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天下 > 逆流天下-第8部分

逆流天下-第8部分

楚,淮扬镇上下毕竟是史可法亲自调教,打仗拼命权谋机变的好手没有一个,不过论起忠义来还算勉强及格,在曾志国的记忆中,淮扬镇上下投降清军的极少,多半都是在城破时力战而死了。

    他心中安稳了些,索性将火力瞄准了胡尚友与韩尚良两人,带着自己部下将这两人猛灌一通,直到胡韩二人抵受不住玉山倾颓,这样闹了两个多时辰,巡城的将领奉命来劝了一回,众将属下也各自上来伺候,众人这才兴尽而返。

    曾志国今日知道淮扬镇军心尚算可用,心情也甚是愉快,站在营门处送着众人鱼贯而出,自己推说酒喝的高了不能站立,只叫了两个亲兵过来搀扶,众人都笑道:“曾将军勇猛如虎,酒量却是平常。”

    “正是正是,实在是渐愧。”

    曾志国还有些大舌头,勉强拱手应答而已。众人见他当真酒高,便也不再耽搁,一个个打马扬鞭的去了。

    众人一一离去,曾志国又把剩下的酒菜赏了自己属下,营中高置灯火,闹腾到半夜时分,直到总兵刘肇基听说闹的不像,派人过来劝了几句,这才算彻底消停了下来。

    yuedu_text_c();

    待灯火一熄,酒菜一撤,营中官兵俱都歇息鼾声大作之际,刚刚还醉的站不直身的曾志国却是突然变的神采奕奕。

    他的一众亲兵和两个千总汇集一处,待曾志国到来之后,各人在暗处仍是行了一礼,这才听着曾志国道:“大伙儿可好了?咱们这便上路。”

    两个千总刚刚吃了些酒,虽然未醉却也有些昏头昏脑,此时被众人拥在暗室之中,然后突然在头上套些事物,又换过了一身满是恶臭味道的衣甲,再七手八脚的拥将出来,竟是浑然不知道生了什么事。

    张威胆大直爽一些,不觉向着曾志国小心问道:“大人,咱们这是去做什么勾当?”

    曾志国嘿嘿一乐,也小声向他答道:“奉督镇密令,今晚去诛杀降将李栖凤。”

    第三十四章 易容换服杀人越货

    “大人,卑职突然肚子疼……”

    “大人,卑职愿效犬马之劳,不过卑职突然觉得头晕……想必是出来的时候受了风,这人一饮酒就吹不得风……”

    说着话儿,张威和杨英明就想溜走。

    曾志国也不阻止,看着两个千总抬脚想走,只狞声一笑,向着众亲兵道:“今天建奴翻越城墙进城,偷偷杀害了李总兵,捎带手的,还杀了淮扬镇两个千总……唉,真是可怜,死了也没名没姓的,王晓,你知道是哪两个千总不?”

    王晓郑重答道:“回大人,标下听说就是本营的张千总和杨千总……可怜两位千总没有战死沙场,却被建奴用卑鄙的手段杀害了!”

    ……

    两千狡猾的老兵油子立刻认清了形势。显然,曾志国手里的力量去杀掉李栖凤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把他们俩带上,一则是让这两人一同行事,等于是拿了投名状入伙,二则,如果两人不应,则砍翻了事,正好可以顺带手的摆脱大家对曾志国的怀疑。

    曾将军的部下心腹也被偷偷进城的建奴杀了……真是可惜,当真是可惜啊。

    这个段子虽然可歌可泣,不过两个千总丝毫没有跟着李栖凤总兵一起做一回主角的打算,两人当即跪下,抱住曾志国的大腿泣道:“大人,卑职的身体突然又好了,现下只觉得体壮如牛……卑职愿降大人杀贼,万死莫辞,请大人给卑职机会!”

    “很好……”曾志国板着脸道:“这可是两位千总自己愿意,非本将强迫。”

    “这是自然,大人,卑职们千肯万肯的……那李栖凤一心投降,城里谁不知道?只怪史阁部大人他不肯痛下杀手,留着这帮j贼在城里逍遥,大伙儿都道,若是这般下去,扬州城谁还愿守?不料今日阁部竟然有密谕下来,卑职们又惊又喜,哪敢不杀身以报?”

