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何处金屋可藏娇全文 > 第七十三章 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 (1)

第七十三章 孝武陈皇后阿娇——by莞尔 (1)

娇一声,好像都没有这个人一样。而两年之后,在阿娇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的时候,刘彻竟然亲自将阿娇迎了回来,而且安排在素有富丽祥瑞之名的昭y殿中,我猜人们的下巴掉了一地板啊。这到底是什么理由呢?

    刘彻没有给人任何解释。

    接着,更令人吃惊的事情又发生了:结婚十余年都没有怀y的阿娇,竟然在回宫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怀y了!而且这个时候,刘彻对阿娇的宠幸竟然超过了阿娇当皇后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比那时都要好!非常的不可思议。

    不知道当时宫廷内外的人是如何看待元朔第一不可思议事件的,但是,可以想象,对于卫子夫,卫家,以及当时的后宫嫔妃来说,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卫子夫是在阿娇因为巫蛊被废之后才荣登后位的,卫家是因为皇后娘家的身份,才摆脱了奴隶的命运。而在元朔年间,卫子夫已经因为“『se』衰”而失宠,当时刘彻已经广纳内宠了,否则,没有那么多嫔妃的称号出现。

    还有一个大家一般会忽略的信息就是,当时,皇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戾太子刘琚已经两岁了。而根据史料的记载,生育齐王刘闳的王夫人和生育双生子广陵王刘旦、盖长公主刘嫣的李美人也是在这一年怀y的。

    后宫处在一个很微妙的时期,我们再来综合一下这些信息:

    皇后卫子夫,生皇长子,三位公主,家族屡立战功,『x』格谨慎,失宠;

    王姬,李姬,得宠,怀y;

    废后,阿娇,莫名入宫,得宠——怀y。

    很诡异得一个局面。

    而,立刻,一个更诡异的局面出现了,史记中记载,“俄而,王夫人触犯龙颜,贬入掖庭,以忧死。”这里没有说明时间,但是,在记述齐王刘宏身世时,说明因为王姬有失『f』德,被贬入掖庭,刘宏是诞生在冷宫的,而且,因为他诞生的时候正是王太后去世的那天晚上,所以引起了刘彻的注意,得以抚养于博望苑。再后来,他被刘彻j与李姬抚养。而李姬,妊娠十二月,才生下刘旦和刘嫣,一时传言尧妊十四月乃诞,李姬必然身有祥瑞。正在前时少些时候,被宫廷内外瞩目的阿娇生下了她的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孩子,广玉公主刘葭,这使很多人松了一口气——包括不久前终于被册封为太子的刘琚的母亲卫子夫。

    是不是很让人混『乱』?因为作为史官的司马迁不是事件的当事人,他只是将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其中的因果,不处于权力中心的他也不会知道。当时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我们只能自己想象了,其中的利益纠葛实在复杂。

    我在读史记的时候有三点疑问。

    第一、石万君老先生偏偏在三位后宫有y,『x』别不明的时候奏请刘彻早立太子,怎么这么巧?

    第二、王夫人被贬,怎么刚好在阿娇回宫的这一年?与阿娇有没有关系?

    第三、刘闳为什么被刘彻j托给已经生了皇子的李姬,而没有j给没有皇子的阿娇?或是身为嫡母的卫子夫?

    而在当时的宫廷,结束了只有卫子夫血缘的皇子公主的时代,三位皇子,五位公主,分别出自四位嫔妃,而最为得宠的就是,废后陈娇所出的广玉公主,刘葭。

    六、有nv广玉

    汉武帝是帝王中的传奇,与他有关的人物都成了我们煮酒论史的典故。近代有一个词人非常羡慕刘彻,不是作为帝王,而是作为男人,他说,有阿娇为q,刘匡为子,刘葭为nv,人生还有什么更幸福的事吗?大家不要笑,一听就知道这个词人是居家型男人。

