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天下 > 逆流天下-第5部分

逆流天下-第5部分

里也没有军饷了?”

    yuedu_text_c();

    “是的,朝廷那边根本不管扬州的死活,以属下看来,那些郧臣和文官们都在一心想着投降,他们还不如我们哪。”

    原本想和部下来一场交心深谈来鼓励士气的曾志国赫然觉,原来谈到最后,被严重打击士气和决心的,却是自己……

    如果他不是深知历史的走向,只怕现在曾志国要和部下们商量的,也是将来的逃跑或是投降事宜了。

    “诸君不想投降建奴么?”

    “不想,身体肤受之父母,剃这一条属下实在受不了。”

    “建奴与属下有血海深仇,无论如何属下不会当真投降的。如果实在天亡大明江山,属下会躲起来,或是削出家算了。”

    “夷狄凭什么做华夏之主?”

    “如果属下要投降的话,十年前投降比现在强多了,要是十年前降属下就在汉军旗了,现在怎么说也能做个军官了,如果现在降,最多是编进绿营里给人家做奴才,奴才还做三等的?我呸!”

    “既然诸君都不愿投降建奴,那么本将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诸君一心只想逃跑的话,底下只能是一条死路。”

    对曾志国的论断众人虽然并不直接反驳,不过表情却是不屑一顾,根本并不理会。

    曾志国也不动怒,只是接着道:“就算在扬州逃得性命,不过如果天下都让建奴得了去,诸位又能逃到哪里呢?建奴一定还会过江的,打南京,湖南湖北,然后一直到两广,普天之下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曾志国的语气已经满含悲怆:“等建奴得到全天下,再把汉人降为四等,猪狗不如,且还要剃背弃父母祖宗,等我辈军人在床上老死后,有什么面目见列祖列宗呢?”

    ……

    打走了满怀无奈和悲愤的部下,曾志国连夜提笔向史可法上书,他建议史可法一定要严密关防,小心敌人诈城,如果有来投的各镇将士,则要查清来意,分化整编,不能把战力白白放走。

    同时,曾志国指出如果要守住城池,就一定要激城中军民的同仇敌忾之气,并且要动城中的富户与官绅助捐守城,这样才能有充足的兵饷和军费来进行长期的守城。

    最后,曾志国请求史可法早点查明城中的存粮储量,早做打算,如果幸运的顶住了敌军的先期进攻的话,扬州可能将迎来一场长期的坚苦而又残酷的围城战。

    当满满十几页纸的条陈被新任亲兵队长王晓连夜送走之后,曾志国颓然掷笔,决心把一切都寄托在运气上了。

    “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到现在我才明白历史与现实的残酷,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如果事情的展还是与原本的轨迹相同,那只能说明我华夏当有此劫……”

    跪在地上的曾志国抬起头来,用含满了泪水的双眼看向天空……天空中金蛇乱舞,冥冥中他看不到任何能听到他祈祷的神灵所在,不过他还是叩下头去,用诚挚的语气最终祈祷道:“愿天佑中华,天佑我扬州军民!”

    第十九章 巡城

    第二天天还没亮曾志国就起来了,满怀心事的他没有办法安睡。等全营将士一起用过了早饭后不久,史可法的回信已经送到了。

    和信一起回来的是两颗刚刻好的铜印,史可法把提刑督司的印信交给曾志国的同时,又多给了他一颗劝捐督司的印信,同时史可法复信说,有关于整个城防的工作他已经会同幕僚和身边的将领们正在展开,他让曾志国不要操心太多,专心把劝捐和整顿军纪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史可法给的五百两白银,送银子来的是一个把总,此人态度隐晦的向曾志国说明,督镇大人手头也没有什么钱了,如果想用赏银来安定军心,就只能靠曾志国下一步的募捐工作了。

    对此曾志国也表示有绝对的信心,待那个把总走后,曾志国叫来自己的亲兵,问道:“昨天我挑了一个本地人做亲兵,是谁?”

