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雕龙刻凤 > 第 62 部分

第 62 部分

露的商场里卖的那种。

    要是换成那些高档的物件,可没几个人能成批量的批发。而且就算是批发,谢斌能做出来吗?

    再说了,这东西又不是流水线上加工的,那里能成批量的出货?不过说到艺术品的批发,谢斌想起去年的时候,某国画大师的后人,在电视台上做广告,出售自己的作品,每件单价一万五千元。

    当时谢斌看着心里真觉得荒唐,哪怕是再高产的画家,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先不说你的画值不值那么多钱,光是这个明码标价的作为,就让这画的价值大大贬值了。

    更何况,那位打出的招牌不是自己的画,而是自己的身份,她是那位大师的孙女。说白点,她卖的不是画,而是在卖那位大师的脸,还是明码标价的卖。要是大师地下有知,估计能气的跳出来抽她耳光。

    只是这世界上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没有?大师们也不是圣人,自己的儿孙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别说这隔了差不多一百年了,就是那些大师们尸骨未寒的时候,儿女都能做出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

    人生在世,逃不过一个利字。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人真的会不顾一切。别说只是打着爷爷的名气卖画,就是真把自己祖宗陪葬品挖出来卖掉的也不是没有。

    等到博览会结束,谢斌让李叔带着福禄寿喜的老寿星先回去,他自己却留在了云省,一是受到沐家老爷子的邀请前去瑞丽做客,再一个是谢斌想要趁机玩玩。

    出不来的时候是没机会,现在有机会玩玩要是错过了,只会更可惜。总不能千里迢迢的跑到云省,然后参加这么一个博览会就急匆匆的跑回去吧?云省好玩的地方可不是只有丽江。

    瑞丽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边境口岸贸易城市,是国内通向东南亚于南亚的交通要道,也是最后一道关卡。而且也是国内唯一实行特殊管理方案的边境贸易区。

    而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还是瑞丽那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没有什么天然的障碍,跟云省其他一些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这里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游玩。

    这也让这个原本偏僻的小城,拥有好多好玩的景点,比如说畹町森林公园、瑞丽江风光、扎朵瀑布、畹町生态园、勐秀景颇山寨、允井一寸两国等等。而更吸引谢斌的,却是这里的翡翠贸易市场,或者说是玉石贸易市场。

    说实话,以前早就知道瑞丽的玉石出名了,但是走在瑞丽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翡翠珠宝城市。据沐风所说,瑞丽成品a货翡翠首饰的销量占据了全国百分之五十还多。

    除了其他地方的小商人之外,也不乏来自首都沪市以及港澳台等地的商人在这里进货,而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这里的东西便宜,据说前几年甚至能比市场价便宜百分之五十。

    谢斌本是不相信的,但是到了瑞丽之后,才不得不承认,瑞丽有这个资本,因为他跟缅甸挨的太近了。不说什么一街两国,一桥两国,有的同一个院子都能分成两个国家,更夸张的是一口水井都能分成两半来。

    而且边境线对于当地人来说,似乎是不存在一样,也没什么戒备森严的军人来管理,那些人就那么大大咧咧的在两个国家之间来回窜动,带着各种各样的大小商品,似乎没有关税这么一说。

    当然,也正是如此,国家才会在这里实行非常特殊的“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这样一来,瑞丽的边贸区几乎变成了类似于第三国的存在,对一些外贸商人来说,确实是便利了很多。

    这样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瑞丽会成为翡翠交易城市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了,这翡翠原石运送起来真的太方便了。谢斌可不相信这些人的翡翠都是走边境线过海关运进来。只是大家都闷声发大财,不愿声张而已。

    谢斌自己保守估计,那些翡翠原石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水货,也就是没有交关税的那种。就像沐家这样的大家族,在瑞丽当地也好,在缅甸那边也好,这百十年经营的势力绝对非同小可。

    沐风对谢斌好奇心没有做明确的回答,只是嘿嘿笑着转移话题。这也怪不得沐风,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事,但要是说出口来就不太好了,毕竟按照法律来讲,这是犯法的事情。

    就像谢斌的一品鉴一样,将那些最顶尖的作品都撤出来,不走店面的账户,其实也跟沐家这些行为没什么差别。但是这样的事情,谢斌也是不可能对别人说出去的。

    第九十章 沐家别墅

    沐风带着谢斌在瑞丽转了转,看看风景,又在市场上转了转。这里的翡翠首饰批发市场的规模确实是不小,到处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店铺和摊位,以成品居多,但是也有经营毛料的。

