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混世小农民 > 第 142 部分

第 142 部分

一句话总结就是:榆宁县领导班子的丑陋嘴脸,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组新闻图片,说明貌似柔和,但软中带刺,越琢磨越觉得尖锐,不但把榆宁县zf乱作为的事抖落了,而且还顺带点了通港市的监管漏d和失职。

    报道一出来,梁本国蹦了起来,直觉告诉他,这次曝光事件的危害程度要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梁本国找到吉远华,问知不知道又有记者来过。吉远华傻愣愣地摇摇头,“梁书记,好像没来吧。”

    “不能好像,应该确定!”梁本国几乎是大叫着对吉远华说的,“你应该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要严加关注,起码要通知榆宁县委宣传部,最近要密切注意和新zf大楼的一切动态,你做了吗?”

    吉远华摇摇头,在梁本国面前,他不敢撒谎。

    “瞧瞧,人家记者回来了,杀了个回马枪,你一点都不知道!”梁本国两手背到身后,焦急地走来走去,“这下看怎么办?如果省委再有电话下来,夏书记估计就不会像上次那样一带而过了。”

    “我去与榆宁县了解了解情况。”吉远华摸着额头,慌极了。

    “现在去了解有什么用?”梁本国站住步子,歪头看着吉远华,“事情都摆到报纸上去了,你去了解干什么?我问问省委宣传部,看有没有什么消息。”梁本国说完,到办公桌前顿了一下,拿起电话拨通省委宣传部外宣处。

    放下电话的时候,梁本国平静了。

    吉远华似乎看到了希望,眼巴巴地望着梁本国,“梁书记,情况如何?”

    梁本国抬眼看了下吉远华,叹了口气没说话,一直走到座椅前倒下来才开口,“小吉,情况不太好啊,现在这事让省里很不高兴,估计夏书记会发火。”

    “啊!”吉远华惊愕地张着嘴,眼神透着无助。

    吉远华的确是无助的,这次没有人能帮得了他。

    夏田豪再次被省委电话之后,看着摆在面前的经济研究报,鼻翼不住地抽动,马上召开了常委会,说出了那句“榆宁县领导班子的丑陋嘴脸,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句话,其实不是针对榆宁县,毕竟借民生工程搞办公大楼这事不是榆宁一家独有,但被如此接二连三地曝光,确实独一无二的。

    “宣传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夏田豪手指点着桌面“咚咚”直响。夏田豪不是太好意思对梁本国发火,因为梁本国是省里下来的,还是高配正厅,从级别上说还和他平级,说严重了不好。

    “我觉得榆宁县zf大楼被曝光这次事件,宣传部门的责任是难以推卸的。”方瑜不会放掉这个可以打击梁本国的机会,而这也是夏田豪所乐见的,因为有些话可以借方瑜的口说出。

    梁本国听了方瑜的话,没作反应,只耷拉着眼皮抽烟。

    “据我所知,经济研究报的记者来采访时,和市县两级宣传部门都有过接触,而且初期和榆宁县委宣传部接触的还比较融洽,只是后来和我们市宣传部门接触后,事情才起了不良变化,这个问题值得关注。”方瑜说得很自然,“因为此类事件或许以后还会碰到,决不能重蹈覆辙!在事关全市大局工作上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掉以轻心!”

    “嗯,我同意方瑜市长的意见。”夏田豪很稳重地点点头,“虽然榆宁曝光事件的结果无法改变,但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值得思考,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借鉴。”

    夏田豪表了态,方瑜不再吱声,做事要注重个程度,照目前这形势,已经不用再多说些什么了。

    “不错!”梁本国狠狠地将大半截香烟掐灭在大理石质地的烟灰缸里,“刚才夏书记和方瑜市长都说了,宣传口既然有责任,当然要追究下去。亡羊补牢,为之未晚嘛,为了以后避免此类事件发生,还是要下点力度追究的,该处理到人就处理到人,绝不姑息!”

