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天下 > 逆流天下-第43部分

逆流天下-第43部分

    姓们生计却是成了问题。

    江南虽然较常年水患灾害地江北富庶出来不少过想一下子养活这些逃来地江北人却是极为困难。而时间久了。自然两边冲突极大来江北水忠。兵灾等事逃入江南之事不少。几百年后。两边百姓感情犹然不能恢复。同属一省。却如敌国。

    这自然可以不必详提。不过当时这种情形却也给曾志国扩大他地天雄军极大地便利。当初他地心腹嫡系不过千多人。不过把这些老兵打磨成老底子。然后张榜招兵。连续三次。十万大军就是这么轻松得来。

    渡江南下避难地江北百姓中。官员富户士绅当然不少。不过。更多地就是这些衣食无着地百姓。而且。愿意毁家与国同难。数百里奔波逃至江南地。也多是心志坚强。不愿~发易服侍建奴地汉家好男儿。这么着一来。天雄军地战兵和辅兵地素质。真地是尽可放心了。

    纵是有好兵。却也得好生训练。才堪得用。

    天雄军的战兵训练自有章程办法。从天雄营渡江之后就开始有现成的规例,一切照办就是。其中当然有些许微调,不过,基本的套路和精神,还是从曾志国草创而来。

    重体力,三十分钟内战兵要带甲持兵十里路。当然,道路九成以上是平坦官道,如果是攀山越岭,时间当然放松,根据条件不同来定。

    以前,战兵的佩刀是标准的明军制式腰刀,重三斤,武器负重很轻。长枪手和弓箭手当然要重一些,不过,也就是加一杆长枪或是盾牌,要么就是撒袋和三十支箭,负担很轻,在壮年的小伙子来说,这个负重极轻的了。

    真格重的是铠甲。以前天雄军铠甲不全,除了老兵雄卒之外,不论战兵辅兵多半穿的只是镶嵌着铁柳钉的皮甲,防护能力有限,穿上之后转动不便,稍远一些的弓箭就能贯穿,实在是大明中后期国力下降后所粗制褴造之物,用之似乎作用有限,弃之却是可惜,只能将就着使罢了。

    了南京赏赐,银子铠甲流水般送到镇江这里来。有当然就发放下去,不足的,自己开工制作,后来又建方阵,长矛、铁戟,盾牌,多半是自己雇佣工匠打造。

    南京工部原本当然也有不少工匠,其中能手巧匠却多半被挖到镇江这里来了。朝廷官员视这些匠人为奴隶贱役,虐待克扣盘剥,既没有流水作业,也没有质量监督,南京府库里的东西没有一百年以上就出不了好东西……不过铠甲放了百年之后,连牛筋都朽烂不堪,武器涂了油,不过刀拿出来,连鸡也杀不死。

    这还是国朝盛世所出,毕竟是正格的腰刀铁甲,现在能这样的竟也不能得了。

    回想国初时,大明有胜过蒙古人的骑兵骑兵,有朵颜三卫,有五十万能征善战的京营兵,有完整的官僚与国防体系,也有渐渐发达的工商业与发达的农业,以大明强大的国力,制作铠甲兵器当然不是问题,也在质量上自然也不是后世可比。

    而且说起来,不要说是兵器,便是瓷器香炉这样的物品,也是早年宣德成化年间做的好。这真是尴尬极了,也是中国三百年一次轮回兴替所特有之事。

    战兵铠甲,先前有薄,有的重重叠叠,防护能力却是有限,而且笨重。而军官所着的铁甲,厚薄适中,牛筋穿束,甲叶层层叠叠,穿着轻便,护身的能力却是不弱。自从有了银子之后,便以大明百户、千总一级军官的标准铁甲来打造铁甲,如果是长戟手的话,身上的铠甲还要更沉重一些。

    自弘光二年十月之后,天军大致成军,而天雄军换装的事,也大约全部完成。铠甲,武器,甚至是后勤部与辅兵所用的车马并器械都全部换过。自此,战兵身上着甲重三十斤,长戟手重四十斤,这样成为统一的规例,便是甲叶大小也是依着规例统一打造,一有破损,则可以从容替换,各人身上的铠甲等于是可以通用换穿,平时尚且看不出什么来,到了战时,自然就能看出便利的地方来。

