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 第 52 部分

第 52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冲哈哈大笑;不小心牵动了嘴角的伤痕;忍不住哼了一声;于是又抽了一口烟;享受着久违的味道;过了一会;才说道:“阿名;你想经营酒店的事;跟家里沟通了没?”

    “我跟老头子提了;他就嗯了两声;什么话都没讲。”吴子名吐了个烟圈;说道:“我琢磨着吧;他的意思是默许了。”

    “那挺好;搞批文要多久时间?”

    “批文不难;上头早有建国际酒店的规划;只是一直没钱搞。”吴子名停了一会;又说道:“冲哥;你能帮我找点来钱快的生意么?”

    “怎么?手头紧?”

    “不是。”吴子名摇头;他猛抽一口烟;然后丢掉烟头;说道:“搞国际酒店动静不小;我要是一毛不拔;空手套白狼白拿股份;一来对不住冲哥你;二来容易落人口实;影响老头子的声誉。我现在能动的钱;只有几十万;这点钱吃喝拉撒是没问题;但搞酒店就不够看了;冲哥你一年轻松赚几亿美元;不知道有没有门道;让我也短时间内赚一笔;然后拿来合资搞酒店。”

    “做生意不是光看真金白银的;权力和人脉;都是资源;你能搞到批文;就是本钱。”沈冲把烟头丢尽床头柜的水杯里;说道:“你听说过融资租赁么

    “那是什么?”

    “这是金融上的概念;具体定义听绕口的;我也背不出来。”沈冲仰面看着雪白的天花板;说道:“不如这样吧;建大酒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咱们俩先搞个别的生意;练练手。”

    “冲哥你讲。”

    “上次你说民航下个月从空军独立出来;具体是什么时候;你知道么?”

    “知道。”吴子名又抛了一支烟给他;说道:“邓公在除夕前一天;和民航局长沈图开会后;已经定下来了;3月5号;民航改为国务院直属。”

    沈冲拣起落在被子上的香烟;说道:“那你和民航的人熟不?”

    “熟的很。”吴子名不再藏着掖着;他点上香烟;把打火机丢过来;说道:“我小叔就在民航局上班;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清楚时间。冲哥;你打算做民航的生意?”

    “也不算是。”沈冲拿着打火机;却没点烟;说道:“我每次来北京;都感觉交通特别不方便;所以想买架私人飞机;放在广州的白云机场;以后来北京;就免了排队候机的麻烦。”

    这年头;内地能买一辆私家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沈冲的话让吴子名目瞪口呆;他叼着烟;下意识的问道:“你要买飞机?”

    “是啊。”

    “冲哥;你豪气”吴子名心悦诚服的送了个大拇指;说道:“我本来以为自己也算个有钱人;现在才知道;我p都不是;飞机都说买就买;不愧是财神。”

    “私人飞机不算什么;不是很贵;美国很多人都有的。”沈冲摆摆手;说道:“香港的启德机场建在市区;空间狭小;又只有一条跑道;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降落;不具备养私人飞机的条件;所以我想把飞机放在广州。你如果能帮我把飞机挂靠在民航下面;可以在境内飞行;我给你100万美元的劳务咨询费;怎么样?”

    “冲哥;你这是考验我呢?”吴子名咽了咽口水;说道:“好;我去试试

    注:宁宁为虚构;不存在附会和隐s。

    第三卷 第六十六章 财团十六

    薄薄几张纸;沈冲翻来覆去的看了半个多小时;才递还给邱立本;说道:“所有条目;都核对过吗?”

    “核对了;我昨晚每个字都检查了三遍。”邱立本点头;他小心的把稿纸收好;放进公文包;说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采访国家领导人;还能得到这种极具历史价值的新闻;此生足以;沈先生;谢谢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沈冲为之一笑;要是邱立本知道这几页纸上的内容;是他去年捣鼓出来的;估计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

    “邱总编;行李收拾好了吗?”

