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娇妻如云 > 娇妻如云-第141部分

娇妻如云-第141部分

  张万年哪里敢说什么,瞥了一眼一边的府尹,心里想:“沈大人够意思,他这般叫我过来陪同,京兆府里头连招呼都不必打,将来都知道自个儿和沈大人有交情了,将来在这京兆府不说别的,便是判官见了自个儿都得客客气气。”接着热络地对沈傲道:“是,小人这便带大人去。”

    ………………………………………………………………………………………………

    第二章送到,啦啦啦……。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七章:一群人渣

    第五百一十七章:一群人渣

    进了京兆府大狱,沈傲坚持不了多久便掩鼻而出,那里头的气味竟有一股难以遏制的尸臭味,天知道里头冤死过多少人。

    只好教张万年将他们提出来,让他们去洗个澡,换一身干净的衣衫,送到武备学堂去。

    十七个人,浑身都是伤痕,带着脑袋随时搬家的悲戚,被人领到了明武堂里。

    沈傲坐在案后,面无表情的看着名册,每一个名册背后,都有他们的籍贯、经历、特产之类的小注。看了这些,沈傲只能用人渣两个字来形容这群未来的教头,何止是人渣,这种人就是现在抓去活埋,沈傲也绝不肯眉毛眨一下。

    只不过……虽有一种替天行道的冲动,沈傲终究是忍住了,话说回来,这年头常年能出海的,也绝不可能是善良的百姓。须知那汪洋万里,风雨飘摇,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生活环境,但凡是老实巴交的人,也绝不肯做这勾当的。

    抢掠、杀人、贩运人口、欺诈,这些罪状对于这些人来说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是有一条,他们却各有所长,有的熟稔转舵,一个对掌帆很有心得,还有的精通海战,哪一个都是人渣中脱颖而出的人精。

    沈傲淡定的看完了名册,将名册一掩,望了案下一群跪地的人一眼,慢吞吞的道:“知道本大人叫你们来做什么吗?”

    “……”

    “不说?实话和你们说了吧,你们已经东窗事发了,哪个叫周处,六年前,血洗泉州出海的一艘商船的是你吧,一共杀了一百三十二人,只有一个人侥幸跳海逃脱,若不是因为他被过往的商船营救,只怕这个秘密本大人还蒙在鼓里。你们在海上讨生活的,越货倒也罢了,为什么要杀人?”

    yuedu_text_c();

    周处跪在下头,咬着牙不说话。

    身前的案头上沏的是宫里头赐下的贡茶,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出一丝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沈傲慢吞吞的小酌一口,淡淡道:“不说话,就是认了?以你的罪名……让本官想想,杀了这么多人又是主凶,应当属罪大恶极了,夷族吧,一命陪一命,你杀了多少人,本官就杀你家里多少口。”

    他语气平淡,随即拿起名册:“只是可惜,你已经没多少亲眷了,父母死得早,原来是姐姐拉扯大的,可怜了你那姐夫,和你又不是血亲,竟是靠磨豆腐将你拉扯大,现在却教你连累了他。他们家里头有三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嗯……这就是五口,另外的人命怎么算?这倒是教人犯难了……”

    周处身躯一震,哪里还敢有什么坚持,立即磕头:“大人饶命……”其余的人也是吓怕了,能来这里的,哪个都是有案底的,周处是夷族,他们又能好到哪儿去,一时间告饶纷纷。

    沈傲手拍桌案,砰的一声,厉声道:“想活命?当时你们作j犯科的时候,为何就不给别人一条生路,混账东西,一群人渣,现在倒知道讨饶了?”

    众人禁若寒暄,周处道:“大人,碧波大洋上,杀人越货的事又不是小人们独有,遇到别的商船,不是我们抢他们便是他们抢我们,都是从海里讨饭吃的,也知道在那里杀了人抛尸毁迹容易一些,若是留了活口,难免会有人回到市舶司那里去状告……”

    沈傲厉声打断:“这么说你还有理了?”

