的意思是,福余卫在北,朵颜卫在中,泰宁卫与我开原毗邻,由汉商在朵颜卫设一处所在,专司收购三卫马牛羊皮张等畜产品,同时运来绢、布、米、盐以为交换。”

    三卫首领一听喜出望外,亦失哈又道:“当然,三卫的马匹也就不必远赴开原马市交易了,可以就近在朵颜卫交易,价格仍按朝廷兵部所定,以银价折合等值的布匹、丝绸、陶瓷、米、盐、铁锅、铁铧等特交换。呵呵,福余卫部众可往朵颜卫来交易,至于泰宁卫则不需要了,行商贩贾们往来必经泰宁卫,便可途中交易了。”

    兀良哈三卫首领喜不自禁,他们知道因为他们是蒙古人,朝廷一向有些防着他们,贸易上的限制就是一种控制手段,所以泰宁卫的索南眼热于哈达城的贸易之繁荣,决定向辽东总督请求参与贸易的时候,朵颜和福余两卫首领根本就没掺和,因为他们不相信辽东总督能对他们一视同仁,想不到事情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于他们的预料。

    集贸之地设地朵颜卫,哈剌兀歹得益最厚,喜得他笑不拢口,连声说道:“部堂大人爱民如子,对我三卫一视同仁,这真是……这真是……我们该当进见部堂,听候部堂训示才对,还要劳动三位上差跋涉而来,真是过意不去啊!”

    张熙童笑道:“来一趟是应该的,我们带了些汉商来,总要考察一下沿途路径是否畅通、是否安全,各地有何产出,以及建立坊市的地点嘛。”

    泰宁卫指挥索南立即拍着胸脯道:“各位大人无需担心,自泰宁而至开原,沿路安全,由我泰宁卫全权负责,我们会沿途建烽燧,派护卫,确保商团安全!还有道路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确保道路畅通。”

    朵颜卫指挥哈吃喇兀歹不甘落后,忙也拍胸脯道:“建坊市?那多小家子气!我也仿照开原,单辟一地,开一座贸易城,请部堂大人派官吏来经管着,建城的土石、人力,俱由我朵颜卫包下了!”

    人心没有知足的,夏浔允许他们与汉人自由贸易,已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好处,可是与泰宁、朵颜两卫一比,自家得到的好处似乎少了一些,福余卫指挥南不花还觉得小有遗憾,如今一听泰宁卫要负责开路、护卫、建烽燧,朵颜卫则主动建贸易城,请朝廷设官署治理,这心思又平衡下来。

    一时间宾主尽欢,喜不自胜,双方顿时更加热络起来,索南正兴冲冲地安排人准备盛宴款待三人,突然有人冒冒失失地跑进来禀报:“大人,鞑靼太师阿鲁台的儿子阿卜只阿求见!”

    索南瞪着那个缺心眼的侍卫,恨不得一把掐死他:“浑帐东西!这种事儿也能当着朝廷的官儿说得?”

    这一句话,场面顿时冰冻起来……

    第584章 看我不封侯!

    yuedu_text_c();

    索南瞪起眼睛,强捺慌张地道:“什么阿鲁台、阿卜只阿的,不见!统统不见,把他给我轰走!”

    那侍卫刚要转身离开,亦失哈挺身而出,说道:“且慢!呵呵,索南大人,阿鲁台保的是鞑靼,你保的是大明,各为其主嘛,不过……说起来,三卫首领与阿鲁台七拐八绕的,总还有那么点亲戚关系,如今阿鲁台突然派人来,而且派的还是他的儿子,无论公事私事,见上一见总是应当的。”

    张熙童目光一闪,接口道:“不错,索南大人只管接见,我们……稍作回避便是。”

    “这个……”

    索南犹豫起来,杨部堂的人都这么说了,如果他仍执意不见,不免显得心中有鬼了。丁宇心中一动,打个哈哈道:“不如,我们就躲在这帷幕后面,听听他说些甚么。”

    哈剌兀歹有些着慌,他们与阿鲁台暗中都有来往,万一那阿卜只阿说出甚么机密的话来,听入这三位朝廷大员耳中,那该如何是好?哈剌兀歹情急智生,说道:“我与南不花在此出现,为人所见的话也不妥当,不如我们一起避开了去吧!”

    若是五人都回避开去,那帷幕后边可藏不下,哈剌兀歹不由分说,与南不花拖起亦失哈和张熙童就走,丁宇见状,也只好跟在后面,五人自后帐出去,进了另一座帐篷,索南松了口气,这才唤道:“来啊,请他进来!”