    而板甲的打造,也正在议程之中,只,板甲非得冲压不可,当时的中国尽管在财力物力上仍然是全球之冠,在技术上却已经失传,只能从泰西学来,而板甲贵且费,虽然防护能力比锁子铁甲更强一些,不过在破损之后的修复能力又比锁子甲差的远了。

    在当前的技术与财力之下,板甲怕就是葡萄牙那几个军官怂恿着曾帅,而曾帅又一时半会的动了心罢了。

    起来,当真要造的话,自是造大口径的火铳最为合算。技术上,从耶苏会请来技师教导,连葡萄牙与西班牙这样的欧洲二流国家都能装备的武器,堂堂大明,只要给曾志国地盘和银子,制造起来当然更加不是问题。

    只要给他地和时间,让他由瑞士方阵发展到西班牙方阵,扫平建奴,不过是谈笑间事罢了。

    不过,时间由何而来,仍然是要眼前这些战兵和辅兵的手中而来。

    别的团,三十分钟的时间可能久了,而在刚锋和选锋这两个团中,三十分轻装十里路,不过是勉强合格罢了。轻装前行,二十来分钟跑到的,在这两个团中是极为正常的事。

    原因也很简单,这两个团中当初天雄营中的老兵最多,他们做为中下级军官,却是把曾志国的能跑善跑贯彻的极为彻底,天天跑月月跑,从成军到现在这么久的时间,轻装跑步,越野距,负重越野,攀山,半夜急行军,这些日常训练都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回。天雄军中力气不大,不善于肉搏或是不善弓箭的战兵和辅兵可能都有,不过,不善跑的士兵,却是极少。

    现在一眼看过去,七个团五万人的战兵与辅兵,再加上从苏州及松江等地撤回来的文武军司,浩浩荡荡犹如一条灰黑色的长蛇奔腾在一片洁白的江南大地之上。这条长蛇发出了除脚步起落时的沙沙声响之外,再无一点声息,如果人在半空自上而下的看,却只见数万人如同一人般起落有序,动作富有韵律而整齐一致,数百日锤炼之功,这一支强军在急行军之际便已经先得到了最直观的体验。

    善战之师,首先全是军纪森严,然后,部勒一致,再接着,能打之前先能走,能如天雄军这般行军的,已经当得起天雄精锐这几个字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kenwen.com

    第二卷 南方 第七十九章 攻其一路

    弘光二年十二月中十七日动身,到十二月二十日傍=艰苦的跋涉之后,这几万天雄军的主力便赶到了镇江城角之下.

    早就等候在城门处的后勤部的军官们早就望眼欲穿,看到大队过来,不少冻的满脸乌青的后勤官员们竟是双手合什,齐生生一声:“阿迷陀佛!”

    华远山性格憨直,见众人如此,不觉问道:“怎么?镇江这边很吃紧么?”

    “华将军,岂止是吃紧!”

    yuedu_text_c();

    一个看着眼熟的后勤校官铁青着脸道:“黄帅从芜湖过来,听说这三两天内就到南京,操江、京营、黄帅的芜湖镇,这几路兵加起来可有数十万人。现在不论浙东兵和左营,光是这一路就很吃紧。诸位将军,镇江这里已经戒严,请诸位快些进城去禀见大帅。”

    “是,这就去。”

    局险峻到了样的地步,前几天还在苏州城里准备开拔,多多少少还没有意识到局势严峻的诸位统兵上将们立时就感觉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几乎所有人都立刻动了起来,进城的事交给自己的副手去做,七个团的主将只带着少量卫队,立刻先行进城,赶往曾志国的帅府。

    帅府附近,却也不是承平节的模样了。张云龙几人在一个多月前还一起来过镇江,当时的市面还很平静,虽然风声不好,不过总还没有到如今这副田地。现在纵骑在镇江最大最宽也是帅府与各部司所在的大道上,放眼看去,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偶尔看到百姓经过,却也是神色仓惶,来往之时就如同过街的老鼠一般看到他们,更是加急脚步缩头缩脑的一闪而过,那副模样神情,就如同是贼一般。

    “看来,咱们天军的名声不佳啊。”

