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82章 梦碎一地

第82章 梦碎一地

的是?”

    他已经让自己的长子统领着大半洞兵跟随唐军一同去追击田融,他自己则留下收拢其余各部洞的散兵,同时与浑瑊商议如何应对洞蛮族日后的变数。

    二十来岁的田融所以能成为洞蛮族近百部、洞的大首领,固然有其父积威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却在于他所在的部族实力远胜于其他各部。

    并非没有人对田融继任大首领感到不满,但一切不满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也只化做私下里的怨言。

    不过,经此一役损失最重的就是田融,已经不足以在实力上压倒其他部洞。

    往日里埋藏起来的矛盾势必会爆发出来,整个洞蛮族的乱象已经呈现!

    容鹤洞主对于大首领的位置倒是没有什么野心,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存问题。

    他所在的位置位于溪州西南部,恰好毗邻乌蛮族,与乌蛮族的往来算是比较密切。

    最近几年来,乌蛮族的生活状况较之以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引起了容鹤洞主的好奇心。

    长久以来,与汉人杂居的乌蛮族,生存状况一直很恶劣。

    不被汉人和武陵蛮待见的他们,由于得不到任何外来的帮助,几乎是处于封闭的状态之中。

    而不被汉人看得起很好说,但不被武陵蛮看得起,则是因为一部分乌蛮族来自于川滇一带,是三次南诏战争导致的人口大量流动。

    这也造成了乌蛮族的境遇比较堪忧。

    但就是这一支乌蛮族,居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意识派人去了解了情况,容鹤洞主才发现乌蛮族的兴盛,原来是得到了陇右的汉人官府的帮助。

    他们不但能够交换到大量的中原先进农具和牲畜,还能得到汉人传授的技艺。

    汉人还为乌蛮族开设官学,任命他们族中的长者担任郡县官员。

    同时,只要乌蛮族的年轻勇士愿意到应募从军,他的家人就能得到优厚的赏赐。

    这些都是杨错留下来的,被后来的西川节度使高适和东川节度使章彝很好的继承。

    艳羡之余,容鹤洞主也在乌蛮族的帮助下尝试着山南东的汉人官府进行接触,结果是出人意料地顺利。

    因病去世的荆南节度使吕諲,在生前都能很好执行代宗的旨意,确保了荆南与容鹤洞主这样的洞蛮族和睦的关系。

    与汉人官府建立了良好关系后,容鹤洞主同样得到了不小的帮助。

    也因此,几乎在田融决定出征荆南的第一时间,容鹤洞主就已决定了自己的立场。

    “田融明显是上了史朝义的恶当!”浑瑊淡笑着说道,“史朝义自己无法抵挡大唐两路大军的北伐,就找了田融来挡灾。什么‘合洞蛮各部之力。建蛮人之国’,全然是虚妄之说,也就是田融本有此心,才会相信这样的蛊惑。”

    “大唐自陛下登基,一直全力推行汉蛮和立之策。如今各洞蛮部落生活殷实,人心思定。试想,武陵蛮岂会附从田融?”

    “就以洞蛮族而言,田融初掌大首领之位,根基还未完全稳固,就贸然兴兵犯我大唐最富饶的州郡,岂不是自寻死路。如果他能够再等五年,情况或许会稍有不同。可惜,他没这耐性!就算田融这次能回到施州,也会发现自己已然四面楚歌。”

    容鹤洞主明锐的意识到了什么,问道:“浑将军莫非还有其他安排?”

    “呵呵……”浑瑊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浑瑊不说话,容鹤洞主也不便再问什么,到了此时,他对年轻的汉人将军已经深深地感到敬服。

    “浑将军,李抱真将军有急书传来!”一名亲兵急步走进帐内,呈上一封薄绢。

    接过薄绢,浑瑊迅速浏览了一遍,面上表情不喜不惊,只是轻叹了一声:“哎!皇朝霸业,一朝成空!”

    容鹤洞主不解地看向浑瑊。

    襄阳,山南东道的节度使府里。

    浑瑊大胜蛮军的消息来得是如此突兀,以至于很多官员根本就不敢相信。

    浑瑊被动防守了两个多月,不断地丢城失地,偌大的武陵郡居然丢了三分之一。也只是到最近半月,才凭借界溪河阻住了蛮军的锋芒。

    平庸了这许久,居然在短短的几日里,尽退十数万蛮军,毙敌俘敌近半,这如何能叫人相信?

    有人甚至直接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浑瑊很可能是抵不住压力而虚报战功。

    一片疑议之中,来瑱却是哈哈大笑,随后力排众议当即飞鸽向朝廷告捷。同时,向朝廷奏请新的荆南节度使应该来赴任了。

    接到来瑱的告捷文书时,代宗正在刘晏的陪同下再大散关视察唐军的防御设施。

    山南西道之乱,仍在继续。虽然严震和张献武打得不可开交,也难保黄琦会来个突然袭击,打破大散关。

    那时,可就麻烦了!

    “浑将军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啊!”刘晏欣喜地说道。

    刘晏与浑瑊虽然素昧平生,但是刘晏和杨错关系一直不错。

    浑瑊是杨错举荐的,对浑瑊自然多了几分期待。

    而这位年轻将领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刘晏当然格外高兴。

    代宗却只是笑了笑,没有半点诧异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