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1303章 科举考试

第1303章 科举考试

    他是一手大棒,一手拿糖,用利益将各部拧在一起。

    在孙可望力图在西域建设一套完整的行政和统治体系,规划他的商路之时,明朝则迎来了又一次秋闱。

    从甲申国难之后,明朝科举考试举办的时间,便一直比较混乱。

    当初被清打得偏居西南时,为了与满清朝争夺人才,明朝再逃难之中也没有停下科举,相反举办的还相对平繁。

    光复南京后,为了普天同庆,也为了弥补官员的不足,也开了恩科,至此之后,科举便基本恢复了三年一次的正常节奏。

    从共治四年举办了共治朝的第二次科举之后,一晃共治七年,又到了秋闱的时间。

    八月初开始,各省的秀才,便已经纷纷赶到了省城,准备参加考试,若是中了举人,便可以乘船前往南京,参加来年的春闺。

    时间到八月七日,距离九日的一场考试,已经只剩下两天时间,南直隶赶考的秀才们,大多已经到了南京城。

    江南之地,文脉鼎盛,本就繁华的南京城,立时就人满为患,各个客栈酒楼都住满了来赶考的士子。

    一般有钱的士子,大都自己选了上好的客栈,不上进的甚至住进了秦淮河上的花船。

    那些穷苦出生的士子,也有地方去,苏松或者南直各商号,早为他们建立了不少同乡会馆。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一个的圈子,最里面是的核心是父子,外面一圈是有血缘的亲人和同宗,再外面就是乡党,除了这种圈子外,还有是师生同门之间,也是一个个的圈子。

    这些个圈子组合在一起,围绕着中央政府,成为大明朝这样一个大圈,但是大圈里面的小圈,却也各有各的利益与竞争。

    秋闱对于各省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以明朝现在的政治生态,哪个省出来的举子多,今后哪个省在朝廷就能分得更多利益,所以南直隶的商贾们对于南直的士子,可以说是十分照顾,各种酒楼和店铺都给予士子一定的优惠。

    一些商人甚至专门拿出一些钱来,支持那些穷困的士子,进行政治投资。

    这时临近考试,许多士子都放弃了温习,要么去拜见老师,要么便三五成群的去吃酒放松,打探下关于考试的消息。

    一时间,各个酒楼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走到街上都能听到他们的高谈阔论,使得整个南京城,格外热闹。

    南京城西一座还不错的酒楼内,因为靠近太学,里面生意十分火爆,还没到晚上,就已经坐满了许多士子。

    王彦坐在一个雅间内,便听见两面房间里,士子们的交谈声传过来。

    “张兄,朝廷在科举上,是三年一变,从不考八股,到加入放箭和射铳,到现在又分什么政试和事试。你是官宦子弟,可知道这个政试和事试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声音传来,笑道:“几位兄台不用紧张,当初朝廷说不考八股,多少人反对,担心士人不能适应,会影响科举,后来朝廷加入射艺,也是多少人说有辱斯文,但你们看现在怎么样?大伙儿不是都适应过来了么?这个政试和事试其实也是一样,我从家父哪里有些了解,其实也简单,就是政试出来的,今后担任的官职可能是以政务为主,而事试出来的则是精于一事,比如河道治理,比如工部造船造炮等事宜,具体去执行某一件事。”

    “这么说来,那这个事试肯定会考些杂学之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