    华远山倒真是无愧于他话篓子声,就算是在这样急切的赶路途中,他还是忍不住大发感慨。

    张云龙与陈昱等人相视笑。却都是默然无语。

    天雄天地一切都是大帅弄出来地。不管是好是坏是大帅一语而决。身为属下。既然已经跟随大帅。那么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一会功夫。七团参将全聚齐。由老资格地张威参将带队人一起到帅府门前求见。几个月没回来。镇江这里地情形却也与各人记忆中地不同了。

    亲军营地甲胃已经全部换过了。虽然头盔还是圆顶地步兵头盔身上地铁甲却是镇江城外地铁匠新打造地。铠甲是国之利器。以往江南虽然富庶。供应地江北四镇地铠甲也没有超过千副。当然里说地不是那种在棉布上镶嵌着铁片地棉铁甲或是皮甲。而是不折不扣地以生牛筋勒成。带着护心镜与护胫、护臂地副百户以上军官才有资格穿戴地铁甲。

    天雄军虽然掏空了大明在南京地工部与户部、兵部等中央各部所有地库藏。不过想把所有地三万多战兵全部装备上这种规格地铁甲也是不可能地。

    只有在这些工匠与拥有大量生铁地前提条件下。经过几个月不停地锻打建造。才总算是把重步兵长戟手地铁甲全部换装完毕至于普通地长矛手。还是有不少穿着以前地铠甲谓地全部换装。只怕最少还得半年到一年功夫而且还得保障种种战略物资地供应才可以。

    至于亲兵团是大帅的近卫,虽然并不全部是重戟手过一样全部换上了这种以前大明军官才有资格穿戴的铁甲,天气虽然寒冷,寒气逼人,天空中黑云密布,保不准又是一场大雪转瞬之间就会从半空落下,不过在帅府四周若明若暗的甲士们却都是精神抖擞,持戟的重甲步兵和一队队刀牌手、弓箭手、矛手、长枪手、火铳手们层层叠叠,把帅府围的水泄不通。

    在帅府西侧的转角处,甚至有一队两百人的骑兵队全副武装的在戒备着,在各人进府的时候,战马的嘶鸣在寒冷的冬日倍显凄凉。

    出来迎接的是亲兵团的参将李天柱,眼前的这些参将他都很熟悉,不过,现在也不是寒暄说话的时候,在简短的致意之后,李天柱用简明明快的语气道:“请大家进去吧,大帅正在等着。”

    就是连话篓子华远山也知道现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于是,众人肃容正色,各自整理衣襟,连张威这样的老油条也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如果要说的更准确一些,是有点战战兢兢。

    不管怎么样,曾志国现在威权在手,信望日增。不管江南各地的百姓对他和天雄军的观感如何,他手握十万重兵,掌江南财赋之地,国家政权受其挟持,便是建奴也在他手中吃过大亏。种种事迹已经渐渐沾染了一些传奇的色彩,就算是张威这种老部下,要见曾志国的面时也会紧

    怕,惶恐。

    “末将见过大人!”

    帅府正堂是一座三明两暗的高大建筑,这座府邸原本是史可法在镇江设的临时的经略府邸,再往之前,则是巡抚衙门或是知府衙门,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几百年前兴建的煌煌府邸,从大门到仪门到内宅门,一水的清砖漫地,月白色的白墙上砌着乌色的黑瓦,进了内宅门后就是这座正堂,原本是内宅居处,现在改成了帅府内议事的所在,好在这里原本就兼有议事会客的功能,所以房间高大轩敞,现在改成了议事厅后也很简单,去掉了铁梨贡桌,把原本的地方悬挂上了木图,然后还制了沙盘,左侧的两间房用来让军情司和参谋部的人处理情报和推演军情,并且协助曾志国处理紧急军务,其余的地方,就全部放上了座椅,用来召集军议所用。

    天雄军草创不久,很多东西并没有外地军镇那么讲究,节堂和虎皮银交椅之类的东西,不管是曾志国想不起来也好,还是故意不要也罢,总之还没有出现在天雄军府帅府的节堂之内。

    在李天柱将众人引入之后,众人一一见礼,曾志国微笑抬手,向着诸位心腹爱将笑着说道:“大伙儿这阵子都辛苦了,刚回来就叫来议事,不要说我不近人情。”