    比起人们对刘彻、陈娇、刘匡的评价褒中有贬,刘葭的形象要单纯的多,也明亮的多,史官们评价这位“广玉主”都是喜ai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的。广玉公主的人生俨然又是天之娇nv模式,而她却没有一般公主的骄纵或是平庸,她率真却识大,善良而真诚,以中国古代“南丁格尔”的形象赢得了各个朝代人们的赞誉。她的人生又是那么的完美,似乎找不到一丝丝遗憾,简直是幸福的代言人一样。

    广玉诞生的时候,刘琚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卫氏家族仍会不安,因为阿娇重入宫廷,紧紧抓住了刘彻的心。以刘彻独断的『x』格,如果今后改立阿娇的儿子做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令阿娇一派人大为遗憾的是,阿娇在馆陶公主等人的期盼之下,生下的不是皇子,而是一个公主。阿娇已经32岁,已经是那个时代祖母的年龄,j乎是不可能再次生育了。陈娇和卫子夫已经势同水火,没有后路可退,这时候,没有一个皇子傍身,就是没有未来的唯一依靠,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一样。

    这个时候,对于阿娇,最好是收养已经失去母亲的刘闳,以此参与夺嗣争斗,起有条退路。但是,不知因为什么因素的考虑,刘彻将刘宏j给了李姬抚养。

    大概是这个时期,陈娇说了一句著名的话:“至尊者御座,至贵者非也。”

    我们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说出,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不知道阿娇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说出这样一句看破世事的话,但是这个时期的阿娇很平静。

    据《汉书、公主世家》中的记载,广玉公主刘葭的诞生是很有意思的。

    刘葭诞生时,因为她是nv孩,内侍宫nv不忍阿娇绝望,做悲戚状,连刘彻也亲自去安阿娇,但是阿娇不以为然,反而要亲自给nv儿起名定封号。她从《诗经》中给nv儿定名为“葭”,又给小刘葭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封号——定国广玉公主。但是当时没有四字封号,就定封号为广玉。相比卫长、y石、诸邑、盖长,这是一个美名。

    (后来的后来,继位的汉宣帝为自己的姐姐加上了四字封号,不过不是“定国”,而是“镇国”。广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四字封号的公主。这是后话。)

    史载,“广玉主葭者,后之av也,年不足月,帝即抱之于膝上见诸臣。”

    这种宠幸是惊人地。因为,在她之前的皇子公主们刘彻可没给这种待遇:带着孩子接待朝臣,这说明刘彻对这个孩子非常的重视。此后,刘葭宠冠宫廷,被刘彻视为掌上明珠,刘彻甚至可以陪着年y的广玉弹琴而推迟接见朝臣的时间。如此,广玉因为得宠,没有因为她是当时没有名分的废后陈娇的nv儿而尴尬,反被宫廷内外所重视。而阿娇,并没有因为没有生下皇子而在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她反而越来越耀眼了。

    我们说,ai屋及乌,刘葭所以得宠,是因为刘彻ai阿娇,所以才会ai她。而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研究一下,汉武帝为什么会迎回阿娇,阿娇又是怎样摆脱幽禁冷宫的命运的呢?

    七、长门悬疑

    元光五年到元朔元年大概是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长。两年中,汉朝的历史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公孙弘白衣拜相,卫青履立军功,辽东城建成,皇长子诞生,卫子夫封后,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从史料上的这些记载中可以发现,这两年中发生的事情,多是与卫家有关的,而且是与卫家利益集团有利的。后宫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朝堂的缩影,卫家实力的增长对卫子夫后位的巩固非常有利。而在这两年中,刘彻广纳后宫佳丽,新人不断。陈皇后被废之后,馆陶公主一派势力一直沉默,朝堂上也不会有其他的人会刻意的提及一个被废的皇后惹怒卫皇后,也怕触犯龙颜,可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为什么刘彻会突然接回废后陈娇,而且是亲自“车载以归”这样迫切郑重呢?

    刘彻突然怀念起阿娇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必须重将阿娇纳入怀中才开心。他是怎样兴起这样的念头?是有人提醒,是睹物思人,是一直以来的恋恋不忘,还是面对新人时忽然的电光一闪?历史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可是我们必须承认,除了必然存在的感情因素,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阿娇对汉武帝来说,除了ai人的身份之外,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花啼所著《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陈皇后》中提到了关键的一点:“后擅术数之学,上遂命后主墨门事。”

    “擅术数之学”!这才是陈娇的杀手锏!

