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十福晋 > 第 155 部分

第 155 部分

    九阿哥楞了楞,道:“万一日后皇上又添了小格格呢?”

    老十想了想,道:“再给她置办就是,总归有十多年功夫来预备…”

    九阿哥实在忍不住,问道:“那小阿哥们呢?皇上还真不管他们啊?”

    老十道:“他们大了自然会给分府银子的,亏不了他们。”

    九阿哥皱着眉头道:“那点银子哪够啊?”

    老十指了指九阿哥,又指了指自己,“我们兄弟不都这样过过来的,什么时候手紧过了?”

    九阿哥心想,你没手紧过?那是谁从我这借银子的?可惜如今身份差别有些大,九阿哥没好说出来,摇摇头,很不赞同的走了,形势人强,虽然认为无才无貌的其木格配不上老十,但九阿哥还是只能违心的为皇后册封大典奔忙…

    等九阿哥走后,老十便跑回储秀宫,表功去了。

    其木格一听,觉得太奢侈了不大好吧,虽然自己是很想高调的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当皇后了,可如今毕竟还有个太上皇呢,而且舆论压力也得考虑啊…

    听其木格说了顾虑,老十轻声道:“没事,到时爷就往满蒙亲善上说…”………老十在其木格面前没改口称朕,其木格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弘暄、弘参、弘丰和安安则是懒得说,弘历则是压根没注意到,所以,老十一点改的意识都没有其木格听得很开心,少数民族就是好啊,呵呵,不过,其木格还是劝老十不要太浪费了,“也不说节俭,按例就行。”

    老十笑道:“爷还以为你要说节俭呢,哈哈…”

    其木格乐道:“过于节俭了,不是让咱大清丢了脸面嘛,该撑肿脸的时候就得撑塞,对了,爷,你日后还是得给我和孩子们继续画画像,而且还得给我做好多首诗歌来赞美我,让后世的人好好羡慕羡慕…”

    老十见其木格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笑道:“瞧你得瑟的,哪有母仪天下的样子…”

    其木格摇头晃脑道:“反正外人又不知道,怕什么…”

    老十看着其木格没说话,其木格得意了一会儿后,有点不安的说:“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老十摇摇头。

    其木格不信,问道:“但你怎么一副沉思的样子?”

    老十叹了口气,道:“我是在为九哥叹息啊,别看他府里府外莺莺燕燕一大堆,肯定没人在他面前理直气壮的表达着自己的虚荣心…一天到晚都听些假话,真惨。”

    其木格打了老十一下,噌怪道:“我哪虚荣了,就不准我欣喜若狂一下啊,我又不是圣人…”

    老十闷笑道:“是,是,你是有七情八(欲)的小人…”

    其木格掐了老十一把,道:“不许诋毁我。”

    老十笑着搂过其木格,道:“说正事,等这阵子忙过了,就将作坊铺子全交给安安吧,免得到时哪个死脑袋御史来个死谏,劝说咱们别与民夺利…”

    其木格道:“还是给弘参他们留点银子吧。”

    老十再次重申,弘参他们日后会有开府银子的。

    其木格道:“爷,你将身外之物悉数给了安安,日后这江山肯定是给弘暄的,给弘参他们的只是开府银子,这太不公平了吧?”

    其木格顿了顿,道:“如果爷还是郡王,我肯定没二话,因为郡王爵,孩子们通过努力是可以挣回来的,一门出四个郡王虽然很少,但并不是不可能,可皇位却是万万不能让他们去争的,他们注定要受些委屈,既然如此,咱们做父母的便得让他们知道,咱们为他们打算的并不少…也许弘参他们并不稀罕咱们留给他们的银子,但是,他们稀罕不稀罕,和咱们给不给是两码事…”

    老十想了想,半响才道:“那就提前分家吧,你拟个方子出来…”

    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家(下)

    第五百五十六章分家(下)

    老十说完分家后就意识到没对,自己和其木格都不老,现在就将家分了,那以后出生的孩子怎么办?不是一样不公平嘛。

    因此,老十便叫其木格暂缓分家,从长计宜。

    谁知其木格却道:“爷,分家可以缓,但铺子作坊怎么办?还是得挂到孩子们名下啊,所以咱们还是得尽快拟定个章程出来。”

    老十一想,是这么回事,便道,“那你慢慢拟吧,唉,爷这才继位几天啊,竟然觉得皇阿玛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其木格深有同感,是啊,又不能将大清给平分了。