    这一番话当然九成是假地。不过曾志国听地也是感慨……原来城中地明军官兵也是知道李栖凤等人地嘴脸。而且。有句话叫群众地眼是雪亮地。这城中地明军将领。哪个愿打。哪个愿降。怕是底下地将士们也是心知肚明。

    而明军是战是降。士气是高是低。显然也是跟着上层地变化而变化……把小兵当傻子地人。其实自己更傻。

    “原来两位当是忠义之士。本将非常欣慰。”

    拍拍两个“忠义之士”地肩膀。曾志国将两人拉起。然后又向马红俊吩咐道:“带路!”

    在马红俊地带领下。一行二十多人穿着从清军尸体上剥下来地战甲。头上套着从清军级上剥下来地辫子。在这样地暗夜里不仔细看。倒也真看不出来这一队清军原是假冒。并非是真。

    扬州今日无星无月。当真是一团漆黑。众人此时怕露了形迹。都是摸黑走路。这个时代地人多半有夜盲症。到了天黑当真是什么也看不见。好在曾志国早念及于此。命着众人一个跟随一个。小心行走不得冒撞。虽然走地极慢。倒也算是顺畅。

    此时已经过了子时,正是半夜时分。

    古人睡的极早,到这个时候就是点灯看书的读书应试人家也早就熄了烛火睡觉,按时辰来说怕是都有不少人睡醒了一觉,此时夜深人静,一队假扮成清军的明军干的却是杀人放火的勾当,一路行来,不少狗儿旺旺叫上几声,曾志国这个领头人的心头便是跳上几跳。

    与他相比,这些明军官兵却是捻熟的紧。这种杀人越货的勾当,显然绝不是第一次……只是下手的人物,有些特别罢了。

    待到了李栖凤与麾下亲兵借住的人家所在,两个亲兵悄没声响的跳到院子里去,然后打开插好的院门,二十多个明军官兵蜂拥而入,拔出身上的佩刀,磨刀霍霍准备动手。

    “大人,便是这里没错了。”

    马红俊几个时辰前换过衣服来过一次,亲眼见得李栖凤等人正在饮酒作乐,院中情形记的不离十,待众人准备停当后,他也终于确定下来。

    “好,动手吧。”

    yuedu_text_c();

    “大人,标下觉得最好是用计,这样强上的话,如果李某带着部下抵抗一小会儿,附近有巡街的兵丁赶过来,就是天大的麻烦。”王晓现在身为曾志国的头号亲信,意见也显得特别的多,而且做为一个看起来暮气深重的人,王晓潜意识里反对一切霸王硬上弓的行为。

    “不必了。”曾志国这一次不等马红俊挑头反对了,把自己手中的刀一摆,当先一步闯了进去。

    两个在正堂西厢守夜的亲兵被曾志国瞬间刺倒,深夜中一个胖亲兵临死前的挣扎与嚎叫声份外的响亮与骇人。

    “怎么回事,闹什么闹。”

    前院与后院之间的小门吱呀一响,一个睡眼惺忪的小厮提着灯笼走了出来,却是被马红俊一刀砍在了颈间,鲜血狂涌,瞬间便没了性命。

    “杀,全部杀光。”

    不待曾志国下令,二十余人一起冲了进去,见人便杀。

    听到有女人的惨叫声时,曾志国闭上了眼睛,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王晓身上有伤,并没有冲杀进去,待看到曾志国把自己的手掌松了下来时,这个亲兵队长明显松了口气。

    混乱的厮杀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虽然实际上只是一瞬间的功夫,在曾志国心里却如同一个世纪那么长。

    他紧张的注视着四周,觉有不少院子已经有了亮光,模模糊糊中,还仿佛有人攀上了房顶,借着高向这边远远的眺望着。

    “大人,抓着了!”

    等待了很久后,终于听到马红俊等人欢喜的叫喊声,曾志国大步而入,到了后宅之后,却见马红俊与另外一个亲兵正将衣衫不整的李栖凤努力的按在地上,而李栖凤正努力试图从地上爬起来。

    “曾蛮子,原来是你!”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李栖凤一眼就看到了曾志国,他吐出一口唾沫,骂道:“猪狗不如的东西,我与你有什么深仇大恨?这里的主人又与你有什么仇恨,居然杀人全家,小心天打雷劈!”

