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

,市民逛平等街服装、百货市场的人数激增,扒手猖獗。朝阳派出所便派刘云峰带着两个治安联防队队员来此“蹲点”执勤一段时间,积极打压街面上“掏包”偷扒等犯罪活动。刘云峰属于外勤便衣民警,为了有利于开展“反扒”的工作,故派出所特许他穿着打份成现在这个模样。

    “啊?”何秋霖不由地咂咂嘴,手一挥,故作严肃道:“刘大个子,你这是敲榨勒索行为,不以理睬。”

    “得了吧,你这何胖子,”刘云峰站起来,亲热地拍着何秋霖的肩膀,笑着说道:“走吧,陪我一起去你们市场里先转转,熟悉一下这里的情况。”

    “遵命,民警同志。”。 书包网最好的网

    第十章 醍醐灌顶(之一)

    说实话,劳改农场犯人的伙食实在太差了。吃的都是“三号米”(注:陈粮)和水煮的瓜菜汤。猪r是很少能吃到的,每星期只有两、三餐能吃到一、两片肥猪r,至于j、鸭、鱼、蛋等那是想都甭想了。因每个人的胃里长期缺油水,犯人们的饭量都特别能撑。

    劳改农场的劳动强度相当大,犯人们想要积极表现并争取减刑,干活是绝对不能偷懒的。对正在长身体的毕自强来说,牢狱中的这种饭菜的营养和能量补充显然是不够的。虽然从前在家时饭菜也不算太好,但终究还能吃饱肚子,他从来没对饥饿的折磨有过今天这样深切的感受。

    毕自强入狱大半年后的一天下午,管教干部通知他,他家人来了,这时正在接见室等着见他。他赶紧换上了一套干净衣服,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跟着管教干部向接见室走去。

    劳改农场的会客室比普通的房间宽大一些,有两个不同方向的门口可以出入。会客室内,用竖着的铁栏杆加上一米高的水泥墙从中间隔开,将这里的空间一分为二,划分为在押犯人区和外来家属区。室内的墙边有一些可以搬动的椅子。

    此刻,毕胜利坐在会客室里等待着。他乘长途班车远道来探望弟弟,一身风尘仆仆。他神色虽然显得有些疲惫,却不时地抬起头,一双眼睛眨巴着不时往里面瞄着,急切地期待着能够见到毕自强出现的身影。

    当毕自强隔着铁栏杆看到哥哥毕胜利时,一种家人的亲情和关爱使他的心剧烈地跳动着,血管里的血y也仿佛在无声无息中沸腾起来了。

    “小强,你还好吗?”毕胜利猛然站起身迎过来,嘴巴张开得很大,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颤抖:“我来看看你。”

    “哥,辛苦你了。”毕自强不禁上前一步,两手紧抓着铁栏杆,脸上禁不住流下两行泪水,说道:“哥,你这么大老远地来看我,我……”

    “哭了?这不是你的性格呀。”毕胜利脸上露出鼓励的笑容,说道:“呵,小强,做人再难也要坚强些,别当孬种呀。”

    “哥,我是高兴……”毕自强侧过脸抹去面颊上的泪痕,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调已渐渐地恢复常态,说道:“爸、妈还好吗?我很想念他们。”

    “爸想来的看看你,可是要坐六、七个小时的汽车,山路又不太好走,我没让他来,”毕胜利其貌不扬,一张刀削脸,一双单眼皮的眼睛显得很小,但他的目光中却透着一种柔情,说道:“妈也挺好的,就是老念叨着你。”

    “哥,我对不起爸和妈,”毕自强感到一阵子揪心和痛楚,内疚地说道:“家里就全靠你照顾了。”

    “放心吧,家里有我撑着,没事!”毕胜利个子不高,看上去体形瘦弱。他宽慰着弟弟,话锋一转,说道:“对了,今年春节的时候,我结婚了。”

    “是吗?哥,恭喜你呀。”

    “你嫂子以前也常来家里,你见过的,”毕胜利说起新婚不久的妻子,脸上露出知足的笑容,说道:“就是当年跟我一块c过队的陈素英。”

    “是英姐呀,我知道她一直都对你挺好的,”毕自强心里也为哥哥感到高兴,由衷地说道:“希望你们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毕胜利傻傻地笑了。

    “哥,”毕自强非常担心家里的生活境况,问道:“你还摆地摊修车吗?”