    周处再不辩驳,只是磕头。

    沈傲突然一笑,慢吞吞的道:“想活命其实也容易,跟你们说了吧,本官这一次叫你们来,是请你们做官的……”

    众人愕然。

    “不信?不信就算了,来,去下条子,按图索骥,把他们家人都找出来,男的杀头,女的充作营ji。”

    这些横行一时的汉子真是想死的心都有,连忙道:“信,信,大人的话小人们岂敢不信。”

    “信就好。”沈傲淡淡一笑,继续道:“我大宋打算成立水师新军,在此之前,总得培育出远洋的水师人才来,你们运气好,从此往后呢,就进武备学堂补一个教头,将功补过吧。不过话我要先说明白,进了这里,你们的恶习都得改了,比如周处,最好逛窑子赌钱,若是以后发现再犯,先前的帐,本大人再给你算。再者武备学堂这边,规矩你们也得记熟了,做教头的首要的是以身作则,谁要是敢带头坏规矩,本官固然心地善良,却也容不得你们。”

    原以为是死路一条,还要拉上亲族一道陪葬,谁知峰回路转,竟是要赏个官做,这些人心脏急速跳动起来,哪里还敢说什么,便是那穷凶极恶的周处此刻也算明白,今后自己的性命全部维系在这位沈大人身上,沈大人让你做官,到时候少不得你的一场富贵,可要你quan家死光光,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好在他这些年已攒了不少家财,如今能有个官身,老老实实听差用命,这辈子倒也惬意,立即道:“小人愿为大人效力,死而后已”

    众人纷纷道:“沈大人说东,小人们绝不敢往西,便是海上遇到风暴,大人叫咱们下海,咱们也不皱一下眉头。”

    yuedu_text_c();

    沈傲如今早已养成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淡漠的道:“记住你们今日的承诺,来人,给他们登记报备,到时候送到兵部那边去勘验。现在水师校尉还在选拔,你们呢也不必闲着,就把自己当作是校尉,先跟着步军教头这边练。水师这边还缺一个教官……”沈傲又忍不住拿了花名册看了一眼:“周处,你当真熟稔掌舵、升帆、海战?”

    周处横极一时,今日却是遇到了更横的,如老鼠见了猫,乖乖的道:“小人在海上讨了二十多年的生活,这些都懂,此外对附近海域的地形,哪里有暗礁,哪里海贼出没最多,都记得牢牢的。”

    沈傲颌首点头:“这个教官就由你领着,都下去,本官会给你们安排好营房,不要在学堂里四处走动,在帐子里思过吧,到时候自有人吩咐你们操练。”

    这些汪洋大盗松了口气,唏嘘一阵,只觉得今日像是做梦一样,一下子沉入万丈深渊,一下又被拔到了云端,生死荣辱一线之间就走了一趟。乖乖的告辞,鱼贯而出。

    明武堂里,沈傲端着茶盏喝了一口,瞥了一眼一旁落座的鲁公公,这鲁公公一直坐在一旁看,这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来了汴京竟是发迹了,沈大人看上了他们,这辈子还愁个什么。立即笑呵呵的道:“这些贼酋撞到了神大人,也算他们的造化,杂家现在也算是功德圆满,这趟差事算是交卸了。”

    沈傲向他道了一声谢,鲁公公哪里承受的起,连忙客气一番,沈傲道:“鲁公公,你们那市舶司主管的是海运对不对?”

    鲁公公道:“不知沈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吩咐就不必提了,鲁公公又不是沈某的下属,只是沈某想问问,市舶司那边能不能那点海船的资料来,我大宋最大的船约莫能装载多少人?”

