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之董卓布武 > 第 3 部分

第 3 部分

谋划的事情撇的一干二净。

    他董卓不倒,徐晃是武夫,汗马功劳是少不了的。

    他要是倒了,只要一打着武夫的旗号,汉少帝抡起功过来,他只是一打手,顶多是一个从犯,以后也不是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徐晃?”董卓心下却是不惊反喜,他压根就没有一时片刻就折服一员大将的心思,要是他董卓有这样的魅力,名臣名将誓死效忠,这洛阳哪还会有如此多的人反对他?

    人可以生的不聪明,但绝对不能自以为是。

    “哈哈哈。”董卓大笑道:“好一句本将矛戈所指,必定冲锋陷阵。”

    笑了片刻,董卓眯着眼,道:“你这柄利剑迟早有勇武之地。”沉思了片刻,董卓扫了眼,不言一语,恭敬的另旁人指不出半分毛病的李肃。

    言道:“公明先带着你的那些亲随,与主簿下去维系一下宫内的秩序,等本将收了兵权,一个校尉是跑不了的。”

    “诺。”徐晃与李肃应诺了一声,恭敬的退出了殿外。

    “校尉?”已经意识到危险的徐晃,再也没了一步登天的喜悦,有的只是沉重。

    但李肃却很高兴,董卓手下人才稀少,徐晃不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夫,就能有校尉的职位,那他呢,是中郎将,不,一定是朝中重臣。

    “主公,徐晃此人三心二意,不可重用,当速除之。”李儒望着徐晃退去的背影,眼睛里尽是狠辣与果断,手微微的做了个下切的董卓,y狠道。

    悚然一惊,董卓细细打量了下,在他面前如同忠犬一般的李儒,见李儒眼中的y狠,董卓面容肃然,道:“人都是有私心的,本将不求他能在本将死后为我尽忠,只求不在危急时刻背后暗算一刀,文宣要记着,能坦言自己所思的人,比表面恭敬的小人,要强上百倍。”

    “明知道三心二意,还要一用,这…。”心里虽然不认同,但李儒却不打算拂董卓的面子,于是恭敬拜道:“主公说的是,儒鲁莽了。”

    这个徐晃恐怕得好好的监视一翻了。

    “嗯。”点了点头,董卓忽然觉得腹中空空,于是笑道:“大半天没吃食了,本将到有点饿了,文宣,去传点膳食来。”

    “诺。”一愣,但李儒却恭敬的应了声,缓步退下。

    第十三章 夜宿龙床(求推荐票票)

    整个南宫的太监也杀得差不多了,不过灵帝生前养的宫女歌姬到是颇多。

    扶摇殿内,十余名歌姬在殿上翩翩起舞,虽无礼乐,但歌姬妙曼的身形,优美的舞姿,纯纯的汉代风情,仍然让董卓心醉。

    吃着案上的饭菜,一杯杯的酒水下肚,董卓的一对虎眼中毫不掩饰赤ll的欲望。

    自从享受过碧芽儿成熟美艳的身躯后,董卓就如同刚学会享受生命的婴儿,对女人柔嫩火热的身躯充满了渴望。

    而坐在一旁边作陪的李儒则显得要斯文很多,夹筷的动作不紧不慢,眼中清澈见底,只有偶尔一瞥间才先露出一丝欲望,但却只维持片刻便消失不见,可见其惊人的自制力。

    抬头见董卓眼中的欲望越加浓厚,李儒微微一笑,并不以为然,反而很是欣赏,有强烈欲望的男人,在有的时候就会转变为巨大的野心,美人,醇酒,江山,只要董卓有心,这些,只不过是弹指间而已。

    放下碗筷,李儒微微一笑,拜道:“美色当前,自是男儿驰骋之时,然大事未成,主公当小心节制,切不可纵欲过度。”

    “儒先告辞了。”

    董卓闻言微微一愣,放下刚夹了快r的筷子,疑声道:“本将晚上就住在这?”顿了顿,又道:“是不是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先住着?”

