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水浒枭雄 > 第 12 部分

第 12 部分

晚用兵必然是想趁我们不备袭城,怎么会用金鼓提醒我们。而且贼人一日间行了近百里,已是疲惫不堪,断然不会攻城的。城下也只是贼人小股人马才是。看来贼人中也有智谋之士啊,恐怕我们的城不好守了。”

    等了一刻,见梁山兵马并无攻城,张叔夜便也令自己麾下兵马回营睡觉。

    张扬见城上兵马又开始下城,便让亲兵开始s箭。城上官兵不妨有此一变,顿时倒下十数人,尤其张扬更是开始点s举火把的官兵,一段城墙顿时陷入黑暗中。

    张叔夜见状,忙令士兵再次上城防御。

    张扬则骑马不断点s城墙上举火把的士卒。

    官兵见举火把的人不断倒下,忙纷纷扔掉手中火把。

    张叔夜见状,忙让人把火把扎在城墙上,同时令弓箭手还击,s了一阵,见城下并没传出惨叫声,知道对方用的箭远超己方,只好让人小心躲避,又恐梁山真的攻城,也不敢再令士卒回营。

    张扬亲兵用的却是神臂弓,虽然失了地利,但也不惧官兵还击,一直s完携带的箭只,张扬才带兵回营。

    张叔夜见对方停止s击,也不敢大意,又等了两刻,见对方仍然没有攻城,才知道对方用的仍然是疲兵之计,便也带兵回营。但这么一折腾,众人也没了睡意。

    梁山篇 第六十章 初战东平

    天色渐亮,黑暗中万物也渐渐露出身影来。东平府的守军见城外没了敌人踪迹,这才敢直起腰来。初春的早晨还有些寒意,东平府守兵又多是新兵,昨晚见到身边伙伴不断倒下,早已心胆俱寒,此时凉风一吹,都有些哆嗦。

    张伯奋见身边士卒样子,也知道他们短期内已经不再适合战斗,见换守时间已经快到了,便让人清点了一下人马。听完士卒报告,张伯奋不由开始担忧起来。

    昨晚光是贼人小股袭击,自己麾下便折损了近百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一箭穿喉。如果白天让梁山的神臂弓充分发挥出战力,恐怕城里兵马也守不了多长时间。

    张伯奋正担忧间,张叔夜已经带张仲熊部来换防。张叔夜见城上新兵神色和自己麾下人马一样,不由也怀疑起自己能否坚持到朝廷援兵来了。

    张伯奋走到二人身边,道:“新兵都未上过战场,昨晚又被动挨打了半夜,已经开始怯战了。而且梁山贼寇的神臂弓白日更能发挥出威力,又有一批神s手,恐怕我们守不了多少天。”

    张叔夜也早想到此事,更糟糕的却是梁山已经收买了民心,百姓知道城破也不会有什么坏处,都不愿冒险上城协防,自己只能依靠手中三千新兵。虽然担忧,但见儿子已经疲累不堪,便道:“附近州府的兵马会来援救的,不用担心,你先带部去休息吧。”

    张伯奋闻言也松了口气,施了一礼,带部下城而去。

    张叔夜看着儿子下城,不由苦笑了一下。附近州府哪个不知道梁山的厉害,恐怕都会故意拖延,自己最少也得坚持十天以上,才有胜利的希望。但以三千新兵对上梁山人马,自己还真没什么底气。

    刚刚接防的士卒却没经历昨晚一战,加上前几日轻松的战胜了宋江二千多人,都是摩拳擦掌,准备再次立功受赏。

    鉴于梁山神臂弓的威胁,张叔夜不得不让人把营内盾牌全部运上城。

    刚刚准备妥当,便见天边出现一队队整齐的军马。整齐的阵势、鲜亮的衣甲无不显示着这是一只c练有素的精兵。看到城下军马踏着整齐的步伐近城池,新兵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敌人,并不是前几日打败的乌合之众可以比较的。随着梁山人马的近,新兵第一次上阵的紧张也显现了出来。

    梁山军马一直近到弓箭手s程边缘才扎住阵脚,整齐的脚步声也一起消失。肃杀的气息也把人们的天性了出来,胆小的开始颤抖,牙关也禁不住上下打起架来;嗜血的则无处发泄,只能使劲的握着兵器,以至手骨发出一阵阵劈啪声。

    张叔夜也把新兵的反应都看在眼里,知道他们虽然c练已熟,但没有经历血与火的锻炼,始终无法与老兵对抗。他们成熟需要时间,而自己又需要他们创造时间,也只能希望他们能够快些成长了。

    转头见城下兵马并没有攻城器械,才松了口气,看来今天算是守住了。

    张扬见城门紧闭,也知道对方多半打的是死守的主意,让人搦战了一阵,见城中并没反应,便让兵马就地休息。

    众头领虽然奇怪张扬的命令,但也都严格执行了下去。

    张扬见步军已经原地坐下休息,骑兵也都下了马,便对众头领道:“我们再比试一下箭法吧,目标便是城上守军,s中的最多的人,便记一次三等功,当然不用考虑我的。另外也不用s那知府,山寨日后还需要他。如何?”

