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娇妻如云 > 娇妻如云-第210部分

娇妻如云-第210部分

者之一,只是西夏国此前一再向大宋和契丹称臣,虽然曾与大宋交战往往不分胜负。可是谁都知道,西夏每次出兵,都是全力以赴,而大宋不过是出动边军,并没有到倾国而出的地步。胜负虽然没有见出分晓,可是强弱已经显现了。

    如今西夏完胜十万女真铁骑,西夏的国力,就不再是吴下阿蒙了,须知同样是十万女真铁骑,可以追逐着契丹数十万大军满地跑的,旷野之上,能打出这样的战绩,便是大宋也未必能够做到。

    谁会知道这十万铁骑其实是三万?其一是因为这时交通不便利,许多消息都不能确认真伪。其二就是女真人当时为了恫吓西夏,一再宣称是铁骑十万,要一举吞灭西夏,如今西夏那边将错就错,也不点破,结果是女真人自己打落了门牙往肚子里咽。而各国因为女真和西夏都声称十万的缘故,因此都没有抱有怀疑。

    赵佶身为君王,当然知道,现在炙手可热的西夏已经再不是用福建路所能换取的了,就算沈傲忠心耿耿,肯用西夏来换,可李乾顺和满朝的西夏文武难道会肯?

    这些时日,他所思虑的就是这个,西夏国已经越来越强,沈傲在的时候,赵佶不怕沈傲与他为敌,可是有朝一日,大宋的君王是赵佶的儿子,而西夏的国君换做了沈傲的子嗣呢?所以,移藩之事,既不能亏待,也必须执行,北部的威胁远远比南方要大,西夏移去了福建路,就是天下第一等忠心的藩臣,与大理国一样,与大宋是世代的友好,可是仍留在陇西之地,就是最大的威胁和后患。

    赵佶思来想去,最终目光落在广南东路上(后世的广东。),广南东路即是岭南,也是靠海的府路,面积比之福建路要大一些,人口却只有一百三十万户,这里原本是不毛之地,如今也渐渐生发,两路合并一起,其面积大致是西夏的一半,可是人口却比西夏多了三倍,倒也不算是亏待了沈傲那家伙。

    yuedu_text_c();

    他既然有了主意,也就不再多想什么,淡淡笑道:“安宁在太后那边过得还好吗?朕许久没有去看过了,叫御医们做好准备吧,孩子只怕随时都会降生了。”

    杨戬才知道赵佶日思夜想的竟是这件事,移藩的事他不懂,也没多大兴致知道,只要赵佶的心情好了,他也就松了口气,呵呵笑道:“到时候还要请陛下赐名儿呢。”

    赵佶一听,顿时抖擞精神:“这个倒是,沈傲在西夏的那个孩子叫沈骓,朕得想个好名儿出来,不能落了自家人的颜面。”随即呵呵笑道:“也不知那家伙,什么时候才肯回来,别人他可以不看,可连孩子他也不见了吗?”

    杨戬道:“陛下何不如下一道旨意,传召……”

    赵佶打断道:“这个要看他的本心,朕催他回来,他心里不情愿又有什么意思?”喝了口茶,又喃喃道:“不过现在西夏也是千头万绪,这时候他也未必能抽得开身。”赵佶站起来,继续道:“朕今早对镜梳头的时候,才发现又生出了几许白发,哎……朕老了,年纪大的人,是不是就喜欢自顾自地坐在一处不吱声,满脑子想的都是许多从前的事?”

    杨戬呵呵一笑道:“老奴才是真的老了,陛下还康健着呢。”

    赵佶摇头道:“朕昨夜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朕还是端王时候的事,那时候朕不过是个宗王,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能得登大宝,更没想到能享国二十年之久,如今回想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杨戬轻声道:“陛下掌国,是上天注定的事。”

    赵佶吁了口气,眼眸望着一处宫灯出神,慢悠悠地道:“朕的精力确实大不如前了,李乾顺做了太上皇,朕的身体比他好,可是也该让人来为国事分忧,让储君好好历练一下……”

