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殇 > 第 16 部分

第 16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略丛吹锹剑15焖傧蚰诼酵平*?br />

    第18师团上陆后,便以一部向沪杭铁路前进,第6师团和第18师团主力则直扑松江,当晚进抵金山县城、松隐镇、亭林镇一线。

    6日,敌先头部队到达米市渡附近,傍晚渡过黄浦江,克服华军阻击,以主力向松江前进。

    7日,第62、79师分别向亭林镇、金山城之敌发起进攻,但均被击退。在松江指挥的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黄琪翔,鉴于日军主力已进至黄浦江右岸,为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决定黄浦江右岸之部队均渡过右岸,并以一部阻止敌人渡江。

    日军参谋本部为统一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于11月7日决定将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编组成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

    其目标是:“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局的机会为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并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域为联结苏州——嘉兴一线以东。”

    8日,第10军主力渡过黄浦江,占领松江城。9日占枫泾并向西直指嘉兴、平望。

    至此,沪杭铁路已被切断,而北面日军也突破华军苏州河防线,淞沪地区中国军队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上海70万中国大军,有陷入重围的险情。

    奔波于淞沪前线和南京之间的白崇禧见状叫苦不迭,牢s满腹。

    白祟禧多精,就军事而言,蒋介石绝非他的对手。

    早在11月5日日军登陆时,白崇禧就急急火火地向蒋介石建议:上海不能再守了,应早做有计划之撤退,并有条有理地列数一堆撤退的理由。

    蒋介石当下应允了。可当前线部分部队开始回撤时,老蒋又改变了主意,让部队再开回防地,继续固守。原来,蒋介石是想让部队顶到国联开会完毕,由西方列强迫日本撤军。如果现在撤退,上海陷落日军之手已成事实,麻烦就大了。另外,蒋介石内心里迫切希望打到11月13日,这个时间是沪战整3个月的时间,他心中固执地有个“3个月”的时间概念。白崇禧无奈。前线官兵又战,日军前后攻击,又打了3天。

    陈诚、张发奎等前线将领不干了,部队原已打得精疲力竭,一会儿退,一会儿再战,部队因慌乱已失去方寸。军人知道慌必怯,怯险,怯敌,怯死;慌必乱,乱心,乱智,乱谋。如此慌乱的情势下,每小时部队死伤动则上千,苦撑这一天、两天的有何意义。但身为前线将领,没人敢向老头子告急,只好请白崇禧转这个弯子。白身处前线,亲见双方优劣已见,中国官兵疲惫不堪已到极点。于是再度进言蒋介石下撤退令,蒋仍不允!

    白崇禧认定蒋介石是意气用事,但敢怒不敢言,又传令苦战。不到1日,白崇禧便发现我军战线已乱,集团军司令找不到军长、军长找不到师长,部队已失去控制。白崇禧在战场上滚打多年,清楚地知道这已是全军崩溃的最后信号。于是不顾一切,顶着满脑袋火星子再次求见蒋介石。

    蒋介石像是着了魔,仍不许部队后撤。白崇禧一阵阵急火攻心,当下说道:“委座如果不信,请直接与前线联系,看他们还能守不能守?!”

    蒋介石不服气地反驳道:“我几十万大军难道再守三五日就办不到吗?我不信,我不信。”

    “委员长,10天前你说这话我绝对赞成,但今日已非昔日。前线指挥官已无法掌握部队。委座再不下令撤退,就要完全崩溃了。”白崇禧情急关头大声疾呼。

    蒋介石沉吟半晌,才气呼呼、极不情愿地说:“那么好吧。让部队后撤,撤至吴福、锡澄一线。”