    董卓夜宿龙床,以玩弄灵帝妻妾为乐的事情可是被那些忠心汉朝的大臣们抨击的体无完肤,这…。。

    “主公再怎么避嫌,仍然是夜宿皇宫,一个大不敬的罪名永远被那些大臣们记在心里。”对董卓表现出来的瞻前顾后有点疑惑,但李儒还是开导道:“既然该做的都做了,不妨霸道到底,睡一睡龙床有何不可。”

    “霸道?”董卓细细咀嚼着这两个含义颇重的字,带兵入京,挟持汉帝,威迫百官,他干的事哪一件不是霸道非凡,即使事后他再怎么努力撇清,这恶臭的名声是死死的套在了他的头上,甩都甩不掉。

    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把霸道进行到底?董卓?既然做了董卓这样的男人,不横行霸道,他能叫董卓吗。

    而且他吃了今天可能也就没了明天,还有什么好顾忌那些虚的,他董卓光g起来整个大汉国的天恐怕都得抖上一抖。

    “哈哈。”彻底的抛弃了心中的一切包袱,董卓吐出一阵畅快无比的笑声。

    “好,文宣先去徐荣处,如遇到事变好帮衬着他。”笑过之后,董卓痛快的对李儒道。

    “诺。”隐隐一笑,李儒起身而退。

    随着李儒的退去,大厅上的那些歌姬明显的一顿,偶尔撇向董卓的眼神也带着点点惧意。

    其中之意不言而愈。

    酒喝得有点多,这热气不自觉的涌上了心头,董卓对这些细节也变得迟钝了起来,随手指了指一个看起来比较清秀的歌姬道:“来,扶本将前去歇息。”

    那个歌姬一愣,犹豫的看着眼前这位雄壮无比的将军,半天没挪出一步。

    董卓略有点不悦,他长得也不是太难看啊,而且说的好听点是充满了阳刚之美,你丫的。

    一个月来,董卓整天指使着下人,也养成了点气势,一怒而有威,使得这名歌姬越发慌乱,眼中泪光点点。

    “将军这是要去偏殿歇息,还是去琼瑶宫?”到是一位看似有点威仪,面貌亦是其中佼佼的歌姬,对董卓盈盈一礼,娇声道。

    “呃,怎么说?”董卓眯着眼问道。

    “琼瑶宫为取乐之所,偏殿则为歇息之地。”歌姬低头,恭敬的答道。

    所谓琼瑶宫是汉灵帝所造,引渠水环绕造势浩大的l泳馆,分一千间,里面常住者无数姬妾,天天陪汉灵帝l泳取乐。

    董卓虽然是有色心,但还没被迷住心窍,这地方要是去了,想拔出来,恐怕就难了。

    “去偏殿。”董卓起身道。

    这歌姬讶然的看了眼董卓,对场上的两个歌姬使了个眼色,她则轻轻的上前扶着董卓。

    其她人则担忧的看了眼满脸红光的董卓,这才一一的施礼退下。

    董卓只觉得身心一轻,一股清静幽雅的香味从鼻孔转入,使得他心中的欲火越发旺盛。

    自然而然的环着美人的柳腰,半个身子都搭在了美人儿的身上。

    歌姬只觉得浑身一重,差点跌倒在地,咬了咬银牙,小腰一挺,这才堪堪稳住。

    身后两人见状连忙上来帮忙,三人合力,这才扶起董卓,朝殿外走去。

    门口的西凉兵先是诧异的看了眼几乎是被架着的董卓,随后艳羡的看了眼三个绝色人儿,相互露了个隐晦的笑意,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