    “我早就收拾好了。”邱立本急不可待的说道:“真恨不得马上飞回香港;现在就发布这么重大的新闻。”

    “我们是杂志;不是报纸。”沈冲用手指轻敲着炕上的小几子;说道:“深度为主;不必刻意追求速度。”

    “沈先生;这种新闻;别说是周刊;就是月刊;也会打乱出版计划;立刻发行的。”邱立本直摇头;说道:“我真后悔没有在离开香港之前;提前预定好印刷厂;要是定好了;明天就能出版。”

    “欲速则不达;不急。”沈冲安慰道:“这是独家新闻;其他媒体没那么快知道的。”

    “话不能这么说。”邱立本扳着手指;说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这些全是官方机关报纸;比我们的能量大的多;说不定我们昨天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知道消息了;我现在是心急如焚;昨晚一夜没睡着。”

    “他们确实能量很大;但你想过没有。”沈冲慢悠悠的说道:“这个政策;条理清晰;论述严谨;明显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这些大报坐拥地利人和;为什么连蛛丝马迹都没报道过?领导人为什么不通过官方的新华社发布这个消息;反而对我们这家创刊号都没出来的新杂志透露?”

    “为什么?”

    “因为中央要通过我们的报道;去试探英国政府和香港民众的反应。”沈冲动了动坐麻了的腿;说道:“中英马上要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了;如果官方通讯社发布这个政策;弹性比较小;容易陷入被动。”

    “可这是最高领导人亲口讲述的;权威性毋庸置疑。”邱立本争辩道:“我们发布;和新华社发布;能有什么区别?”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中共不是独裁制;而是集体领导制。”沈冲从炕上下来;站直了身体;意有所指的说道:“今天是月日;明天将召开第十一届五中全会;会议持续到日。”

    邱立本终于明白了;说道:“沈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报道的;只是领导人的个人意见;还不是正式政策?”

    “没错;以后或许会成为正式政策;但暂时还不是;所以才让我们来发表;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沈冲摸了摸额头的纱布;说道:“我回去收拾行李了。邱总编;你别太激动;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回香港后;有的你忙。”

    沈冲看了一眼呆呆出神的邱立本;摇头一笑;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他这次带着邱立本来北京;本意是想仗着自己的人脉;采访几个大佬;给中文时政新闻杂志的创刊号曾加份量;没想到邓公忽然接见了他;还给了一个采访的机会;而采访时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国两制”政策。

    去年沈冲去黄山之前;苦思冥想着能吸引邓公的招数;伊朗革命太遥远;越南战争又打的太快;自己本钱不够厚;炒作来炒作去也只是个有点钱的香港小青年;难入大人物法眼;最终他一咬牙;一横心;把“一国两制”给端出来了。

    前世沈冲上高中的时候;正值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当口;不仅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三天两头的介绍;政治教科书和参考书上也是连篇累牍的介绍“一国两制”;大考小考里必出;各种要点都要背诵;搞的他毕业好多年后;还记得其中大部分内容。

    于是他把能记得的东西;全都写出来;然后跑到黄山放大招;在1979年;“一国两制”的概念还处在萌芽状态;于是他豪赌成功;大招效果不错;吸引了邓公的注意。

    沈冲敢去捣鼓“一国两制”;也是因为这个制度并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来;它不仅是有历史沿革的;也是中央关心的焦点;比搞“知识经济”那一套要容易被人接受。

    “一国两制”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19ul年;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台湾归还祖国……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国两制的最早雏形;而根据沈冲查到的报刊资料;邓公在1978年;连续数次提及有关“一国两制”的概念。

    10月8日;邓公在会见日本文艺家江藤淳时说:“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比如说;美国在台湾有大量的投资;日本在那里也有大量的投资;这就是现实;我们正视这个现实。”

    这话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统一后将尊重台湾的现实情况;并保护外商投资;这是邓公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最初思考。

    ll月14日;邓公同缅甸总统吴奈温会谈时谈到台湾问题;又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到了1979年;3月39日;时任香港总督的麦理浩访问北京;邓公明确提出;]年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还可以搞资本主义。

    邓公的话;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也是沈冲打时间差;捣鼓“一国两制”的灵感之一;因为根据记忆;直到19年l月;邓公才最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在短短两三年内成型;并最终成为政策;说明国家高层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分歧;风险很低;而香港回归问题迫在眉睫;邓公必然很上心;这是沈冲最终选择用它来当大招的缘故。

    现在;这个大招终于开花结果了——他的所作所为;外界无从知晓;但在高层心中;他是香港问题的权威;以后回归谈判和基本法什么的;他很有可能有机会去掺合一把。

    不过当前而言;“一国两制”的大招效果已经过期了;想要继续吸引高层的眼球;是该要发下一个大招了……

    第三卷 第六十七章 财团十七

    “宁宁;你去香港;准备读什么?”

