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康熙荣妃 > 重生之康熙荣妃-第24部分

重生之康熙荣妃-第24部分

手还是钮钴禄氏,这人才是真的不简单呢,就凭那滴水不漏的行事作风和不为所动的性子,一不小心只怕着了道还要跟她说谢谢呢!

    就在佟氏已经渐渐没耐心的时候,赫舍里氏也很是识趣地停了口,默默地转过身,排在前方的秀女此时也转过头与她说起话来,看起来似乎很是熟稔,大概是亲戚之类的吧?佟氏心中漫不经心地想着,注意力又放到对面队伍中去,这么一打量倒是心中一惊,除了郭络罗氏明显的鹤立鸡群之外,其他得到位份的居然也都容貌不俗,让本来颇为自得容貌的佟氏有了危机意识,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咒骂着主持选秀的马佳氏,这女人未免太大度了点吧?她怎么不学学以往的历届选秀,将容貌好的女子早早淘汰下去,如今一眼看去个个娇美如花,难道就不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不等佟氏再想下去,前来引导她们入宫的内监和嬷嬷已经到了宫门前,一顶顶青色小轿停在他们身后,看到那些轿子秀女队伍里很多人都绞紧了手中的帕子,因为那是给有位份的贵人常在、甚至答应用的,当然也仅是入宫的这一次可以被小轿抬进顺贞门,这意味着她们进宫是有位份的,而剩下的秀女只能像选秀时那样步行入宫,这种差别明显的待遇让这些人第一次认识到后宫里位份的重要性,不少人的眼神都变了。

    “贵人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佐领三官保之女……”随着为首一名八品内监拿着薄薄的名单大声唱名,郭络罗氏走了上去,随之就有一为嬷嬷上前来领了她走到一顶青色小轿前,扶着她坐了进去,然后指挥着抬轿的太监起轿,跟随在轿子一旁往深宫内院行去,郭络罗氏只是乖顺地随着嬷嬷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她知道这个嬷嬷就是宫里指派给她的随身嬷嬷了,不但安排她进宫后的各种事宜,而且也负责教导她宫中的规矩和行事,是决不能得罪的。

    “常在完颜氏,满洲镶黄旗……”

    “常在珂里叶特氏,满洲正白旗……”

    “常在……”

    “答应……”

    随着内监一声声的唱名,所有初入宫就有名分的女人66续续地被一顶顶小轿送走,那些小轿在规格外貌上完全没有任何区别,青色小轿的青色是平民才用的颜色,也喻示着在这后宫嫔以下的地位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差别,毕竟入了宫只有嫔以上才有正规的彩杖、仪仗。也许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有位份的女人们被允许带进宫的东西数量有所不同,例如郭络罗氏就可以提前一天将十只箱笼的物件送入宫中,而常在答应分别是四只箱笼和两只箱笼,而这些说白了就是她们入宫后的身家了。

    等到所有的小轿都离去之后,内监才转而看向秀女这边的队伍接着唱名,这回就没有位份了,只是如选秀时一样核对了旗籍姓氏之后,排成一列由两位嬷嬷领头向宫中行去,看着那深长幽冷的宫道,所有的秀女都不由得紧了紧手中的包裹。是的,每个秀女都只被允许带一个小小的包裹进宫,而且还要经过检查,当然这种检查也是要看人的,像遏必隆和佟国维身兼领侍卫内大臣,没有哪个内监不识时务地去检查他们的闺女,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难免不会被顺手揣走一两样值钱的东西。

    佟氏垂着头紧紧跟着队伍前行,只是抓住包裹的手攥得几近发白,里面全都是金银票子,从小面额的百两到最大面额的金票满满当当的,当然还有一些散碎银锭和贵重首饰,这样一个包裹是她额娘不得不精简再精简之后,好不容易才打包出来的东西,也是她今后在宫里唯一的身家。虽然以自家的渠道将来递些贴补进宫不难,但是只要一天不封主位,就没资格召见亲眷,家里人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给她送东西,在此之前她只能靠着这只包裹里的东西打点后宫……

    佟氏不由得想起自家额娘早早为自己准备好的无数名贵嫁妆,此时大概只能躺在自家库房中蒙尘吧?也许将来妹妹出嫁的时候才能用上了吧?佟氏心头苦涩异常,看着手中小小的包裹,曾几何时能够想到自己的“嫁妆”竟然寒碜到如此地步?即使自家阿玛早已想过初入宫的位份不会高到哪里去,但是也从未想过连位份都没有,本来额娘还打算如马佳氏一般通过内务府好生为她置办风光的妆奁,结果……