    张扬为了方便日后安排职位,设定了三个等级的功劳,每人所获功劳都会被评定级别,然后论功行赏,职位变迁也会参考功劳次数和等级。

    其实张扬也是想提拔花荣,但花荣原来官职太小,冒然提升恐怕难以服众,因此才想出这个主意。当然若能激怒官兵,使之出来决战,就更加好了。

    众人听的可以轻松得到一次立功机会,便也都打马在阵前排开。

    张叔夜见梁山兵马突然原地休息,不由一愣,见张扬几人一字排开张弓搭箭,知道武将用的都是强弓,城墙已经在s击范围,而士卒仍好奇的看着城外,忙喊道:“全部蹲下。”

    话音刚落,几人已经惨叫着栽落城下,而且旁边惨叫接连响起。等众人都反应过来躲到城垛后面时,张扬已经s空了一个箭壶。

    张扬见没了目标,便让后面计数的亲兵报上战果。

    张扬s中二十人,花荣s中五人,林冲、欧鹏、董平s中三人,秦明、黄信s中二人。

    众人上次s雁已经见过花荣箭法,对此结果倒也没什么异议。

    城上张仲熊见梁山人马仿佛春游打猎一般,全没把自家兵马放在眼里,不由怒道:“父亲,贼人小觑我们,又无防备,孩儿愿领兵突袭他们,也振作一下士气。”

    张叔夜摇头道:“贼人虽然看似猖狂,但队形未乱,城中兵马又少,最多可以派出一千人马,恐怕会被他们缠住。而且贼人兵马只来了一半,若余部趁机从其他三门攻城,我们便没了预备队了,恐怕很难守住。”

    说完又微微抬头,见梁山阵中涌出二百余弓箭手,想起昨晚的神臂弓,忙喊道:“用盾牌护住身体。”

    众士卒这回却反应快多了,话音刚落,便纷纷躲到盾下。张扬让神臂弓手s了一轮,见城中还没什么反应,便下令收兵回营。

    张叔夜见状,也松了口气,赶忙让人救治一些不幸中了流矢的士卒,同时收集木板上城。

    ~~~~~~~~~~~~~~~~~~~~~~~~~~

    梁山篇 第六十一章 破城

    张扬回营后,便令人多造井阑,由于东平府城墙不过丈余,午后便赶造出了五具井阑。张扬见天气合适,便令人召来众将。

    众人也知道马上就要攻城了,都准备抢个先锋。晁盖昨晚负责守夜,知道自己多半得留下守营,见别人都跃跃欲试,不由郁闷不已。

    张扬也把众人神色看在眼里,道:“众人听令:林冲、鲁达、李逵、穆弘随我攻击南门,郑天寿部包围东门、秦明部包围北门,欧鹏部包围西门,董平部沿城墙巡视,要确保不让任何一人走漏。宋万、晁盖部守营。此战敌我悬殊,便当作练兵吧,不再记战功。”

    众人齐应一声,这才各自去调兵。

    初春的午后,太阳还只是暖暖的,闲暇的人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出来享受一下日光浴。

    守城的士兵也暂时忘记了上午的战事,尽情享受这入伍后少有的休闲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即过。随着一个士兵的尖叫,众人也都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张叔夜听的其他三门也出现梁山兵马,知道梁山已经决定攻城了,一面让张伯奋部集合待命,一面把自己部下调到西门来。

    看着梁山阵后缓缓推来的几个井阑,张叔夜不由一阵心惊。对付井阑的办法虽然有很多种,但自己认为用火箭便足以克制它了,也没准备其他东西。可自己没想到的是梁山会有那许多神臂弓,蔡京又只给自己调拨了普通的黄桦弓和黑漆弓,s程相差悬殊。对方在自己兵马s程外便可以开始攻击,这样火箭也没了用武之地。城中又造不出抛石机这种远程武器,自己似乎也奈何不得井阑了。

    只要上午那几个武将站在井阑上,加上那许多神臂弓手,便能压制一段城墙了,恐怕只有放贼人上城,开始混战才能使对方弓箭手有所顾忌,但这样一来,自己人马伤亡必然大增,恐怕坚持不了几天。

    张伯奋睡了一上午,心牵战事,此时也已上了城头,看着城外的井阑,也想到昨晚的暗箭,想了一阵,见父亲还皱着眉头,义无返顾的道:“父亲,孩儿愿领一百骑兵去毁了贼人井阑,请父亲下令。”

