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酒醒刀 > 第十六章 魏倾夏

第十六章 魏倾夏

    观潮阁内局势顿时更加剑拔弩张,顾欢一脚将方凳踢向沈伴凤,双手持刀迅猛劈来,那口“血头颅”与空气震荡发出一声怪响,刀身鲜红如浴血恶鬼。沈伴凤也不迟疑,手中符剑“化虹”嗡嗡作响,炸裂剑身上的裹布,就欲刺将出去。

    “龙二”卫城恢见状,单手探出抓住顾欢的手中刀,硬生生止住其下劈之势,而“龙六娘”花千寻则闪身来到沈伴凤身前,双手向前优雅递出两段紫色绸缎,紫绸缎如长蛇般将空中方凳死死缠绕,甩到一旁。

    卫城恢看向顾欢,冷硬说道:“顾欢,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顾欢勃然大怒,如饿狼般看着身侧横加阻拦的卫城恢,下一刻用力抽回“血头颅”,鲜红刀身与卫城恢的覆甲铁手擦出一连串火花,不待后者反应过来,顾欢调转刀身再次一刀劈来,刀势远胜前一刀。

    顾欢有资格登上武评,绝非浪得虚名,一身金刚境的大宗师境界也绝非面前的卫城恢可以招架,否则坐上武评第十一位子的就是这“龙二”,而不是他顾欢!

    龙青扬的七个徒弟里,就属“龙二”卫城恢性子最冷,虽然在武夫境界修为上相较顾欢要差上一筹,可他从来不是服输的人。

    只见卫城恢双手握叉于胸前,铁拳上拳罡攒动,全力出拳击向顾欢,看来势要与后者来个两败俱伤,也要保住这东海城几十年来谁都必须遵守的规矩!

    就在此时,两人中间凭空出现一道人影,那道人影双手齐出,一手拿笛子架住顾欢劈来的狠辣一刀,一手出掌轻松接住卫城恢的全力一拳,那双深邃的眸子却盯着躲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秦尧。

    “顾十一,入乡随俗。”

    轻松拦下一刀一拳之人身着深青色文人服,长发浓密细长散于脑后,只留两缕青丝飘然额前,鬓角微霜却不显老态,那双似深水汪潭的眸子明亮醉人,面容倜傥,说不尽的写意风流。

    “魏笛子,我就知道你会管!”

    顾欢看见那人,顿时有些垂头丧气,牢骚了一句后抽刀扛在肩上,一屁股坐到邻桌喝起闷酒来,瞧上去就像个受了气的小媳妇儿。

    而卫城恢赶忙收拳敛气,连同龙六娘一起退后一步向那人弓身作揖,龙六娘理了理鬓角,竟是略微有些羞赧而又恭敬地说道:

    “魏叔叔,师父他老人家昨日还提起您,说甚是想念魏叔叔的‘潮散曲’。”

    来人正是“独占天下七分风流”的魏倾夏,下得一手好棋,吹得一手好笛,更是身具天象大气象的武评第三!

    魏倾夏闻言潇洒一笑,朝卫城恢和龙六娘微微点了下头,深深看了秦尧一眼,后者大概是没能欣赏到心驰神往的高手对决,同样有些垂头丧气,一个劲地唉声叹气。

    魏倾夏转身走到顾欢身旁,刚要说话,后者赌气般冲他摆了摆手,扯着脖子向龙六娘大声嚷道:

    “龙六娘,见到这个魏笛子就这般脸红害臊,难不成你真的喜欢他?还有我说魏笛子,你也想趟这浑水?你说你都大天象了还跟我顾欢争那小子干什么?这好东西都让你和龙王爷拿了,还让不让别人活了,啊?”

    “顾十一,脾气该改改了,他人之物莫强求。”

    “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本来只是想看看窟冢那老不死的和龙王爷谁更厉害,没想到能捡到这么个宝,让那小子得了便宜岂不是浪费吗?给我不更好?”

    魏倾夏显然和顾欢是旧相识,相熟得很,否则顾欢再大大咧咧也定不会和他这般言语。魏倾夏在顾欢的旁边安稳坐下,不插话也不喝酒,就那么一直盯着他,笑而不语。

    大概是被盯得心虚,顾欢悻悻然摸了摸肩上的“血头颅”,将其放在桌上,摇头晃脑地说道:“我不在东海城动手便是,出了东海城可别再拦我!”

    魏倾夏依然那副温醇模样,笑言道:“那年轻人自有命数,把魏某当朋友就听我句劝。”

    顾欢刚要出声反驳,就看见秦尧挣脱开身旁美艳女子的拉扯,屁颠屁颠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魏倾夏对面,好奇地打量着后者。

    看到这小子如此不要命,顾欢就要暴起,魏倾夏轻轻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微笑着看着对面坐定的秦尧。

    秦尧打量了一番后,“啧啧”了两声对魏倾夏说道:

    “你就是那个魏倾夏啊,怪不得我家凤儿整天念叨你,我这耳朵都起茧子了,还真是能让美人儿朝思暮想的风流模样啊。”

    顾欢可没有魏倾夏那般好脾气,听到秦尧这句无厘头的话语,一拍桌子,高声喊道:“小子,找死是吧?”

    “哎对了,这位大胡子英雄对我家凤儿有什么仇什么怨啊,为何刀剑相向穷追猛打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欠你五百两银子似的。”

    沈伴凤实在受不了秦尧的无理取闹,眨眼间来到后者身后,一巴掌拍在秦尧后脑勺上,然后将其“拎”起身来,面目表情地对顾欢说道:“要打趁早,不打别挡道。”

    顾欢本就是暴脾气,听到沈伴凤这句挑衅味道十足的话语,顿时火冒三丈,大骂一声站起身来就欲抽刀,身旁一直抚笛不语的魏倾夏见场面再次剑拔弩张,轻轻摇了摇头,不见任何动作,那顾欢竟是定立当场动弹不得。

    魏倾夏向沈伴凤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尽显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