    赵佶说到这里,杨戬骤然警惕起来,却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听。

    赵佶继续道:“太子住进东宫也有一些时日了,也该给他加几分担子。他这个人……”赵佶说到赵恒时,脸上露出些许不悦之色,道:“他这个人不成大器,为人懦弱,又偏听偏信,朕知道他,他虽是不中用,可是这心底里头却是野得很呢,以前一直都不甘心,又无可奈何……”

    赵佶深邃的眼眸闪了闪,晒然一笑道:“可是这又如何?他毕竟是朕的皇子,是大宋的太子,总不能一直这样冷着他,传旨意吧,太子也该学学怎么署理政务了,让他每日到门下省去看看奏疏,平时的朝会和廷议都叫来听听。”

    杨戬不敢说什么,乖巧地道:“老奴这就去敏思殿拟旨意。”

    无限全集小说下载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最好看的全集小说等你阅读!

    yuedu_text_c();

    〖百度一下:无限〗

    本书下载官网

    赵佶吁了口气,又躺回龙塌上,正在这时候,外头的内侍来禀告:“陛下,李门下求见。”

    赵佶淡淡道:“叫他进来。”

    过不多时,李邦彦穿着紫衣蟒袍进来,纳头便拜:“微臣见过陛下。”

    “赐坐”赵佶有一丝不耐烦地朝一个内侍怒了努嘴,对李邦彦慢悠悠地道:“怎么?门下省出了什么事,还要你亲自来走一趟?”

    李邦彦深吸了口气,欠身坐下,道:“太原地崩了,死伤巨万,不可胜数,地崩又引致河坝溃烂,大水冲刷了数县”

    半躺在龙塌上的赵佶整个人楞了一下,听到地崩两个字,一时间竟是呆住了。地崩和寻常的灾难不同,对这个时代来说,意义非同凡响,但凡遇到地崩,不但百官要有人出来请辞,宫中也有颁出罪己诏出来,因为这预示着上天的某种暗示。

    赵佶翻身站起来,来回踱步,一边道:“什么时候的事?”

    李邦彦苦笑道:“九月初四午时三刻时分。”

    赵佶阴沉着脸道:“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太原……太原……那里靠着契丹,也幸好大宋与契丹人议和,永不侵犯,否则契丹人趁虚而入,又是天大的事了。”他嘴唇哆嗦了一下,显得有些六神无主,这时候倒是想着,若是沈傲在这里,听听他怎么说也好。

    赵佶陡然想起一件事来,道:“钦天监怎么说?”

    李邦彦道:“微臣就是来递钦天监奏疏的。”

    李邦彦小心翼翼地将奏疏递到赵佶手里,赵佶沉着脸揭开来看了一下,脸色更是怒气冲冲,将奏疏摔在地上,道:“这个杜汇,居然敢牵连到后宫来,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北宫四夫人一向恭顺孝悌,如何会惹怒上天?胡说八道”

    李邦彦立即道:“微臣窃以为杜汇此人……”

    yuedu_text_c();

    赵佶淡淡道:“不必说了,罢官,刺配,告诉他,朕和北宫敬天顺命,由不得他来胡说八道。”他犹豫了一下,又道:“再让钦天监写一份奏疏来……就说太原在北,这是北地有王星陨。”

    李邦彦听了这句话,心中大定,北地是契丹,有王者落也是契丹的事,和大宋没有干系,赵佶的意思,是把这黑锅抛到国外去,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四夫人安然无恙,让李邦彦心中不由有些许失落,不过现在算是大石落定了,至于那杜汇……李邦彦心里冷笑一声,想:也活该他倒霉,竟是想攀咬到老夫头上。

    李邦彦肃然道:“陛下所言甚是,门下省立即草诏,罢免杜汇,刺配真定府。只是眼下太原灾情紧急,是否派一钦差代天巡狩?户部那边,赈灾的粮款也要筹备一些,只是从汴京拨粮运到太原,沿途何止千里,就怕远水救不了近火,流民没有饭吃,肯定是要滋事的。”

    大宋一直奉行的是强干弱枝的政策,各路各府的钱粮都是先输送到汴京,再由汴京分配,这个办法虽然使地方再也无法坐大,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发生了紧急的情况,各地府库中的粮食都是空空如也,不能就地赈灾,只能向朝廷求告,若是遇到了寻常的水灾、旱灾倒也罢了,各地无论如何,也能坚持一两个月等朝廷的粮食拨付过来。

    可是这地崩却是不同,瞬间许多人死亡,无数人房屋倒塌,几个府县不但会出现粮食短缺,暴露的尸首也极有可能引发瘟疫,对粮食和草药的需求巨大,也等不及朝廷的赈灾物资。

    李邦彦这句话,倒是说中了赵佶的心事,赵佶忧心忡忡地道:“那依李爱卿看,该当如何?”