    董卓浑身被三个柔软的身子环绕,只觉得欲火不断上升,刚走进一间陌生的房内,几乎饿虎扑羊般,撕碎了几人的衣衫。

    一阵y靡的娇喘声顿时充斥了整间房屋。

    ………。

    天上明月皎洁,几缕轻柔的月光轻轻的挥洒而下。

    一间酒楼内,几个年轻的士人,饮着杯中之酒,欣赏着天空中的皓月,好不自在。

    其中一位忽然破口大骂道:“董卓匹夫,挟持圣上,夜宿皇宫,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李兄禁言,那董卓骄横跋扈,听说能一言不合而拔剑杀人,他挟持圣上连诸大臣都图之奈何,咱们升斗小民,还是不要妄加议论为好。”旁边的一个年纪稍大点的青年话刚出口,就引来周围一片鄙夷的目光。

    “哼,有汉数百年间,就出了个王莽,最后还不是身首异处,留下累累骂名?董卓也未必能威风几天。”先前那位出声喝骂董卓的青年,引西汉末年的王莽为例,对董卓是大加抨击。引来众位年青气盛的青年一阵叫好。

    与看似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自提剑诛杀董卓几人不同,角落上坐着的一位青年,只是孤孤单单的饮着酒,面上说不出的落寞。

    那个被鄙夷了的青年灿灿的拿着酒杯,走到角落处,向落寞青年举杯问道:“在下明日将举家远赴长安避祸,荀公达有何打算?”

    露齿一声苦笑,荀攸对身旁的这位友人不鄙夷,也不欣赏,举着酒杯,一仰而尽,谓然一叹道:“荀攸有幸受大将军征辟为汉臣,虽然智计浅薄,但也不愿轻易弃圣上而去,再呆几天,看看洛阳风云再说。”

    “唉,董卓啊。”青年陪着荀攸轻轻一叹,道。

    真不知道该说董卓是有先见之明,尽得先机挟天子以令百官,还是说他愚蠢,汉室积累威仪数百年,哪有轻易就能击倒的。

    有叹息者,也有怒斥者。

    董卓挟天子威迫百官,一夜之间闹得洛阳人人皆知,有志者纷纷破口大骂,j臣之名不禁而走。

    第十四章 上朝

    偏殿内,一张能容下数人同眠的大床上,董卓从柔软的被褥中坐了起来。

    这人是坐了起来,但四周却不见衣物,董卓微微有点脸红,昨晚的事情,还算有点印象,简直堪称y荒,但现在不是清醒着嘛。

    恰巧这时,一位玉人手捧着脸盆走了进来,见董卓的样子,只是掩着嘴微微一笑。

    而后放下脸盆,沾湿了布巾,大方的为董卓擦拭全身。

    尽管不是第一次享受这种穷凶极恶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待遇了,但这次明显不同。

    刚刚上了人家,此时却还不晓得人家的姓名,即使董卓努力的学习着怎样横行霸道,但骨子里却还是个刚穿越来没多久的青年,还是有那么点残存的腼腆之气。

    “你叫什么?”董卓轻声问道。

    “奴婢换宜姬。”手上柔柔的拂过董卓的胸前,宜姬轻声答道。

    董卓欲再言,却发现他们辆还真没什么好说的,只得微微侧过脸,避着近在咫尺的如玉娇颜。

    一阵沉默,直到董卓全身被擦拭了遍,宜姬这才收起手中的布巾,微微一抬头,歉然道:“宫中干粗活,烧热水的太监们都没了,只能屈就将军了。”

    “嗯。”微微应声,董卓把这事记在了心上,他董卓可以没有热水澡洗,但皇帝、太后等,恐怕是不行的。

    在宜姬的服侍下穿好衣衫,上好头冠,走出偏殿后,却发现李儒早已经一身正服,一脸恭敬的站在那里了。

    晨晓刚过,天还有些凉,似是站得久了,李儒身子微微拘着,不时的抖上一抖,见董卓一脸红光满面的走了出来,这才精神一震,疾步上前道:“主公,诸大臣要见少帝,徐荣以主公未曾下令为由拦在了宫门口,而何太后也吵着要皇帝临朝,坐督天下大事。”