    佟氏回想自己当初自信满满地认为皇帝表哥定能以贵妃之位迎她入宫,额娘也早已备好了十里红妆,结果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果然阿玛说的没错,这世上最不能相信的就是皇帝的感情,而她的天真更是置自己于如今这种尴尬无言的地步,不但让阿玛在同僚之中抬不起头,还让额娘在那些诰命福晋之中成为笑柄,一想到那些登门的亲戚女眷眼中或嘲笑或同情的目光,她就恨不能去死。

    虽然阿玛、额娘都劝慰她这只是暂时的,将来皇上肯定会看着佟家的份上给她一个符合身份的位份,但是佟氏依然无法释怀,即使未来身居高位又如何?她永远是以没有位份的秀女身份入宫,人们永远都会记得她是步行入宫而非被八抬大轿迎入后宫,属于自己的嫁妆永远也没机会送入宫中,寄托了她无尽相思绣制出来的嫁衣永远也用不上了,她曾经憧憬的一切都成为了笑话,表哥……表哥……你当真如此绝情吗?

    佟氏的心声无人能够听到,而康熙如今正在干什么呢?他正在钟粹宫给他的宝贝儿子当马骑,当然不是趴在地上那种,而是把赛音察浑架到脖子上,然后带着咿呀乱叫的儿子来回地走动,赛音察浑乐不可支地扭动着手脚,奶声奶气地叫着“皇阿玛快跑……再快点!”,娇嫩的童稚嗓音让康熙乐此不疲地在宽阔的寝殿和大殿之间来回奔波,看得宜敏一阵好笑,窝在她怀里的承瑞一脸羡慕地看着,宜敏低下头刮了刮承瑞的小鼻子:“承瑞是不是也想跟皇阿玛玩儿?”

    承瑞勉强自己收回视线,抬头认真地看着自家额娘道:“额娘,儿子已经长大了,不跟弟弟抢阿玛了,那种游戏只有小孩子才玩呢!”说着挺起小胸脯一副我是大人了的模样,惹得宜敏忍俊不禁地将他揉进怀里一阵亲,她的儿子怎么如此可爱呢?白白嫩嫩的稚气小脸配上那副故作老成的模样,当真是可爱到了骨子里。

    不过康熙对承瑞和对赛音察浑的宠爱方式明显不同,对承瑞康熙虽然从出生起也是爱若性命,但是绝不会像对赛音察浑那样毫不节制地溺爱,骑大马什么的更是不可能,前些天承瑞过完两岁生辰之后,康熙甚至开始给承瑞启蒙了,虽然承瑞的小手还抓不住毛笔,但是一字一句地教他认字、诵读倒是天天不落,幸而承瑞是个极为聪明的孩子,只要康熙教过一遍基本上就能记住,让康熙乐的差点找不着北,对承瑞的教养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完全不假人手,当然在宜敏的美眸盯视下他倒是不敢逼得儿子太紧,毕竟孩子还小,揠苗助长的道理康熙还是懂的。

    宜敏对于康熙教儿子从不干涉,毕竟这是前世求都求不来的事儿,当然她也不至于不管不问,康熙教出来的儿子学问才干自然是拔尖的,但是人品心性就不敢恭维了,反正康熙贵人事忙,闲暇时间有限,而宜敏教育儿子的空闲大把,不同于前世对胤祉的教育完全插不上手,如今宜敏自己养着孩子,自然有的是时间慢慢引导孩子们的心性,她不像康熙那样从《三字经》教起,也不去教承瑞认字读写,那都是康熙的责任和乐趣,宜敏不想去破坏这份难得的父子互动的机会,更不想让康熙疑心她插手皇子的教育,否则不等孝庄动手,她恐怕也保不住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宜敏把《孝经》作为承瑞第一本启蒙书籍,宜敏始终认为为人子女当以孝为先,虽然皇家不同于一般家庭,但是孝道无疑是康熙一生最为看重的,即使在被儿子们逼迫的狼狈不堪的晚年,他依然用孝道来衡量着所有的儿子,所以宜敏必须让孩子们把孝道刻进骨子里,却又不会盲目孝顺听从。为此,宜敏煞费苦心地把《孝经》里面的每一句话都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从承瑞能记事的时候起每日当做床头故事读给他听,她着重要承瑞做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更要让承瑞明白所谓的孝顺要像古代五帝中的舜那样,只有在懂得运用智慧保全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真正的孝,否则性命尚且不保有如何能尽孝?一味的愚孝更是不可取……

