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攻不下

第一百九十九章 久攻不下


    芦岭的山势前边尚好,至少有道路可行,后边十分险绝,陡峭壁立,不但陡峭,而且遍布苔藓,现在连ri刚过,苔藓湿滑,着手之处,莫说是人,恐怕连猿猴都难以攀爬翻越

    郭嘉说道:“我问过徐荣了,他说可以用铁戈拓山,攀爬登顶”

    “铁戈拓山”,意即用铁戈在山壁上凿出落足点,人顺着攀爬而上

    芦岭虽然不算太高,最高点也有二百余丈,试想一下,在一个二百多丈高陡绝耸立湿滑不堪的峭壁上凿洞攀爬,一个不注意,可能就是从高处跌落,被摔个粉身碎骨的结局这场面,只让人想一想就毛骨悚然

    文丑前世是平原人,这一世还是平原人,荀彧李宣等也是生在平原长在平原,甚少到山地来,听了郭嘉转述徐荣所言之“铁戈拓山。攀爬登顶”此句,或惊讶或骇然,不管惊讶也好,抑或骇然也罢,到最后都转成了钦佩

    文丑说道:“陈君竟有如此胆勇?”

    他令人上到前线,把徐荣召回。当面询问之:“我闻君昌言,说君建议‘铁戈拓山,攀爬登顶’?”

    徐荣沉稳地应道:“是”

    “后山险峭,猿猴不得度过,君有几分把握?”

    “午家在黄榆岭,黄榆岭之险也许略不及芦岭后山之险,但午当年在黄榆岭,翻山越岭攀附峭壁却早已就攀附惯了,不敢说有十分把握。五六分的把握还是有的”

    “五六分的把握?……,后山绝峭,万一失手,天仙难救,君可知否?”

    徐荣面sè如常,答道:“知”

    “既然知,还要爬?”

    “午受中尉知遇厚恩,没有中尉。午这辈子也许就是一个斗食亭长,今既得中尉拔擢。焉能不效死?午此次若能成功,为中尉破一大贼,如不能成功,赵郡不过少一个故亭长”

    徐荣这是要报恩,如果他成功了,文丑能够击破黄髯。如果他不成功,对文丑对赵郡也没有损失,只是少了一个前任的斗食亭长

    文丑熟视他良久,见他从容镇定,很激赏他的勇气。说道:“好!君既有此等的壮志胆勇,我自当玉成君此次攀越后山,都需要什么?尽管言来”

    “黄髯虽将大部贼兵带到了山腰,但山顶上料来应还是有些守卫的,午一人独去肯定不成”

    “需要带多少人同行?”

    “午已从同乡少年门下宾客和本屯兵卒里选出了二十人”

    “可要我再从别部中选些轻捷能行者?”

    “不必了,有此二十人足矣!午所需要的,只是百炼戈头二十个”

    “二十个不够,我给你六十个!”

    山石坚硬,凿洞一需要体力,二需要工具的坚锐,人手一戈可能不够用,为避免出现攀爬途中戈头崩裂的现象,一个人至少得带两个备用的

    之所以徐荣只要“戈头”,不要“矛头”,也不要宝刀什么的,却是因为“戈”这种兵器在凿洞的时候有它独有的优势,与刀和矛的直刃不同,戈是“曲头”的兵器,“戈头”这个部位既有能握的直柄,又有能凿洞的横刃,非常方便

    文丑部中使用长兵器的兵卒多是用的矛,但戈也还是有的

    他一声令下,从全军中jg选了六十柄百炼jg铁所铸之戈,取下戈头,交给徐荣

    同时,荀彧李宣又组织人手,用衣布等物编造了五根长绳这五根长绳均长达二百余丈,却是预备给后续上山兵卒用之的只凭徐荣等三十一个人,他们就算是一个不损失的尽数爬到了山顶,估计也难以对山顶的守卒造成大的威胁,所以得有后续的部队不是每个兵卒都有徐荣等人的胆勇和身手的,这就需要绳子了,后续的兵卒可以拽着绳子攀援上去

    绳子太长,二百多丈,徐荣等只有三十一个人,不可能把这五根绳子全带上去,文丑令他们只带一根绳子上去,如果进行得顺利,那么余下的绳子可以由后续的兵卒带上去

    李宣选了最牢固的一根绳子,将之分成三十段,每段长六七丈,分由徐荣等三十一人肩负之

    文丑又令荀彧从后部的军中选了二百勇敢轻捷之士做为后续攀山之兵卒

    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天已下午,兵卒们已经吃过了午饭,前边的李典刘庆赵云等早已开始了一次的进攻

    徐荣和他选出的那三十人饱餐一顿,齐至文丑近前

    军中酒,文丑命取山泉来以代酒,亲自给徐荣等三十一人各盛满了一椀,自端了一椀,一一目注他们,说道:“我昔在颍川时就久闻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今诸君自愿从陈君以铁戈凿山,攀绝壁击贼,胆气壮勇,不逊赵地古士!赵地不仅以士之豪侠慷慨闻名,而且盛产宝刀名剑,但凡yu铸宝刀名剑,非要以冷泉好水磨砺不可,这是芦岭的山泉之水,寒冷凌冽迫人,今用此代酒。正配诸君如宝刀名剑之锐气,我便以此水,预祝诸君功成!”