    一个壮硕军汉站了出来,向着曾志国小心道:“回禀大人,是属下。”

    “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属下叫马红俊……”

    “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回大人,属下以前是做厨子的。”

    “很好,非常好,现在就由你带队,我们到城里去转悠一圈。”

    yuedu_text_c();

    对曾志国的这个命令众亲兵无可不可,于是由亲兵队长王晓带队,十来个亲兵握刀团团围住了曾志国,一行人由西城出,在整个扬州城里骑马漫步而行。

    扬州现在已经是一派兵荒马乱地景像。很多百姓如果没有必要已经不出门了。就是偶尔看到出来地。也是那些家无余粮地穷人抱着一些破烂。到当铺把最后一点家产当当。然后再去换上粮食。做为储备————如果不早做准备地话。第一批被饿死地肯定是这些家无余粮地穷人。

    不过在这种时候。当铺也不会把铺子里地银子用来换一堆没用地破烂……所以在一路上曾志国看到很多衣着破烂而又愁眉苦脸地穷人。他们抱着一些被子或是衣服匆匆出门。现在又满怀失望地回家。而在家里则是饿着肚子地老婆和孩子……天知道他们要怎么向家人解释。为什么当铺会把他们拒之门外。

    富户们都是重门深锁深墙大院。偶尔有开门露户地。一看到有明军路过。立刻就是一阵关门上锁地声响。

    隐隐约约之间。曾志国还看到有不少人家在准备香案和写着“顺民”两字地小旗……看来。他们是要打算好要在清兵入城后摆好香案。跪在路旁装顺民了……

    沿途中也看到不少乱兵踹门踢户地勒索抢劫百姓。看到曾志国一行。乱兵们并不慌张。法不责众。很多乱兵都是几十人一伙。根本就不把曾志国这一小队人马放在眼里。而且扬州驻军原本也有不少就是在将领地允许下住进百姓家中地。这样一来。士兵不勒索和抢劫地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好在没有看到伤人或是强jian地。不然打定主意先容忍一天地曾志国肯定是忍不了地……

    在城中漫无目的的转悠了半天后,百姓没见着几个,倒是先后与不少军官照面,曾志国一个外来的游击,现下却被史可法火线提拔做了督司,城内的将领吃干醋的自然不少,看到曾志国的脸色都是不善,匆匆一揖便即离去,根本不把曾志国这个新任督司看在眼里。

    “啊,这不是曾将军么。”

    正当曾志国的亲兵们郁闷的时候,两个将领穿着盔甲骑马过来,远远看到曾志国便打起了招呼。

    “大人,这两位一位是副将胡尚友,还有一位是参将韩尚良。”

    身为曾志国的亲兵队长,王晓急忙趴在曾志国的耳朵边,向他低声介绍这两个将军的来历。一路上,这种介绍已经生了很多次,不过每次都让王晓非常的沮丧……因为那些被介绍的将领都不把曾志国放在眼里。

    自己的主将被人轻视,被同僚排挤对亲兵们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自己的主将人缘不好,在军中肯定会混的很不得意。而他们身为将领的亲兵,在将军们的亲兵群里也会被轻视和排挤。

    “哈哈,曾将军,前天匆忙一会,只见督镇大人夸你了,咱们想上前搭话也凑不上去,今儿既然有缘一聚,不如找个地方痛饮一回,如何?”

    说话的是副将胡尚友,与普通的将领不同,胡尚友一身精致漂亮的山文铠被擦的熠熠生辉,身后披着大红斗篷,腰间的宝剑在剑鞘上镶嵌着几块宝石,显的非常名贵,韩尚良也是一样的大红斗篷,只是铠甲和宝剑比胡尚友稍逊一筹,两人身后的几十个亲兵也都有镶嵌着铁片的棉甲,一个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用一种倨傲的眼神看向曾志国一伙。

    确实,与他们相比,曾志国一伙实在是有点寒酸,只有曾志国这个将军穿着普通的铁甲,其余的随从亲兵都只有普通的战袄,而一个将领连自己的亲兵都没有配甲,只能说明这个将军实在是太穷了。