    承瑞的聪慧和机敏很让宜敏骄傲,虽然仅仅两岁,但是其聪慧已经不亚于四、五岁的孩子,而宫中的孩子四五岁的年纪已经足以让他们明白一些事情来,所以承瑞一边接受着康熙在他看来简单无比的教导,一边牢牢记住额娘所说的故事和道理,虽然额娘一直告诉他不能告诉任何人,但是在他心中额娘才是最厉害的,额娘什么都知道,额娘总能猜中所有的事情,只要按照额娘的话去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在小小的承瑞心里,阿玛就让给弟弟好了,反正他有额娘呢!

    如果宜敏知道承瑞的想法肯定哭笑不得,不过她倒是欣慰于承瑞没有嫉妒弟弟更受皇阿玛的溺爱,毕竟康熙的态度十分明显,小儿子是用来宠爱的,大儿子是用来培养的,当然宜敏对此不置可否,反正儿子们有她呢!她决不会让康熙把儿子们教歪的,毕竟按照康熙这个溺爱方法,赛音察浑肯定会比当年的胤礽还要无法无天、骄纵成性的……看着已经气喘吁吁了,还乐此不疲地在小儿子指挥下来回跑动的康熙,宜敏深深地、深深地忧郁了,这货真的是那个对儿子严格到吹毛求疵的康熙?难道没有经历过不间断的丧子之痛的康熙就是这幅德性?

    宜敏看着笑得没心没肺的赛音察浑,突然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要把被这个完全儿控化的康熙溺爱下的孩子们心态板正,让他们不至于恃宠生娇的任务似乎很艰难,或许她需要多多在孩子们面前读些自古君王皆无情的事迹作为床前故事?她再低头看看窝在自己怀里,眼神清明的承瑞,心中觉得自己的教育还是满成功的,抬头看着骑在康熙脖子上的小儿子,下定决心不能继续放任赛音察浑这样下去,反正那小子的聪明劲不亚于承瑞,只是更为好玩好动而已,等过了周岁生日就让他和程瑞一起听床前故事,要是再敢给额娘听到睡着,看她怎么收拾他……

    正笑呵呵的赛音察浑突然一个哆嗦,身子一仰差点从康熙脖子上栽下来,吓得康熙一阵手忙脚乱,赛音察浑倒是一点没收到惊吓,只是转动着小脑袋四处看看,等对上自家额娘诡异的眼神后,连忙缩了缩脖子,额娘又在想什么招整他玩了?一想到自己从学翻身起的悲催日子,赛音察浑抓着自家皇阿玛辫子的小手就忍不住用力,疼得康熙龇牙咧嘴,又不敢随便乱动生怕摔了宝贝儿子。浑然不知这小鬼头已经很有危机意识地想着怎么装乖套额娘欢心了……。

    佟氏随着大队伍静静地走在长长地几乎没有尽头的宫道上,穿着花盆底的腿几乎麻木了的时候,终于到了西六宫咸福宫,她打量着这即将成为她们这群秀女居所的宫殿,虽然倒也庄严大气却一点都比不上她岁额娘请安见过的几座宫殿,而且看了看队伍中的秀女人数,除非像她这样有阿玛打点过的人之外,都需要好几个人住一间屋吧?佟氏庆幸着自己的阿玛是领侍卫内大臣,更庆幸自己好歹还有一个皇帝表妹的身份,领头的嬷嬷们对她倒是客气,安排的居所也是西配殿位置和采光极好的,与她所住的屋子相对应的东配殿屋子住的是钮钴禄氏,这让她隐隐将之视为威胁,毕竟论家世也就这位能跟她相较。

    “各位小主,这咸福宫就是诸位以后的居所了,稍后分配伺候各位小主的人手就会去拜见各位小主,奴婢们是咸福宫的管事嬷嬷,奴婢姓蓝、这位姓陈,若是各位小主有何需要可以直接找奴婢二人。”刚刚领头的两位嬷嬷中稍胖的那位嬷嬷和气地说道,隔壁那位一脸冷硬、生人勿近的嬷嬷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一看就是不好相与的人物。