    天下的美nv很多,刘彻要多少都行;天下的温柔nv子很多,不温柔的面对皇帝也都温柔了;天下的才nv也不少,会『y』诗作对的人多着呢。但是,可是有多少可以擅术数之学,通格致之理?而且,在陈娇之前,可以说,j乎没有哪个nv人可以被冠以nv科学家的称号,没有哪个nv人可以以自己的发明改变世界,但是,陈娇可以,而且做的非常漂亮!

    阿娇回到宫廷之后,被刘彻赋予主事墨门的重任。在当年,阿娇就改良了当时的弩箭,使弩的『s』程和精准度大大的提高了,而且开发了连发弩这一沙场利器。再有,阿娇卓有远见的发掘和改进了秦朝时期的标准化制度和分工制度,对当时的兵器制造业和其它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制度,并且沿用至今。

    其后,墨门日益出众,不论军事民生还是其它工艺技术,都有发明出现,为汉武一朝的经济和军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面不能不说有陈娇的功绩。

    可是在这里我们有两个疑问?

    第一,陈娇,作为一个贵族小姐,是如何掌握格致物理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代大家的?

    第二,刘彻既然重视陈娇的能力,他为什么到元朔年间才想起来重用阿娇啊?

    其实,我们提过,陈皇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是让人不可置信的。因为,在当时,nv子讲究的德容言行也好,男子讲究君子六艺也好,墨家学派的知识算是相当冷门的,而且,陈娇不光擅长墨门知识,她对农家、法家、纵横家等冷门学科也有涉猎。我们说,天哪,难道阿娇是个nv学究吗?

    显然不是啊,阿娇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她可没有一天看书看到晚,谈恋ai、对付情敌、生孩子、教弟弟,忙得很呢,生活事业两不误,和刘彻很像。

    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阿娇是什么时候,如何学到这些知识的呢?

    我们回顾一下阿娇的人生轨迹:童年时期,出入宫廷,与刘彻青梅竹马;少年时期在堂邑侯府生活;青年时期生活在宫廷,建元5年迁居甘泉宫;元光五年,退居长门宫;元朔2年,回宫,接管墨门。

    如果我们考虑到陈娇的『x』格和生活环境,就可以发现陈娇是有条件也有时间来学习的,而阿娇的『x』格和资质也使我们的推断有了支持。

    阿娇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封闭的,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皇宫呢?阿娇生活的社会阶层是高高在上的,而对生活在其中的贵族nv子来说,生活赋予她们的恐怕就是帷幕之后的压抑与无聊了。但是,在另一个角度,生活在社会的最高层,也就有机会获得最大的知识资源。

    文帝景帝,还有武帝,都曾经举贤。中国从来都不缺乏人才,也就从来不缺乏老师,尤其对有心学习的贵族子弟来说。

    阿娇从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温婉nv子,她个『x』张扬而执著,有求知yuang和治学的严谨,而且她还有充沛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相信,在那个年代,如果陈娇对什么感到兴趣,她是不会因为这不是『f』道的必修课程而放弃的。而且因为她身份的特别,她有任『x』的资格来学习。

    再有,阿娇在被废之前有好j年的时间别居甘泉宫,与汉武帝分居,那么在这段时间她又是如何打发漫长而孤单的时光呢?如果是一般的nv子,也许是写两首宫怨诗,但如果是阿娇,她就会置身于书海。

    其次,我有一个假设,请大家来评判。那就是,刘彻在元朔二年之前可能恰恰不知道阿娇在格致方面的造诣,或者是他模模糊糊的知道阿娇可能在学习什么,但是并没有注意。直到后来的一个触因,使他下决心接回阿娇。

    刘彻接回废后有没有感情的因素?有。但是他接回阿娇是不是只是因为感情?不会。汉武帝是一个完全帝王啊,他做的任何事首先是为了他的国家他的权力。那么,明知道接回阿娇会使政治局面变得复杂,又是什么使他下定决心来接回阿娇呢?