    如果不是史可法赏了曾志国马匹,只怕他们要仰着头和别人说话了。

    “实在抱歉啊胡将军,本将受督镇大人的委派,巡查全城是否有官兵违犯军纪,公务在身,不能相陪了。”

    虽然对方热情相邀,不过曾志国并没有接受的打算,如果现在和将领们搞好关系,那么等他申明军纪的时候仍然把之前的努力归零了,况且,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两个将军鲜衣怒马得意洋洋的模样,似乎也不把扬州的受困放在心上,而连自己这样一个刚受提拔的将军也刻意的敷衍,显然并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事实上,曾志国宁愿相信,这两个人已经打好了投降的主意,现在在城里四处活动,只是在找寻暗地里潜伏的志同道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与这两人一起饮酒的时候,就会受到言语上的试探。在没有绝对把握阻止或是能逮捕对方之前,他不敢接受这样的邀约。

    对曾志国的生硬的态度两个将军也不以为意,或他们认为曾志国只是想摆明态度,以便这几天多捞几票,这种想法倒是受到了两个老兵油子暗地里的赞赏,胡尚友和韩尚良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又笑着与曾志国寒暄了一阵,就这么满面春风的离开了。

    第二十章 新旧两难

    大致了解了城里的情况后,曾志国就让土着亲兵马红俊引领着自己四处奔跑,天气闷热,时而雷雨,每个人的身上都被汗水和雨水弄的的。曾志国非常怀疑,如果不是这群混蛋知道自己刚领了几百两银子,是否还会有这么大的劲头和自己四处奔跑。

    到了下午,一群战战兢兢的书贩子开始雕版,在明天清晨,印涮着清军在辽东、在直隶、在山东等地罪行的图画将贴满整个扬州。同时,剃、圈地、逃人、投充等恶行恶法,也绘画成了图形,一起张贴。

    除了图画之外,曾志国还把召集了大批的最底层的穷人,给了他们一些赏赐后,吩咐这些百姓在街头宣讲此次守军死守扬州的决心,而同时,也让他们大力宣扬建奴的凶残与险恶之处。

    劝捐的文告也会张贴在这些文告的一旁,文告里明确表示,本城没有周王那样的超级富翁藩王,所以不会有一个人掏出五十万两白银来给守军犒赏和购买军需物资,所以要想守住本城,就必须依赖所有士绅和百姓的帮助。

    在曾志国做事的时候,一群亲兵默默帮手,直到他长出口气坐在一张椅子上捶打自己腰部的时候,王晓才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属下觉得这些东西太浪费钱了,其实,派一队兵张贴告示,申明督镇此次决心死守城池,让百姓知道这一次的情形如何……这样就可以了。”

    曾志国知道王晓说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在很多时候,百姓也是只看官府的告示来了解政情的,事实上,史可法在昨天已经颁布了文告,申明了死守的决心,所以今天的扬州城才会有这么紧张的气氛。

    “本将只是想让百姓知道,这一次守城不是史督镇连累大家,而正是为了大明百姓,为了我三千年华夏!”

    ……

    yuedu_text_c();

    最后在曾志国离开的时候,身形矮胖的印涮厂老板退回了曾志国给的工钱,而所有的工匠则表示今天会连夜加班,能多印多少,就印多少。而刚刚还在与众亲兵拼命讨价还价的苦力们则只要求给一天的吃食,并且有人羞愧的表示,如果不是家里实在没有吃的,他们也不会索取任何报酬的。

    在这一轮的交涉中,曾志国注意到亲兵们对百姓的态度明显变的随和多了。马红俊甚至不止一次偷偷扭头在眼上恶狠狠的抹上几下,当然,如果有人表示关心,这个五大三粗的扬州兵还是会解释说,这是因为风沙太大了……

    “希望我的努力能有效果。”

    虽然一切顺利。曾志国离开地时候仍然是心事重重。扬州城外那群野兽给他地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到了第二天。曾志国下令所有地部下集中在一起。他将要进行一次简单地阅兵和战前动员。

