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赵云 > 第235章 ,豪强起义

第235章 ,豪强起义

人却纷纷维护张角,说他治病救人,教化万民,是在做好事,有利于社会安定。

    无缘无故,党人是不可能替张角出面说好话的,这说明,张角很有心计和谋略,暗中拉拢了不少人替他打掩护,以致于数年间四处传教奔走都没有引起朝廷的敌意,然后一鸣惊人,天下响应。

    陈胜吴广的起义,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农民起义,被逼的走投无路,直接造反。

    而张角则精心准备了十多年,处心积虑,密谋已久,若不是唐周泄密,未必不能一举颠覆大汉社稷,农民起义可做不到这种程度。

    见张宁撅着小嘴,闷闷不乐,赵云笑了笑“我来问你,就算唐周告密,可一开始,黄巾也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那为什么才坚持了几个月,就被朝廷打败了呢?”

    “我怎么知道。”张宁气鼓鼓的哼了一声。

    “这正是我想说的,一开始,他们的确有组织,有计划,可是,却是各自为战,彼此缺乏协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后被朝廷的军队抓住机会,一一消灭,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各自为战吗?”

    赵云接着道“这正是人的贪心所致,一开始黄巾占了上风,他们便志得意满,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加上那些指挥者都有家有业,不愿离开故土,都想在当地称王称霸,自认为能够独霸一方,根本就不听从张角的号令。”

    这也间接证明了黄巾起义的指挥者都是有权有势的豪族权贵,穷苦百姓就算转战整个中原都未必会当回事,只有那些家大业大的人,才舍不得离开故土。

    赵云最后冷笑了一声,做了一个总结“太平道拉拢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加入,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就是让黄巾起事的前期更加具有组织性,不好的地方,这些权贵身上明显具有本土化的性质,故土难舍,故土难离,南阳的就一直呆在南阳,颍川的就一直呆在颍川,各自为战,不管别人的死活,这才是最后灭亡的最大原因。”

    黄巾起义,赵云可以用一个字来评价——乱!

    张角精心准备了那么多年,看似有组织有计划,可人的私心太重,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大好的局面,最后却下成了一盘烂棋。

    张宁低头不语,还在生闷气,赵云站起身来,又说道“这些话,原本我不该多说,毕竟立场不同,你再看看黑山张燕,一直鬼缩在太行山里,声势大的时候,聚众百万,却依然鬼缩在深山丛林中,他这一辈子怕是离不开太行山了,等别人腾出手来,早晚会把他给灭掉。”

    死抱着一个地方不动,这就是最致命的,该进取的时候,就要锐意向前,勇往直前。

    刘璋,刘表,刘虞、刘繇这些只知道闭门自守的诸侯,跟张燕一样,只是固守一方,早晚被人吞没。

    乱世争锋,弱肉强食,想要一味固守,当个守家之犬,迟早会被狼给吃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