    揉了揉眉心,董卓一夜的好心情都没了,原来他还是那个坐在火上烤的董卓。

    细细的思索了一下,董卓沉沉一笑,道:“何太后不必管他,一介深宫女流,哪里翻的出风浪来。”顿了顿,董卓又道:“不过皇帝临朝本将也不好一辈子拦着,你去迎接少帝临朝,再派人通知徐荣,让他放行。”

    呵呵一笑,董卓眯着眼,y郁道:“见皇帝没话说,但要是闹上什么事,本将可不会手软。”

    “这才是董卓啊。”心里一定,李儒点了点头,施礼后疾步离去。

    “看来传闻不错,将军果然是霸道的很。”嫣然一笑,宜姬施施然走出房门,笑道。

    董卓心中一奇,他的名声他知道,宜姬一介弱女子,从昨晚到现在为何没露出半点恐惧,反而温柔有加?不由出声笑问道:“你就不怕本将?”

    “将军再如何威武霸道,也只对待男人而已,我们女人只要伺候好了男人,哄男人开心,有什么好怕的。”掩嘴一笑,宜姬弯着柳眉,巧笑道。

    心中一动,董卓望向宜姬的眼神略有了点不同,这女子到底是天真,还是把他观察了个透彻?仔细一想,他对待女人确实没那么霸道,而且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暴力倾向。

    不过一夜之间,通过察言观色,就能摸透他的心思,并且大胆直言,宫里的女人,果然不能小瞧啊。

    不打算骄纵了这个与他有一夜情缘的女人。董卓面上微微一沉,道:“本将也未必不能把你怎么样。”

    略作停顿,喝道:“在前带路,去德阳殿。”

    宜姬的眼里微微的闪过一丝笑意,董卓做的表情依旧不是那么到位,哪能瞒的过她这个行走于东汉宫廷这个血腥权利场的女人,不过,聪明的女人永远能在男人面前展露出需要的一面。

    何况作为灵帝的歌姬,名义上的女人,她被董卓宠幸的事,现任皇帝轻易就替他的父皇容忍下这顶绿帽子,只有跟着董卓走到底,恐怕才是最安全的。

    这在她昨晚被西凉兵带来为董卓献上歌舞的时候,早已经想好了的退路。

    做董卓想要的女人,而宫中历来不缺乏眼线。

    配合着有些慌张的低下头,宜姬乖乖的在前带路。

    宜姬带路,几十名西凉兵精神抖擞的跟在身后,董卓在众拥下走向象征着东汉最高权力所在的地方,德阳殿。

    德阳殿高达三丈,殿中宽阔,可容纳万人,四周以池水环绕,阶为玉,门为朱,柱为金,自有股帝王般的威势散发而出。

    自从灵帝登极以来,少数勤奋时,早朝都是在此殿进行。

    董卓来时已经迟了,一身武服,腰悬宝剑的徐晃与李肃早已等候多时。

    见董卓行来,李肃快步上前,伏在董卓耳边道:“殿内诸位对主公极为不满,主公当小心。”

    他一身富贵都压在了董卓身上,现在正是董卓能否掌握大权的紧要关头,他哪能不急。

    赞赏的拍了拍李肃的肩膀,在他一脸的受宠若惊中,董卓了然的点了点头。

    在门口时,向一脸肃然的徐晃道了声,好好干。随即解下腰间佩剑,脱下靴子,昂然走入殿内。

    他的权臣之路才刚刚起家,自然不能向后来那样权势赫赫,达到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人生顶峰。