    最后关头,蒋介石不能不为他的部队考虑。部队打光了,一切都是扯蛋。

    但部队还能秩序井然地撤退吗?白崇禧心里没底。

    溃败大狂潮

    白崇禧三次紧急建议,终于使蒋介石定下撤退的决心,即便如此也为时晚了。

    11月8日,日军第10军主力已渡过黄浦江,占领松江城。

    9日,再占枫泾,直指嘉兴、平望。至此,沪杭铁路已被切断,而北面日军也突破中国守军苏州河防线,淞沪地区中国军队腹背受敌,退路被切断,处境极其险恶。

    8日晚,第3战区决定左右两作战军向吴福国防线转移。

    9日,张发奎指挥的右翼作战军奉命向青浦、白鹤港一线撤退,但命令下达太迟,致使各部队陷于极度混乱状态,各级司令部根本无法掌握其部队。有的部队未接到撤退命令,但看见友邻部队撒退,便也一起撤退。张发奎由于时间仓促,与下级部队联系困难,竟未对各部撤退路线,作明确指示,所有的部队均拥挤于公路上,身后日军谷寿夫的第6师团穷追不舍,空中又遭日机轰炸扫s,以致情形甚为混乱。部队在青浦、白鹤港无法立足,继续向吴福线退却。为掩护右翼军向后撒退,左翼军第15、21两集团军在新泾河一线坚守到12日夜始向吴福线转移,当面之敌未敢穷追。

    苏州河方面日军自中国军队开始退却,即向南、向西前进。

    11日晚,中国在南市及浦东担任掩护之部队撤离,上海完全沦陷。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进入市区

    混乱的后撤退已使中国完全没有了初期作战的英勇形象。各部队为免于自己的部队陷入日军包围圈,争相夺路,拼命向前赶,已完全失去了控制。惯于冒险的日军派出数支小规模的挺进纵队,直c南翔至昆山公路,几乎给国军造成重大损失。

    南翔西南角的苏州河畔,胡宗南的17军团司令部被军偷渡部队袭击,司令部和警卫连几乎被全歼,胡宗南只身逃出。南翔至昆山的公路上,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上将的轿车在日军机枪的猛烈扫s中起火,司机和卫士全被打死。薛岳命大,从车上跳入一条河沟里,竟奇迹般地活着逃回了南京……

    13日,从华北调来的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在白茆口、浒浦口附近登陆,与第40师展开激战。由于京沪铁路方面日军已由安亭向昆山进,而浒浦口登陆之敌又有截断支塘附近公路的可能,第3战区下令各部撤至乍浦、平湖、嘉善、吴县、福山一线。

    14日,左翼军除一部占领昆支线阵地外,主力转移至吴福线,当日,浒埔口登陆日军第16师团以一部攻吴福,主力指向常熟。第21集团军掩护部队遂放弃昆支线阵地,撤往常熟。

    次日日军占领昆山。敌第11师团于14日占领太仓后,为配合第16师团攻取常熟,以精锐一部从水上前进,向昆城猢西岸吴福线上另一据点莫城镇进攻。中国军队经数日血战后仓淬撤退,士气沮丧,部队完全脱离掌握。

    到了吴福线,部队便傻了眼,国防工事大锁把门,工事破败不堪。更糟的是,先前工事的钥匙都由当地乡、保长拿着,前线战败,这些地方士绅早脚底上抹油,溜得无影无踪。工事打不开门,身后混乱的溃潮和日军追兵又至,部队立脚不住,再向后撤。可惜蒋介石花了数百万金钱、动用了4个师的兵力构筑的国防工事竟形同虚设。

    数年后法国马其诺防线的悲剧提前在中国上演了。

    19日,日军分别攻占常熟、英城镇,苏州亦同时失陷。吴福线不守,中国军队撤向锡澄线。

    此前,日军统帅部曾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域为苏州——嘉兴一线以东,至19日其各部已进抵该线,但中国军仓惶溃逃,使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无意停止前进,反而决定乘中国军队溃败混乱之机向西追击,以期一举攻占南京。

    20日,日本参谋本部接到华中方面军关于决定向南京追击的报告,虽感到震惊,但随即表示同意。24日正式废除原作战地域之规定,使战争进一步扩大。

    日军突破吴福线后继续西进。

    23日开始向锡澄线发起进攻。蒋介石眼见第一道国防线没发挥任何作用,急了眼了,向前方指挥官下令无论如何困难也必须死守现有阵地,但兵败如山倒,仗打到这份上了谁还听谁的。为夺路西逃,连长竟敢开枪打死友军的团长,这种时候这种部队还如何指望。溃退之势无法挽回。