    老十重重的叹了口气,耍无赖道:“干脆叫几个小的去抢西洋人地盘去”

    其木格笑道:“就算他们抢到了,孙子们呢?又继续抢?等地盘全抢完了,又怎么办?你就不能说点靠谱的啊。”

    老十无奈的摇摇头,“所以啊,这家业大了,也麻烦…”

    其木格心有戚戚焉的跟着点了点头,在标榜自由公平的英国,但不也有皇位第一继承人、第二继承人之说嘛,唉,只要扯到皇家,不管到哪个世纪,就没绝对的公平…

    因此,其木格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公平的帮孩子们盘算了。

    所以,其木格便将主意打向了信托基金,可惜,其木格对信托基金的了解也只局限于知道有的富豪给子女建立了信托基金,规定他们成年后领一大笔钱或每月领些生活费,至于基金怎么成立,怎么运作,其木格是一无所知…

    因此,其木格想了几天后,也只能不大确定的告诉老十,她打算将钟表作坊给安安当嫁妆,其他的诸如玻璃作坊、蒙古商队等等都移交给内务府,但是,只是关系挂在内务府名下,运作并不要内务府(c)手,暂时交给安安管理,每年收益的一半交给皇家慈善会,百分之四十平分给孩子们,是的,弘暄也有权分得一杯羹,剩下的百分之十作为储备金,用以支付一些突发事件的开支,如果没突发事件,这百分之十过些年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由孩子们商议怎么处分。

    “当然,不能让安安白打理,请个掌柜的还得付人薪水呢,所以,暂时每年给安安2000两银子作为酬劳,如果安安管的不好,孩子们可将她给罢免了,另请高明,日后交给谁来管,由孩子们自行商议决定。等咱们百年后也这样,他们百年后,他们的儿女又接着分他们那一份…”

    老十听后,别的没问,只是问道:“不是说弘参他们委屈嘛,怎么还要将收益的一半给慈善会?”

    其木格解释说:“一嘛,这钱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容易让孩子们没了斗志,二嘛,慈善会打的是皇家的名号,不论是谁当皇帝,只要不是太昏庸,都会希望慈善会越办越好的,那么自然也会希望慈善会的捐款越多越好,如此一来,自然也会希望咱们这几个作坊越办越好,这样就不怕作坊被人给打压的破产了,这样咱们的后代便也能有个长久的入息…”

    老十想了想,道:“说你心眼少吧,有时候你想得还满多的,也好,如此一来,就算子孙不肖,只能当个闲散宗室,也不至于囊中羞涩,巴巴的等着宗人府救济…”

    其木格见老十基本同意了这个方案,又接着道:“咱们手上的黄金和白银就暂时别动,日后新添了闺女也好给她置办嫁妆。”

    老十瘪瘪嘴,道:“那点银子怎么够?”

    其木格道:“咱们就算再添五个闺女都够,真的是,也不看看家里的账册。”

    老十诧异道:“啊?真的,假的?咱家哪来那么多银子?”

    其木格没好气道:“我抢来的,行了吧?”

    老十讪讪的笑了笑,道:“没想到你还这么持家有方啊,呵呵…”

    其木格道:“你才知道啊,真是的。既然你同意了,那我就找时间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下详细的章程。”

    老十点点头,“行。”

    然后其木格又道:“皇家慈善会的账册是不是让安安交给芳茹?毕竟这慈善会日后得弘暄承头,安安老这么管下去,也不是个事。”

    老十想了想,“交给弘政吧,这也算朝政,内宅妇人还是别(c)手的好。”

    其木格瘪瘪嘴,“安安就不是内宅妇人了?”

    老十道:“那本来就是安安和弘暄搞起来的,能一样嘛。”

    其木格耸耸肩,没再做声。

    不想,当孩子们知道其木格的分家方案后,竟然没一人赞成。

    安安表示自己不能多拿,钟表作坊也得归公,不过,对每年2000两白银的年薪却没推辞,还说如果干得好,她还会要求涨工资的…

    弘暄则说,既然早就放过话,家里的铺子全是安安的嫁妆,那么就得言而有信,他和弟弟们会互相扶持的,弘暄因尚未被立为太子,所以,说得很含蓄,没说他会罩着三胞胎,而用了互相扶持四个字。

    三胞胎则很震惊,他们可是打小就被灌输要自主创业的,怎么突然要给他们分钱了?

