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天墓棺咒 > 第204章 湘西赶尸

第204章 湘西赶尸

后就埋在那个山上,这个坟堆上面就放了一个物品,师父就让徒弟晚上的时候,深更半夜凌晨的时候,就让徒弟去坟上面将这个物品拿回来,这个我们都知道,一般人胆子小的肯定不敢去,这是第一个条件,胆子要大,这是其中一条。”

    “那么我二条呢?”我问道。的确,胆子小点的,见到尸体都会被吓得半死,哪里还敢大半夜地带着一群尸体翻山越岭?

    “第二个,做赶尸的人身体要好,因为赶尸的人要求一个晚上。至少要步行五十公里以上,一个人要背着一个东西,一个晚上走五十多公里的话,这是个标准,那么不是一般的人能承受的,他不像一个人步行,他要背着一个物品。“

    “第三个条件就是赶尸人他长的形象,比较丑陋,也就是说很英俊的人不行。专要找一些形象比较丑陋,让人看着很恐怖的,所以这是赶尸这个职业,从业人的三个要求。”

    “另外呢,赶尸匠没有后代,没有兄弟姐妹,我认识一个赶尸匠,他整个家族就他一个人,他认了这条没有后代的路以后做这种事就很灵很顺,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走这条路,不然人人都可以做赶尸匠。”

    听了老板的解释,我才知道,原来赶尸也是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的啊!

    店老板又说,既然你们害怕我们坑你们的钱,那么,我就跟你们讲讲什么是真实的赶尸吧。

    赶尸这一项技术,出现在湖南,主要赶尸去往的方向,是黔州,重庆,四川这些地方。清代中期,赶尸技术出现,是把客死四川的湖南移民的尸体运送回家乡。尸体在最开始的运送过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赶”的。但三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旋涡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没。古人又迷信,绝不愿意搭载死人走在险江之上,“赶尸”这个职业于是就产生了。

    “传言抗战期间,重庆打铜街一个住家屋檐下,在门框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代办运尸还湘”。如果你去过重庆,应该还可以见到这么一个地方,早年我跟着一个赶尸匠去过一回,那时候还在,不知道现在被取缔了没有。”

    “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手执铜锣,腰包藏着一包符。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因为他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

    尸体若有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赶尸途中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

    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你们今晚看到的这一队伍,天亮之前也是要离开的。”

    老板的一番讲解,我豁然开朗,实际上,这赶尸术和我所学的道术以及巫傩之术还有着很深的渊源,实际上,属于苗巫的一种。

    巫鱼鱼就是一名根正苗红的巫女,和这一行看来关系很大啊。其实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我国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其中赶尸作为一种民俗,是巫术的一部分。

    神秘的湘西,为什么会有赶尸这一巫术呢?说起它的现实原因,跟湘西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以采药或狩猎为生,也做点小生意。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

    除湘西苗人以外,外人很少去。死在那些地方的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很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运输,于是有人就创立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而这一奇怪的风俗也就在湘西一带流行。

    这也就是赶尸术为何是湘西三邪之一,而不是黔州三邪,云南三邪了。

    赶尸匠真的这么法力无边吗?我忽然很想去会会那位神秘的赶尸匠,于是向老板说,让他引荐引荐。

    老板忙说,不可以!你千万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