    “是呀,我现在领了营业执照,算个体户了。”毕胜利的话语里有一种自我宽慰的感觉,毕竟他的生活安定了下来。接着,他简单地介绍着自己的情况,说道:“我租了一个门铺开修理铺,有九平方米左右,地方虽然不大,但修车工具不用搬来搬去了,也不怕日晒雨淋了。不像摆地摊那会儿了,修车就像做贼似的,整天提心吊胆的。呵,生意还不错,爸有空也来店里帮帮忙。我现在是光明正大地凭手艺活儿挣钱,挺好的。”

    “哥,都怪我不争气,”毕自强心里觉得自己实在对不住家人,歉意地说道:“不但没给家里帮上忙,还拖累了你们。”

    “小强,别想得太多,好好改造,”毕胜利鼓励着弟弟要面对现实,嘱咐道:“要听管教干部的话,别再跟人打架了,争取减刑,早日出来。”

    “哥,我知道。” 毕自强点头答道。

    三十分钟的接见时间到了。

    “我给你带了一些吃的东西,还有香烟,”毕胜利手里举着几个网袋,说道:“以后你如果需要什么,给家里写信,我一定会想办法给你寄来。”

    “嗯,那我先走了。”毕自强说着转身离开,走了两步又恋恋不舍地回过头,说道:“哥,你也多保重呀。”

    “我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你。”

    自从哥哥毕胜利来劳改农场探望以后,毕自强郁闷的心情得到了不少宽慰,人也开朗了许多。

    犯人们在监舍里空闲时,打扑克和下象棋是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在众犯人当中,毕自强算是下象棋的顶尖高手,与人下棋总是赢多输少。平时,那些喜欢下棋赌一把的犯人,都不敢轻易地找他下棋。

    一天晚饭后,韦富贵实在是闲得无聊,便走过来主动找毕自强摆开“楚汉”战场。毕自强没料到,他的棋招还真不好招架呢。两人初次交锋,你车来、我马跳。激战多时后,毕自强以“单车”对阵韦富贵的“士象全”,竟奈何不了他。

    韦富贵见毕自强同意“和棋”了,便笑着将棋盘搁到一旁。见他俩不再下棋了,几个围观者也各自散去。韦富贵和毕自强排坐在床铺上无所事事,便各自卷了一支“喇叭筒”抽着,开始闲聊了起来。

    “强哥,你棋下得不错,”韦富贵手里玩弄着几枚棋子,嘻笑道:“你以后出去了,其实就是靠下棋也可以谋生呀。”

    韦富贵似乎说起什么事情都要跟如何谋生扯上关系。

    “会下棋也能挣钱?”毕自强漫不经心地问道。

    “当然喽”韦富贵为了感觉更舒服些,身体向后挪动着,使肩膀靠在墙壁上,伸直了双腿,说道:“在大街上摆棋摊,引诱过路人下赌棋,我保证你就能挣到钱。”

    “说到棋艺,那可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呀,”毕自强岂能没有自知之明,耸了耸双肩,嘲笑地说道:“‘半仙’,你别蒙我玩啦。就我这下棋的水平到大街上去摆棋摊?说不定到时候把裤衩都输给人家呢。”

    “嘿嘿,你说得不错。”韦富贵听了不以为然,笑嘻嘻地说道:“很多人都会下象棋,并且街面上那些自认为是高手的人也不少。正是因为这样,你才有机会从他们身上挣钱呀。”

    “这我就听不太懂了。”毕自强的头脑一下子转不过弯,百思而不得其解,问道:“那你说说,我凭什么能挣到别人的钱?”

    “教你一手?”韦富贵狡诈地一笑,从容而神秘地说道:“只要你能够记住一些残局的棋谱,不论走到那里,都能‘江湖’救急,挣到饭钱。这可是一种本事呀。”

    “你就吹吧。”毕自强轻蔑一笑,转念一想似乎又不无道理,便半信半疑地问道:“真有这个可能?”

    “当然。到时候把残棋一摆,保你只赢不输,最差劲也能下个和棋。”

    “哦,还有这样的棋谱?”毕自强将信将疑,盯着韦富贵,迷惑不解地问道:“可是,别人明知道是要输棋或者赢不了你,怎么可能钻进圈套里把钱输给你呢,没有人这么笨吧?”