    弘参和弘丰脑袋瓜子转得快,知道这是爹娘在给他们弄家底,便说,他们有本事糊口,叫其木格不要担心,还说“若我们有本事,要这些家产就没什么意思,我们若不成器,拿着这些家产也就只能是败家而已,给不给都一样,何苦呢…”

    安安立马反驳道:“说得就像我没本事糊口似的,哎,你们别说我会被欺负,欺负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弘暄忙笑道:“你儿子女儿不能姓爱新觉罗了,亏大了,所以你该得。”

    气得安安直跺脚。

    弘历则没想那么多,只是说:“虽然我现在欠着账,但又不是利滚利,没几年就能还完。还是都给姐姐吧,我才不要听人说,我为了还债跑来抢姐姐的钱。”

    其木格很是郁闷,想21世纪的豪门,有几个没打过遗产官司的?怎么到自己这就变了呢?其木格看着几个孩子,明白了,这些家伙是不当家不知盐米贵,满脑子都还充满着单纯美好的理想,真等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时,肯定不会再做如是想了,因此,其木格便道:“行了,这事不是来征求你们意见的,是让你们来拟定章程的。你们真有本事了,到时将自己的所得捐给慈善会就是,没人会拦着你们,不过,这些份子必须得一辈辈传下去,子孙们有本事,就接着捐,没本事就自己留着用,就这么定了。”

    见弘暄还想争论,其木格便道:“知道你们几个感情好,可你瞧瞧裕亲王那一支,那些爵位低的还不是照样过得紧巴巴的?你皇玛法和老裕亲王感情也好得很,难道你皇玛法就不想多照拂一二?但那也得能照拂得过来啊人人都有不得已,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的,额娘这样分配,只要日后当皇帝的不起歪心思,咱们这一支的子孙就算没爵位,也能过上宽裕日子,你们一个个不要目光那么短浅,多为后代子孙想想。”

    弘暄一听,觉得其木格说得也在理,换谁当皇帝也不可能给所有侄儿亲王爵吧?因此,便没再拦,只是小声道:“皇额娘,您该自称皇额娘了。”

    其木格翻了个白眼,“皇额娘我慢慢改口,不行啊?”

    安安忙笑道:“皇额娘,将钟表作坊也一并归公吧,这样至少能让没用的儿孙今后也能多分点,本来女儿家就不该分家产的,我已经占便宜了…”

    其木格摆手道:“咱们家儿女平等,还有嫁妆是嫁妆,你别弄混在一起。”

    安安道:“日后若我有了妹妹,她的嫁妆呢?”

    其木格道:“不用你c心,府里还有黄金白银呢,好了,你和弘暄赶紧商议个详细的章程出来,记住了,得防着日后的皇帝起歪心,一条一款给我弄仔细了,不能给人可趁之机。”

    弘暄和安安最后起草的文书,堪比最缜密的法律文件了,让其木格很满意,这两儿女真是人才啊,感叹完后,立马呈给了老十,老十瞅了两眼,提笔写了个批语,文言文的,其木格看不大懂,反正意思就是叫历代帝王都得遵守这个章程,还特意拿着玉玺盖了上去,表示这是他这个祖宗立的规矩。

    这章程自然也被呈给了康熙,让康熙腻歪了很久。是啊,老十他们这样一弄,只要不出大乱子,他这一支的日后可都能享受老十这个祖宗的余荫了…

    再看看如今依旧住在阿哥所里的儿子们,再想想年前宗人府宗令简亲王报上的需要年底送温暖的宗室低保户们,康熙觉得面子上很挂不住,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弄得老十比自己还英明似的。

    事到如今,康熙却是不好再从内务府拿出些银子来,给子孙们谋福利了,毕竟名义上,内库如今已经成了老十的,而且,关键是,内库也没什么银子,否则住在阿哥所的几个儿子,康熙早将他们分出去了,也不至于拖延到老十登基了,这帮人还在阿哥所里挤着。

    于是,觉得被老十比下去了的康熙很是不爽了几后,便(硬)(梆梆)的提醒老十,阿哥所里还住着他的一大堆兄弟呢。

    不用康熙提醒,老十也记得,之所以没在人前人后提这事,还不是因为内库没银子嘛…

    阿哥所的弟弟们封爵还好说,给个贝子就成,户部承受不了多少压力,可分府那花费可就大了,一家就得40多万,如今里面住着个成年弟弟,总共就得240多万的银子啊,还别说咸安宫的那个废太子,叫人家搬家,也得给点搬家钱吧?可内库的钱也就够宫里嚼用大半年的…

    老十真没弄明白,吕宋那边的黄金运回来的可不少,一多半都入了内库,钱都花哪儿去了?但老十又不好查账,那不是摆明了对康熙不敬嘛,只能暗自埋怨康熙太不会理财了真该跟其木格好好学学

    为钱发愁的老十便冲其木格嘀咕,说干脆先找九阿哥借钱算了。

    其木格听得很无语,叫老十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哪个生意人家里放那么多现银,建议老十不如打户部的主意。

    老十却说:“爷是最反感亏空的,怎么能带头从户部借银子?”

