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天下 > 逆流天下-第29部分

逆流天下-第29部分

    臣能一呼百应,带着各地的义民殊死抵抗,而武夫却要么投降,要么请饷闹事,根本没有一个象样的。

    就连传说中江阴以一个小城抵抗清兵数十万大军围攻很久的事迹,也是由一个不入流的文官典史完成的,这其中,又有武将什么事?

    有念于此,曾志国把刚刚升起来的一丝恼怒按了下去。最底层的百姓不识字的多,他们最容易受到士绅的影响,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向来就是皇室与士绅共治天下,在皇朝不稳的时候,士绅的力量比官府还要大的多。江南诸地的士绅是不可能与一个军汉有共同利益的,于今之计,唯有暂且不理会了。

    到了史可法的督师衙门,王晓等人已经把史可法的属吏和幕府的幕僚全部看押起来,原本镇江府的知府、通判等朝廷官员也全被看押了起来。

    这些人一骑马过来,先是面露狂喜之色,待看清是曾志国后,原本的狂喜神色立刻消失不见了,又把脸都跨了下去。

    “都跪下,大帅来了没有看到?”

    看到曾志国驾临,看押着这些官员的士兵立刻用长枪的枪杆抽打他们,这些都是王晓的兵,十个有九个是当初天雄营的人,是曾志国最为忠心的部下。

    他们眼里当然没有什么朝廷命官,也不知道什么是东林复社,既然大帅下令看管收押,那么现在打上几下,也没有什么要紧。

    第二卷南方 第十九章 站队

    “朝宗兄,辟疆兄,得罪了。”

    曾志国倒是没有这些人想象中的那样盛气凌人,这位掌握了镇江城的大帅远远就跳下马来,到了近前,居然还对着候方域和冒襄两人拱手一礼。

    候方域好象放下心来,也急忙弯腰回礼,而冒襄却冷笑道:“不敢,在下的性命都在大帅手里,实在当不起大帅的一礼了。”

    与机变多智的候方域相比,冒襄平时就很话少,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之处,等事到临头时,才看出来原本此人的风骨远在候方域等人之上。

    候方域也很惭愧,脸上感觉有点烧,不过片刻之后他就在想:“哼,你不把小宛看在眼里,你可是英雄好汉,我家香君却时刻等我回去,死在这几个军汉手里,值得什么啊!”

    大概与候方域相同想法的人多,大家虽然做的参差不齐,不过还是都对着曾志国的大红官袍深深的伏下腰去。

    官袍上绣的上代表武官品级的狮子,换了以前,大概没有人会对这头张牙舞爪的野兽伏身行礼的。

    面对这样一群文官,曾志国居然也忍不住生出一点侧陷之心……他现在固然是心如铁石,不过,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大丈夫做事当然要秉持信念行事,不过如果连怜悯心也没有了,可能与野兽也就真的没有区别了。\///\\

    真的绝情无义,恐怕也成不了大事。

    他把那些弯腰的文官一一扶起,安慰道:“诸位大人不必惊惶。本帅视阁部大人为父,今日此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阁部大人在我军中安然无事,诸位大人当助我稳住镇江市面,等大事一定,阁部大人就会再出来视事地。”

    还不等这些文官答话。曾志国又向着史可法的席幕僚阎尔梅道:“请先生以阁部大人的名义写一份传单,令方国安、王之仁、黄斌卿三位总兵来镇江相见。还有,请先生拟一个安民告示,以免得境内不安。”

    阎尔梅还在弘光初年就做了史可法的幕僚,在场的人中他地资格最老。而且,阎尔梅参加复社快二十年了,当年与已经病逝的复社头领张薄齐名。他的诗书画的造诣都很深。而且,当初也算是锐意进取,曾经苦劝史可法打消幻想,不要与清朝联合灭流贼,而是尽快北伐。从这一点来说,还算是有见识的。

    明亡之后,阎尔梅奔波了十几年反清。最后绝望回家隐居。也算是有气节。

    虽然不指望对方帮多大的忙,这两份告示原本他的幕僚自己就能写。\\/\让阎尔梅来写,只是想让这些被拘管地人放心罢了。

    阎尔梅刚刚也曾拱手行礼。曾志国以为他也屈服了,谁料阎尔梅却是诧道:“代阁部写传单和文告?曾帅。阁部大人在哪里?”