    李邦彦眼眸掠过一丝喜色,慢悠悠地道:“微臣听说太原那边,边军那里由于朝廷的粮饷总是不能及时运到,因此一些商人便囤积了些粮食,若是边军的粮草短缺,便售卖去给边军一些。等到朝廷的粮饷到了,再收购多余的粮食。”他呵呵一笑,继续道:“这些商人虽然逐利,却也让边军不至于挨饿,功过互补,所以兵部也没有深究。如今倒是派上了他们的用场,陛下,何不如户部不必拨付粮草、药物,直接拨出现钱来,让钦差去向商人们购买就是了,如此一来,太原府可以就近赈灾,朝廷也省了麻烦。”

    赵佶听了,淡淡颌首道:“可以这么办,具体的章程,叫户部送上来。还有……这钦差的人选,李爱卿认为谁可以担此重任?”

    李邦彦正色道:“此事事关重大,人选自然要慎之又慎,微臣窃以为,祈国公周正可以担此重任。”

    “周正……”赵佶道:“他是国公,只怕于礼不合吧。”

    李邦彦道:“事急从权,祈国公为人刚正,对陛下又是忠心耿耿。再者说,他是国公,正是可以打着陛下的名义前去巡视灾情,如此一来,太原府上下,岂不都知道陛下圣恩,令他们雨露均沾了吗?若是派了其他的臣子,倒是多了几分例行公事的味道。”

    听了李邦彦的话,赵佶觉得很是有理,不由笑道:“你说的是……哎……”他叹了口气,继续道:“突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朕倒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李邦彦正色道:“陛下听了子民死伤,心中不忍,才迷失了心智,上天有好生之德,更何况是人君?陛下爱护子民,是天下人的福气。”

    赵佶嗯了一声,端起茶盏来,总算顺了口气,他原本想去太后那里一趟,可是这时候想来不得不作罢,对李邦彦道:“你去忙吧,去,把户部尚书和祈国公叫来,朕有话要吩咐。”

    李邦彦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道:“微臣告退。”说罢,便碎步退出阁去。

    yuedu_text_c();

    从宫里出来,宫门外已经有家人备着轿子久候多时,李邦彦坐进去,道:“去门下……”接着又道:“叫个人,写一封书信去怀州,告诉他们,朝廷要购粮了。”

    正文 第七百四十二章:洗心革面

    第七百四十二章:洗心革面

    龙兴府张灯结彩,由上到下都是喜气洋洋,西夏其实算不上什么大国,一直都在夹缝中生存,掰着指头算下来,更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地方。

    可是如今摄政王一举尽歼女真来犯之敌,实在让他们扬眉吐气了一把。

    摄政王早在七八天前就已率一队先锋回宫,今日一大清早,许多人就发现,在这街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迤逦的队伍,雄赳赳的校尉、武士、禁军以及宋军哗啦啦的出现。前队是一队队的骑兵,正中则是用草绳绑成一串串的女真俘虏,后队是步卒看押,这一条长龙,足足有数里之长。有人大致估算过,被草绳绑缚起来的俘虏起码有三四万之多。

    据说女真的武士俘虏了还不算,摄政王还亲率骑军出了边关,四处攻杀关外的牧民,直捣离城,杀女真大小王公数十人,俘获女真太后,带回来了牛羊无数,单骏马就有七万之多。

    平日那些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如今一个个耸拉着脑袋,再也看不到任何高傲,一个个显得憔悴疲倦,连走路都有些虚晃,沿街的百姓见了,都不由哄笑,有人大叫一声:“女真狗。”于是许多稚童便拍这手,尾随在队伍后头蹦蹦跳跳地又叫又唱:“女真狗,女真狗……”