    “我还没决定;8月份才正式入学呢;现在是去借读;考察一下。”

    “宁宁;不如去美国读书吧;来洛杉矶;和我一个学校;我带你到处玩。

    “你就知道玩。宁宁;你在香港住在哪里?”

    “爷爷已经帮我安排好了;在一个叫做碧瑶湾的小区里;据说那里环境好;安静;离香港大学很近。”

    “那里确实挺好的;我去看过;有山有海;树木也多;空气好;而且是去年刚开盘的新楼;是全新的房子;碧瑶湾离我们家很近的;宁宁;有空常来我们家玩。”

    “嫂子;你不也是只知道玩”

    沈冲听着后面座椅上三个女孩子的闲聊斗嘴;微微一笑;他比李开元对碧瑶湾的了解更多一点。

    碧瑶湾是郑裕彤旗下的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香港岛西南钢线湾临海山腰;薄扶林区多利道555号;环境恬静;远离繁嚣;坐看海景;交通方便;1979年一开盘;就被视为豪宅。

    碧瑶湾只有一千多个单位;买房的非富即贵;其中有一个业主;沈冲和他一起吃过饭;这人名叫李君夏;是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警察部队里最有权力的华人;安排宁宁和他住同一个小区;而且是同一栋楼;可谓用心良苦。

    “张经理;宁宁的住所;是你们安排的吧?”沈冲问身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谢顶老人;说道:“是不是8号楼?”

    老人双手相交;四平八稳的靠在椅背上;他微微点头;说道:“妥善安排国家领导人的子女到香港求学;也是我们华润公司的责任之一;而且我是宁老总的老部下;于情于理;都得把宁宁照顾好。”

    这个老人;是华润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先成;而这架飞机;并不是普通的民航飞机;而是公务包机;里面的乘客;除了沈冲李开元这几个搭顺风飞机的商人;其余全是国家于部;有计划经济委员会的;有对外贸易部的;有轻工业局的;有省市地方的外贸代表;林林总总五十多人;而他们的目的地;就是香港的华润公司。

    很多人提及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总是会想到四大洋行;想到李嘉诚包玉刚;但要真论起影响力;在香港有两个公司最重要;那就是汇丰银行和华润公司——一个左右香港的经济金融;另一个左右香港的日常生活。

    因此华润公司办年会的时候;港督都会出席道贺。

    华润公司名义上是公司;其实是中国政府在香港设立的对外贸易窗口;是以私人名义在香港注册;再通过内部协议;规定私人代国家持股的灰色影子公司。

    华润在解放前的丰功伟绩不提;在解放后;六十年代开始;内地用“三趟快车”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其中活畜、活禽占香港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而这些商品;均有华润下属的五丰行独家代理销售。

    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的时候;油价米价暴涨;华润公司把内地的石油和大米输送到香港;平抑油价和米价;从而控制了香港民众的日常生活;等到了1980年;华润已经涉及加油站;仓库;货舱;码头;油轮;车队;商场;超市;地铁建设等诸多行业;拥有几十家子公司;不声不响的成为香港商界的大鳄鱼

    华润不仅在香港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内地同样威风八面;它是对外贸易部直属的国营企业;垄断了内地所有省份的对外出口贸易业务;每年进出口贸易额数以十亿美元计算;是内地实力最雄厚;也最让人羡慕的工作单位之一;福利多;待遇好;还能在香港的花花世界上班;很多人都是挤破头对里钻;几十年后;在互联网上随便查查;就能发现很多二代都和华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华润就是创始单位之一;1978年它又开创了“三来一补”的贸易模式;因此此时香港人想要去内地办厂或者投资;华润是绕不过去的坎。