    鲁公公知无不言,他在市舶司做了十几年,最是精通不过,道:“最大的海船,大致能在两千至两千五百料上下,吃水很深,就是装满了货物,船上供养着几百人也不成问题的。”又掰起指头说了许多海里的事,沈傲听了,这才知道这年头跑海运实在是一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心里唏嘘了一阵,便问鲁公公在哪里下榻,说下次还要拜访。

    鲁公公受宠若惊,连忙说了,对沈傲道:“大人要建新水师,朝廷那边也有旨意,说是要督造一批战船来,多半这差事要交付到苏杭、泉州那里去,杂家对海船多少还知道一些,苏杭那边杂家就替沈大人看着如何,督造战船,这里头可是巨利,只要稍微动动手指头,天知道能喂饱多少官员,杂家在那儿,他们蒙不到人。”

    沈傲心里嘻嘻笑,这鲁公公倒是很会顺杆子往上爬,一下子卖了他两个人情,将来少不得是要还得。只是现在他确实没有分身术,船工那边还真没有放心的人督促着,这鲁公公热衷名利,想巴结自己,多半肯为自己尽心尽责的,便道:“这个好说,只是你是市舶司的,总得有个名目才好,不如这样,过几日我递个条子给杨公公,请他到宫里活动一下,给你一个督造的兼差。”

    这句话就等于是将鲁公公当作半个自己人了,鲁公公大喜,连忙道:“谢大人提携。”

    沈傲又板起脸:“不过沈某人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教你去监督,那也是信任你,这差办得好,我保你这辈子快活,可是出了差池,或者你和那些人同流合污,沈某人杀起人来却是不眨眼的。银子嘛,市舶司那边想必也把你喂饱了,船工的银子,却是一分一厘都不能动的。若是你察觉出哪里不对劲,也不必去和那些官员说什么,省的你去得罪人,直接给我递条子,由我来办,到时候少不得要杀一批人,以儆效尤的。”

    鲁公公哪里还肯说什么,沈傲这句话已经表明,人家对战船的事很是上心,连沈大人盯着的东西也敢贪墨,那真真是吃了猪油蒙了心,笑嘻嘻的道:“沈大人放心就是,杂家懂得分寸。”

    ……………………………………………………………………………………………………

    yuedu_text_c();

    周处这些人被安排在一处营房,还真是不敢随意在营中闲逛,老老实实的呆着,生怕忤逆了沈楞子。闲来无事,大家少不得先认识认识,其实这些人大多都是海里知名的人物,报出匪号,大家也就差不多知道对方的本事和来历,相处的也还算可以。周处是教官,又是最知名的人物,一群人很快以他马首是瞻。

    到了后来,便有个博士过来,这博士板着脸,开始教他们军规,哪些哪些触犯了要杀头,又有哪些要打板子都说得一清二楚,周处心里叫苦,不说别的,这些条条框框对他们这些自由惯了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5.0加强威力版紧箍咒,只不过心里虽然腹诽,却无一人敢说什么,沈楞子说到做到,说杀你quan家绝不会一点含糊,你能怎么样?

    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不聪明,早就被人抛入海中喂王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能将规矩记牢,往后不敢忤逆。

    在营房里呆了三天,终于有一个教头进来,这人和周处他们一样,不自觉中,都带有一种杀伐气息,只是周处这些人的杀气中伴随着更多的狡诈阴狠罢了。

    教头面无表情,手压在刀上,朝他们点了点:“你们……出来”

    周处等人换上了衣甲,乖乖的随着教头出去,接着,真正紧张的操练算是正式开始。这教头一点也不含糊,操练他们也简单,只是一句话,站着,不许动。

    第一天,足足站了六个时辰,其中不少人为了挠挠痒,直接矮了几下鞭子,这些人虽然惯于忍受,却也受不得这个,一回到营房便已是叫苦不迭了。

    …………………………………………………………………………

    第三章送到,那个……烦心事终于解决了,人生又美好了,嗯,好好写书,不辜负读者,不辜负自己,还有我的女儿。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知死活的东西

    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知死活的东西

    武备学堂的运转基本进入了正轨,马军的教头也寻来了,都是沈傲亲自点选的人,有从藩司那边叫来的,也有一些相熟马战的将军。至于那护理校尉,韩世忠那边实在寻不到人,只好从教坊司那边找,挑了三十个,总算把架子搭起来了。护理校尉的教头都是一些郎中,白日仍旧操练,夜里教习一些医药的知识。

    只是这个时候,兵部却是挡了沈傲的驾,问题出在周处这些人的身份上。沈傲要聘他们做教头,可是教头就是官身,兵部不予承认,咬死了他们的低贱身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若是这边身份不能确定,武备学堂这边也难做,沈傲听了前去交涉的学堂官员回报,沉默了一下,道:“新任的兵部尚书是谁?”