    谢斌大概看了看,心里有些失望,这数量是不少,但是质量并不比平洲或者阳美那边好多少。

    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现在缅甸那边加紧了管理,出来的好东西就先挑选了一遍,然后国内有关系的商人直接又挑了一遍,到最后剩下没人要的,才能轮到这些小商人。

    这些小商贩也都知道没什么好东西,运回来就是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赌性,来赚个差价而已,当然,也少不了要宰宰一些到这里来玩的游客和不懂行的新手。

    沐风看着谢斌失望的神色笑道:“老大你有兴趣的话,到我家仓库里看看,保证让你大开眼界。”这话让谢斌很心动,只是他很好奇沐风有没有那个资格带着外人进入他家的仓库。

    看到谢斌眼中毫不掩饰的怀疑,沐风大受刺激,一搂小王的腰,开车雄赳赳跑到一家店铺前。店名很简单,沐家翡翠交易门市部,然后写着成品首饰摆件代加工以及出售全赌半赌毛料等等。

    看着跟其他的店铺差不多,不过店面很大,里面的人也不少,不过成品很少,柜台里各种样式的物件都只是个样品,显然是不做零售,只做大批量的批发。

    不过想想也正常,零售才赚多少?瑞丽这么多的大小商人,做零售的不计其数,沐家这么大的家业,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小钱而费那么多的功夫。做批发简单省事而且赚的不少。

    看到沐风进来,一个中年人喊了一声“少爷。”说着用询问的眼光望着谢斌,带着点戒备,似乎谢斌是什么坏人一样。

    沐风咳嗽一声,“姜叔,我要去仓库看看。”看沐风的神色,这姜叔显然是这一块的主事人,而且地位不低,要不然沐风再不受重视也不会用这种语气来说话,虽然看似在命令,但是一口商议的语气。

    姜叔看看谢斌,朝沐风笑道:“少爷,你也知道老爷子的命令,这个……”显然是沐老爷子下过对一些什么禁令,尤其是对沐风。

    沐风眼珠子一转,指着谢斌笑道:“姜叔,这是我带来的大客户,是来挑选毛料的,这下可以进去了吧。”

    姜叔脸色为难,谢斌心里大概明白了,这沐风虽然是沐家的少爷,也不缺钱花,但是老爷子等人却不让他沾手生意上的事情,或者说是不敢让他沾。以沐风的性子,这沐家的家业用不了几年就能给挥霍完。

    不过姜叔还是点点头,找了一个伙计带着沐风和谢斌进了后院。到了后边这才能看出沐家的底气来。后院好几百平米的大院子,到处都盖着棚子,还有一排排的房子,光是正在搬运整理货物的工人就二十多个。

    而光是仓库就足足十多个,厚厚的铁大门外加无死角监控还有几只大狼狗,这防备够严密的。不过谢斌心里却有些失望,因为他想看的并不是沐家要出手的这些毛料,而是沐家的私人珍藏。

    谢斌刚开始以为是沐风带他去看沐老爷子私人收藏的翡翠毛料呢,却没想到只是为客户准备的料子。这些料子虽然比街面上的要好一些,但也有限,哪怕是谢斌看料子的方式不同,可心里还是郁闷。

    毕竟这地方出好料子的几率还是小很多,这样的地方,他也看不过少,沐家只不过是数量多了一些,质量估计没太大的区别。再说谢斌并不是为了购买毛料,而是想开看眼界。

    可是看沐风的样子,想要直接接触到老爷子的私人收藏是不可能了,也就将这份心思放了下来。

    在这大仓库随便转了转,谢斌就离开了,反倒是沐风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似乎他也不常来这地方。于是笑着问道:“我看你怎么不像是沐家的少爷呢?”

    沐风叹口气道:“哎,没办法,谁让我不喜欢来着,我爷爷怕我会扰乱正常的营业秩序,所以下了命令,不让我参与下边的经营,所以说我这个少爷跟没有一样。”

    谢斌哈哈一笑:“你要不是沐家少爷,怎么能一下子扔出去一亿美金买一件手链?”