    “大胆!”

    不等曾志国说话,王晓已经拔出了身上的腰刀。架在了阎尔梅的脖子上。

    阎尔梅冷笑道:“若是曾帅以为这样就能令下僚屈服,这未免太小瞧天下读书人了。适才拜见,只是敬曾帅的朝廷令名,如果有乱命,请恕学生不能受。”

    王晓大怒,他的性子原本很温和,不过一涉及到曾志国的尊严,却是比普通人还容易暴怒,当下把手腕往下沉了一沉,阎尔梅的脖子上已经流下血来。

    阎尔梅自己倒是不以为意,还在不停地冷笑,其余地官员和幕僚有的面露惊惶之色,唯恐阎尔梅激怒了曾志国再连累自己,而冒襄等人却也是面露激愤之色,有人已经跃跃欲试,准备上前说话了。

    “唉……还不是时候。”虽然明知道这些读书人一定会如此,曾志国还是从心底里感觉到不快。\\\

    看来,想要有容人地雅量真是一件让人觉得很为难的事。

    yuedu_text_c();

    写传单和安民告示,其实对这些文人墨客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且,曾志国也不需要他们担什么干系,方国安那几个总兵如果不来投效地话,接下去就是兵讨伐。这原本只是曾志国让他们有一个借着史可法名头站队的机会,免得江南陷入兵火之中,谁知道这样地本意,这些复社的才子们居然也不能理解。

    他有些意兴阑珊,如果不是答应了史可法,眼前这些官员和幕僚恐怕就要受罪了。就算不杀他们,也要囚禁好久。

    不过既然答应了,曾志国也不打算食言而肥,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地书生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想杀的话,如杀鸡狗罢了。

    曾志国挥一挥手,让军士们散开,然后微笑道:“这里的事反正也骗不过朝廷,随你们吧,要回留都的,我让人备好马,有家眷一起走的,还可以给你们马车。不过阁部大人要在我军中暂驻一段时间,等本帅把军政大权理清楚了,还会请阁部大人出来主事的。”

    阎尔梅冷笑道:“阁部大人势同囚禁,学生不愿走,愿到营中陪伴。”

    他这么一说,别的人虽然不是很情愿,不过也一样稀稀拉拉的说道:“愿到营中陪伴阁部大人。\\\”

    冒襄脸色涨的通红,大声道:“曾帅,需知世间有忠臣义士!”

    他这一句话说的真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不过,曾志国听的却只是想笑。

    “好吧,随便你们就是。”

    曾志国一摆手,王晓便带着游奕兵上前,把这些官员和幕僚押向兵营方向。他恼怒这些人顶撞大帅,暗中连使了几个眼色,这些兵如何不懂,于是在推拉的时候连下重手。这些官员多是弱不禁风的文人,这一路到兵营,怕是要吃大苦头。

    “张先生,你来拟安民告示。萧先生,你来写传单。”

    城里能用地文人都被看管了起来。曾志国身边的得力幕僚只有张广仁和萧逸云两个,也只能让他们两人来草拟文告和传单了。

    事不宜迟,两人幕僚立刻找了地方坐下,磨好墨好就开始奋笔疾书。

    江南一地,说起来除了留都南京外,还有常州、苏州、庐州几府,当时南京尚为陪都。安徽全省亦在南直隶治下,明制设淮扬总督镇守江北、凤阳巡抚驻节泰州,为淮扬总督的副手,然后又有庐州巡抚和江宁巡抚之设。\\\\\后世的无锡、上海,现在尚且只是县治,不过江南繁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整个明朝的工商业几乎全在南京与苏州等地。现在曾志国为提督镇江、苏松、淮扬军务总兵官,也就是说。除了原本凤阳巡抚和皖南外,整个江南已经是在他地管辖之下。

    这其中当然也有道理。凤阳已经落入敌手。让他加淮扬的衔头自然是朝廷表明有恢复之意,而除了镇江、淮扬之外。苏松有巡抚,方国安的部队就驻在常州。根本就不把曾志国看在眼里。