    张叔夜见儿子有此勇气,也是心里暗赞,但见梁山军马阵势严紧,也知道一百骑兵很难靠近井阑,而且东平府久处和平,城墙低矮,即使毁了,梁山也很快便能再造出来。想及此,道:“此计我已想过,只是徒损兵力而已。你带你的部下也到城下候令吧,贼人应该不会从其他三门攻击了。”

    张伯奋见父亲主意已定,也只好下城去调兵。

    张叔夜见已经有人登上井阑,忙令士卒小心躲避。

    张扬带几十个神箭手上了井阑,便令人开始填充护城河。

    张叔夜听着下面声音,也不想让对方轻易填平护城河,喊道:“弓箭手准备攻击。”

    身旁的弓箭手闻言,下意识的便要起身,但刚刚露出身体,便遭到张扬和众神箭手的攻击,尤其张扬更是以一当十,而且稳定性也比一般神箭手要强许多,一只只箭矢便仿佛长了眼般,只往要害处上钻。

    面对井阑的一段城墙上瞬间便倒下数十人,没有死透的,更是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众士卒见状,哪还敢起身,都尽力往盾牌下蜷缩着身体。

    两旁十余丈的墙头也遭到两百神臂弓手的压制,又有张扬的支援,弓箭手勉强放了一轮箭,便也没有人敢起身。

    张叔夜见状,只好命令梁山顾及不到的城墙上的弓箭手和城墙后面的预备队攻击。但这样一来,准确度自然差了许多,不消半个时辰,梁山军马便也填平一段护城河。

    鲁达、李逵、宋万、穆弘见护城河已经填平,都纷纷抢着要做先锋攻城。

    张扬笑道:“我要活的张叔夜,谁敢接令。”

    李逵闻言,摇头道:“俺的板斧可不认得什么张叔夜,还是你们先上吧,记得给俺留些人杀就行。”

    其他三人也没多大把握生擒张叔夜,也仔细考虑起得失来。

    张扬也知道众人确实没多大把握,笑道:“这样吧,我与李逵部先攻城,之后你们依序跟进。”

    李逵闻言,不由大喜,招呼部下扛了云梯,便向城墙来。

    张叔夜听到城下喊杀声,又令城墙后弓箭手仰s了俩次,便听的一阵“啪啪”声,云梯已经靠上了城头。

    张扬跑到城下,见云梯已经搭好,纵身一跃,又在一个士卒肩膀上借了一下力,便跳上城头,然后便朝一身盔甲的张叔夜冲去。

    张叔夜见已经有人跳上城头,便也令士兵起来厮杀,但张扬霸王枪势大力沉,点到便死,扫到即亡。片刻间便来到张叔夜跟前,张伯奋和张仲熊见张扬来势汹汹,忙带人拦在父亲前面。

    张叔夜见张扬势如破竹之势,也是吃了一惊,知道有此人在,即使城墙上自家人马占有数量优势,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拔出剑来,喊道:“全部给我上,退后者斩。”

    众士卒见张扬所过之处,再无站立之人,哪还敢上前送死,虽然摄于军令,不敢后退,但也没人敢上前。

    张扬也不着急,一步一步来,同时对张叔夜,道:“败势已定,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何不与我一同替天行道。”

    张叔夜见身前士卒,居然被张扬吓得向后挤来,怒喝道:“大丈夫有死而已,决不会自甘堕落。众人听令,再有后退者,顶斩不饶。”

    说间,李逵也已经带着十几人攀上城来,他却没其他心思,看到有这许多人可杀,大嘴一咧,便舞起板斧冲到人群中。李逵蛮力惊人,一时间也是杀得守兵毫无还手之力。

    张扬见状,便也挥枪杀来。

    众士卒见两条大虫一起杀来,自己等人又没有还手之力,后面张叔夜显然要比张扬二人可亲许多,一个转身,其余也都有样学样向后退来。

    张叔夜见状,挥剑连斩两人,本想止住溃势,却反而激起士卒凶性,在梁山内应带领下一起向张叔夜杀来。

    张伯奋见局势糜烂到如此境界,知道生死便在瞬间了,喊道:“二弟,你护着父亲下城,然后带人从其他门突围,我抵挡住梁山人马。”

    张叔夜却推开次子,喊道:“今日有死而已,你俩随我战死城头也不得后退一步。”

    说间,乱兵已经涌到跟前,张伯奋也只好尽力护着父亲。

    张扬也把他们对话听在耳里,更加决定收服他们,见乱兵已经与张叔夜父子开始混战,生恐伤了其中一人。纵身跳在城垛上,一个纵跃,便闪到三人跟前,手掌闪电般斩过三人脖颈。

    三人便一起倒地,残余的几个乱兵看到张扬瞬间便又打倒了三个头领,断了退路,马上弃械跪倒了。

    张扬见右侧甬道还有士卒不断涌上,便提起昏迷的张叔夜,喝道:“胜败已分,降者不杀。”