    那氏《史记》中夹杂着作者这样一段猜测:

    “元光六年冬以来,我大汉多新奇之物,先有彭城煤行发于楚,后有墨门复兴于辽东。此二者今皆已收为朝廷所用,造福天下百姓。s以为此二者或皆与陈后有g。陈后义弟,纪稹,后以军功封冠世侯者,尝与人言,辽东城为其y时习文练武,而彭城乃其与陈后初遇之所。或曰,后失其位,自放逐之,辗转民间,乃有所为。惜长门岁月乃帝后绝口不言之秘,此事遂成千古之谜。”

    司马迁从来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如此大胆臆断的时候。如果说他是想当然的写,他又明确的提出了纪缜。纪缜的身世很离奇,出生于楚国,被汉武帝从辽东召回,按理说他是不可能与长门宫中的阿娇有一丁点关系的,但他说自己是在彭城被阿娇收养的。那么,这里有没有什么猫腻呢?不像。纪缜『x』格谦谨,八面玲珑,他自小出入宫廷,宫中宫nv众多,臣子出入宫廷时很容易出问题的。但是纪缜对待nv子有礼而疏离,哪怕是在宴会的时候,也不会去看任何一个宫nv,从来都符合自己臣子的身份。而他对待阿娇却是十分的亲近而尊敬,犹如对待长姐生母,发自内心。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之好,胜过亲姐弟。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只有在真正的信赖敬ai他人时才会亲近这个人。所以,纪缜与阿娇的关系真如他自己说的是阿娇收养的他。

    因此,又有荀悦《汉纪》云:故长门宫为长公主p所建,后既徙长门,乃从间道逸,从陕侯李希至彭城,治煤铁,不逾年而巨富,又建辽东,置饥民数千,墨门亦以此兴。主父偃上书徙天下豪富于茂陵,后遂徙茂陵,上知之,乃载以还宫。

    这里就肯定的说阿娇曾经逃离冷宫,做出了一番大事业,结合《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彭城陈皎,辽东城初捷,墨门大兴,阿娇确实脱胎换骨,令刘彻刮目相看。如果自己的前q有这样的能量,刘彻确实不会让阿娇脱离控制,他一定会充分挖掘阿娇的潜能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的。

    那么阿娇真的逃离过皇宫吗?

    第一,以阿娇的『x』格,在被自己心ai的人抛弃之后,她是不会乖乖的呆在冷宫的。

    第二,如果不逃离冷宫,她又怎么会认识纪缜?

    第三,墨门敬f阿娇,不会因为阿娇废后的身份而心甘情愿。

    第四,与阿娇被废前后,彭城陈皎建立煤行,富甲天下。燕王刘匡被封燕地。那里有这样多的巧合?

    所以,我们姑且这样推断,阿娇逃离长门宫,建立一番事业,但是不幸的是,刘彻迁天下富户豪门于茂陵,把不愿回到冷宫的阿娇给找回来了。也许因为什么原因,刘彻了解到了阿娇现在的能量,就将阿娇接回宫廷了。

    那么,刘彻知道阿娇离宫吗?

    第一种可能,他不知道。也许阿娇利用自己的力量造成了自己安于冷宫的假象。也许有人『b』得阿娇离宫。

    第二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默认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将阿娇当成废子。

    第三种可能,他知道,但是他暗中控制了阿娇,或者是与阿娇达成了计划。

    三种可能都匪夷所思,无法推断。后来刘彻和陈娇都对长门岁月保持沉默,我们也无法断定当时的状况。

    八、两宫并立

    元朔元年秋,废后陈娇回宫。同年,卫青大捷,再立战功。此后,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刘彻,立皇后卫子夫所生的皇长子刘琚为太子。阿娇生下广玉公主。汉武帝的后宫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但是,仅仅是表面。