    “乃是蔡绦蔡大人。”

    yuedu_text_c();

    沈傲淡淡一笑:“我认得他,说起来我们之间还有交情呢,这样吧,这件事你不必管了,我亲自去一趟。”

    带着一队亲卫,到了兵部衙门,门口的差役是不敢拦他的,径直进去,先是问兵部尚书蔡绦在不在,堂官说今日不当值,沈傲自顾自地坐下,板着脸道:“把你们的尚书寻来,我有话要说。”

    那堂官犹豫了一下,还是去找人了。沈傲慢悠悠地在那儿喝茶等待,心里却在想着兵部的事,水师教头的事今日一定得办好,若是退缩一步,那蔡绦多半以为自个儿好欺负,这种事一泄气,以后还怎么和兵部打交道?

    其实做人做事都是这样,今日别人若是觉得你的话不管用,往后还会在意你说什么?武备学堂最常打的交道就是兵部,到时候不知会引出多少麻烦。对付蔡绦,沈傲倒是很有把握,莫说是这个家伙,便是他爹蔡京来,他也不怕。

    蔡绦刚刚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当然想作出成绩,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最怕惹麻烦,他顶住自己的压力退回自己的条子,自己在这里闹一下,看他还顶不顶得住,他这新任的兵部尚书总不能新官上任时就出洋相吧

    主意已定,沈傲便翘起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坐着,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叫人换了一盏新茶,那边蔡绦已经到了。

    只是让沈傲没有想到的是,来的不止是一个蔡绦,还有大皇子赵恒和另一个皇子。赵恒是沈傲的老相熟,至于另一个皇子,沈傲在那一日的太庙中也见过,此人一向是跟在赵恒的身边形影不离的,关系最是莫逆,是肃王赵枢,排行老五。

    蔡绦当先过来,见了沈傲只是淡笑,随意地拱拱手道:“沈兄,别来无恙。听到沈兄传唤,蔡某正在与两位殿下论茶,因此不敢耽误,连两位殿下都带来了。”蔡绦年纪在四旬上下,这一句沈兄很有调侃的意味,上一次他与沈傲联手掰倒了蔡攸,虽说曾经站在一条战壕,只是蔡攸一倒,他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在了,和沈傲也没有再客气的必要,沈傲与蔡京的矛盾已经沸沸扬扬,他身为人子,自然是铁杆的蔡党。

    赵恒也是笑了笑道:“沈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那赵枢却只是哼了一句鼻音,仍旧是一副对沈傲不理的态度。

    沈傲朝着蔡绦道:“蔡兄如今起复做了兵部尚书,可喜可贺。”说罢看向赵恒:“殿下这几日的精神倒是不错。”对那五皇子,既然他不愿意说话,沈傲也懒得搭理。

    蔡攸微微一笑道:“不知沈兄来这里为的是什么事?”

    沈傲板起脸,公事公办的样子道:“水师校尉的事,是陛下亲自点过头的,这事儿事关着我大宋的武备,朝廷拿出这么多银钱新建战船,在战船下海之前,武备学堂必须把人操练出来,教头的事,还要兵部这边给些方便。”

    蔡攸朝赵恒看了一眼,赵恒只是笑了笑,便低头去喝茶,那五皇子赵枢冷笑道:“沈大人是要让那些贼酋官做?我大宋的官没这么不值钱。”

    沈傲已经预感到这蔡攸拉着两个殿下过来,便是想把这事儿按下,表面上看教头的事只是小事,却也是武备学堂第一次与兵部扯皮,这种事就像拔河,第一次输了,下次免不得士气大泄,沈傲笑吟吟地道:“怎么?这兵部什么时候轮到皇子做主了?”

    yuedu_text_c();

    这句话已经很不客气了,却也说得有道理,有宋以来,对宗室一向是苛刻的,干涉政事,更是忌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