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221部分

锦衣夜行-第221部分

人正在蒲台县调查那个可疑的小姑娘。

    纪纲已传来秘信,说辅国公将到山东,青州那边在他赶到之前如果不能抓到真凭实据,务必隐入地下,绝不可以让辅国公察觉他们的存在。而蒲台县这边,则要求他们立即动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嫌疑人弄走,进行秘密审讯。

    yuedu_text_c();

    他们这一次来山东,虽不比当年罗克敌派冯西辉四人到青州时一般落魄,却也是极机密的行动,这是调查皇帝驾前的红人、当朝的辅国公啊!他们不但不敢通知地方官府,还得以行商身份来掩饰自己的真正来历。

    一俟得到纪纲的通知,他们就准备下手了。说来可笑,堂堂锦衣卫,从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精干特务一大帮,他们如此阵仗,如临大敌的,准备下手的第一大目标竟然是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娃儿,传出去真要笑掉别人大牙。

    这些天,通过对唐赛儿的调查,他们已经查到了唐赛儿的身份,甚至知道她的父亲是因为朝廷往山东移民,从淮西一带迁来的,当然,他们不知道唐姚举本就是淮西白莲教的一个坛主。

    特务也是人,而不是能掐会算的活神仙,他们不能借助地方官府的力量,以一个外乡行商的身份探问唐家底细时,又得千小心万小心,不能引起当地人的警觉,能查到这些资料已经极为难得了。

    通过对唐赛儿的追踪,与唐家过从甚密的人便也一一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唐赛儿是个年轻的女娃娃,除了与几个同龄的小女娃儿玩耍,平时去的地方不多。她常去的地方一共只有三处,一处是苏欣晨的家,一处是她那祖师婆婆的住处,再就是林羽七的家。

    林羽七接收了唐姚举的旧部,对唐姚举的遗孀和女儿当然得善加照顾,再加上他有心与唐家攀亲,将这女娃儿与自己的儿子结成姻缘,所以等到赛儿稍大,他就向唐家娘子提出,可以让赛儿到他家里,同他儿子一起识字读书。

    林家的家境殷实,请有西席老师。在林羽七心中是把唐赛儿当成未来儿媳妇看待的,虽然说女孩子不用读多少书,可是林家这么大的家业,当家主妇若是连个大字儿都不识,如何操持家业,做丈夫的贤内助?

    林羽七这既是有心示好于唐家旧部,也是有心提前培养儿媳妇。唐家娘子对这样的好事当然不会拒绝,因此唐赛儿常往林家去,与她三儿哥哥一起读书。这一来,林家就被朱图列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而徐泽亨、苏欣晨夫妇则成了他们的第二怀疑对象。除了唐赛儿经常到徐泽亨家去玩耍外,他们成为第二怀疑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也曾与唐赛儿一同往青州去。唐赛儿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娃儿,背后必定另有真人,锦衣卫现在就是以唐赛儿为线索来查缉。

    反倒是那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婆,压根没被他们放在眼里。唐赛儿只与苏欣晨私下说过“祖师婆婆”四个字,陈郁南可没有听过这句话。所以打破他们的头,他们也想不到,这小女娃儿的一身本事,竟然就是跟那个年逾八旬、牙都掉光了的孤老婆子学的。

    经过他们查访,这老婆子定居于此的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本地十之八九的住户自打懂事起,就知道这老婆子住在县城里头,这就不像一个妖人了。元末时候,白莲教各个支系纷纷起兵造反,江山落入朱元璋手中之后,他们才重新潜入民间,而这老婆子早在元朝灭亡以前,似乎就是一个本本份份住在这儿的守寡妇人。

    再者,唐赛儿虽然常往那老婆子家去,他们隐在暗处,倒也时常看见她爬上那婆婆家的树去,摘个梨呀,揪个枣呀啥的,因此只当是小孩子嘴馋,才喜欢去那婆婆家里磨蹭,所以他们根本没有疑心那孤老婆子。

    不过,他们虽未怀疑那个颤颤巍巍、随时入土的老婆子,还是把动手的地点选在了那老太婆的家。因为这儿人少,只要动作迅速一点,不虞被人发现。那老婆子又聋又瞎的,要是不曾让她发现便饶过了那老东西,若是被她发现,顺手把她做掉也只是举手之劳。