    我们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座宫廷之中可以有无数的美nv,可以争奇斗艳,但是,皇宫,作为天下第一家族的代表,只可以有一位nv主人。皇后母仪天下,可以贤良淑德,容忍皇上宠幸一个又一个的美人,但是,她却不会与人分享皇后的名号。可是这个时候,未央宫里就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位是已经执掌后宫的卫皇后,一位是失去封号,但是待遇比拟皇后的前皇后,一位已经得到了皇后的荣耀,拥有位列东宫的太子,一位却牢牢得占据了帝王的心。我们姑且将这一段时间称为两宫时代,因为这个时候,虽然皇后的位子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宫廷也好,朝廷也好,毕竟都处于观望状态,而失去了汉武一朝一度拥有的笃定。

    阿娇回宫,再次享有了帝王的独宠,也再次拴住了刘彻的心。但是未央宫再恢宏,昭y殿再华丽,阿娇就真的愿意回来吗?我们不能明白。但是,阿娇回来后真的快乐吗?我认为不会的。为什么呢?

    第一、身份尴尬。阿娇元光五年已经被废了,汉武帝已经诏令天下了,那么她现在是以什么身份在宫廷里生存呢?皇后的位子已经是卫子夫了,她的位子做的好好的,刘彻也丝毫没有要废掉卫皇后的意思,那么你为什么又要将我陷入这样一个令人侧目的境遇呢?皇后以下,有夫人、美人,等等妃嫔,那是皇上的小老婆,我陈娇天生尊贵,又曾经母仪天下,难道要让阿娇来做一个姬妾吗?而没有名分,那又算什么?为什么又要不明不白的侍奉刘彻呢?如果是阿娇,她会怎么想?她也许会对刘彻旧情难忘,藕断丝连,但是她不会喜欢这样一种待遇,名不正言不顺,与情敌卫子夫近在咫尺,还要使天下人看热闹。放在民间,被休弃的q子回到前夫的家里,在新『f』的眼p底下与前夫生孩子,放到什么时候也不是光彩的事。

    第二、境况危险。陈娇回宫之后,刘彻对她的待遇是比拟淑房殿,其实就算阿娇被废的时候,长门宫的供奉也是等同于皇后的。但是,阿娇就真的可以得到皇后的待遇吗?不过是一句好话罢了。皇后的地位意味着权利和荣耀。我们先说阿娇离宫的时候,她居住的长门宫,本来是叫做长门园的,那是馆陶公主因为养小情人贿赂刘彻的一处产业。就是说阿娇被废了,住的还是她妈妈的房子。而阿娇回宫之后,她的衣物和首饰全部是由娘家提供的,大多还是做小姐时代的衣f。而阿娇受到尊敬,范围也仅限于昭y殿之内,后宫是皇后的天下,那个位子是卫子夫的,卫子夫得到刘彻的示意,不会主动去找阿娇的麻烦,但是阿娇就可以制造事端来夺权吗?那是不可能的,整个皇宫都是卫子夫的人,刘彻也没有给阿娇任何宫廷之内的权利,他给阿娇的只是一个貌似安全的笼子,暗示到外面危险,你不出去就不会有事。明明知道有那么多人虎视眈眈,还要感到幸福,那真是不容易的事啊。

    第三、远景堪忧。阿娇已经失去了地位的保障,又没有皇子作为依傍,再者,陈氏家族,早已没有了早期含蓄受拙的家风,没有出『se』的人物出现,却又招来世人太多的红眼。更有甚者,因为早年的后卫之争,陈卫两家早已势不两立,你死我活。陈娇唯一可以立足于皇宫的只有刘彻的宠ai罢了。但是陈娇已经是被刘彻抛弃过一次的人了,难道刘彻就不会抛弃阿娇第二次?退一步讲,就算刘彻再不变心,难道刘彻还能保护阿娇一辈子吗?刘彻死了阿娇怎么办?就算阿娇死在刘彻之前,那么阿娇的nv儿呢?阿娇的家族呢?陈娇怎么会开心呢?吕后戚姬的例子过去不过百年啊。