    这种话当然是由恰当的人选来接话,于是张威自忖一下,只得自己赔笑上前,道:“大人这话叫末将等怎么当得起,军情紧急,这一点子辛苦算什么。”

    曾志国笑道:“看你们一个色乌黑,手也青紫了,冬天里赶路,哪有那么轻松。”他话锋一转,道:“不过这个是军人本份,不必多说了。”

    众人知道闲也就是这两句了,于是肃然答了,然后依次在曾志国身边右手排次坐下。

    李天柱虽然是一团参将,不过这事的场合反而没有他的事,只管按剑站立在曾志国身后伺候就是。

    当下军情,诸团参将已经道,于是曾志国也不多说,轻咳一声,正色道:“你们赶路这几天,又有消息传来,杨副将那里已经快收尾,他们带着粮食,日夜兼程往镇江赶。

    刚刚已经叫参谋部下发命令,选锋和鹰扬、虎翼三个团和辅兵戒备我们的后方……诸君,黄帅已经带兵出了芜湖、太平一带,整个战线几同虚设,军镇全部已经移师上船赶至南京,京营,文武操江,再加上黄帅一镇,还有浙东数镇,朝廷兵马极盛,京营的前锋哨探已经潜入丹阳境内!”

    “丹阳!”

    张云龙吃惊道:“那不是:迫镇江了?”

    yuedu_text_c();

    从南京东城出发,到丹阳也不过几十里路,距离镇江也是极近的路程,不过,兵锋迫至丹阳只说明一件事,就是朝廷在得到黄得功和黄斐、黄斌卿等几部军镇援兵之后底气大增,原本朝廷只敢与十几万京营兵一起缩在城墙内,反正城墙是大明太祖所修,当时国家初建,财力人力充裕,南京城墙周长几十里,城砖都是用糯米包浆,比起水泥也不遑多让,城墙高大巍峨,都用巨大的条石为底青砖为面,不要说现在的攻城水平,就是几百年后太平军与清军南京攻防战时,大炮也轰不开宽厚高大的南京城墙,后来还是湘军决死,用炸开城墙冲入城内,这才把打了一年多的南京围城一战给打完。

    所以京营与朝中诸官,包括弘光皇帝在内都知道天雄军不好惹,不管是内阁还是东林诸君,又或是勋旧所领的京营和操江人马,在黄得功等人没有到南京之前,他们是绝对不敢也不可能深入到天雄军的防区之内来触怒天雄军的逆鳞!

    华远山攘臂怒道:“好大狗胆,京营那些王八蛋,不要说号称二十万,实际战兵辅兵在数的只有五六万人,就算真有二十万,也吃不起咱们天雄军十团之内一荡!请大帅下令,末将的前锋团愿为前锋!”

    京营不吃打,其实不必他说,在场的人都明白。甚至,远在南京的朝中诸公也明白,不然,也不会被天雄军欺负也不敢说话了,不过,黄得功却是江北四镇中的悍将,麾下敢战敢死之士很多。

    不过这个也不很重要,就算是黄得功也没有什么好可怕的,天雄军一样能打败他。

    曾志国一笑起身,道:“叫你们回来,当然就是要打。我已经决定,暂且不必理左营,冰天雪地,年关将近,左梦庚连他老子也不如,左营里骄兵悍将多,马宝之辈,不是这小子能驾驭得了的。所以,咱们回师,趁着京营与黄帅所部会师上下骄横的时候,先破一路,打掉这一路再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章 誓师

    志国的话,就是所谓的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思

    其实大明对建奴的萨尔浒之战时,明军由哪个城门出城,多少人马,分做几路,主力是哪一路,统兵将帅是谁,朝鲜和海西女真的援兵什么时候到,奴儿哈赤都是清楚的很。```超`速`首`发

    正因为清楚,所以好应对。明军分做四路,还有朝鲜两万兵,海西女真两千兵,加六万战兵为主的辽东镇和关内兵马被奴儿哈赤统领八旗全部披甲一一击破,四路明军全军覆灭,八旗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奴儿哈赤为什么会知道?这倒也简单,原因就是当时的明军经略兵部左侍郎杨镐大人派人把兵力部署的详细情况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