    “本国书记,也不用这么大动肝火嘛。”夏田豪呵呵一笑,“对于这类事情,我们要按照一贯方针办事,打击的面要小,但教育的面要宽,对那些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同志,既要严肃批评,明辨是非,还要从团结的愿望的出发,努力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夏田豪这番话语,其实在座的已经听腻了,但是没办法,他就是沿袭了那一套理论,讲起来还头头是道。不过夏田豪似乎没有意识到,每次讲的时候还都很精神,很起劲。

    “夏书记,不是我动肝火,现在的年轻干部在培养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梁本国的这个决心表得很是时候,作为市委宣传口的负责人,虽然是兼职,但责任在身,他不表态显然是说不过去的,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梁本国知道,作为领导,必须有一定的担当,没有担当,就缺少一种气度,拿不住人。

    正文 【619】 接受

    “是要严格!”夏田豪接过话,“但凡在原则问题上犯错误的,绝不姑息!”夏田豪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严肃,但随即就温和了下来,“呵呵,不过宣传口的事,其实比较复杂,也不能把人一g子打死,还是那个意思,惩前毖后是必需的,但治病救人也要讲嘛!”

    夏田豪这么说,是给梁本国面子,给他台阶。夏田豪知道,对梁本国和对方瑜一样,要有一定分寸的。这事明显是梁本国有失误,但不能一味揪着不放,这样容易让梁本国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如此一来就会得罪梁本国,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么做也并不见得就能得到方瑜的感恩。

    梁本国当然知道夏田豪的心思,就像方瑜知晓夏田豪的意图一样明白,大家都明白,只是不说出来,心中有数而已。所以,方瑜坚决不再发表意见,虽然很想再强调一下有必要责任到人头的意见。梁本国也不再张嘴,只是应和着笑了笑,点点头,他知道该怎么做,但不适合在场面上说出来。

    会议很快就结束,夏田豪看了梁本国两眼,两人都坐着没动,等其他人都走了,夏田豪咳嗽了一下,扔了支烟给梁本国,“我是听说,新上任的常务副部长吉远华,在接洽经济研究报记者时的做法不太妥当。”

    “哦,夏书记,你听到些什么,我确实是不了解。”梁本国这话是实话,没人对他讲吉远华和刘记者之间“一万和一千”的故事。

    “听说吉远华从某单位支了一万元,说是给那记者打点,结果他私下里只拿出一千元来,就这,把人家记者给惹恼火了,才导致曝光报道接二连三地出来。”夏田豪说得很轻巧,他知道,目前只是需要让梁本国知道这事,根本不需要对他讲事情的过失在什么地方,因为梁本国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还有这事?!”梁本国惊讶不小,皱着眉头点点下巴,“这事我回去得问问,太不像话!”

    梁本国说得不假,一离开夏田豪办公室就打电话给吉远华,让他到办公室来一趟。吉远华一直惴惴不安,接到梁本国电话就“嘚嘚”地跑了过来。

    “小吉,当初你是说要给那记者一万元封口费的吧?”梁本国跟吉远华一点都不用客气。

    “有,有那事。”吉远华连连点头。

    “唉,你可真是。”梁本国皱着鼻子歪了歪头,“怎么就没点大气?!何必做那种掉分的事,就那么点儿,值得吗?太少了,腥手!”

    吉远华被说有点糊涂,但他大体上理解为,梁本国嫌给刘记者一万块少了。“是,是少了,以后注意。”吉远华慢慢低下头。

    梁本国家吉远华这么说,更是来气,本想破口大骂,但想想毕竟女儿梁靓今年暑假毕业还指望他表叔窦成功帮忙进省审计厅,长呼了一口气,把恼怒压了下去,“小吉啊,不是我说你,想成大事,就得有大胸襟,你说你开口问人家要一万,却只给记者一千,这种事犯得着?”

    “一万?一千?”吉远华眼睛一圆,“梁,梁书记,你说是啥?”

    梁本国见吉远华诧异,便把夏田豪的话说了,吉远华顿时拍着大腿叫了起来,“梁书记,我吉远华虽然没有什么大能耐,但这点见识还是有的,那事我绝对没做!我要是说半句假话,出门就让雷劈!”

    吉远华异常激动,胸口起伏。梁本国一见这情形,觉着吉远华不是在说假话,“怎么,小吉,难道说这事有人策划?”

    “马小乐!”吉远华提高了声音,“肯定是马小乐那狗日的,我c他二大爷!”吉远华的激动变成了冲动,也难怪,他觉得在这件事当中,马小乐把他捉弄的实在够呛!

    “看看你,怎么没点深度?”梁本国看吉远华如此按捺不住,再次皱起眉头,“处事不惊,一定要处事不惊!明知道是受攻击,但一定要镇定,理清思路,不能凭一时之气冒失起来,那会让对手更容易找到攻击点!”