    傍晚时分,唐赛儿蹦蹦跳跳地来了……

    第686章 幻人

    唐赛儿很懂礼貌,路上碰见吃过晚饭正在街上遛弯的长辈,她都会停下来很乖巧地打声招呼。只是一般看见了男性长辈她才停下,若是看见婶子大娘们,她便只是甜甜地叫上一声,就撒开双腿溜之大吉。

    小丫头长得太可爱了,大眼睛、尖下巴,水灵灵的好像菩萨身边的小玉女,那些婶子大娘们从她小时候起,只要见了她,就喜欢亲近亲近,捏捏她的小脸蛋,就为这,小时候的唐赛儿每次被她娘领着上趟街,一条胡同没走完,两个小脸蛋就变得红扑扑的像一只红苹果了,唐赛儿就此落下了心理阴影,实在是怕了这些母爱泛滥的女人们。

    一见唐赛儿进了那老婆子的家,三个正奉命逡巡在附近的便装锦衣卫立即行动起来。

    赶着带蓬儿驴车的叫郭萌,是个小旗,负责动手的是两个校尉,刀悦和叶随景。他们肩披搭裢,扮成沿街卖杂商的小贩儿,就蹲在老太婆家篱笆墙外,只是二人不大叫卖,货色也不全,所以生意不好,身边没什么人。

    郭萌赶着驴蓬车到了篱笆墙外,正好挡住刀悦和叶随景,两人立即以蓬车为掩护,纵身越过了篱笆墙,随后,那驴蓬车就驶到路对面的大树下去了。三人的时间配合的妙到毫巅,只是刹那间事,街上虽行人不少,竟似没有一个发觉。

    可是真的就没人发觉么?暗处,戴裕彬的一双大眼,正像匿于林间的一头猎豹,杀气森森地盯向这里……

    老婆子家的院子里种了两片蓖麻地,高大的蓖麻现在已经长成一人多高,枝繁叶藏,蓖麻中间留出一条不算太宽的庭院,两个锦衣卫就藏身在蓖麻地里,候着那小丫头出来。他们已经盯了好几天,不但了解了这小丫头与哪些人接触频繁,同时也摸清了她的行动规律。

    唐赛儿每次到老太婆家,都只待大约半个多时辰,趁着天还没有全黑,她就会出来,出来时一般会爬上树,顺手揪个梨子摘几个枣儿啥的,一边吃一边回家去。两个锦衣卫就藏身在那梨树和枣树下,藉蓖麻为掩护,等她出来以便掳人。

    他们耐心地等着,那个叫唐赛儿的小姑娘终于出来了,她扭头对着屋里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再见!”就像往常一样,轻快地走过来,钻进蓖麻地,往枣树下走来。两个蹲身蓖麻地的锦衣卫立刻作势欲扑,这时,他们忽然觉得周围好像一下子就黑了,有种太阳光突然没入山下的感觉。

    可这只是一种感觉,实际上周围的天色并没有突然变得更黑,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们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个小丫头,一时也未多想,眼看那小丫头走到面前,正仰头看着树上,两个蹲身在地的锦衣卫立即一跃而起,向她猛扑过去,各擒一只手臂,另一只手顺势便去掩她嘴巴。

    “啊!”

    饶是两个锦衣卫艺高胆大,一把抓住那小丫头后,也不禁骇然低呼,因为他们手上传来的感觉清楚地告诉他们,那小丫头被他们这一抓,竟然一下子扯成两半了。

    这人又不是纸糊的,怎么这么不禁抓?两个锦衣卫骇然而呼,定睛再一看,手中空空如野,哪里有人,再往前一看,那小姑娘明明还站在三尺远的地方,正瞪着一双大眼睛,冷冷地看着他们。

    “果然是一个妖人!”

    yuedu_text_c();

    两个锦衣卫虽然惊惧,可是一想街头还有行人,天色尚未全黑,这个小妖女年纪还小,道行定然不深,胆气又壮起来,却不想他们如今是闯进了“妖窟”老巢,声色光影、迷幻药物,乃至从宋朝时候起,被幻术大师们加进去的新式道具——火药,在这里都可以从容布置,两人自从跃进这道篱笆墙,就已着了道了。

    二人低喝一声,十指箕张如爪,又复猛扑上去!