    宽阔的大殿内,百官穿戴各自的官服,分品级而坐,一脸稚嫩的少帝在,在一身黑色的冕服,冕冠的衬托下,高高的坐在御座之上。气势凛冽。

    一股帝王威压自然的从董卓的心中升起,董卓却是微微冷笑,怡然不惧的在百官面前。

    昂首走到离少帝不过十几步之遥的地方,重重的跪在地板上,拜道:“末将深夜处理军务,一时睡过了时辰,以至于…。”

    说道这里,环视了下面色各异的诸位大臣,扫到坐于门口附近的李儒时顿了一顿,这才道:“以至于诸百官被拦截在宫门前,实乃末将之罪过也。”

    话虽然如此说,但董卓脸上却半点歉然也无,听在诸人的耳中,反而有点当众自夸勤快的味道。

    引得百官一阵怒视,其中以卢植最为刚烈,但昨天的形式也他也看在眼里,作为海内大儒,东汉末年有数的智者,他深知董卓气势已成,当避之锋芒。

    今早刚决定,只要董卓做的不要太过分就忍了,但到了这是心中还是一阵冲动,还好身边的一位大臣死死的拉住,这才没上前与董卓争辩。

    第十五章 权臣之始,卫尉

    “将军劳苦功高。”袁隗先赞了一声,复又朝少帝微微一鞠,大义凌然道:“陛下,臣奏请改武威郡为武威国,封董将军为武威侯,领武威军政大权,以防备韩遂、马腾。”

    武威郡位于凉州,算是董卓的老巢,改郡为国,让董卓领军政大权,那就等于是国中之国。袁隗等看来是要不惜血本,赶董卓回西凉了。

    等朝廷缓过气来,一纸公文照样可以贬侯为叛贼,我岂能上当?董卓皮笑r不笑,举拳对袁隗道:“高祖皇帝拟定,列侯只可食邑而不可坐拥大权,董卓并非刘氏宗亲,怎敢窃取一国?”

    顿了顿,董卓举拳向少帝一礼,肃然道:“况且天子脚下竟然有小人造反,董卓深受先皇重恩,屯兵洛阳保护陛下安全,自是当仁不让。”

    面上肃然有恭,话音掷地有声,丝毫不把朝廷百官,洛阳诸将放在眼里。

    自然气得朝上诸臣面红耳赤,不知是羞的还是怒的。

    “陛下,洛阳之乱在于十常侍,罪责并不在于臣等,况且袁绍、曹c、袁术等人已经俘杀了十常侍,诛尽了宫内宦官,以此当功过相抵,请陛下明鉴。”一位排位微微靠前,容貌奇伟的大臣,起身向少帝伏拜道。

    对董卓非常不满的少帝很配合的点了点头,这一动作董卓毫不在意,却被坐于门口附近的李儒看在了眼里,非常y晦的打量了眼少帝,随即伏下脑袋做低眉顺眼状。

    “这位大人是?”董卓自然不识得卫尉张温,毫不客气的问了一声后道:“要是没有董卓护驾,今日诸位能否与陛下坐在朝堂之上安安静静的谈论家国大事啊?”

    董卓特意的拖了一个长长的后音,显示嘲讽。

    气得张温鄂下长长的胡须直颤,厉声道:“董仲颖?”

    “我好后悔当初在西凉时,没听孙坚的进言…。。”不过接下来的话,他却没有说出来,旁边的司空黄婉见机不对,一把扯过张温,死死的把他按在位置上。

    张温曾今与董卓共事攻打过西边的边章叛军,当初孙坚以董卓乖戾不服管教为由,劝张温乘机杀掉董卓,但张温却以董卓能征善战为由驳回,现在想来,不由懊悔不已。

    李儒见董卓表现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嚣张是好事,但嚣张过了头就不见得好了,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董卓与张温相识一场,今天却说不认识,这要张温在百官面前如何自处。

    “请卫尉不要见怪,我家将军曾大病一场,虽然治好看了,但也留下了健忘的症状,所以才不识得卫尉张将军。”灵机一动,李儒却拿董卓曾今发病的理由,欲遮掩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