    待蓝嬷嬷的话说完之后,这位陈嬷嬷才冷冷地开口道:“奴婢奉命负责这咸福宫的规矩教养,诸位小主虽然在家是金尊玉贵的格格,但是进了宫就只是小主而已,一切都要按照规矩办事,这咸福宫最大的规矩就是没有皇上的传召,任何人不得随意外出,否则轻则受罚,重则赶出宫去,还请主位小主自重,莫要让奴婢难做!”那副不苟言笑的冷脸吓住了不少跃跃欲试的秀女们。

    蓝嬷嬷仍然是一脸笑眯眯的模样安慰这些脸色有些发白的秀女道:“奴婢这位老姐姐可是宫里资格最老、规矩最好的嬷嬷,只要能过了她这关,各位小主将来再也无需担心规矩上会被挑出毛病来,当然陈嬷嬷虽然会严格些,但是只要诸位小主好好配合,自然是不会太难过的。”这些秀女们都从蓝嬷嬷的话里听出了隐含的意思,陈嬷嬷就是宫里派来教导她们这些新进宫的人规矩的,难怪这般不苟言笑,除了钮钴禄氏和佟氏几个出身大家的秀女外,在家里就吃过教养嬷嬷苦头的秀女们不由得都瑟缩起来,看来这日子还有的熬呢!蓝嬷嬷眼神扫过镇定自若的几个秀女,和身边的陈嬷嬷对视一眼,眼中闪过诡异的光……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元旦快乐!好不容易等到妹妹也放假了,终于抓着她给咱当苦力,虽然现在是半夜啦,不过还是放上来吧!祝大家节日快乐~送上一章做礼物!

    【苦逼的妹妹有话说】:咱要申请工资、咱要申请福利,吼!哪有三更半夜不让人睡觉非要打完这一章啊?!咱第一天元旦假期就此泡汤了,所以强烈申请在此冒泡申诉!另外,同祝大家新年快乐!

    58八方云动

    yuedu_text_c();

    康熙十一年的选秀似乎并未给诺大的紫禁城带来多大的变化,入宫的新人除了贵人郭络罗氏多得了几次宠幸,也没有特别得宠的人脱颖而出,而宫里的老人除了侍寝的次数因为新人的分宠而再次减少之外,一切似乎一如既往,但是暗地里总有着肉眼看不见的暗流在涌动着。

    宜敏统领后宫依然秉持不松不紧的原则,对嫔御们她从来只求她们听话乖巧,不主动惹事即可,从不刻意厚待哪一个,更不会苛待任何一人,即使面对宫里地位最尴尬的庶妃们,也不曾在言行上轻贱于她们,虽然还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态度,却已经让这些宫廷最底层的女人们真心地感激了,因为宜敏对后宫的女人们都是这种态度。

    而宜敏对奴才的要求却又不同,紫禁城的奴才与别处不同,若是让他们觉得你是个好拿捏的,那么很快就会蹬鼻子上脸,有恃无恐,反而若是好好地震慑一番,再给点甜头,他们就会对你俯首帖耳,所以宜敏对奴才素来都奉行恩威并施,能者上位的原则,凡是偷j耍滑的一旦被发现都免不了上慎刑司走上一遭,如今宫里的奴才们对宜敏的敬畏几乎到了闻风色变的地步,更别说敢阳奉阴违了。

    康熙对后宫井井有条的局面十分满意,对宜敏使用何种手段他并不在意,本来太皇太后暗地里曾建议他升一两个贵人上来,一来可以填充嫔位,二来能为身子不好的贵妃分担些宫务,不过康熙看到现在的大好局面,认为如今的后宫很是和谐,比起之前皇后和慧妃掌权时要好上百倍,加上前朝正是风雨欲来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希望破坏现在后宫难得的平静,若是让那些不安分的女人上位才是真的麻烦,毕竟他已经认定了后宫女人一旦手中有权就会兴风作浪,他对这些女人的狠毒心思算是怕了,除了宜敏他谁也不敢相信!

    康熙虽然觉得皇祖母有些想得太多了,但他又不愿轻易驳了皇祖母的颜面,所以只能使用拖字诀,只向孝庄表示要慎重考察这些女人之后再做决定。孝庄对此无可奈何,毕竟贵妃素来得体,行事的手段又磊落大气得很,根本没有出过错,她也不想让人觉得她想要夺贵妃的权。

    何况新进的这批秀女虽然出身不错,终究资历太浅,她也不好强行将她们升位。但孝庄不是轻易放弃自己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