    眼前“卟”地火光一闪,那小女娃儿的脑袋突地燃烧起来,眼见如此骇人情景,两人不由大惊,硬生生地止住了身子,就见那女娃儿脑袋一转,身子不动,脑袋硬生生地扭了一圈,他们看到的不是后脑勺,而是一只眼窝深陷、白骨森森的骷髅。

    紧接着一股青烟飘起,那小女孩儿踪影全无,刀悦和叶随景顿萌退意,他们恐惧地看了一眼对方,登时又怪叫一声,自己的同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变成了一只厉鬼,那脸青}的,虽然模样依旧是自己熟悉的模样,可那脸色儿、神态,要多恐怖有多恐怖。

    两个锦衣卫骇得各退一步,惊恐地看向对方,就在这时,前边发出一阵咕咕的笑声,两人扭头一看,就见一个胸前耷拉着血红长舌头的白衣吊死鬼儿,手里举着哭丧棒,正一蹦一蹦地向他们扑来。二人全神看向那吊死鬼的时候,脑后突传巨痛,登时昏倒在地。

    “看看他们是什么路数!”

    那个老婆婆阴恻恻地道。她收起一根短而粗的沉重木杵,顺手熄了右手一盏颜色和形状都很怪异的灯笼,躺在那儿却依旧如同恶鬼的两个锦衣卫立即恢复了正常脸色。对面的白衣吊死鬼儿倏地矮了一大截,一把揭去面具,赫然竟是唐赛儿。

    她手忙脚乱地把长袍子掖进腰带,一双高跷先丢在地上,又从鼻孔里捏出两粒小小的药丸儿,那东西有清神之效,可以避免她自己也被迷幻药物所迷,不过味道辛辣之极,非常难闻,是以一旦“作法完毕”,马上就拿了出来。

    随即她才走到那两个锦衣卫身边,弯腰摸索起来。

    “婆婆,这儿有块牌子!”

    唐赛儿在刀悦身上摸索了一阵,什么宝钞铜钱一概不管,最后摸出一枚腰牌递给师父,老婆婆接过腰牌一看,顿时色变,她的老手摸索着那腰牌,一双原本浑浊苍老的眼睛登时射出凌厉的光芒,骇然说道:“赛儿,你怎生招惹到这些要命阎王的?”

    唐赛儿惊奇地道:“徒儿没招惹谁啊?他们不是下五门的人贩子么?”

    老太婆森然道:“祸事临头了!”

    尹盛辉带着心腹小旗张普鑫狼狈不堪地走在田间小径上,正急急逃遁。

    纪纲的密令传到青州以后,这边就抓紧了行动。尹盛辉急于立功,想要抢在夏浔赶到之前抓到真凭实据,因此带了六个身手高明的手下,夜入彭家庄,想要弄到点真凭实据。结果那彭家庄上上下下莫不是彭家耳目,在彭家多年苦心经营之下,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六个人,现如今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尹盛辉本意是逃回青州城去,结果哪个方向全都是人,彭家庄大张旗鼓,只说庄里进了贼盗,利用里长村正的身份,发动村民举着火把大搜特搜,逼得他们只得返向而行。如今赶了一夜的路,已经跑出好几十里地去,总算是安全了。

    “千户大人,咱们那几个兄弟,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否则不会惊呼出声的!”

    张普鑫跑得筋疲力尽,犹自对尹盛辉道。

    尹盛辉恨恨地道:“我也这么想,可那儿是彭家庄,是辅国公的岳丈家,光是一个辅国公,咱就惹不起。现如今青州府的上下官吏,都把彭家庄捧着供着,齐王殿下又以辅国公的旧主自矜,对彭家也颇为维护,咱们是明着打不起,阴的也玩不过,还他娘的咋办?

    这一下还打草惊蛇了,咱们赶紧绕道回青州,通知咱们的人,暂且放下青州的事,全部隐入地下,叫蒲台那边抓紧行动,只要那边抓住了凭据,拷问出了口供,咱们就不怕了,只要证明彭家和白莲教沾了边,连齐王殿下也不敢再维护他们!”

    张普鑫道:“大人说的是,咱们最好弄两匹骡马代步,这儿咱道不熟,也不知道跑到哪儿了,要是问着道儿走回青州,至少也得拖上一天时间。嗳,大人快看,那儿有户人家,咱先弄点吃的吧,这肚子里空的难受啊!”

    尹盛辉一抬头,恰也看见一户人家,屋顶上正冒出炊烟,不由精神大振,忙道:“走!先去弄点吃的!”