    吉远华抿着嘴唇看看梁本国,点点头,声音轻了许多,“梁书记,肯定是马小乐干的,我想那刘记者和马小乐之间是有勾结的。”

    “没有证据,不好说,说出来也只能让别人抓把柄。”梁本国道,“小吉,通过这件事你能觉察出些什么来?”

    “有人和我干上了!”吉远华故作深沉,“那人就是马小乐,我们的恩怨由来已久!”

    “嗯,你和马小乐之间确实有过节,而且还不小。”梁本国点点头,“所以你以后要小心,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他抓住小辫子。”梁本国本来还想和吉远华说说他和方瑜之间的争斗这一层事情,但想想实在没必要,往后跟他慢慢带着说,或许不用说,时间一久他自己也能看出来。但是有件事必须得说,尽管梁本国百分百相信,吉远华会非常失望,但没办法,他现在需要在榆宁曝光事件上面表明一个态度,“小吉,跟你说件事,你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吉远华一听这话,再看看梁本国那张异常严肃的脸,多少也明白个差不多,“梁书记,是不是市里要求处理?”吉远华不是傻子,从事件一出现的时候,他就开始琢磨,会不会严重要处理他的地步,只是开始的种种迹象表明那种可能性不大。确实,开始的时候,梁本国也没当回事,一次正常的公关失败,实属正常,并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但事实上,这事有人策划,一味揪着不放,这就是个问题了,抗住不表示个态度,只能让自己越来越被动,不如积极主动地自我了断,起码姿态显得高一些。

    “说处理也是,说不是也不是。”梁本国笑笑,想把气氛调得轻松些,尽量少给吉远华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

    “我有,我有心理准备。”吉远华抚了抚眼镜,微微叹口气,“梁书记,我知道这事也给你添麻烦了,你有什么安排只管说就是,我一定接受批评和处理。”

    正文 【620】 可委以重任

    “那好,小吉,你有这种胸襟就好!”梁本国点点头,“你这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头衔,可能暂且要拿下去。”

    “什么?!”吉远华再次惊呆,他是想过要被处理,估计也就是形式上做做样子而已,脸面不好看是难免的,但肯定不会影响以后的迁升。可梁本国说出来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不要说不影响他的迁升了,还要立马撤职!

    “镇定,处事不惊!”梁本国见吉远华的眼神要毛了,不得不再次提醒,“小吉,暂且不干这个副部长,对你的影响并不大。”

    吉远华看着梁本国,一肚子委屈,不过此时只有忍耐了,不管是市委的决定还是他梁本国的个人意愿,既然已经差不多定音了,那么他再怎么抗争也无效,而且还会起反作用。“报社社长也要拿掉吗?”吉远华颤颤地问。

    “不会,那怎么会!”梁本国慨然道,“怎么说我也是市委副书记,难道这点压力还顶不住?怎么说也得保你一个!”梁本国叹了口气,“这事我左右权衡了一下,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保了你报社社长的头衔,从级别说是一点影响都没有,还是正处嘛!”

    “哦,梁书记,市委啥时作的这个决定?”吉远华认了,显得很平静。

    “就最近两天。”梁本国道,“市委的这个决定,个人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梁本国这么说,还想顺带看看吉远华是不是对形势有一定的把握,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进行过交流。

    “方瑜吧。”吉远华道,“我知道她和你不合,必然要对你提拔任用的人施以无情的推手!而且她有和马小乐走得很近!”

    “嗯。”梁本国点点头,“有这个认识就很好。”梁本国拧开杯盖,抿了口雀舌清茶,“小吉,方瑜极力要求处理到人头,其他几个常委都没怎么表态,但实际上就是默许,我一个人不能对抗,只好以退为进,力争保你一个头衔。想来想去,我觉得常务副部长这头衔他们看得比较重,拿掉的可能性较大,即使我极力保它也未必能成,反过来,保你报社社长的头衔,胜算很大。”

    “谢谢梁书记了!”吉远华点头致谢,他怎么能经得起梁本国消磨。

    梁本国的消磨还不止于此,他在常委会上主动提出要处理到人,是为了太高自己,但此举,他觉得方瑜会和马小乐说起,而马小乐可能会利用这事来捣腾他和吉远华的关系,给他添乱子,所以有必要给吉远华“预防”一下。