    李开元在深圳丨办玩具厂;能那么快奠基投产;也是因为有华润的参与——沈冲走通高层路线;让上头下文件;让华润投资支持;象征性的在玩具厂占一点股份;然后以中央企业的身份;帮忙解决了很多很多的手续问题;要知道此时;在内地建一套普通房子;就要跑几十个部门;盖uu多个章;没有华润的帮助;将会面临着成堆的麻烦和扯皮。

    李开元的玩具厂大获成功之后;香港几乎所有的商人去内地做投资办厂子之前;都会先去华润公司请客找人;求华润入股;如果华润不入股;宁愿不投资——一方面是有华润参与;可以免掉很多手续上的麻烦;二是华润是国营企业;批着虎皮在社会上阻力小;要知道此时内地;资本家可不是个褒义词;三是万一内地政策变了;投资打水漂了;还可以从华润那里讨点汤水回来。

    总而言之;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华润公司风光无限;但盛极而衰;是世上不变的真理;华润表面光鲜亮丽;其实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

    1978年;内地开始外贸系统改革;当年8月;广东率先从外贸系统分离;开始自行经营进出口贸易;上头指示;华润公司不仅要把广东生产的商品对外贸易代理权交出来;连经销商团队和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也要交出去。

    时隔一年之后;1979年8月;福建;北京;上海;天津相继脱离外贸系统

    虽然国家经贸部三令五申;暂时不允许其他省份脱离外贸系统;但不患寡而患不均;动乱刚过;大家都穷怕了;谁不想抢点外汇回来改善生活?于是几个月之内;十多个省市宣布外贸独立;脱离国家统一外贸系统;自己对外;自负盈亏。

    华润公司失去了内地大部分省市商品的货源;实力大减;不仅如此;各省市的外贸单位缺乏基本市场商业概念;团队又良莠不齐;带着大批商品来到香港后;有的强买强卖;有的低价倾销;有的暗箱c作;有的损公肥私;严重冲击了华润苦心经营几十年的经销商体系;华润保护经销商;被内地骂;保护内地;又被经销商骂;左右不是人;可谓焦头乱额;苦不堪言……

    “张经理;我听说你在对外贸易部开会的时候;连续骂人骂了四天。”沈冲装作一副八卦好奇的样子;说道:“效果怎么样?给华润骂回来什么好处了没有?”

    “能有什么好处哟;我只是求个爽快。”张先成一副听天由命的表情;说道:“我年纪大了;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不求名不求利;只是看不过那些后生们乱搞一气;坏了我们华润的名声。”

    “张经理;你唬我呢。”沈冲笑呵呵的说道:“都说老实人不发威;一发威吓死人;您是经贸部的老前辈;这一骂;上头一定会整顿的;到时候华润的日子就好过了。”

    “整顿那是一定要的。”张先成慢悠悠的说道:“不过全国都在改革;华润不能独善其身;也需要改一改了。”

    “哦?”沈冲来了兴趣;问道:“怎么个改法?”

    “华润以前以外贸代理为主要业务;不过从这次开会的情况来看;各省市外贸独立是大势所趋;扭转不了的。”张先成微眯着眼睛;说道:“以我看;华润只能转型去做实业;毛主席说过;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内地各省市不给我们商品;华润就自己生产;自己卖;我们有商场;有超市;有轮船有火车;这是大优势;别人比不了的。”

    “那华润打算做那一块的实业?”沈冲旁敲侧击;问道:“是生鲜养殖业;还是纺织和日用品;又或者是房地产?我听说你们在和李嘉诚合作;开发天水围?”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张先成口风严密;念口号打太极拳;说道:“天水围的工程;还在规划阶段;争议很大;八字还没有一撇。”

    沈冲呵呵一笑;恭维道:“张经理;您老可真是滴水不漏。”

    天水围的房地产开发;是香港回归谈判时候的一件著名纠纷;张先成口风再严密;也挡不住沈冲的先知先觉;他过了一会;才问道:“我听说华润现在还是无限责任公司;如果去做实业;想必会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

    “那是必然的。”这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