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希特勒传 > 第 48 部分

第 48 部分

希特勒。关于如何做到这点,罗斯福虽然说得含糊,但他很快便把它澄清了。首先,他将冻结的约4000万美元的苏联资产解冻,然后宣布《中立法案》的规定不适用于苏联——这样,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便可向美国船只开放了。

    两星期后,7月7r,德国加紧宣传。罗斯福正在g预欧战。据透露,美国武装力量已开抵冰岛,以便最终代替占领该战略要地的英军。德国驻华盛顿临时代办汉斯·托姆森致电威廉大街说,这是罗斯福的进一步的企图,目的在于通过某种海军事件,惹起希特勒进攻美国,以便向德国宣战。

    这些报告使希特勒不安。7月中,希特勒向大岛大使提出一项建议,将其先前的决定,即将r本的任务局限在抵抗英国、使美国中立的范围内,来了个彻底改变。“美国和英国永远是我们的敌人”他说。“这种认识应该是我们的外j政策的基础。”

    这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慎重思考后得出的神圣信念。“英美两国将永远反对任何一个在他们看来已被孤立的国家。今天,只有两个国家的利益不会互相矛盾。这两国家就是德国和r本”罗斯福统治下的美国,一心想搞帝国主义,对欧洲和亚洲的生存空间j替施加压力。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所以”他说,“我的意见是,我们必须共同将它们消灭。”

    作为诱饵,他建议由r本去协助“清理”战败后的苏联的“资产”并占领其远东部分的领土。

    东京收到这一建议后,表现出既客气又有保留。r本早已决定不从东面进攻俄国,而是南下印度支那。他们这样做了;它很快占领了印度支那,使罗斯福于7月26r作出了迅速的反应。总统接受了哈罗德·伊克斯等人的劝告(他们长期以来就敦促总统对所有侵略者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下令将r本在美国的资产冻结。这个行动剥夺了r本石油的主要来源。《纽约时报》认为,这个行动“是除战争外最激烈的打击”在r本领导人看来,这是美国、英国、中国和荷兰四国包围r本的最后一个步骤;否认了r本是亚洲的领袖的合法地位,同时也是对它的生存的一个挑战。不管怎么说,这是朝远东战争迈出的一大步,也是——在某些观察家看来——朝罗斯福从后门开战反对希特勒迈出的一大步。

    一个月后,总统与丘吉尔在纽芬兰外海会晤,签订大西洋宪章——这是英美两国关于战争目标的联合声明。这样,总统便走得更远了。从声明的条款看,毫无疑问,罗斯福是希特勒的不可调和的敌人。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声明使元首国内的敌人大失所望,因为它未将纳粹分子和反纳粹分子加以区分。“抵抗运动”的人士把宪章看成是罗斯福向全体德国人宣战的非正式宣战书。他们对第八点尤其反感,因为它规定,战后所有德国人均须解除武装;这个要求,哈塞尔在他的杂志上写道,“破坏了取得和平的每一个合理的机会。”

    罗斯福消灭希特勒的决心是与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的感情背道而驰的。右翼的查尔士·林白的“美国首创者”和“德美同盟”以及传统的孤立主义者的组织“中西部”他们虽然同情英国和中国,但都不愿参与流血的战争。其他美国人,因为憎恨共产主义,则反对向苏联提供任何援助。尽管遭到报纸、电台的猛烈攻击,罗斯福仍毫不动摇。在9月11r发表的广播讲话中,他说:“从此以后,如果德国或意大利的舰只敢于进入这些水域(即冰岛和受美国保护的其它类似的岛屿)他们便会遭到危险。”

    虽然这是希特勒借以解除潜艇战最后限制的现成口实,但他却不会因此而失去民心。他命令海军上将雷德尔,在“10月中旬以前,避免在战争中造成商船事件”到那时,他解释说,对俄战争已经结束了。

    10月31r,美国驱逐舰“卢本·詹姆士”号在为一商船队护航时,在冰岛以西600英里海面被鱼雷击中。这样,希特勒避免事端的希望便破灭了。这艘驱逐舰带着100个美国人沉入海底。罗斯福对此事不加评论,但他的海军部长却告诉一群海军陆战队员,载有400架飞机开往摩尔曼斯克的法国班轮“诺曼底”号将被没收。旧金山《纪事报》要求立刻撤销《中立法案》;克利夫兰的《老实人》则要求立刻“采取行动”然而,孤立主义派参议员尼埃却呼吁要有节制:“你要是参与了酒吧间的争吵,不打架是做不到的!”