    “小吉,有一点得跟你提前打个招呼。”梁本国声音低了些,显得很严正,“可以说,现在方瑜和马小乐是我们的一个有力对手,可能他们会在这事上做手脚,比如在你面前调拨什么,说是我……”本来,梁本国是想说是他主张处理到人,但觉得那太没必要了,而且有可能弄巧成拙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借这个停顿,梁本国很自然地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小口,继续说道:“说是我保护力度不够,没能保住你常务副部长的帽子。”

    “不会的,我知道梁书记孤掌难鸣。”吉远华道,“能保护到现在这样,我就很感激了。”

    “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事情还不算是糟糕。”梁本国笑了笑,“报社社长的头衔也不差,而且以后还可以迁升嘛,毕竟这次事件不是原则性错误,只能算是运气不济。”

    “梁书记,你是说我还有上升的机会?”吉远华眼内透出希望的亮光。

    这个亮光,让梁本国觉得吉远华是个傻光光!

    “那是当然!”梁本国哈哈大笑,“直接再到宣传部,那时就不要常务也不要副了,就是部长!这也不是没有先例,上一任章部长就是从报社社长直接过去的,同时还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梁本国的这番话,给吉远华鼓了不少劲,不说欢天喜地里回去了,也可以说是沾沾自喜地离去,好像被免去常务副部长的头衔还成了一件可庆幸的事情。

    “傻啊,就这把刷子,怎么能和马小乐斗?感情是以前马小乐没和他较真,要不早就弄死他了。”梁本国躺进座椅里,摸着额头自叹道,“算了,等梁靓进了审计厅,稍微稳一稳,你吉远华怎么着我就不多管了,扶不起来,纯粹浪费精力。”

    梁本国的这番自语,几乎就是给吉远华判了死刑。但吉远华哪里会知道,还“斗志昂扬”呢,打算在报社干出一番大事来,给子积累点资本,为日后的“迁升”做些铺垫。

    吉远华到了报社,决定来个一肩挑。

    报社的领导设置,一个社长,一个总编辑,勉强地说算是两个头吧:社长负责党务,主抓行政;总编负责编务,主抓报纸。社长和总编分开,由两人担任,职责分明,一般报社都是这样的,当然,也不乏有的报社存在一肩挑的情形,即社长和总编由一人担任。

    如此一来,社长的分量就重了!

    吉远华就有这样的打算,他要一肩挑,把自己的分量充分显示出来。但是事情推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报社现任总编辑王四化不是软柿子,当初是从市zf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过来的,作风也还是比较强硬的。

    这点吉远华也是知道的,他前后也作了些打算,最后觉得还是采用蚕食渐进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吉远华这边,梁本国不把他当回事,他尽管自个兴冲冲地折腾他的“一肩挑”大计,还不亦乐乎。

    不过马小乐那边,方瑜对他却是越来越看重。“这个年轻人,可委以重任!”方瑜给马小乐下了这样的评语。

    作出这样的一个评语,方瑜当然不是草率的,追溯到之前,马小乐在榆宁县的时候,几件事都做得非常漂亮、出彩,这是她看好马小乐的第一要素。至于邹筠霞那边倒是其次,出于朋友关系,她不会拒绝邹筠霞帮助马小乐,可以把马小乐提到一个轻松舒坦的位置,但绝对不会给他下那么个评语。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马小乐开始真正进入了她的权力圈子。

    正文 【621】 误解

    方瑜想让马小乐知道她的意思,但她自己没有对马小乐说,而是先告诉了邹筠霞,说经过初步观察,发觉马小乐这个人确实是有进步的空间,而且想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作为年轻一代的重点培养对象。

    邹筠霞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她一开始把马小乐向方瑜引荐,虽然方瑜答应帮忙且确实是帮了,但并没有明确表态会大力扶持他。现在好了,方瑜开口了,下一步,如果不出意外,马小乐会有很多迁生的好机会。

    “小乐!”邹筠霞第一时间就把这消息告诉了马小乐,“方瑜刚刚跟我打电话,说从今后会把你当成她的人来看!”

    “把我当成她的人?”马小乐乍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以为邹筠霞指的是那意思,“邹,邹大姐,你说啥,方市长要把我当成她的人?!”

    “是啊!”邹筠霞兴致很高,“小乐你知道吗,你成了她的人,往后的好处可就多了!起码在市里头,有些比高权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