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128章 代宗继位

第128章 代宗继位

    “敌兵想求见我?”李元遇眉头一蹙,随即与帐下的诸将对视了一眼。跟李元遇一样,其他人也是一脸茫然,不知敌人到底有什么企图。

    “带他进来!”略一思索后,李元遇沉声回道。

    “是!”

    半盏茶的工夫后,一名不足二十岁的敌兵被那名叛军都尉及几名叛军押进了帐内。

    李元遇只打量了一眼,就知道这人绝对不是一名普通士兵,厉声喝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若有半句虚言,我叫你当场人头落地。”

    “在下冯鳌!”那敌兵不卑不亢地回道。

    李元遇冷冷一笑,森然喝道,“见了本将军还不下跪!”

    “我虽职卑,却不屑向敌人下跪!”冯鳌是个天生胆大之人,居然不为所动地回道。

    “推出去砍了,把脑袋送回叶县!”李元遇面寒如水,微一摆手。

    那几名叛军当即就要推人出帐。

    “我家郡王在我来之前说了,只要将军砍了我的脑袋送回去,他就还一千个脑袋给将军。其中至少有一个将军、两个校尉。”

    冯鳌似乎浑然不惧,咧嘴一笑。

    “你们哪个郡王?”李元遇眼睛一凛,厉声询问道。

    “自然是西镇郡王!”报这名字时,冯鳌完全不掩饰语中的自豪之情。

    “杨错到了叶县?”李元遇立觉不妙,急喝问道。

    冯鳌咧开大嘴,嘿嘿一笑,却没有开口,似乎是不屑回答。

    强忍着心头怒火,李元遇恶狠狠地瞪着这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敌军将领:“杨错让你来做什么?”

    “送一份礼物!”冯鳌挣脱羁缚,随即对身旁的那名叛军都尉说道,“把我带地盒子拿进来!”

    那名都尉估计也是没看过如此嚣张的俘虏,微楞了楞,直到听到李元遇的命令后,才怏怏地出帐,再回来时手中捧了个长大的木盒。

    待木盒被放在地上后,冯鳌便上前开启。

    不料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不小的误会,几名将领以为冯鳌有心行刺,忙做出戒备。

    “将军,盒中没有利器,人也搜过身了!”那都尉已经简单地检察过冯鳌和盒子,忙向李元遇禀报道。

    李元遇目视凌厉之色,微一摆乎,示意众将不必大惊小怪。

    当着众人的面,冯鳌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布状物,抖搂了几下,双臂一展张了开来:“我家郡王命我给将军送战旗一面,并‘恳请’叛军大将军在三天之内离开襄阳和穰县,否则……”

    说到这里,冯鳌故意顿了顿,抬头先看看李元遇及一众叛军将领的表情。

    冯鳌收口的一刹那,帐内几近鸦雀无声,无数双眼睛只是直直地盯着那面有些残破的战旗。

    大将军……毕!是毕思琛的聱旗,而且绝对不是假冒。

    看那聱旗地残破状况,分明是在激战中破损的。

    再联系上杨错和那支“神秘”骑军深夜进入叶县的时事,一个冰冷的事实已无情摆在了面前……毕思琛十有八九是全军覆没了。

    “我家郡王说了,大将军是聪明人,收了这份大礼就该知道怎么做了!”冯鳌将聱旗交给李元遇的亲卫,随即带着戏谑的轻笑说道。

    “这面战旗的主人怎样了?”李元遇面色不变,仍以那平静的语气说道。

    “正和他另外八千多弟兄在襄阳休息。”

    “刚才你说让我三天之内退出襄阳、穰县,否则怎样?”李元遇居然还没有生气,冷冷问道。

    “那就只好请将军这里所有人在山南东道安居落户了!”冯鳌露出一丝“无奈”地笑意。

    此刻,任谁也知道这“安居落户”地意思是什么。

    “将军,礼也送到了,话也带到了,那我就回去了!”冯鳌拱了拱手,带着一脸的笑意,旁若无人地掀帘出帐。

    “这厮将我军大营当作什么了,看我去宰了他!”副将本就是急性子,立即就要出帐去寻冯鳌。

    李元遇一拍桌案,止住了副将的异动。

    “将军,您相信这事么?”副将低声问道。李元遇虽没有说话,但其表情和肢体动作却表明他毕思琛已经不抱希望。

    “将军,为何不留下刚才那小子,他好歹是个校尉,不定能换回些人!”部将疑惑地问道。

    “已经没有脸面了,还想更丢人么?”李元遇沉声说道,“各自回营整军,一个时辰后跟我去叶县看看!”

    站在叶县城头,杨错面无表情看着城外气势汹汹的李元遇大军,心中却是冷了一声。

    李元遇也只是在撑场面了,估计得到冯鳌所送的“大礼”后,还不太相信,想来求证一下。

    摆出如此骇人的架势,其实下一步就是……“滚蛋”。

    与李元遇打了一个照面后,杨错也不想再看什么,随即便下了城楼。

    装腔作势半日后,叛军果然没有真正进攻,又整齐而谨慎地退回了营寨之中。

    翌日正午,似乎又得到什么消息,叛军终开始后撤。

    先是进攻鲁山的叛军,随后便是李元遇自己。

    两支叛军合而为一后,很谨懊地堤防着追击,一日后彻底退出汝州地界。

    从穰县而来的传书显示,周子俊也无意盘踞所占不多的穰县土地,开始缓缓后撤。

    这场险些导致山南东道归属变更的战事,终于落幕。

    不久之后,周子俊率军撤离南阳,干脆利落地退出了穰县。

    步步紧逼的史翙乘势进驻南阳,将这个穰县的门户重新夺了回来。

    周子俊是明智的,南阳虽算得上是座要塞山城,城防极其坚固,但在扩建时来瑱就有意地将其改成“防北不防南”的构造。

    在防御北方叛军的进攻时,南阳可以成为一个噩梦般的存在,而在防御由南面而来的进攻时,这座山城要塞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即便是周子俊想盘踞这座城池作为日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