    他一饮而粳把椀摔倒地上

    徐荣与那三十人亦一饮而粳将椀摔地

    山腰上战鼓如雷,喊杀震动远近,回音入耳不绝,徐荣与这三十人向文丑行了个军礼。徐荣带头转身,那三十人紧随其后,在山道两侧兵卒们的目视中肩负绳捆腰带戈头,慨然向山下行去

    文丑是主将,不能离开这里,去后山的这一支奇兵由董直负责董直稳重,可担此重任他带着选出的二百兵卒亦辞别文丑,从徐荣等下山

    看着这二百多人沿着狭窄的山路迤逦而下,文丑很消他们能够成功。这条计策是郭嘉最先提出的,他因询问郭嘉,说道:“君昌,你以为陈君叔至等人此去,有几分成功之胜算?”

    “我与徐荣认识的时间不长,但以我的观感,此人不是个大言之辈,况且他此次攀援后山乃是身先士卒。料来他不会拿他的xg命说笑,……。他既然对中尉说有五六分的把握,那么至少就会有五六分的把握”

    文丑点了点头,目送徐荣董直等人去远,转对郭嘉说道:“离傍晚还早,陈君等便是绕到山后,一时半刻也不会攀山。君昌,为免引黄髯生疑,山腰的攻势不能停,你回前线去吧,告诉曼城阿邓李宣何仪。命他们轮番上阵!”

    今天的天气不错,阳光灿烂,视野很好,大下午的,徐荣等绕到后山后肯定不能马上就攀援,至少得等到傍晚,这样才能避免被山顶的守卒发现一个是为了不引起黄髯的怀疑,再一个是也不能确定徐荣等能否成功,所以山腰的攻势还是要继续的

    郭嘉接令,自去山腰

    文丑看他上去,心中想道:“君昌有奇谋,也有勇气,却不够沉毅坚韧,非是带兵之才也”

    文丑虽然没有去山腰亲自指挥战斗,但他在底下仰观之,却足能把山腰的战事看得清清楚楚

    早先郭嘉徐荣在攻山时,他两人的表现尽入文丑的眼中

    相比徐荣的果敢勇武,郭嘉在指挥上显得有些犹豫迟缓,不够果决,尤其是在陷入苦战后,他的这个迟缓犹豫表现得加明显

    顺风仗谁都会打,要想真正地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带兵的材料只有在苦战时将乃一军之胆,临阵狐疑是三军之灾,只郭嘉表现的这个“迟缓犹豫”,他就不是带兵的料儿

    ——当然,这不是说郭嘉怯懦,他也是勇气的,要不然他不会主动请缨去山中招降旧友,不会驰驱数百里,深入到王当的部中去探听情况,可他的这个“勇”,就眼下看来却非大勇

    人非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

    秦舞阳年十二岁就敢在市上杀人,入了秦王宫中却sè变振恐,要非攫为之掩饰,差点就要露出马脚秦舞阳的这个勇就不如攫的勇攫虽勇,到死都sè不变,可如果让他去指挥三军,与敌人苦战,他却可能也不行士之勇和将之勇,虽都是勇,然却不是一回事儿

    故有话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通过此次攻山之战,能看出郭嘉徐荣两人的优劣长短,却也是一件收获

    ……时当十月底,已是孟冬了,ri短夜长,又是在山中,周围群山环立,天暗得早,刚到酉时,天sè就已晦暗下来

    山腰的李典刘庆李宣何仪郭嘉赵云等数次组织进攻,连番功而返

    文丑自起兵以来,除了在颍川郡与波才何曼作战时打过这么艰难的仗,之后就再没有过了黄髯在山腰布置的三个壁垒,两个都已打下,唯独剩下的这最后一个,苦战了几乎一天了,仍然不能克之李宣望而生叹,说道:“山道险阻,这山地之战与平原之战迥然不同啊”

    久攻不下,此中固有山地战与平原战不同的原因,却也不能排除“人”这个主要因素

    文丑饮山腰上黄髯的军旗,说道:“今早入山前,叔至带人生擒了一个黄髯的斥候,百般拷掠,问其贼情,这个斥候却不肯吐出半字;攻山至今,我部伤亡甚众,贼兵伤亡众,而观贼之士气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受挫多少,……,这个黄髯颇能得众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