    曾志国地部属现在六百一十三人。两个千总。十四个把总……军官数量严重不足。总体来说。缺少四个千总和三分之二地把总。对这一点。曾志国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明军地军官平时作威作福。打仗时只依靠贪污军费养育地家丁来做战。一有不利地可能就会率先逃走。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除了军官外。六百多人地部队还有十余具铁甲。几十具棉铁甲。五十多张强弓。除了两个千总地佩剑外。还有四十多把刀盾。剩下地士兵就只有简陋地长枪可以使用了。

    张威与杨英明两人干脆就躲在队伍中不敢出来了……史可法直属地明军虽然也会拖欠军饷。不过还算是能够正常饷地。军械物资也会正常放。而眼前明军这些破烂地装备。明显就是将领们地贪污所致了。

    想想曾志国前晚地表现。两个千总地表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好在曾志国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只是皱着眉头朗声道:“所有人听令……把长矛和长枪的矛头枪尖都卸掉!”

    虽然并不明白主将的命令,不过所有的明军士兵还是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枪尖都卸掉了。长枪是明军阵列中最不花钱的武器装备了……只是用铁铸的枪尖装在一根削平削直的木棍上就可以了,所以要拿掉它也很方便,至于在战场上的作用,那就有限的很了。

    大明弘光二年四月十九日,淮扬镇游击领提刑督司曾志国出动了本部兵马六百余人,持大量的尖头木长矛,在扬州街头重整已经溃烂到根子的大明官兵的军纪,从十九号到二十号这两天时间里,所有在街头违纪的明军官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戒,而借助在城中居民家中的所有官兵都被赶了出来,在整整两天的行动中有不少中下层的军官都被执行军法的士兵毫不留情的打伤,而在曾志国受到同僚的疯狂指责,甚至有很多次整个城池都面临暴动的边缘,不过在史可法的坚持和曾志国的强力弹压下,最终在表面上所有的官兵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狂风暴雨般的军棍洗礼,两天之后,整个扬州城内上街的百姓终于多了起来,而那些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明军士兵却老老实实的呆在了城头或是营地内。

    在了解了现在的行情之后,由总兵刘肇基带头,所有的将领反而众口一致,一起夸赞起曾督司的铁面无私来。

    不过曾督司活二百五的名声却也是跑不掉了……

    好在这两天明军的动静百姓都看在眼里,而明军自律之余,曾志国的宣传也起到了效果。虽然百姓未必民气沸腾,明军无能朝廷,而弘光皇帝望之不似人君这几条均是使得天下失望。

    特别是皇帝不象皇帝这一条,使得大明皇朝已经十足的被天命抛弃的可怜景像,在这个年头儿,皇帝代表的是法理纲常,如果圣天子不象个天子,那么亡国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

    在曾志国的刻意宣传下,扬州市民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之中。旧朝看起来是亡定了,不过眼下史阁部就在城内如此奋力支撑,似乎还有一丝生机。而新朝又是夷狄,别的不说,光是剃这一条,汉人就绝难接受……而曾志国的宣传也反复提到,尽管清朝还没有在新打下地盘下令大规模的剃,不过这是迟早的事,整个关外的汉人全部被剃了,而号称为大明复仇的平西伯所部关宁军也剃了,所以指望新朝开恩的就可以先死了心吧……

    有念于此,在新旧两朝间鼠两端的官绅百姓们对捐钱倒是踊跃之极,两天时间就有不少官绅和富商百姓在府衙和史可法派出的幕僚手中捐兑了大笔银两,不过在捐钱之后,愿意留下自己姓名的人却又是寥寥无几了……

    第二十一章 大将军炮

    “曾将军,你这两天真是做的很好。”

    每天清晨曾志国醒来后都要一会呆,在确定了自己还在明末的扬州后这才起来,用青盐擦嘴,然后在亲兵的伺候下用温水洗脸,接着吃简单而缺乏营养的早餐。在明军中,很多时候连军官也吃不上一顿好饭,在几百年后虽然是无业游民的曾志国都吃的比史可法还要好,光是这一点也让他非常的痛苦。

    还有就是上厕所和洗浴的问题……很多人以为这不是问题,对曾志国来说这是件让他觉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