    后帐之中,亦失哈和张熙童三人聚在一块儿,悄悄耳语,帐篷另一端,南不花和哈剌兀歹神色不安,也悄悄耳语着,情形一时显得有些诡异。

    哈达城等地由商贸促进各行业发展成功模式,夏浔本就有心推广开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朵颜三卫。

    实际上,在本来的历史上,由于朱棣违背了诺言,拒绝兀良哈三卫南下游牧,兀良哈三卫与鞑靼便走得近了些,朝廷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停止与三卫互市,断绝其经济往来,使之更形困乏,以示惩罚。

    经济制裁在现代的国与国之间,算是一种不错的施压手段,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用在名义上归属于自己的部众子民身上,显然适得其反。断市的结果是,兀良哈三卫更形困顿,缺衣少穿,茶盐不足,于是就寇掠辽东,以满足生存需要。

    寇掠的结果是,受到大明朝廷更严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饥困之下,兀良哈三卫屡请复市,明廷依旧不允,于是兀良哈三卫就采取了迂回政策自救。朝廷停止与兀良哈三卫互市,却没有同顺服的女真诸部断绝贸易往来,结果兀良哈三部就“潜结女真”。

    女真以土产的皮货或从辽东汉族地区换来的谷物以及自己生产的军器等货物换取兀良哈的骏马,再以从兀良哈买来的马或自家饲养的牧马向明朝进贡或在马市交易。结果女真诸部越来越强大,兀良哈三卫在经济上受制于女真,不得不与女真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双方反而结成了同进同退的同党,更加尾大不掉了。

    经济制裁的目的本是想“绝市便可坐困,使之货绝、人饥,甚至不战而服”,结果却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促成了各个潜在敌人的联盟,因而入寇的战争也不时发生,结果到了成化年间,为了收三卫民心,散女真之党,明廷不得不重开互市,渐趋激化的矛盾顿时缓和下来,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关系也不复那般紧密了。

    夏浔并不了解这些详情,他只是在努力地利用经济互利的手段想要消除对立,促进融合,无意中却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历史本来政策的失败,证明了他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尽管它的见效缓慢,却是一劳永逸的。

    本来历史上,终明一朝,兀良哈三卫时叛时附,其实就是挣扎在两大势力间的摇摆,当某一方更强大时,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就不能不做出一定的妥协,实际上他们还是附庸于明朝的时段多一些。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当时不是独立的政权,而是大明统治下的部落,东北之建州、毛怜、女直等卫,西北的朵颜、福余、泰宁等卫都是归附于大明,并由大明设置于当地,治理地方、阻挡外敌的。

    在依照大明的指挥参与的一些战役中,他们的部族包括部族首领,也先后有大批将士战死沙场,为大明捐躯,结果大明统治了两百年,没有把他们融合、没有让他们把自己当成大明的人,反而越来越走向对立,岂不是自己的民族政策存在着重大问题?

    始终把他们当成一个潜在的敌人、压制、排挤、削弱、挑唆他们内斗,其实是在玩火,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保证一时的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可他们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残杀游戏中,也在不断地壮大,一俟朝廷趋弱,或者内部出了问题,他们不反噬才是见了鬼了。

    汉人对自己的朝廷都有“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为仇寇”的想法,何况始终被你当成外人的人?

    堵,不如疏;夏浔治“水”,走的是另一条路。

    于是,他派人来了,没想到阿鲁台与他不谋而合,也打起了兀良哈三卫的主意。

    张熙童低声道:“公公,看来阿鲁台与兀良哈三卫早有往来啊!”

    亦失哈道:“幸亏部堂大人棋先一着,如若不然,他们投靠阿鲁台,于部堂经略辽东的大计,必然大有损害。”

    丁宇道:“公公,张大人,阿鲁台派了自己的儿子来,显见是对兀良哈三卫甚为重视,也不知他提出了甚么条件,万一索南首鼠两端……”

    亦失哈没读过书,人情世故却比谁都看得明白,他冷笑一声道:“你放心,兀良哈三卫顶多是收了人家好处,暗中扯扯咱的后腿。他们不是傻瓜,和阿鲁台共谋大事,那是与虎谋皮,他还得选择抱着咱们皇上的大腿,不敢公开做出与朝廷不利的事的。”

    丁宇蹙眉道:“暗中扯后腿就已不妙的紧了,公公,咱们这次来,可不只是许他们好处来的,部堂大人可是还交给咱们一样差使的,要劝说兀良哈三卫佯动,吸引阿鲁台救兵的。如果索南与阿鲁台暗中有所勾结,阿鲁台还会忌惮兀良哈三卫出兵么?”

    “这个……”

    亦失哈听了不觉迟疑起来,张熙童眼珠转了转,突然脱口道:“我倒有个主意,可以绝了兀良哈三卫勾结阿鲁台的念想,还叫他们死心踏地的站在咱大明一边。”

    亦失哈欣然道:“什么办法,张大人快说!”

    yuedu_text_c();

    张熙童道:“昔年班超出使西域,先到鄯善国。鄯善王一开始对他礼敬备致,后来匈奴使者到了,鄯善王便生了异心,班超得知消息之后,领着三十六个部下,杀入匈奴使者驻地,全歼匈奴使节,鄯善王绝了退路,惶恐之下只得归附大汉。”

    张熙童说到这里,又犹豫道:“只是不知是否会适得其反,激怒了兀良哈三卫,而且那阿鲁台此来,必然也带有大量随从,鞑靼人凶悍好武,咱们带来的却多是商贾,若是动武,一旦杀不了他,反为其所害,那就弄巧成拙了。”

    亦失哈双眼发亮地道:“妙计!这个法子不错!若只杀一个使者,索南只消向阿鲁台诉明原委,未必就能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可若杀了阿鲁台的儿子,嘿!他们身上长一万张口,也是解说不清了,这仇结得磁实。只是……要想杀他,你我手无缚鸡之力,恐怕……”

    两个人说着,一齐望向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