    另一位非孤立主义派参议员劝告说:“让我们保持冷静。”

    对罗斯福说来,反德思想的风暴趁此时爆发是再顺当不过的了。一星期后,他令“租借法案办公室”尽一切努力向苏联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为此,立刻拨款10亿美元。

    次r,11月8r,希特勒在慕尼黑发表了一篇好战的讲话。它实际上是为“卢本·詹姆士”号的沉没开脱。“罗斯福总统已向他的舰只下令,看到德国舰只就开火!”

    他喊道”我已向德国舰只下令,不要看见美国船只就开火。不过,若遭攻击,就必须自卫。”

    虽然表面上怒气冲冲,实则表明,元首仍想避免一场战争。不管他怎么说,他还是害怕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美国的工业力量的。

    那年初秋,在“狼x”的一次会见中,他情不自禁地泄漏了许多情况。“我会比你们的罗斯福总统长寿的”他向《国际新闻社》记者皮埃尔·胡斯解释说。“我等得起,可以慢慢来,用自己的方法赢得这场战争。”

    因为是在户外,希特勒穿上了灰军服长大衣。他站立着,双手反剪在背后,双眼空虚地注视着前方沉思着。他猛然说:“我是一个帝国的元首,还可以安然度过一千年。”

    他用手套拍打左手掌。“现在,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动摇r耳曼帝国。上帝的意志叫我完成r耳曼民族的任务。”

    他虽然在谈论自己的命运,对被他看作是世界舞台上的小人物的丘吉尔和罗斯福却仍耿耿于怀。“他们坐在财阀、政治的小天地里,被过去10年来已证明过时的东西包围和奴役。在幕后c纵的是摇钱树和犹太人。他们的人民的权利本来已所剩无几,却又遭到议会小丑们的践踏。我有我的人民做后盾。他们信任我,信任他们的元首。”

    两人继续散步(后边跟有一群卫兵和下级人员)希特勒再次抱怨迫使他进行战争的“疯子”“我有为我的人民服务的今后50年的计划。我并不像达拉第和张伯伦之流需要战争才能留任。在这个问题上,罗斯福先生也是如此。”

    胡斯注意到,一提到总统,他便眉头稍稍一皱。“我突然觉得,而且非常清楚地感觉到”胡斯回忆说,“我触到了元首心中的一个秘密,一个他永不泄露、也永不会承认有的秘密。”

    希特勒本能地怕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呀,罗斯福先生——还有他的犹太人!”

    希特勒叹道。“他想接管全世界,连太y上也不给我们一块地方。他说他要拯救英国,意思是他要当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和继承人。”

    希特勒对美国越来越强硬的态度也在里宾特洛甫身上反应出来。11月28r晚,他召见大岛将军,敦促r本向英美两国宣战。大岛颇觉奇怪。“阁下是否说,在德国和美国之间已实际处于战争状态?”

    里宾特洛甫说,并未走得那么远,“罗斯福是个疯子”他解释说。“他会做什么,谁也不清楚。”

    他答应,如果r本故意打美国,德国会和它结盟。“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绝对不会与美国单独媾和。这点,元首是下了决心的。”

    对r本统帅部而言,这条消息使他们大为振奋。一队由航空母舰组成的行动队业已起程前往珍珠港。11月的最后一天,大岛受命立即通知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说英美两国正计划向远东运送部队,对此,必须采取反措施:……秘密地告诉他们,r本与盎格鲁-撤克逊国家间极有可能通过某种武装冲突,突然爆发战争。还要告诉他们,战争爆发的时间可能比任何人料想的来得更早。

    这些指示刚发出,要他从德国人那里拿到具体保证的指示又发了出去。然而,当大岛于12月1r深夜拜访里宾特洛甫时,这位外长却有意躲避他,使他好生奇怪。他借口首先要与元首磋商,而元首还在“狼x”他们两人都清楚,希特勒没有多少时间去过问在世界的另一端孕育着的戏剧x事件。所以,在5r凌晨3时才拿到一份条约草案,大岛便不感到惊奇了。在条约中,德国保证同r本结盟与美国开战,决不单独媾和。

    在“狼x”第一个听到珍珠港事件消息的是奥托·狄特里希。12月7r黄昏,他匆匆走进元首的碉堡,说他有件非常重要的消息报告。由于刚收到俄国前线发来的令人沮丧的报告。希特勒生怕狄特里希又带来更多的坏消息。当他的首席新闻发布官念完电报时,他脸上现出了惊奇的神s。他精神振奋,非常激动地问:“消息确凿吗?”