    25日无锡失陷。中国军队放弃锡澄线,一部沿京沪铁路向常州撤退,大部向南,经宜兴往浙赣边境之孝丰、宁国一带撤退。

    12月初,敌追兵又至,于是再退向宣城以西。

    自锡澄线弃守后成为孤军的江y要塞,从11月28日起受到日军围攻,中国守军打得英勇顽强,尤其海军牺牲惨烈。守军激战数日之后向镇江方向突围。

    12月2日,江y要塞陷落。

    右翼军11月9日起向乍平嘉国防线撤退,遭到由枫泾西侵之敌第6、第18师团追击。与敌激战至14日,嘉善失守。同时由青浦西进之敌亦攻占乎望。

    19日,苏嘉线与沪杭线交会点嘉兴被日军攻陷,乍平嘉国防线被日军突破。日军大步西进追击,如入无人之境。12月初,日军折向宣城、芜湖。

    淞沪之战从开局进攻死守防御,中国军都屡有上佳表现,但后期却由于蒋介石优柔寡断、指挥失当而造成兵败如山倒的大溃败局面。这不但使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等师及胡宗南军团损失惨重,更使南京失却了屏障。

    明眼人前后细想就不难发现,10年后蒋介石辽沈、淮海大决战惨败的影子,早在1937年岁末就曾在上海闪现过。

    在同一地方连连摔倒,这是蒋介石军事上最拙劣之处。

    战役上失败了,战略上蒋介石却不乏收获。

    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日军注意力被引向了江南,南京不知不觉中落入了蒋介石设下的陷阱,3个月的血战,日军“速战速决”的神化已化为泡影。中国军队英勇奋战,日军不得不增兵至30万,据日军部公布的材料,至11月8日,日军伤亡已近10万。此次会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为沿海工业内迁、保存经济实力赢得了时间。

    空前惨烈的大血战,也使中国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3个月时间,我军将士阵亡达二三十万人,其中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家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等10余名将军血洒淞沪,取义成仁。

    淞沪会战,中国军人血r之躯再筑长城,英勇悲壮当垂名青史。

    淞沪会战,高层决策者指挥失误、当撒不撒酿成惨剧,也不该忘。

    一句话,淞沪会战有胜有败,美中不足。

    唐生智“自告奋勇”守孤城

    初冬的y霾笼罩着古都南京,阵阵江风瑟瑟吹得万木凋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静静地驶出了百子亭的唐公馆,辗着稀疏的落叶向着中山门外急驶而去。

    国民政府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生智,身着笔挺的一级陆军上将制报,端坐在车中。他望着车窗外灯红酒绿的金陵闹市从眼前闪过,嘴角浮起一丝难言的苦笑。

    这里还在歌舞升平,似乎全然不知几百里外,中日两国军队正在殊死搏杀,浴血沙场。不过也难怪,当初日军曾扬言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淞沪抗战开战之初,蒋介石就胸有成竹地向全世界保证:上海起码能坚守3个月。眼下,3个月快过去了,老蒋又亲自披挂上阵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直接指挥淞沪抗战,这么一来,确实让国人松了口气。

    其实,唐生智心里比谁都清楚,上海之战败局已定。

    上海战事最紧张的时候,国军连连失利。上海作战本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展开的,要想把敌人阻止在上海一线是办不到的。这个道理,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

    早在淞沪战事开始时,向为军委会执行部主任的唐生智曾建议:“抗日战争只能打持久战,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可以用3个人拼他日本1个人;日军攻城掠地,假设占领中国1个县城用50人守卫,占到最后日军兵力就分散了,拖也可以把日本人拖死。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陆军大学校长,当时中国的著名战略家蒋百里十分器重自己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时的这个得意门生。他非常赞同唐生智的主张。

    接着,在上海还未撤守之前,唐生智又以他不同凡响的战略眼光报出了进一步的战略设想:以上海、杭州湾为第1线;以昆山、无锡、苏州、杭州一带为第2线;以江y、镇江为第3线;以南京、京杭公路为第4线。各线部队预作准备,在上海第1线打了一个时期以后,我第1线部队便可以撤到浙江以西及皖南一带,整理补充,准备新的阵地,以后各线均如此交替撤退,交替抵抗,交替休整,这样就可以长期支持。

    这个建议原本是蒋介石同意的,但到了战时,蒋介石老毛病又犯了,和以前一样,照样亲自随意调动部队,根本没按唐生智事先提出的计划办。既没按四道防线配置留增部队,也没有按计划撤退部队。本来有准备的仗打成了无准备仗,有计划的仗打成了无计划的一团糟。继11月3日山西战场丢了忻口,11月8日失了太原后,上海眼看也要丢了,下一个就该轮到南京了。

