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警之崛起 > 第40章:装备更替14

第40章:装备更替14

号“蜂鸟”,是蓝天直升机公司研发的一种单发轻型直升机。其总体设计可以追溯到蓝天直升机公司在1930年代研制的369型原型机。后者在近5年里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梦想的执行秘密任务的平台,但是因为技术的问题一直没有真正的成功过。

    1935年,在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相关人员的输送,蓝天直升机公司终于是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且成功的得到了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认可,并且以后在军民两界占取了不小的份额的“蜂鸟”直升机家族。

    作为“蜂鸟”家族的第二款直升机(第一款是试验机,并没有被采纳),有很多有点,比如小巧的尺寸、具有高抗坠性的机体和坚固的滑橇式起落架。为了进一步提高战场上在被击中后机组人员的生存几率,z35型“蜂鸟”直升机的机身加长了381厘米,相应加大了机身的后舱门,便于装卸和补充弹药。它的旋冶径只有833米,从前桨尖到机尾的长度只有995米。

    z35型“蜂鸟”直升机的机头比较尖削,下面安装了一个双模式搜索灯。这个突出的部位内安装了防弹玻璃座舱。

    该机的旋翼系统采用了6桨叶,增加了载荷能力,从而获得了更高的低空飞行速度。它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132千克,海平面最大速度为245千米/时,使用升限达到6100米。

    这些性能使z35型“蜂鸟”直升机符合中华军方针对无地效悬停制订的6k/95标准。在一种典型任务重量状态下(大约1800千克,包括两名机组人员、满载燃油和武器),该机可以携带一副武器挂架,将外挂点数目增加到4个,显著增强了武器外挂能力。根据战术需要,飞行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抛弃外侧挂架。

    略有遗憾的是,z35型“蜂鸟”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中没有采用液压系统,依然沿用着机械传动,使得飞行员会感到操纵负荷较重,但是可以更好地响应飞行员的指令,在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仍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简化了维护工作

    因为z35型“蜂鸟”直升机造价便宜维修简单,所以在获得军方订单之后,立刻得到了公安部门的关注,而且按照相关的要求,在每个市级城市都必须配备三架z35型“蜂鸟”直升机,而且一些重要的监狱也会有一定数量配置。

    但是因为每年的生产数量有限所有只能是先让军队装备完毕之后,才可以装备警用部队。

    z35型“蜂鸟”直升机:旋冶径:830,尾桨直径:130,旋翼尾桨中心距:458,机长(旋翼前后放置):98,机身长:701,机高(至桨毂顶部):248,滑橇间距:206,前舱门(高x宽):119x089,货舱门(高x宽):104x088,座舱长度:244,座舱最大宽度:137,座舱最大高度:131,旋翼桨叶面积(每片):069平方米,尾桨桨叶面积(每片):0079平方米,旋翼桨盘面积:5060平方米,尾桨桨盘面积:132平方米,垂尾面积:052平方米,平尾面积:072平方米,空重(包括设备):722kg,设计总重:1090kg,超载总重:1225kg,设计桨盘载荷:021kn/平方米,设计功率载荷:58kg/kw,最大允许速度和最大巡航速度(海平面):241k/h,巡航速度(最大航程、海平面):216k/h,最大爬升率(海平面、军用功率):933/s,最大爬升率(海平面、最大连续功率):631/s,实用升限:4815,有地效:3595,无地效:2225,正常航程(高度1525):611k,转程航程(590kg燃油):2510k,乘员:最多搭载6人(机内除正副驾驶外,可搭载2人,4人可直接坐在机翼上搭载)

    还有一种是改装后的武装直升机,机体两侧分别安装了一挺127重机枪和一个60火箭发射槽。

    最后一种就是一种大型运输直升机,对于大型运输直升机是一个非常难攻克的问题,一开始甚至有人提出不用大型运输直升机,因为现在可不是什么放空导弹啊,那些可以用诱饵弹就能躲避,现在都是高射机枪为主,那玩意儿完全没有办法躲避,还有就是要是只是放在后方运输的话,就有点太奢侈了。

    但是最后还是在陈豪宇强力要求下,重型运输机的研究还是提上了日程,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巨人直升机公司已经提交了一份有关重型运输机的报告,并且样机已经制作完毕,随时都可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