    沐风苦笑:“老大,你真以为我家的钱是大风吹来的啊?那手链现在在我爷爷哪里呢,钱也是我爷爷批准后才划出来的。”

    谢斌愕然,他当时还以为沐家已经有钱到拿一亿美金当零花钱的地步了,原来如此。那么,“你当时怎么会想到要做那样一件手链的?那可让我为难了好久。”

    沐风嘿嘿一笑,“没办法,当时看到你那件百福大碗之后,突然想到的,想看看你还有多少本事没用出来,想不到老大你竟然那么厉害,真的做出来了,我爷爷拿到的时候,一个劲的喊‘不可思议’呢。”

    谢斌这才明白来龙去脉,虽然不算什么大事,却也是一个引子,让谢斌认识了自己的微雕师傅,学会了微雕,更重要的是还让自己的异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现在为止,谢斌都不知道自己能力到底是算气功还是异能了。

    晚上两个人还是返回了芒市,毕竟瑞丽只是一个小镇而已,虽然酒店饭店什么的都不缺,但是沐家人都在芒市住着,邀请谢斌去做客,谢斌自然不好拖沓。

    沐家住的同样是别墅,跟李婧婧家的差不多,不过却大了很多,而且风景也更好,院子里还有一条小溪,走进去像是到了苏州的园林一般,虽然种着的都是热带植物,但是那种移步换景的感觉却一点不差。

    而且别墅也不是独栋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小的院落群,再加上假山流水和小巧秀气的拱门,又多了一些四合院一样的神韵。可建筑却又是云省典型的竹木建筑,使得整个院落繁而不乱,几种风格交汇在一切却不显冲突,反而有着一种空前的和谐感。

    很显然,院落的设计师绝对是大师,要不然弄不出这样的院子来。不过房子只是外表是竹木,进去后却感觉很干爽,也很现代化。

    谢斌不得不暗暗叹气,跟这些真正的有钱人比起来,自己还真是个土包子,人家这才是真正的会享受生活呢。

    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爱好,谢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就非常满意,他也不想为了显露自己多么有品位而刻意做出一些改变。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人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说是这么说,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就是谢斌自己,有的时候也不得不顾忌别人的目光,而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就像他跟郁馨雁的事情,要是按照谢斌的理论来说,你情我愿的大家都乐意,继续交往就是了。可是谢斌却不敢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真的那么做。

    谢斌要真那样做的话,不说李婧婧会不会同意,李国辉哪里怎么说?郁馨雁的父亲那里又怎么说?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谢斌又该怎么说?别忘了郁馨雁还是一个明星,是一个公众人物。

    沐家人口不算多,也就是沐老爷子跟老太太,还有沐风的父亲母亲以及沐风自己和小王,当然,现在多了一个谢斌。

    在外面谢斌是沐风的朋友,自然是沐风接待,回到了沐家,谢斌就是沐家的客人,这却是沐老爷子亲自招呼,而沐风则灰溜溜的坐在下首偷偷的牵着小王熬日子。

    确实是挺难熬的,沐家整个家庭似乎一切都是以沐老爷子为主,沐老爷子不开口其他人都很少说话。

    不过对客人,沐老爷子还是比较热情的,谢斌自己又能说,倒也不冷场,不过这样费尽心思的挑动气氛,累的很。谢斌算是明白沐风为什么会变成那个样子了,要是让他在这里生活上十几二十年,他估计也会变成沐风那样。

    太压抑了,尤其是这么多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整个餐厅里静悄悄的,吃饭时只有压的很低的吃饭声,这让谢斌很不习惯。

    其实谢斌的爷爷也这么教过谢斌,小时候谢斌倒也无所谓,反正就他跟他爷爷两人,不说话就不说了,平时也都不怎么说。等到后来,尤其是谢斌认识这么多朋友之后,吃饭喝酒的时候话就特别多,哪怕是跟李婧婧两人面对面,也会悄声说些什么。

    可现在明明有这么多人,却不肯发出一点声音,这让谢斌很不习惯。不过也就这么一两次,谢斌忍忍也就过去了。只是再看那边小王的神情,谢斌就只能苦笑。

    小王毕竟不是这样的家庭出身,对这样的习惯很不适应,但是却又想强迫着自己习惯,还要做淑女状,因此表现的很是怪异,这让他想到一个词“东施效颦”。

    不是谢斌看不起小王什么的,而是为她感到悲哀,真的,这样一个好姑娘哪里还找不到好的婆家?非得到这里来受这样的罪?