    王之仁驻在苏州,黄斌卿干脆就在京口,他的靠山是操江总督刘孔昭,那更是难惹的大人物。

    至于庐州和皖南芜湖,则是归曾志国的老上司黄得功所镇守。

    现在既然把实力最强的郑家灭掉,下一步当然就是下传单,召来这几个实力强劲地总兵大将,把地盘全部接收过来。

    这一手于将来展极为重要,有钱有粮才有兵,曾志国没有信心自己的部队在断饷三月之后,是否还能维持住今天的战斗力。

    一只没有信仰的军队是经不起考验的,曾志国不打算拿未来三百年的气运来冒险。

    接收下苏松、常州,除了南京外得江南,未来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明初到前中期,全国田土收入三分之一来自南直隶,而又有三分之一来自苏松,而时至今日,江南除了田土肥沃之外,尚有工商之利。南方有海船,江南亦有,而江南工商业地达,却又是福建与广州不可比。

    苏州一地,就有超过二十万地织机,这在纯手工业的大明简直就是奇迹。

    后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由此而来。得江南财赋之地,哪怕是吃相再难看,曾志国也不打算把到嘴地美食给吐出去!

    不过片刻之后,文告与传单分别拟就,曾志国站在一侧,歪头看着亲兵千总兼掌印官李天柱用下印信,然后再交给人拿去印涮,接下来,便是飞骑出门,开始分别向着苏常各地飞奔而去!

    “大帅……他们会来吗?”箫逸云面色有点难看,诛除郑氏之后,大帅又以雷霆之威下令各路总兵来镇江,如此行事,就是要总兵们以郑家为鉴,选边站队!

    镇江立镇时额兵三万,有郑家兵,还有其余不少将领的部曲,现在灭除郑家,其余镇江各部兵马也是以曾志国为,不敢违抗军令,当今之计,就是看分驻各地地大军头们的动向了。

    曾志国道:“黄斌卿不会来,他有船,除非偷袭,我奈何他不得,他自然也不怕我。王之仁与方国安么……他们会犹豫,等我派兵一进击,这两人就会回师回浙江。他们原本就是客兵,我已经断了他们地粮饷,再有进击之势时,这两人就会分头逃走吧。”

    他说的虽然肯定,身边众人却很难相信。方国安麾下拥兵近两万,其中最少也有五六千战兵,还有不少家丁和亲兵队,以如此地实力,居然就会不战而逃?

    曾志国对此却是有绝对的信心,他铲除郑家的手段已经会让方国安和王之仁这样的老油条心惊胆战,而这两人的战斗意志和信心,他也知道的清楚。历史上清兵主力攻下杭州后回师,剃令下,江南各地马蚤动,四处用兵,南明鲁王在浙东成立政权,局面大好,方国安与王之仁坐拥十万大兵,对着清朝浙江巡抚张存仁的四千绿营兵居然不敢进攻,然后清朝派贝勒博洛南下,闻此消息南明诸将更是害怕,结果清军主力未必,张存仁就凭着手头的几千绿营兵就把十万明军给击败了。

    这样的将领要是有胆量在江南和曾志国这样已经成名的勇将打一场,曾志国倒是觉得他们值得佩服,倒未必要拿他们下手了。

    yuedu_text_c();

    “总之,诸君勉之!”在曾志国的勉励声中,诸将无不凛然躬身……眼前这位大帅,在手握重兵的同时,已经把这一块土地,牢牢的踩在脚下!

    第二卷南方 第二十章 会议

    大明弘光二年秋,曾志国斩镇海将军郑鸿逵,副将郑彩,阵前斩副将以上郑兵将佐一百三十一人,俘获兼并郑兵四千三百二十五人。同时,烧掉郑家的大小海船七十二艘,得红夷大炮四门,各式小炮近一千余门,除此之外,尚有金一万多两,银三十余万两,粮四十余万担,各式铠甲一千余具,刀枪盾牌数千。

    吃掉这么一个大军镇,虽然大损自己一方阵营的实力,却也是让镇江镇吃了一个饱。

    抢来的红夷大炮已经被安放在了镇江的城头,历史上清军打下扬州后以木筏渡江,用放在木筏上的大炮轰了四炮,打坏了镇江城临江的城楼,结果举城哗然,大家一起很坚决干脆的投降了。

