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87章 陇右议事

第87章 陇右议事

,而吐蕃在背后有唐军与南诏、侧翼回纥的牵制下,要想收拾掉吐谷浑也不会那么容易。

    这种僵持状态正是陇右军最需要的!

    好一个李泌!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杨错自认为能够想通这些,还是凭自己借对历史的了解,以及李泌的提点。

    而李泌依靠自己掌握的一点点情报,竟然就能够分析得如此深远准确,的确厉害!

    论大局观和战略能力,李泌要比他强太多了!

    不过,这样的李泌才是陇右军最需要的。

    想到这里,杨错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大帅,您似已有所悟,可否请大帅来解说一二。”李泌恰好看到了杨错微笑的表情,和声道。

    “哦?大帅,你已领会长史的意思?说与大家听听!”杨天佑既惊又喜向杨错问道。

    杨错知道李泌这样做的意图所在,刚任要位,太过出风头难免会招人嫉!

    虽然认为他这样的想法是没必要的,但杨错还是笑着说道:“无非就是慕容铎死后的长幼嫡庶之争。慕容琦不死,必与慕容琦争夺名位,一旦内乱吐谷浑必然速亡。但慕容琦身死,慕容瑾继位再无疑问,如此反而继续支撑下去。”

    “原来如此,长史所言甚是!若我四方联手,确可一阻吐蕃之势。但拖住吐蕃之后,我军又该向何方?是复夺旧地,还是另下新城?”杨天佑面色欣喜地点头说道。

    “二将军,以我之见,短期内我军进取方向,可以八字概之。”

    “哪八字?”杨天佑急声问道。

    不光是杨天佑,厅中所有人包括杨错在内,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集在李泌身上,凝息静气地倾听。

    “西不可图,南不可守!”李泌从容不迫地朗声说道。

    西不可图,南不可守!

    杨错将这八个字反复低喃了几遍,随即问道:“长史是说我军不宜向西进取,而应当是避敌锋芒向南发展。可是这个意思,这却又是为何?”

    “正是如此!”李泌点头道:“吐蕃在没有内乱的情况下,坐拥大面积的土地。人力、军力、物力、财力已为天下之最。我们以一郡之力,数万之军贸然向西,莫说进取,连金城根基能否稳住,尚存疑问。所以,在我军实力得以壮大之前,西面不可图!”

    “那‘南不可守’又是何意?莫非是要兵进剑南?”

    “正是要兵进剑南。剑南西道被吐蕃占据大半,剩下来的部分,以郭英乂为首的企图割据蜀中。两方虽不能说势同水火,但将来恐难也免刀兵相见。”

    “郭英乂早有意与吐蕃结为盟约,只是坐观成败没有实行罢了。若我军不取剑南,郭英乂迟早亦会引军攻我金城郡。”

    “但郭英乂已盘踞蜀中数载,可说根深蒂固。我军若要兵进蜀中恐非易事!”杨炎疑惑地说道。

    杨炎在蜀中也有不少商会,所以他对剑南道的情况也算比较了解。

    “表面看来虽然如此,但蜀中也并非无懈可击。以我看来,蜀中其实身处内忧外患之中!”

    李泌自信地说道,“先说内忧,蜀中之地士族林立,若说根深蒂固,蜀中四大族甚至要胜过郭氏一族。若我所料不差,没有三到五年,蜀中士族之心绝难尽归郭英乂。”

    顿了一顿,李泌接着说道:“再说外患,山南诏与郭英乂是世仇,两家积怨极深,近年来大大小小战了不下二十次。再者,蜀中之南,南蛮诸部对郭家亦是深怀不满。郭英乂有这些内忧外患,大军南下夺取蜀中虽说不易,但却非没有可能。”

    听到这里,杨错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陇右军被吐蕃、剑南西道两方包夹在中间,处于要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而且还缺乏拓展空间。

    要想摆脱这种恶劣局面,只有寻找一边作为突破口。

    在吐蕃势大难敌的情况下,蜀中郭英乂实际就成为陇右军扩大的唯一选择。

    原本杨错对进军蜀中还有所顾忌,但李泌的一番分析逐渐打消了他的疑虑。

    的确,只要能够利用好这些内忧外患,夺取蜀中并非没有可能。

    而且蜀中最为依仗的山地优势,在崔宁投靠陇右军之后,其实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

    “大哥,长史言之有理,南取蜀中确是我军最佳选择!”杨天佑兴奋地说。

    杨错有些迟疑,因为郭英乂好歹是朝廷命官,这样攻伐似乎不妥。

    但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郭英乂竟拥立永王之子在蜀郡登位,竟举起了为永王报仇的旗号,公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叛唐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