    【晚上照例冲下冲书榜,十二点过后还有一章,没睡的同学来支持一下,谢谢】

    第三十五章 成长的代价

    面对叫嚣的李栖凤,曾志国面无表情的道:“杀了他吧,给一刀痛快。”

    几个亲兵依命上前,开始把李栖凤的头拉开,马红俊则拿起自己的大刀,开始在李栖凤的脖子上找寻最合适下刀的地方。

    “生孩子没屁眼的东西……曾蛮子你会有报应的,哈哈!”神智已经糊涂的李栖凤开始村妇一样没风度的乱骂起来。

    马红俊趁着他乱扭的劲当,手中大刀猛然一劈,众人听得咔嚓一声,这位堂堂的大明左都督、太子太保、甘肃镇总兵官大人的头颅就这样被斩了下来。

    “走吧,不要挑捡财物了,回去之后,本将会赏赐你们的。”杀掉了这院子里的男女老幼后,明军的痼疾作,不少亲兵开始在四周的房间里挑挑捡捡,想找出一些值钱的东西带走。

    满腹心事的曾志国阻止了这种极度白痴的行为……动静闹的这么大,这里距离西城门又这么近,扬州城内的主力明军就在附近,在这里每耽搁一刻功夫,就是往鬼门关的距离又近了一些。

    听到曾志国的吩咐后,亲兵们开始放弃财的打算,老老实实的找来了不少易燃物四处一扔,然后点燃火把丢在四处,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脆响,然后是青烟飘起,接着一股又一股的火头就冒了起来。

    “走吧。”曾志国只想立刻离开这里,而不想再有片刻的耽搁。刚刚一不小心他看到了几具妇女和老人的遗体……

    “从现在这个时候开始,我已经不是一个好人,我的手中沾上了无辜百姓的鲜血。他们也是我华夏的子民,虽然他们不死在我的手里也可能会死在清兵的屠刀之下……不过这并不能成为我为自己开脱的借口。从今天开始,我会牢记现在的这一刻,并时刻提醒自己,为了眼前的这些人,我没有资格享乐和犯一点错误……这样生活可能很累,不过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且我绝不会后悔。”

    沉思着的曾志国被亲兵们簇拥着跑出了满是血腥味道的庭院,在他身后烈火已经熊熊燃烧,在院子的外面,他看到不少百姓已经出了家门,很多人手里拎着水桶准备来救火……当看到一队辫子兵从院落里出来后,这些百姓面色惨变,不少人吓的原地跪下,不仅没有抵抗的勇气,连返回他们自己家里关门的勇气也是没有。

    在跟随着众人一起奔跑的时候,曾志国在路边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原来这里是西城士绅的聚居地,王秀楚家就在刚刚那家斜对面不远。

    与曾志国对视一眼后。王秀楚明显全身都哆嗦起来。

    经过短暂地考虑之后。曾志国放弃了灭口地想法……王秀楚这样地士绅家庭老实地走路还怕树叶砸了头。如果自己对他不是有救命之恩地话。他连那番话也不敢说地。这样地人家。是不会掺合进这种事地。

    当然。实在也是曾志国地心暂且又硬不下来了……

    yuedu_text_c();

    第二天天不亮。城头地鼓声就响个不停。大队地明军在各级将官地带领下开始肃清全城。

    如此这般一直乱哄哄地闹到午时。整个扬州城都被搅动起来。所有地可疑人物都被关押起来。而各营也接到命令。要求将领查明各部是否有士兵失踪或有诡异地举动。

    李栖凤一死。甘肃镇几千官兵也是大乱。没王蜂一般地将官们带着士兵四处严查拷掠。然而被明军抓捕地百姓却是众口一辞。都说是亲眼看到了辫子兵从着了火地宅院里跑了出来。然后又消失不见。

    半天时间,足够谣言传遍全城。特别是在某些人刻意的宣传下,这一队建奴成了清军中的特种部队,昨天夜里用勾索从城外攀爬进来,专门来杀李总兵为前几日战死的图赖报仇……

    开始还气势汹汹的甘肃镇官兵明显感受到了一种寒意……想想也是惊心,李大帅怎么也是住在扬州城内,而且身边有亲兵卫护,隔着不到二里地还有明军的军营,不过就一刻钟功夫,附近的驻军就赶到了出事的地方,结果大帅就生生就被建奴砍了脑袋……

