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164章 重开丝路的金国

第1164章 重开丝路的金国

一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关中为核心的贸易圈。

    当然,这其中获取收益的,主要还是关中的汉族官绅,金国因为政府权威不够,中央集权的步伐缓慢,没有制定严格的税法,所以朝廷受益并不大。

    四川一战之后,豪格直属的部队大部分都已经完蛋,金国剩下的军队,都是各将的部曲,像吴三桂的几万人,还有孟乔芳的人,以及其他豪强控制的军队,都是先听命于这些汉族士绅。

    豪格没足够的兵权,说话自然不硬气,金国的政治格局,有点回到两晋南北朝时门阀政治的意思。

    去岁孙可望守住了河西,金国与清国合力击败了准格尔之后,金国与西域的贸易便更加频繁。

    满清虽然名义上控制漠北,可是因为满清统治之下的地区糜烂,商业不够发达,手工业更是稀少,除了种地收军粮,挖矿造兵器这些为战争服务的行业之外,其他比如织布、烧制瓷器,甚至打个铁锅和菜刀,都很艰难。

    金国因为手工业得到一定的恢复,所以漠北虽然是归属满清,可是那里的蒙古人却多于金国交易,因为金国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满清没有。

    就是八大皇商,在张家口同蒙古人贸易的货物,也有一半来自金国。

    金国在长安立朝六年,如今长安已经成为,关中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兴。

    豪格为了也分一杯羹,于城中设东西两市,规范贸易,加强金国的税收,将许多商铺都迁到两市,使得周围的商人都来长安做生意,甚至还有罗刹国、鲁密国、还有波斯人来长安。

    罗刹国也就是俄罗斯人,他们的前锋已经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在秋明建立了据点。

    准格尔残部冲破他们的阻拦,西迁到伏尔加河畔之后,那里的蒙古人势力大增,让俄罗斯感到威胁,而更加让他们担心的是能将准格尔击败的东方大国,所以俄罗斯人主动派人到长安来,明为贸易,实为刺探。

    鲁密国则就是雄踞欧亚非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在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便于明朝有了联系,被明朝称为鲁密国。

    有史料记载,奥斯曼曾五次遣使来明,人数最多时达九十多人。

    在西方崛起之前,中国、印度、奥斯曼、波斯、北非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贸易网落。那时这地方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国有是中心的中心,是整个贸易网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起点。

    现在西方参与进来,原来的贸易网落就遭受了破坏和撕裂,以前是阿拉伯人纵横海上,把持与中国、印度的贸易通道,现在成了西方人把持海上,奥斯曼与中国的海上商路不通,他们便从陆地找到了金国。

    波斯则是位于伊朗一带的萨菲王朝,同样也希望恢复贸易。

    这三国中,奥斯曼最不容易,萨菲和俄罗斯都是他的死敌,可没想到他们居然能穿越那么远的距离,来到长安城。

    这三国的到来,预示着一个信号,中断已久的路上丝路,似乎有可能恢复,这就更加促使了长安的繁荣。

    大量的商铺迁入长安,手工作坊开始涌现,城内的旧房成片拆除,官绅的新宅拔地而起,来自西域的胡人,随处可见,长安正以目力可及的速度发展。

    本来,金国这样继续经营下去,必然会有一藩作为,可是不想多尔衮这个搅屎棍子,又要来拖金国进入对明战争的泥潭。

    “那是中玉兹汗国的商队,他们在叶尔羌之西,范大人上次来长安时,还没见那么多西域的胡人吧!”沈文华指着远处的一只驼队说道。

    中玉兹也就是哈萨克汗国的一支,这个汗国还在叶尔羌汗国的西面,目前国内十分混乱,分成了几个小汗国。

    去岁的一场大战,金国成功守住河西,消息传开之后,随之带来的影响就是,西域的胡商知道金国重开商路,纷纷赶着驼队而来。

    范文程随声应和了一句,他哪里有心思关系什么西域的胡商,他现在只想早点见到豪格。

    来长安的路上,这个沈文华就一路说个没玩,现在已经耽搁了那么多天,范文程忍不住,焦急的问道,“沈大人,不知道贵国皇帝,什么时候接见我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