    狄特里希说,他收到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证实了这一消息。希特勒一把抓起电文,不穿大衣也不戴帽子,大步朝军方暗堡走去。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封电报,脸上带着“惊异”的表情,凯特尔和约德尔不禁目瞪口呆。凯特尔觉得,r美之间的战争顿时解下了希特勒心头”梦魇般的重负”与赫维尔一起时,元首几乎无法掩饰他的喜悦。“我们不会输掉战争了!”

    他喊道。“现在,我们有一个三千年来没被打败过的伙伴!”

    (6)在珍珠港事件当天,绝望的报告源源不断从俄国战场发来,迫使希特勒草拟了一项新的指示,这个指示于24小时后发出。“由于今年东方寒冬早到”他说,“无法运送给养。冬天的严寒迫使我们立刻取消大规模攻势,并改攻为守。”

    在为防御定下几条原则后,他把发布有关指示的任务j给了哈尔德,自己则前往柏林,以亲自处理珍珠港事件引起的危机。至此,r本袭击美国最初带来的喜悦,已被关切所取代。只珍珠港事件一举,斯大林便无须再担忧会从东部受到袭击了,他几乎可将亚洲的全部兵力调去打德军。“这个反美战争是个悲剧”希特勒后来向鲍曼承认,“不合乎逻辑,也缺乏现实的基础。这也好像由我掌握德国的权力,而犹太人则挑选罗斯福指挥美国一样,是历史的古怪变形。若没有犹太人,若没有他们这个奴仆,事情可能会大不相同。不管从哪一点看,德国和美国,如果不能互相谅解和互相同情,至少可以互相支持,毋需给任何一方加上不必要的压力。”

    9r,最早到柏林拜访他的人是里宾特洛甫。他带来一个不受欢迎的消息:大岛将军要求德国立刻对美宣战。外长认为,德国并没有承担这样的义务,因为,根据三国条约,只有r本直接遭受进攻时,它才有义务去援助它的盟国。

    希特勒不钻这个空子。“假若我们不站在r本一边,那么,这个条约在政治上便已死亡”他说。“但主要理由还不在于此。主要理由是,美国正在向我们的船只s击。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是个强有力的因素。通过行动,他们实际上已制造了一种战争状态。”

    他向美国宣战的决定并不是轻易作出的,也不是出于单纯的动机。除了维护三国条约的精神外,还有份量重得多的理由:从r本得到的援助将大大抵销由美国参战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从宣传角度看,得到一个强大的新盟友,将大大鼓舞人心,尤其是新近在俄国遭受挫折后,再者,立刻宣战也是符合他的世界观的。为何不在1941年便向人类生存的两个主要敌人——国际马克思主义(俄国)和国际金融资本主义(美国)这两个世界犹太滋生的怪物——宣布全面战争?外j部却认为,这个决定是巨大错误。除了显而易见的理由外,它g脆利落地解决了罗斯福的又一个国内问题。总统是不会对德宣战的,因为国内有一大批人反对,他不会冒这个险。珍珠港遭偷袭后出乎意外的出现的美国全国大团结,将牢不可破。

    12月11r,希特勒召开国会。“我们将永远首先进攻!”

    他说。罗斯福与伍德罗·威尔逊一样“疯狂”“首先,他挑起战争,然后窜改战争原因,然后又用基督教伪君子的外衣将自己打扮起来,令人讨厌之极;同时还慢慢地但必然地将人类引向战争,还要把上帝找来,证明他的进攻是何等的诚实公正。”

    在将世界犹太民族与布尔什维克俄国和罗斯福的政权相提并论后,希特勒发表了敌对宣言,“因此,我今天已安排好了照会,准备递给美国的临时代办,声明……”

    他的话音被疯狂的欢呼声淹没。过了好久,他才得以宣布,”

    从今天起”德国便与“美国处在战争状态中”最高统帅部作战部主任听到此话时,关切多于热情。而约德尔一走出皇冠剧院便立即给他的在“狼x”的副手瓦尔利蒙将军打电话:“你听说了吗?元首刚才向美国宣战了。”

