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77章 轻敌冒进

第77章 轻敌冒进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李归仁见唐军前锋不是李光弼,于是对安守忠进言道:“唐军久战疲惫,我军与之相比并无太大差距。此番郭子仪用其次子做前锋,我听闻郭旰骁勇异常,但冲动易怒。将军何不诈败,诱敌深入再围而攻之大破唐军前锋,则胜利可期。”

    安守忠深以为然,于是遣李归仁为前锋邀战唐军。

    郭旰见叛军兵少且多老弱病残,回报主帅郭子仪,请求出战。

    郭子仪不许:“叛军精锐尽出,却只以老弱士卒示弱,是在诱我军深入。不可出战。”

    郭旰道:“我军远道而来,本就是取潼关。今叛军连战皆败,不固守永丰仓反而出战,是自取其祸。请父帅同意末将出征,打败叛军。”

    郭子仪还是不许。

    唐军固守营寨,没有出战。

    安守忠见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遣李归仁率大军邀战,这回精锐尽出,在唐军营前耀武扬威。

    郭旰见状,再次请求出战。

    这回郭子仪准许,但是命郭旰千万记住穷寇莫追。

    郭旰率领前军出寨进攻叛军,两军初交锋,李归仁即刻率军后撤,并做出败退的样子。郭旰不知是计,率军追击李归仁兵马。

    此事传到郭子仪的耳中,郭子仪拍案道:“吾儿死矣。”于是亲自领军,前往接应郭旰。

    唐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南下。

    安守忠亲自领军,阻挡郭子仪,以此截断郭旰所领兵马和郭子仪的联系。

    与此同时,李归仁成功将郭旰骗入包围圈,登时伏兵四起围攻郭旰的前锋兵马。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厮杀起来,只听惨嚎声震天,马蹄践踏声和马的嘶鸣声响彻天际。

    郭旰所领叛军在此受到四面夹击,溃不成军。好在郭旰虽然莽撞,却是一员悍将。率领亲军左突右冲,叛军被杀得人仰马翻。

    在北,叛军大将安守忠渐渐感觉抵挡不住朔方军的猛攻。看身后的叛军还没有消灭郭旰,于是喝令李归仁如果无法消灭郭旰,就提头来见。

    李归仁得令后,率领亲军投入战斗与郭旰正面交锋。李归仁乃是叛军的悍将,所领亲军以逸待劳。初交锋,郭旰亲军就陷入困境。

    郭旰浑身浴血,始终死战不退。手中的刀砍缺口,就夺叛军的刀继续浴血拼杀。但终究是因人少而无力回天,被当胸一剑贯穿而死。

    “郭旰已死!”这种声音,传遍叛军。

    郭子仪悲痛欲绝,喝令道:“叛军杀我将领,诸将随我杀敌报仇。”言讫带领中军预备兵马全部投入战斗,安守忠登时抵挡不住。

    安守忠也无需再守,率军往西南而退。

    李归仁率军上前,抵挡朔方兵马。

    两军主力交锋,血染大地。

    叛军一口气死了十三员将领,唐军的兵马使李韶光和大将王祚都战死了。

    随着时间推移,叛军再也抵挡不住。

    安守忠率领叛军败退至潼关,郭子仪趁机夺下永丰仓。

    但是此刻永丰仓只是有少量储粮,郭子仪将军粮运走,并带着数名阵亡将领的尸身,返回河东郡。

    此战唐军斩首叛军万余人,但是损失了数名大将,而且再无兵力夺取潼关。

    肃宗本来恼怒郭子仪兵败潼关下,想要治他的罪。

    李泌奏报,言道郭子仪次子死于此役,况郭子仪不是全无所获,夺取永丰仓算是大功一件,请肃宗不要治罪。

    肃宗这才没有下敕令。

    事情总是如此,一旦唐军兵败潼关,连河东郡都难保住。

    严庄立刻命崔乾佑和安守忠领军分别从东北面、南面,进攻河东郡。

    河东郡危矣!

    郭子仪心中有些不安,召李光弼到帅府议事,并问此事。

    李光弼回道:“安守忠虽然惨胜,但兵马已经疲惫不堪。崔乾佑手下兵马并非精锐,而是临时拼凑而成。我先发制人率兵出城攻打安守忠,击退之后,则崔乾佑无能为力。”

    郭子仪深表赞同。

    次日平明,李光弼率领所部兵马和浑释之所部兵马出城主动迎战安守忠。并且连日急行军,沿途猎杀叛军的哨探。以最快的速度与安守忠兵马相逢。

    李光弼大喝道:“生死成败,在此一战!诸将随我杀敌!”说完,率军冲锋在前,率领唐军以锋矢阵猛攻叛军。

    安守忠本来只是与崔乾佑会攻于河东郡,所领兵马只有两万。遭到李光弼的兵马偷袭,顿时被打得大乱。

    浑瑊率军从一侧突破,立刻将叛军分割包围。

    安守忠见败局已定,只得领兵再次败退。

    李光弼取得大胜后,立刻喝令兵马不要追赶。率军再次撤退,返回河东郡。

    崔乾佑见安守忠兵马败退,自己手下都是新兵,不是对手,只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