    新上城的士卒多是昨晚便没了士气的士卒,又见主将落入人手,便也都降了。

    张扬又亲自救出孔家兄弟,让宋万部在城内看守东平府士卒,同时梁山军马仍做出围困东平府之势。

    梁山篇 第六十二章 守株待兔

    张扬攻破东平府后,便又让宗泽带杨志、呼延灼、张清三千马军和一万步军下山而来。大军在城外扎下营寨,张扬则与宗泽一起进城来劝降张叔夜。

    春季正是欣欣向荣的时候,张叔夜看着花树上的嫩芽,却是心如死灰。城破后,自己一家便被软禁在府衙,并没遭受什么苛待。张扬也来了几次,只是都被自己斥退了。不过经过几次谈话,对张扬也是十分欣赏。以他的武艺和谋略,如果肯投效朝廷,必然会是中兴之臣,可惜他却落草为寇了。

    张扬见张叔夜正站在花树下发呆,便道:“张公好兴致。”

    张叔夜听的张扬声音,也不回头,冷冷道:“你回吧,老夫是不会落草的。”

    张扬笑道:“今日我给你带来一个故人,张公何不回头看看。”

    张叔夜闻言,摇头道:“我的故人不会来劝我落草的,你也不要多费心思了。若真敬我,便杀了我,免得令祖上蒙羞。”

    张扬见他还是油盐不进,只好示意宗泽说话。

    宗泽笑道:“嵇仲(张叔夜字),数载不见,你还是如此犟啊。你也收到朝廷与金人签订盟约的消息了吧?”

    张叔夜也早知道宗泽在梁山的事情,闻声笑道:“没想到汝霖(宗泽字)落了草,居然还关心朝廷大事。”

    宗泽道:“当日你我都是反对联金灭辽的,我虽然暂时落草,但却一直关心朝廷争斗。可惜盟约还是建立了,嵇仲认为我朝比辽朝如何?”

    张叔夜道:“辽国战力要强些,但我朝经济实力占优,战争损害的承受能力也要强过辽国。”

    宗泽道:“嵇仲说的是十年前吧,当今圣上一心只图享乐,又有蔡京等j臣弄权。如今国库空虚,又有田虎、王庆等人作乱。形势恐怕还比不上辽朝吧。”

    张叔夜道:“田虎、王庆不过藓疥之疾,挥手可灭。我大宋土地膏腴、商业发达,数载间也可使国库充盈,岂是辽朝可比。”

    宗泽摇头道:“那如何朝廷大军屡败,而田虎王庆声势也越来越大呢。”

    张叔夜也是心中叹息不已,但仍强辩道:“不过是所用非人而已,若遣一良将领兵,旬日间必可大破二贼。”

    宗泽道:“可惜j臣弄权,忠良报国无门。而且朝廷局势恐怕数载内难有变化,再助金国灭了辽国,岂非驱狼引虎,灭国之祸不远矣。”

    张叔夜道:“汝霖此言差矣,去年我朝尽夺横山城寨,西夏失了屏障,已无法和我朝抗衡。只需调西北精兵往河北驻守,金人又怎敢轻犯我大宋边界。”

    张扬前几次来,张叔夜都未与他多说,此时听的他原来抱希望在西北边兵上,不由笑道:“西北边兵确实是百战雄师,可惜会在国内损伤大半,也无法倚重。”

    张叔夜笑道:“王庆、田虎不过两个大盗而已,手下只是乌合之众,又不得民心,恐怕无法损伤西北兵实力吧。至于梁山,虽然兵精将广,但人马不过两万,也无法撼动西北数十万大军吧。”

    张扬笑道:“张公却想差了,损伤他们实力的不是我们。”

    张叔夜愣道:“国内恐怕还没有实力超过你们三人的乱臣贼子吧?”

    张扬听的张叔夜称呼,也不以为忤,问道:“张公可听过东南明教?”

    张叔夜道:“略有耳闻,其教众追求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其经文也入选了天子最新编修的道藏,应该是道教的一支吧。”

    张扬道:“其实此教乃唐朝时传入中原的摩尼教,后来会昌灭法,才改头换面在东南扎下根来。其教却出了一位豪杰,加上近年朝廷在东南大行苛政,使得民怨沸腾,不需多久,他必然会揭竿而起,到时四处教众响应,不用一月,必然席卷东南。天下财赋又多出自东南,到时天子必然会调西北精兵平乱,到时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场面。”

    张叔夜也知道近年朱勔在东南大征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