    我们可以推出结论。陈娇回宫,也许她会因为刘彻的回心转意感到动心,但是,她是不快活的。阿娇这个nv人是敢ai敢恨,『x』格挚烈的,她绝对不是什么三从四德的人。而且,阿娇被废,经历过一个nv人最为痛苦最为难堪的事情,被自己全心全意信赖的男人抛弃,她怎么会没心没肺的回到以前呢?从史书中的零星记载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个nv人,初现时艳光『b』人,随心所yu,活得自由而奔放,而现在,因为生活风霜的磨砺,变得内敛而谨慎,天之娇nv直面着生活的不堪,却还要尽力保持着自己的尊严。这很难。

    阿娇可以这样说,是一个感情专一主义者。翻开史书,即使是最为褒扬陈皇后的史学家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说阿娇多有『f』德,为了皇嗣考虑,劝皇帝雨『露』均沾。或是对妃嫔们多么亲切。一般的贤后模式在阿娇这里是行不通的。阿娇被废,是因为擅妒,阿娇回宫,也没有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是以前阿娇会一边将皇帝牢牢看在身边,一边对宫中nv子虎视眈眈,现在,阿娇是对嫔妃视而不见,采取鸵鸟政策,她用自己的态度对刘彻表明,我不喜欢你宠幸其他nv人,非常不喜欢,不过你若去找nv人的话,当然由你去,我可以不在乎你。在一般的皇帝看来,这简直大逆不道,后宫中的nv人怎么可以不在乎皇帝呢?怎么可以反过来?你以为你是谁啊?可是,令人吃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一回,刘彻竟然真的做了一回老实男人,他竟然真的没有找过其他nv人,包括以前宠ai过的卫子夫,王姬和李姬。后来更没有nv子得宠的纪录。更绝的是,古代有一位史学家,偶然间查阅了汉武时代的类似帝王起居录的这么一份纪录,当然,现在已经看不到原件了,这位学者翻阅了后宫纪事,发现自阿娇回宫后,确切的说广玉公主降生以后,刘彻再也没有临幸任何嫔妃宫nv,更再也没有夜宿昭y殿以外的嫔妃居所,甚至每年的各类节庆,皇帝也没有按例宿于椒房殿,后来g脆,负责轮派嫔妃和记录的工作形同虚设,六宫粉黛都无意梳妆了,这样的史料使学者大加感慨。阿娇是名副其实的专宠,前无古人,后j乎无来者。如果不算阿娇失宠时刘彻的一番昏天黑地,刘彻算得上是中国帝王中排名第一的专一了。

    可是,我们真的可以说刘彻就是一个好男人,l子回头呢?

    不是。在当时也好,后世人观察也好,都可以明白的看出刘彻对阿娇的专宠,绝不仅由于感情的因素,从长期看,他这样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利益。阿娇也知道。

    刘彻专宠阿娇,但他却没有给阿娇相应的地位和尊荣。阿娇的情敌卫子夫失宠,但是却享有皇后的权利和地位,更有太子撑腰。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出,刘彻这是在玩平衡,从后宫一直玩到朝堂啊。

    我们前面分析过,阿娇被废有个深层原因,是因为陈娇身后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包含了窦家为首的老外戚家族,刘氏宗族,还有陈家这样的功勋家族。尾大不掉,刘彻引以为患。他扶植卫家,宠幸卫子夫,有相当的原因是因为卫子夫出身贫j,卫家没有任何的根基,只能依附于他,没有左右他的力量,这样卫家强大起来后,全部是刘彻自己的力量。但是卫家出身的地位,就决定了这个家族是不惜一切向上爬的,他的生命力非常强大,而且,在当时,卫家出现了卫青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连连大捷,为大汉赢得了军事上的主动,而卫子夫,又幸运的生下了第一个皇子,为刘彻摆脱了无嗣的困扰,在阿娇回宫的时候,卫家一门四候,整个家族正如烈火烹油,当之无愧的以后族声望傲于当世,而且,他不断地团结了一部分贵族势力,开始壮大。而这时汉武帝刘彻所不愿看到的。

