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寒门 > 第265章 这要求??????是要弑君吗

第265章 这要求??????是要弑君吗

  等盐场建成岂不再进一步。

    当初他就是赌气,才以举人身份入仕。

    发誓要超过孟青云。

    不想现在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人比人,气死人。

    这时仪王却常驻在长临县城,马奕灵机一动,便去找仪王,拓宽人脉。

    不想这一举动,让仪王重新认识了马奕。

    一起鬼混一段时间后,仪王觉得马奕是这次江州之行的最大收获。

    他答应马奕,等回京后想办法给他升官。

    地方官的升迁要看政绩,有盐场助力,政绩肯定会突飞猛涨。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盐场终于建成。

    劳工和军队也到位。

    随之到来的还有汪公公。

    大太监明显是陛下的眼睛,他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皇帝。

    海水晒盐的黄金季节是六至九月。

    此时已进入冬季,太阳光线不强、气温降低,蒸发量小,晒盐产量肯定低,但好在还不至于结冰。

    这也是一次试验,只要能晒出盐,明年就能有大产量。

    虽说气温不高,但好在盐田广阔,无边无际的盐田晒出好多粗盐,再经过提纯,就得到精盐。

    仪王早呆不下去了。

    等第一批精盐出场,他迫不及待要回京,理由当然就是押运精盐。

    走了也好,免得老是指手画脚。

    仪王走后不久,汪忠也回去复命。

    孟青云是技术指导,现在回京也很合适,把摊子交给贺鹏,就可以回京复命。

    但他还是决定暂时不回。

    海盐场是大宇的经济命脉,明年肯定会修建大量的海盐场,并投入生产。

    他得通过实践,修补海水晒盐的技术的不足,并写成一本书,成为以后大宇修建海盐场的参考资料。

    而且晒盐技术不能泄露,他也在琢磨管理细节。

    天气逐渐严寒,蒸发池里开始结冰,晒盐产量降到最低。

    此时也不适合晒盐,孟青云准备回京。

    他交代贺鹏,盐场军管,任何人不得进入盐场。

    盐场内人员也不得随意出入。

    进出的每一个人都要严格登记,泄露晒盐技术者,以叛国罪论处。

    而庞俊楠,继续在盐场蹲点。

    孟青云会写奏折,申请将他调入盐铁司。

    以后他也是京官一员。

    庞俊楠感激不尽,贺鹏也看到希望。

    他觉得只要跟着孟青云混,总会混出个人样。

    在此期间,孟青云根据实极情况写了一本书,将海水晒盐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全部包括进去。

    明年,大宇将大规模产盐。

    大宇廉价的精盐会遍布各国市场,辉国赖以赚钱的青盐,将成为历史。

    辉国经济倒退,为发展国力,将更依赖大宇的岁币和榷场交易。

    估计到时候,辉皇会自己提出取消和亲的事。

    回到京城,已是腊月。

    孟青云进宫交令。

    盛桢在太极殿接见。

    见到晒得黝黑的孟青云,盛桢心中甚是欣慰。

    人黑了,心还是红心。

    仪王回来就告他状,说明孟青云禁住了仪王的拉拢。

    以后会成为太子的得力助手。

    “孟卿,辛苦了!”

    “为陛下效命是臣子的职责,臣不辛苦!”

    又来这一套。

    盛桢笑道:“说吧,有什么要求,朕都答应你!”

    “真的?”

    孟青云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陛下,臣要请假,请假长假!”

    “噗!”

    盛桢喝了一口茶,差点呛住。

    你这要求是要弑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