    在中山陵园蒋介石的官里,唐生智常常看见蒋介石对着上海的长途电话,一口一个“娘希匹!”。参加淞沪抗战的国军将领顾祝同、陈诚、薛岳、白崇禧、张治中等人,没有一个没挨老蒋臭骂的。老蒋近来心情不好,稍有不如意的事就爱发火。这次,老蒋在中山陵园官召集会议,保不准要骂人了。

    久经沙场,深谙战事的唐生智对蒋介石这次开会的目的,其实已经猜到了大半:上海一失,南京危在旦夕,是弃是守,老蒋举棋不定。

    前线传来的消息令人坐立不安。绝密战报报告上海已经失守,淞沪防线被突破,日军势如破竹,国军兵败如山倒。第3战区已经下令各部队撤到乍浦、平湖、嘉善、吴县、福山一线的吴福防线。中国军队经连续血战之后仓促撤退,士气沮丧,部队完全失去了控制。吴福线虽设工事因为无人指引,或找不到开工事门的钥匙,结果大部分工事根本没起到作用。吴福线看来是守不住了,国军已经开始向第3道也是最后1道防线无锡到江y的锡澄线澈退,看来南京城的弃守问题决断刻不容缓。

    唐生智不由得想到上海战事开始后不久的一件事。当时,主动请缨出川抗日的川军统帅刘湘来到南京,拜见了蒋介石和其他高级将领,也专程拜访了唐生智。

    刘湘见唐生智决不仅仅是因为钦佩唐生智的为人和军事才干,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这位“四川王”寒喧过后话锋一转,直截了当地问起唐生智对上海、南京战事的看法。唐生智为人直率,在军事问题上也颇有见地,见刘湘谦卑地向自己讨教,索性把自己的看法一古脑地一吐为快。

    唐生智的脸上掠过一丝愁云,叹了口气:“哎,依我看呢,上海的战事是不能长久打下去的,只有拖住敌人一个时候,并利用这个时机,在后方休整部队和作好按期抗战的准备工作。至于南京的问题,的确不大好办,守是要守的,就是没有完整的部队来守。不过,依我的看法,可以派1个军长或者总司令率领几个师来守卫南京,以阻止敌人迅速向我军进,从而赢得时间,调整部队,以后再撤出南京,以拖住敌人。”

    刘湘听了这些话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试探地盯着唐生智的脸上一字一顿地说:“听老蒋说,准备要你守南京!”

    唐生智一愣,显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不禁脱口而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唐生智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旋即他又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要我守,我只好拼老命了。”

    刘湘紧追不舍:“你看南京能守多久?”

    一句话问得唐生智心里直发毛,半晌喃喃吐出3个字:“天晓得!”

    刘湘临别告辞的时候,握着唐生智的手意味深长地说:“我这次所见到的人,只有你对我讲了真心话。”

    此时此刻,唐生智仔细回味刘湘的话,隐隐感觉有一种不祥之兆。守南京的人选,看来老蒋主意已定,就等着我机会把这根难以挣脱的绳索往自己身上套呢!想着想着,唐生智就觉得背后莫名其妙地隐隐冒出一股凉气,令他禁不住周身打了个冷战。

    汽车停在了中山陵园蒋介石官的门口,唐生智急步迈进蒋介石的办公室。抬眼一看,蒋介石早已端坐在中央,何应钦、白崇禧、徐永昌,还有国民政府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宪兵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等几个人都到了。

    其实,唐生智参加的这次会议,已经是蒋介石讨论南京弃守问题的第二次会议了。只不过两天前的第一次会议唐生智没有参加。

    连日来,蒋介石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日本人欺人太甚,英美不够朋友,蒋介石一直幻想中日之间实现的“光荣和平”始终看不到踪影。

    11月8日在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上,一开场便否决了苏联提出的集体制裁日本的方案。11月15日,9国公约会议结束,发出一份不痛不痒的宣言:“与会各国代表,现仍相信如中日两国允予停止敌对行动,俾给与试行斡旋之机会,则成功未始无望。”

    就是这么一份低三下四的宣言,日本也根本不予埋睬,反而变本加厉地扩大侵华战争。蒋介石对这个文告气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