    刘彻多不容易才除掉了一个个外戚势力啊,扶一个打一个,他一直是平衡高手,现在,老把戏,新玩法。借由阿娇专宠,陈家和馆陶公主这废子,又有新用了。

    现在刘彻和陈娇的关系是很微妙的。首先,我们不能肯定刘彻为什么接回阿娇处于哪方面的需要,政治或感情。借由陈家平衡卫家势力是原因还是结果。但是刘彻专宠阿娇就决对不是完全出于政治义素,起也是假戏成真。因为,古往今来,专宠到阿娇这样彻底的,还真是j乎没有。在刘彻那个情况,要是真是出于政治因素,还真的没有必要演得这样敬业,没必要。可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阿娇脱胎换骨,不再是一介深宫『f』人,经历了那么多的事,阿娇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坚持。这样一对复合的夫q之间的相处自然与以前不同。有感情,刘彻一定ai阿娇,阿娇依然ai刘彻。但是,以前阿娇脑中懵懵懂懂的一些东西渐渐明了了。

    那就是政治。

    九、两宫并立(二)

    如果我们有机会,出一辑《未央神话》或《帝国双璧》的话,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品味这一段历史。这是一段影响了汉武一朝,甚至影响了整个汉代的时间,这一段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当事人扮演的角『se』,成为后人评价人物的j个标的,过于或是不足,类甲或是似乙。这一段的历史,精彩过于演义,跌宕甚于连续剧。所以,我们总能从以后朝代的历史中发现他的影子。

    如果从选择nv人的角度来说,刘彻决对是不俗的,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多情又最无情帝王的称号。刘彻的nv人多啊,如果都算上的话,他自己都不会认识。可是他最为宠ai,最为著名的两个nv人决对是独特的,鲜活的。以刘彻之能也不能完全掌握她们。

    陈娇、卫子夫。她们的一个名字是骄傲,一个的符号是忍耐。

    陈娇失位的原因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她的高傲。骄傲而不会妥协,不会宽容,不会和光同尘,不会低头。骄傲的原因是因为阿娇的出身太高贵,所以某种程度上陈娇被废之前是生活在童话中,所以没有看清丈夫身份的变化。

    卫子夫得势的原因是因为她的隐忍。刘彻与阿娇失和的时候身边的nv人决不只有卫子夫,但是,卫子夫笑到了最后。靠的是什么,不过是她足够耐『x』,足够隐忍。与阿娇在史书中浓墨重彩相比,书写卫家的言语很多,但是卫子夫的出现,倒像是一个背景。历史没有记下卫子夫说过什么,一如历史一贯对待nv人那样。但是,寥寥j笔,就使我们对这个nv人的『x』格为人有所了解,那就是“侍帝甚谨”的“谨”。和顺,温婉,贴。以一个可怜小nv人的形象赢得帝王的宠ai,登上了皇后宝座,带给一家的荣耀,使世人传唱,“卫子夫霸天下”。

    世易时移,元光六年以后,两个nv人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两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没有改变,直至她们死亡。这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把阿娇回宫作为一个新的来划分一个时代。两宫并立,昭yvs椒房。看一下,刘彻导演下朝廷和后宫的实力分布情况,来分析走势:

    先说卫子夫一派。

    《未央神话》中我们会详细介绍卫家家世。卫家,世代奴仆。得平y公主引荐,卫子夫得宠于刘彻。先生三位公主,再生皇长子刘琚,在阿娇回宫之后,仍没有动摇卫子夫的地位。卫青得封为大将军,卫家一门四候,宠幸非常。而与卫家联系紧密的陈家、公孙家,亦实力大长。卫家以军功得宠于君主,傲立于朝堂。而由于太子的得封,又吸引了一大批朝臣的拥护,其中不乏庄青翟和石万君一样的元老重臣。

    再说陈娇。

    陈家,四世诸侯。馆陶公主,大长公主。皇室与功勋的联姻带给陈娇巨大的关系网。这种家世,虽然历经刘彻的打压,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方面陈家在宗室,世家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样,刘彻对陈家的忌讳也就仍在。一方面,曾经威名赫赫的陈家实际上面临人才凋敝的困境。此时陈家能拿得出手的人才j乎没有。陈娇的三个哥哥是属于平庸懦弱的王孙公子。陈娇的依靠,只是她年逾古稀的老母亲。馆陶公主精于后宫斗争,对刘彻有大恩。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