    现在放上这几门炮,或许也昭示着镇江镇的未来与历史记录上的不同吧。

    消息传出,与镇江城近在咫尺的南京当然就紧张起来。消息一传出来,南京城面对镇江的几个城门就关闭了,举城戒严,巡城御史与锦衣校尉还有京营兵一起巡街,京营门还上了城,日夜不停的巡城。同时,马士英以内阁辅的身份召齐城中大臣并勋臣一起会议,商讨时局。

    可怜京营兵加上操江水师的兵有二十来万,镇江镇刚刚屠了郑鸿逵,满南京城就已经马蚤动起来。间,与会的十几个大臣一起赶到了用来做会议地址的清议堂内。这个五开间的公厅建筑平时很少起用,也只有遇到这样的大事时,才会在堂内正中摆上半圆形的椅子,让这些公卿大臣环列而坐,一起商讨国事。

    弘光皇帝说是大明现在的主人,然而其实一切朝政运作,甚至是关系到国政的大事。还是由这些列席坐椅中地大员勋戚们决定。皇帝不过是唱诺画押罢了。大明两百多年下来。太祖与成祖皇帝地膜烈雄风已经不再,太祖地子孙们其实已经决定不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了。

    坐在席的当然是太子太师内阁辅大学士马士英,为了今天的会议,马士英早就从城外调了三千名贵州兵进城,就驻在城内的清凉山上。今天会议,他又调了二百贵州兵围在清议堂外,堂内堂外刀枪分明,铠甲耀眼,这一次不象是大臣会议,倒象是一场军事政变。

    在马士英地两侧,分别是次辅王铎、礼部尚书钱谦益、兵部尚书阮大铖、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沾,另外一侧。则是南京守备忻城伯赵之龙、大学士蔡奕琛、刑部尚书高悼、吏部尚书张捷等重臣。

    虽然排成两侧坐了十几个人,诺大的堂内还是显的稀稀拉拉空空荡荡,颇有点凄凉的感觉。让人觉得心情特别沉就在马士英的对面,却是坐了一个没有穿官袍的老,年纪大约六十左右,已经是须皆白,一身青袍直缀,头戴软巾垂带,腰间只用皂绦为带,腰上穿的,却是一双布鞋。

    这一身打扮倒也奇怪,缙绅不是缙绅。生员不似生员。却也不是平民百姓,不过这老一脸的刚愎。虽然对着满堂地重臣,双眼居然是半眯不睁的样子,并不把眼前这些掌握着大明朝局的大臣和勋臣看在眼里。

    马士英却是懒得理会别人,倒是阮大铖地神情有些紧张,不停的瞟着四周,看一眼那老,再看一眼马士英,然后再偷看一眼环绕在清议堂四周的贵州兵,看到外面甲胃严整,刀枪林立,这才仿佛放下心来。

    “敢问诸位老先生对此有何高见?我学生现在是彷徨无计了。”

    堂中难堪的沉默了半天,马士英终于开口,他一嘴的贵州官话,平时说话总有点含糊不清,现在说起来仍然是晦涩难懂,不过,现在却是没有人挑他语音上的毛病了。

    赵之龙身为南京守备,可以说二十万京营兵在他手中,刘孔昭掌握操江,也是与赵之龙一党。眼前诸人,唯有赵之龙与马士英是真正手握兵权的,马士英话音一落,赵之龙便道:“唯今之计,只有安抚军心为上。北兵近在江北,要是留都附近先乱起来,怕是亲痛,仇快。”

    这话虽然说的软弱,不过倒也算是为大局着想。虽然暂且没有人附合,不过钱谦益已经在下点头,面露赞赏之色。

    左副都御史杨维垣却道:“曾某擅杀国家镇守大将,兼并旁镇兵马,如不惩治,国朝三百年天下,江南又是太祖皇帝定鼎之地,难道就由得这逆贼如此横行不法,江南民心何附?我辈臣子,又有何面目见太祖皇帝英灵于地下!”

    这个杨维坦是个不折不扣的阉党,与阮大铖一样是当年逆案中人,自阮大铖起用之后,他也投靠了马士英,平时专与东林做对,在江南各地名声极臭,不曾想到,他居然跳出来说出这样一番慷慨激昂地话来。//

    有了杨维垣打头,其余一群地位稍低些地大臣就一起接口说话,这些多半是东林中人,虽然与阉党持同一立场有些别扭,却也是顾不得了。

    堂中开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