    “呵,这就是要下功夫的地方了。”韦富贵说到关键处卖了一个关子,狠吸了一口烟,眉飞色舞地说道:“首先,你摆出的残局,看上去应当让对得能赢的,这样才能钓他上钩。其次,你必须知道,任何圈套都要利用对方的弱点,从而使其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嗯?接着说。”毕自强脸上露出一副摸不着头脑的神色。

    第十章 醍醐灌顶(之二)

    “这样说吧,对方如果认为他能赢,这是他心理上的第一个弱点。他认为一博一是公平的,你的钱也不是假的,这是他的第二个弱点。这样他就会跟你‘赌一把’。而为了增加对方下注的自信心,还要抓住他的第三个弱点:就是他肯定经受不住旁人的游说和鼓动。比如,你事先和你的同伙说好,让你的同伙在一旁激将或嘲笑他,甚至还坚持跟他一起下注,这样他就会下决心把钱全押上了。”

    韦富贵几乎是一口气地把话都说了出来。

    “哦,这么说起来,”毕自强脑子转得飞快,思考着假设中的整个过程,自言自语地说道:“还得事先准备好,找人做托,才能将对方装进套里哟。”

    “不错。能否诱惑别人与你下赌棋,就是要靠你设圈套的本事。下棋有下棋的规则,赌棋有赌棋的说法。一般来说,愿赌的人都会认帐给钱的,倒不必担心他耍赖。”

    “你是说教会我下残棋?”毕自强这一下子有了兴趣,坐直起身体,问道:“还能保证我赢?”

    “那当然。我以前读过几本象棋残局的古谱书,”韦富贵顺手又将身边的象棋盘拉过来,凭着记忆将数枚棋子一一摆上,说道:“你来看看这局棋。这是古代象棋残棋中四大名局之首,素有‘残棋之王’之称,因为红、黑双方各有七子,故以‘七星聚会’为名。”

    毕自强低着头仔细地瞅着红黑棋子摆放的位置。乍一看,红方走上几步便可取胜。他拿起一枚红棋子,移动了一步,示意韦富贵接招。两人你一步、我一招地厮杀起来。没想到,韦富贵很快就将毕自强凶悍的攻势化解于盘面之上。这时,毕自强的棋兴大发,与韦富贵你来我往地反复拆解着此局的攻守招式。经过几次复盘,毕自强才知道这局棋演变下去将是错综复杂,其着法细致绵密,胜负常常系于一招之中,真是一步不慎,则全盘皆输啊。

    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毕自强虽然劳动、吃饭、睡觉都跟往常一样,可他脑里对那“七星聚会”的象棋残局一直挥之不去。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琢磨事情的人,对这棋局的无穷招数变化反反复复地思考着,而每当想到新的走法,便找韦富贵摆上棋子来印证对错。不过,尽管绞尽脑汁,他却始终没什么办法赢下这局棋。

    “天下竟有如此精妙的棋局构想,真是鬼斧神工呀!”毕自强与韦富贵经过无数次拆解这一棋局后,终于罢手,不禁摇头叹道:“我从小就会下象棋,自认为下得还不错呢,没想到如今却成了井底之蛙,惭愧,真是惭愧呀。”

    “呵,一局棋的设计,如此滴水不漏,竟能让红棋看着赢面如此之大而却着实赢不了,可见前人的谋略和智慧之高深。”韦富贵听了毕自强的感叹,不以为然地置之一笑,说道:“说真的,古人这种巧妙构思出棋局的思考方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哦?你的意思是说,”毕自强闻言后为之一震。他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韦富贵的笑脸,停了一会儿,一字一句地说道:“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有全盘设想,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这样才要能把事情做得精准无误。嗯,其实就是说,要有一种缜密的思维方法。对吗?”

    “行,我还真没看出来,凭你现在的年龄,竟能有如此高的悟性,”韦富贵内心有些震惊,不由地竖起右手大拇指,十分赞赏地说道:“呵,强哥,你是个不简单的人。”

    听着韦富贵说这话的一瞬间,毕自强感到背上一阵发凉,一种恐惧感直袭骨髓。他虽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却明白了还有足以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情。此刻,他从韦富贵的话语中深深地感悟到,还存在着许多深不可测的东西,足以影响和左右着人们未来的命运。为了掩饰自己情绪上的变化,他很快地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拉了回来,与韦富贵继续谈论着关于象棋残局的事情。

    “除了这一局残棋外,”毕自强捅了捅韦富贵,问道:“哎,你再教我一盘新局,怎么样?”

    “呵,当然没问题。”韦富贵爽快答应着,接着又摆出了一盘残局,并指着盘面的棋子,说道:“这局棋叫‘鸿雁双飞’。你乍一看,好像可以连将三军后,弃二炮一车,四步之内终成杀局,但事实并非如此。往下的变化很多,实为大斗炮兵之局,你来试试?”