    只是谢斌对小王没什么了解,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暗暗摇头,加速吃饭。

    吃过晚饭后,沐老爷子陪谢斌喝了一会茶笑道:“小谢,走,带你看看我沐家的珍藏,嘿嘿,好多年没让别人看过了。”

    谢斌大喜,他本想着没机会了呢,却想不到沐老爷子竟然主动提起,这自然让他喜出望外。

    第九十一章 珍藏

    沐家老爷子的收藏自然非同小可,防备也严密的很,光是防盗门就三道,其他的更不在话下。而且,看那架势,里面的东西还真不少呢,因为这做收藏用的房间非常大,而且还是独立一栋小楼。

    经过最后一道指纹验证之后,谢斌终于看到了沐老爷子的收藏。让谢斌惊奇的是,这里并不是谢斌想象中的那样全是翡翠玉石,最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间客厅,里面摆着茶几小凳,还有一扇屏风。

    而且墙壁上挂着好多字画,谢斌随便扫了一眼,都是真迹,不乏黄公望张大千这种级别的作品。

    墙角还有一些瓷器,青花粉彩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一个兵器架,上面挂着几把刀剑。只是谢斌对这些没研究,也不知道好坏,不过看周围这配置,应该都不是凡品。

    尤其是那茶几和小凳子,还有屏风,都是老檀木所作,看风格却是明代的款式。以谢斌的眼力,自然能看出这是不是后来仿制的。尤其是那屏风,同样是老檀木,但是那屏风上的落款,却是王时敏的。

    王时敏是清初期绘画界“四王吴恽”中的第一位,其画风的构图变化虽然较少,可是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并且师从董其昌,少年时还刻意模仿黄公望的风格,在清初时期影响力非常大。

    不过他留下的作品不算多,因此现在市价也不低,虽然比不上他的师傅,但是也算的上中上档次的作品了。只是谢斌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他画的屏风,而且看落款,还是晚期所作,画风相当成熟,这收藏价值又高了几分。

    王时敏其实前边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明朝,康熙十九年就去世了,享年八十九岁。这一件屏风款式是明代风格,但是落款却是康熙十一年,这价值又大大的提高不少。

    当然,这只是谢斌看出来的东西,没看懂的还很多,尤其是墙上有些字画谢斌没来的及仔细看看呢。可就是这样,已经让谢斌赶到吃惊了。

    什么是家族,不是说一些人凑在一起就是一个家族,而是这一群人凑在一起还拥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才能保证这个家族的凝聚力和生存能力。而沐老爷子这样的家长或者族长,就负责掌管这些巨大的财富,为家族谋福利。

    这才是家族的观念,可以不考虑国家民生之类的东西,但是却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家族,不管什么时候,坐在族长这个位置上,就要为家族的生存和延续来c心。

    家族这种小的利益团体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到汉代尤为兴盛,三国时期曹c虽然有心打压,奈何死的太早,后魏时期家族势力更为强大,到晋一代,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

    隋唐时期也出了几位英明的君主,也曾经打压过这些家族势力,奈何当时的家族实力极为强大,不是轻易能动的。就像李唐一家,其实跟隋杨一家还是亲戚的,跟武则天一家同样也是亲戚。

    这前前后后百十年,打来打去的其实就是一家人在打架。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那些大家族相互联姻所造成的结果。那些家族最兴盛的时候,连李世民都不敢轻举妄动,好多决策上只能妥协。

    就这样,这些家族随着风雨兴衰,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又到了其鼎盛时期,因为时局的缘故,那些有能力的家族甚至掌控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命脉。

    比如说最典型的宋家,宋家三姐妹,一个嫁给老蒋,一个嫁给老孙,却嫁给了孔子第七十五代旁系孙孔祥熙。

    这老蒋和老孙就不说了,是当时国内最有名的也最有实力的人物,宋家能找上他们也不稀奇。这孔祥熙同样也不简单,是孔氏钱庄的继承人,这在商业上也算是强强联合。

    而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宋庆龄姐弟兄妹共六人,虽然在那个年代里引选择和政见的不同而分道扬镳,但是几人感情非常好,哪怕是在那段恐怖的岁月里,几个人之间的联系都非产紧密。

    而且,宋家兄妹等人一生虽然略有遗憾,但是终归都得了善终,而宋家却在宋庆龄的带领下,依然延续下来,直到现在。

    这里说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所谓的家族可不只是一个姓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一种古老而直接的思想观念,一种以家为本的生存手段。

    不过在十年浩劫时,好多家族被彻底打散了,家产什么也都被没收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