    这种副作用是曾志国始料不及的。不过很快史可法就张榜安民,言称中军副将史德威驭下无方,其部下某千总在巡城里懈怠玩忽,以至被建奴抓了空子攀城而入,史可法宣称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件,从今天开始会加派人手巡逻,绝不会允许这一类的事情再次生。

    过了午时,虽然暗流涌动,不过大局终于安定下来,甘肃镇中虽然有不少人知道清军绝不会费尽千辛万苦爬进城来,斩掉一个已经暗中投降的大明总兵的脑袋,不过苦就苦在这件事没有办法明说……

    总不能在大街上叫一嗓子:“俺们总兵死的好冤枉,他明明已经投降了呀!”

    这种哑巴吃黄莲的苦实在是教人难以消受,所以在史可法召集城内所有的官员与将领会合议事的时候,曾志国分明的看到甘肃镇监军高歧凤满脸的晦气,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加深了许多……高大人忧国忧民心伤同僚,还当真是让人敬佩的紧啊。

    “诸君想必已经知道消息,李大人遭遇此横祸,本阁部甚为痛心啊!”

    待文武大员齐集后,史可法满脸沉痛,似乎很为李栖凤的遇害而感觉痛心难过。

    看到他如此做作,曾志国差点笑了出来……似乎阁部大人的演技也不错。鬼才相信史可法不知道真正的内幕。就在李栖凤莫名被杀的头一天,站在史阁部身边的曾某人已经是杀气腾腾了,如果史可法相信真是建奴进城来杀了李栖凤,还不如说他老人家是忠实的阉党好了……

    “禀阁部大人,城防疏忽全是卑职之罪,末将愧对同僚,该当死罪,请大人将末将明正典型,以敬效尤!”

    因为昨天的城防是中军副将史德威负责,所以不论如何,史德威都适时站了出来,跪地请罪。

    就在史可法沉吟迟疑的功夫,城头敌台上负责瞭望的明军飞速来报,就在扬州西城数里之外,有一队兵马正向着扬州城飞速赶来。

    第三十六章 杀贼

    一听说有敌情,史可法立刻放弃对史德威的处置,大步来到城头,然后拿出自己的宝贝望远镜,向着远方眺望着。

    曾志国见阁部大人出来,也急忙上前伺候,不过史可法此时明显对他昨夜的事抱有意见,并不如平时那般亲热,看到曾志国过来,只是冷哼了一声,却是并不理睬于他。

    曾志国也不以为意,只站在史可法身后,小心等待。

    他决定昨夜动手,为的便是今天来的这一队人马的到来。今日之后,他对扬州未来的前途,也与旁人一样无从知晓了。

    “一成,过来的打的是庐州黄镇的旗号,你且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史可法自己看了半天却是不得要领,眼看那一队千余人的骑兵距离城池越来越近,便索性把望远境交给曾志国,由曾志国去辨明真假。

    历史上就是这一天,清兵上层在江北降军中挑选了一部份的骑兵,假装是江南黄得功所部渡江而来,以狡词骗开了城门,这一队降兵进城不久,待清兵主力接近后就动手攻打城门,与城外清兵里应外合,扬州于是失陷落于敌手。

    在大雨中冒雨进城的清兵队列整齐,军纪森严,这也给了城内跪在道路两边的百姓错觉,很多百姓觉得这样一支纪律森严的军队可以保障城内的安全,对比军纪败坏的明军来说,他们反而欢迎清军的入城。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现在摆在曾志国眼前的就是一队冒充黄得功部下的前明军降军,而曾志国就恰恰是黄得功所部,而最为关键的就是曾志国知道这些骑兵是冒充的……最多在几里路外,多铎统领的几万满蒙汉军主力在等候着,只要扬州这里杀声一起,清军就会整队前来与城里的降军里应外合的。

    所以说,这种白捡的战功曾志国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就在曾志国假模假式打着望远境观察的时候,这一队明军越来越近了。旗帜与装扮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当然,他们原本就是刚投降不久的明朝降军。

    “大人。末将敢打包票。这一队兵马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