    那户人家再往前去一里半路,就是一个小庄子,因为这儿是一条大道,有一条小径通向庄子,这户人家插着旗幡,平素卖个大碗茶啥的,赚点花销,所以才迁出村子,一家人单独住到了户口。此时天刚大亮,道上还没行人。

    在这户人家后面,还开辟出一两亩方圆的地来,种着些西瓜等时令瓜果。尹盛辉和张普鑫闯过去的时候,那户人家正在烧饭,一个男人、一个妇人,还有两个犹自睡得香甜的孩子,两夫妇瞧见他们闯进来,颇为吃惊。

    尹盛辉轻蔑地瞧瞧这土啦吧叽的乡下人,把腰牌飞快地一亮,喝道:“不要惊慌,我们两个是官府的差人,奉命拿贼的,因为走失了路,经过你这儿,讨点水喝,再弄碗饭吃,你放心,少不了你的银钱!”说罢掏出两张宝钞拍在桌子上。

    那一脸木讷的男主人瞧他这么大方,一张大脸登时漾满了笑容,他一把抓过宝钞,仔细看了看揣进怀里,便点头哈腰地道:“两位官爷请坐,请坐!”随即便招呼婆娘端茶沏水,准备饭食。他家本来就是卖大碗茶的,茶叶是现成的,只要烧点开水就好。

    乡下人家,还真是粗茶淡饭,那茶水喝在尹盛辉嘴里,比起他平时喝的“玉叶长春”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可这时又饥又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那好似烂树叶子沏的大碗茶喝在嘴里也觉异常的甘甜,两个人像饮驴似的,咕咚咚一连灌了三大碗,这才解了渴。

    可那茶水下肚,渴是解了,肚子里更加饥饿,两个人坐在那儿,嗅着渐渐熟起来的饭香,肚子里咕噜噜直叫。

    张普鑫忍耐不住,催问道:“店家,饭菜还没熟么?”

    yuedu_text_c();

    蹲在门槛上卖呆的庄稼汉抬头看看天色,站起来对他一笑,说道:“好了,好了,这就好了,哈哈哈,倒也,倒也……”

    第687章 我来担当

    夏浔赶到彭家庄,未及寒暄就被请进了内宅,来到一处十分重要的建筑,这是彭家当家人物聚议大事的地方。

    此前夏浔已经通知彭家及早清理,以绝后患,因此见彭家人如此慎重,并不以为奇,可是当他被带到后宅,听说彭家已经与锦衣卫交了手,还抓了锦衣卫四个人的时候,不禁勃然色变。

    他也顾不得眼前这些人都是妻子的长辈,应该保持的小辈的恭驯了,恼怒地责问道:“各位长辈,我在信上是怎么说的?为何你们还要主动生事?彭家难道真要造反不成?”

    彭庄主被女婿责问得很狼狈,只好无奈地解释:“贤婿,不是我们想主动招惹他们,而是他们夜入彭家庄,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我们不能不动手啊。”

    夏浔一惊,忙问道:“什么东西?”

    彭庄主道:“就是一些道藏、经书,以及膜拜的神像等器物,我们正按照你嘱咐的话予以销毁,谁料……”

    夏浔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连忙问道:“那些人,都抓住了么?”

    彭庄主道:“潜进庄子的共有四人,已经都抓住了,另外两个在外望风的逃走了,不过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彭梓祺也知此事太过重大,一旦出事不但对彭家来说是灭顶之灾,夏浔那世袭罔替、与大明同休的公爵之位也要丢了,说不定还要掉了脑袋,心中又是担心又是难过,忙怯怯地接口道:“相公,当时情形,不得不动手,如果让他们逃回去,马上就会通知他们的人闯进咱们庄子,东西一时怕来不及销毁完。

    至于那抓住的四个人,我们当时故意把声势造得大了些,对外只说是贼人闯进庄来行窃,擒贼时他们持械反抗,已被民壮乱棒打死,现在尸体已经交给青州府了。我们提前搜过他们身上,将所有能证明他们身份来历的物件都毁掉了……”

    夏浔惊怒之后,已经冷静下来,他仔细想想,又问:“庄子里现在还有什么可以被人指为证据的东西?”

    彭庄主忙打保票道:“没有,绝对没有。彭家上下,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绝对找不出半点证据。”

    夏浔听了便沉吟起来,一边思索一边在厅中徐徐踱步。

    彭家一众长辈,当年也都是刀头舔血、仗剑江湖的英雄豪杰,可如今有儿有女、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