    毕自强很快沉溺于这一棋局的招式之中。他以自以为高超的象棋智慧与对残棋谱能倒背如流的韦富贵拚杀,斗智斗勇,虽屡败而不愿轻意放弃。

    这以后,在韦富贵看来,毕自强简直变成了棋痴。他不论做什么事都是机械性的动作反应,满脑子装着驰骋纵横的车马炮卒将,想象着对手的凶险招数,一一地沉着应对,解杀还杀。只要一有空闲,他就缠住韦富贵锤练残棋功夫,硬是从韦富贵那儿学到了近五、六十局高水准的残局摆法,并将学到手的棋谱滚瓜烂熟于胸中。

    毕自强出于极大的兴趣,将自己的象棋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残局中的深厚内涵和谋略思想,让他感悟到了世上的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放之诸事中皆为技巧和方法。把一种事物由联想而引申运用于其它事物上的创造思维能力,或许有人们自身天赋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源于人们后天的努力。毕自强已经开始学会从最好和最坏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并做出某种恰如其分的择选;对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了一种理性的认识。不过,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诸如此类的学习结果,对于他日后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人对事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一种深层次的改变,使他遇事变得有充分的理由和异常沉稳的态度了。

    从这以后,毕自强与韦富贵的聊天,似乎变得有某种确定的目的。只要一有空闲,毕自强就会虚心地向韦富贵请教一些为人处世的问题,并抓住自己不甚明了的地方引发他继续讨论下去,从而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在毕自强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韦富贵实际上把自己诸多的思想意识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注入了他的血y中。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童年、少年、青年阶段与其所处的境、所接触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其自身思想意识中的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正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牢狱中,毕自强从韦富贵身上所学到的东西,远比他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多得多。换一句话说,韦富贵在牢狱中那种为改善生存环境和加强人际关系的诸多行事办法,以及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精于处世,攻于谋略”的行为方式,也已深深地扎根于毕自强的潜意识当中,从而影响着毕自强的不断趋于“成熟”和“老练”。

    这天晚饭后,毕自强又向满腹经纶的韦富贵虚心探究着“观相识人”的门道,两人坐在那儿闲聊了起来。

    “俗话说:算命靠耳,相面凭眼。”在这无所作为的牢狱里,提到自己的那点看家本事,韦富贵便又来了精神气,说道:“算命,是从‘八字’上推测一个人的富贵贫贱;相面,则是根据人的五官、气色、骨骼、纹理来断定人的荣枯得失。”

    “从一个人的面貌、五官上来断定人有休咎、祸福和命运,”毕自强略有所思后,不禁地问道:“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比如说,一个瓜的好、坏、生、熟、苦、甜,看看它的形状与色泽就知道了;一匹马的力气大小,走得快慢,看看它各个部位是否匀称,毛色、神态与气息如何,就知道它是良骥,还是驽骀了。大凡高明的相命先生,能从你的相貌、气色、风度、言谈、举止、衣着,一眼就能瞧出你的职业和其它的情况。当然了,这种识人入木三分的眼力,需要有生活阅历,需要见多识广,才能历练出来。”

    还别不服气,韦富贵真是个“铁嘴钢牙”,说起话来总是那么有板有眼,有根有据。

    第十章 醍醐灌顶(之三)

    “呵,那你再说说,”毕自强抓住韦富贵的话题顺势而下,继续问道:“相面识人究竟有哪些依据呢?”

    “据说,我国最早的星相家是周朝一个名叫叔服的官吏。春秋时期,晋国的姑布子卿,战国时期梁国的唐举,都是有名的‘相士’和‘星相家’。汉代以后,有人把这些相面的经验编纂成书,如《麻衣相法》、《柳庄相法》,清代又出现了《相理衡真》等等,相面识人术这才得以流传下来了,至到今天。”

    韦富贵犹如一个饱学之士,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

    “相面先生是根据相书上的‘脸型’、‘宫格’、‘纹路’等等来说命的。‘脸型’是怎么回事呢?” 韦富贵习惯地扳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一五一十地说道:“就是把人的脸型按长相划分为:‘由’、‘甲’、‘申’、‘田’、‘同’、‘王’‘圆’、‘目’、‘用’、‘风’这十种字图的脸型。”

    韦富贵在毕自强面前用手指比划着这十种脸形的图样,然后逐个作了一番解释。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