    其木格道:“户部本来就要给内库拨银子的,怎么能说借?本来就该给好不好?不就是由每月给换成一年给一次了嘛…”

    不想,老十却道,户部也没多少。

    其木格奇怪道:“朝廷这么穷啊?两百多万两都拿不出来?”

    老十叹气道:“户部结余本来就不多,西北那边又在用兵,所以户部也不富裕。”

    于是,其木格想也没想,就道,“爷,发国债吧。”

    老十不大懂,问其木格,什么是国债。

    其木格解释道:“就是朝廷发债券,叫民间认购,定个一年期或三年期的,朝廷给利息银子,利息比钱庄给得高,但却比放贷的利息低,毕竟私自放贷是要存风险的,因此,买的人肯定还是多,而且有朝廷做后台,大家也不怕收不回银子。”

    反正后世的国债好像是不怎么愁销路的。

    老十想了想,觉得不大好,朝廷发债,那朝廷的颜面何存啊…

    其木格见状,便没多劝,毕竟古代人顾忌的东西太多了,其木格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什么该顾忌,什么不该顾忌…

    不过,心中不爽的康熙却在天天提醒老十得关心住在阿哥所的兄弟们,让老十很是无奈,只好说内库没钱,得缓缓,不想康熙却来了句:“有钱办奢华的封后大典,就没钱给兄弟们分府?”

    老十还能干嘛,只好找到九阿哥,和九阿哥商议国债是否可行。

    九阿哥听了后,很是发了一阵的楞,以前老十借钱就理直气壮的,难怪如今会想出国债这个主意来,不奇怪,但朝廷朝民间借债,不大好吧?

    于是九阿哥便建议,不如朝廷成立一个钱庄算了,这样收钱也快,利息也不用给几个。

    老十一听,对啊,回头就去朝其木格显摆去了,其木格却不怎么高兴,朝廷开钱庄了,那私人开的钱庄还有谁去存钱?人家是信朝廷还是信私人?九阿哥这个钱庄老板竟然想出这么个馊主意,瞧这雷锋当的…

    但其木格可不想打击大清本来就薄弱的商业,她还巴巴的等着资本主义萌芽呢,因此,其木格便告诉老十,朝廷怎么好意思去与民夺利?那不是叫人戳朝廷的脊梁骨嘛…

    于是,回到自家钱庄就开始后悔的九阿哥便听到老十说,重想个不与民夺利的主意,而且要能快速回笼资金的…

    九阿哥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只好说不如就试试国债吧,由他来提,若阻力太大,就算了,朝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大不了就是自己的名声更坏一点而已…

    老十看着九阿哥,很是感动…

    老十这厢感动着,其木格却是在叹着气,因为第一批来参加她封后大典的蒙古人抵京了,不过不是阿巴亥部的,而是科尔沁,随行名单中有给太后守完三年孝的娜仁吉娜…

    小声继续求月票

    第五百五十七章 康熙的罪过

    第五百五十七章康熙的罪过

    看着娜仁吉娜的请安折子,其木格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科尔沁这般作为,难道就不怕惹怒了康熙?

    虽然老十登基了,但是人人都清楚,老十也就是一儿皇帝,任何重大决策还得康熙点头才行,好在老十心态也很好,没对自己成了傀儡有什么怨言。

    最开始,其木格还怕老十埋怨康熙不放权,和康熙起冲突,委婉的开导过老十一次,不想,老十还没听其木格说完,就直接告诉其木格,“爷不是那拎不清的人,皇阿玛是禅位了,但只要皇阿玛在一天,我就不能自专。不用你说,我懂。”

    其木格轻声道:“我是怕爷心里不痛快。”

    老十道:“有什么不痛快的,总比当太子强啊…”

    也正因为老十没得陇望蜀,没盘算着一步登天,所以,老十当皇帝这些天来,姿态一直摆得很正,但凡大事,一定去请示康熙,小事偶尔也拣那么一两个给康熙提一提,如果康熙有兴致就详细说,没兴趣就打住,因此和康熙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