    这时,瓦尔利蒙刚好在与参谋人员讨论此事,便说,他们不可能再惊奇了。“参谋部”约德尔说,“现在就得研究一下,看美国会首先往哪里发兵,向远东还是向欧洲。这点如不搞清,其他决定便无从作起。”

    “同意。这项研究显然是很必要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考虑与美国打仗的问题,所以没有资料可资借鉴。因此,这项工作很难搞。”

    “想想办法吧”约德尔说。“明天我回去后我们再详谈。”

    对美国的焦虑不久便被东方传来的不幸消息所冲淡。德军在中部军区的撤退有变为溃逃的危险。莫斯科以西地区和图拉地区则成了被遗弃的大炮、卡车和坦克的坟场。德军士气消沉,苏军士气逐渐上升。12月13r,苏联正式公开宣布希特勒包围莫斯科的企图已失败。两天后,政治局便令政府的主要部门迁回首都。

    精疲力尽的勃劳希契要求继续后撤。但希特勒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发布了一道使陆军绝望的命令:“坚守,不得后退一步!”

    身患严重胃病的中区司令冯·包克元帅说,他身体欠佳,不能胜任此职。接替他的是克鲁格。次r,19r,心脏病初愈的勃劳希契鼓足勇气去面见希特勒。他们私下辩论了两小时。勃劳希契离开元首时,脸s惨白,全身战栗。“我滚蛋了”他对凯特尔说。“他把我撤职了。我混不下去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你去问他好了。”

    几小时后,凯特尔也被召了去。元首向他宣读了一份亲手写的《r志》陆军将由他亲自指挥,把德国的命运与他自己的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此事目前需要保密,但他又觉得必须立即通知哈尔德。希特勒尽快这样做了。“指挥作战这点小事是谁都g得了的”他说。“总司令的职责是用国家社会主义的精神去训练部队。我还没发现有哪个将军能按我的要求去这样做的。因此,我把陆军的指挥权自己拿过来了。”

    先前,他是事实上的陆军总指挥,但却躲在背后,让他的将领去承担一切挫折的责任。现在,他已是正式的总司令了,应对一切发生的事情负责,不管是功是过。

    第二十五章 “y曹地府也随着他”

    1943(1)在入侵苏联后两天,负责放逐犹太人的莱茵哈德·海德里希书面抱怨说,这不是解决犹太人问题的办法。例如,必须改变把这些“不合天命”的人放逐到法国的马达加斯加岛去的做法,而采取一个更加可行的解决办法。7月31r,海德里希收到一封简短的命令(按元首指示由戈林签字)指示他“在组织上和财力上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在欧洲的德国势力范围内,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三个星期前,希特勒曾向赫维尔暗示过他将怎么办。”

    我好像是罗伯特·考科医生搞政治一样。”

    这话是在闷热的暗堡里的一次晚间冗长的讨论会上说的。“他发现了病菌,随即医学也就发现了一个新方法。我发现了犹太人这个病菌和让社会解体的发酵剂……我已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一个国家没有犹太人也能生存;没有犹太人,经济、艺术、文化等等,会发展得更好。这就是我所能给予犹太人的最大的打击”

    隐藏在乏味的官僚语言后边的,是给予党卫军去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压倒一切的权力。作为第一步,希姆莱——在明斯克的经历仍令他心惊r跳——问党卫军的主治医生,集体灭绝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回答是:毒气室。第二步,他把波兰最大的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霍斯召来,秘密地授以口头指示。“他告诉我”霍斯作证说,“大意是这样——我记不清原话了——元首已下令最好解决犹太人问题。我们党卫队必须执行这道命令。现在若不执行,将来犹太人就会消灭德国人民。”

    希姆莱说,他特意挑选了霍斯的集中营,因为在战略上奥希维茨地处德国边境附近,有足够空间,可达到隔离的要求。霍斯警告说,这种行动应按帝国国家级机密对待。他不准与自己的顶头上司讨论这个问题。于是霍斯回到波兰后,便背着集中营的检察官,偷偷地扩充地盘,以便将它变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人中心。他的所为甚至连妻子也没有告诉。

    希特勒之所以会产生集中营这个概念,以及认为集体屠杀可行。据他宣称,是他研究英美两国历史的结果使然。他非常欣赏南非为波尔战俘设的集中营和美国在荒凉的西部为印第安人设的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