    茶楼里,也是议论开了,西夏主要是由西羌和汉人组成,西羌人自不必说,早在数百年前就与汉人无异,大宋建国的时候,李氏家族还是大宋治下的酋长,除了一部分民族特征,其余的不管是语言、文字、衣饰、习俗也大多汉化,就比如这茶楼,也是国族最爱光顾的地方。

    平时国族并不会和汉人在一起喝茶,往往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各自有别,如今却是不同,在国族心里,对这摄政王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的,终归还是有个共同点,服气

    不服不行,杀女真人都像是切瓜一样,女真人追着契丹人打,契丹又一向是压着党项人揍,摄政王跳出来,直接把女真人收拾了,谁还敢不服?

    比如这座临街的清泰茶楼,一大清早,二楼就坐了不少人,汉人、党项人都有,偶尔也会有吐蕃人上来,等到队伍入城的时候,一开始各族还是以曲径分明,各不相干,如今却都是轰然往隔窗的位置挤。许多双眼睛看着下面魁梧的军将,再看那些衣衫褴褛的女真人,都不禁议论开了。

    有消息灵通的,也爆料出一个消息:“摄政王殿下回宫之后,说是与太上皇商议处置这些女真人的事。殿下提议让国族设立一个劳役营,专门管理这些女真奴,将来说是要免除徭役,往后治水修路的事,都让女真奴去做。”

    有的国族人听了,眼中霎时一亮。说句悖逆的话,自从沈傲监国,国族的低位已是一落千丈,许许多多的特权早已名不副实,甚至许多国族混得比汉人要惨得多,汉人还可以读书,还可以挣个功名,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经商,可以挣个身家,至不济的,总也能寻到点事来做。偏偏国族这些年早就养懒了,没了这特权,日子是越来越难,有些祖上留了家业的,心里也不痛快。

    而如今让国族来管理女真奴,不啻是让国族失去了一项特权,却又得到了一项特权,欺负不了别人,至少这女真奴还可以欺负一下,几个在茶楼上远眺的国族人脸上已经露出喜色,不禁恶狠狠地道:“若是让我来管这些女真奴,一定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yuedu_text_c();

    正在这个时候,后队突然有人放马飞速过去,众人不禁生出一些疑色,有人道:“是六百里加急,莫非哪里又出了事?这可不妙,不会是那女真国主恼羞成怒,倾国来战吧?”

    说着话的人,脸上露出几许畏色;可是大多数人都嗤之以鼻,有人不屑道:“有殿下在,怕那女真国主做什么?他便是倾国来攻,殿下也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若是沈傲听到这些话,非要抓狂不可,让他去面对三十万女真铁骑,他立马打了包袱逃之夭夭,绝不逗留。做人要厚道,这是把沈大财主往火坑里推啊,好不容易发一趟大财不容易,好日子不去过,寿星公想上吊吗?

    大家众说纷纭,目送着那加急的快马朝着西夏皇宫去。

    ……………………………………………………………………………………………………………………………………

    如今文殊阁成了沈傲的书房兼办公的所在,回到龙兴府,他竟是一下子清闲下来,许多公务都可以交给下头去处置,不是他突然懒惰下来,只是从前的时候,威信还没有建立,各地的势力蠢蠢欲动,他不得不事无巨细地去处置各种事务。可是如今,任谁都知道,这摄政王监国的地位已经稳得不能再稳,有人滋事造反,那简直和送死没有任何区别。

    既然能偷懒,为什么不偷?这就是沈傲的处世之道,他宁愿坐在这文殊阁里泡上一壶热茶,哼着小曲儿看看书、发发呆,也绝不肯去碰那案牍上的东西,对杨真他还算放心,反正还有个吏部侍郎兼中书令给他看着,实在不行,他操家伙剁碎了喂狗,这世界也就清净了。反正不管怎么说,造反这种事是绝不可能出现在西夏。至于那杨真若是敢糊弄到他头上,那也是想都别想,这西夏不知多少人盯着杨真的位置垂涎已久,就等着挑出错来取而代之呢,打小报告的人永远都不缺,沈傲要做的,只是分辨出小报告的真实性而已。

    所以回到了宫里,沈傲逗了逗沈骓,和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