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如同一名普通的僧人一般,静静地侍立在供桌的一侧。

    熙和帝默默的看着谢忱,脑子里闪过许许多多的画面。从皇长子出生,到这个还能能说第一句话,能喊第一声“父皇”,再到他不顾太后及尚书令的反对,封长子为太子……曾经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闪回脑海,最终从那个被他不得已送入景明寺的瘦削身影,落回到眼前这个目光沉静的僧人身上。

    他想了想,道:“带朕……带我去个方便的地方,我想与你说些话。”

    谢忱从善如流地行了一礼,领着熙和帝就往殿后走。

    熙和帝的寿诞在正月前,虽闹了不小的一桩事,但大理寺在大理寺卿的带领下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负责护送佛像的来往僧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盘查的一清二楚。

    而今事情了结,僧人们自然是赶在正月前都启程回寺。景明寺一下子又重新空荡荡了起来。

    熙和帝想要找个方便的地方说话,谢忱也不必费太多力气,随便就能找到一处。

    熙和帝此番乃是微fs行,身边带来的侍卫并不多,上山后更是知带了j个乔装打扮成家将模样的内侍。

    谢忱将人带到寺内的一间茶室,请熙和帝坐下,然后亲手煮了茶,倒了一杯茶水放到了他的面前。

    才不过j日未见,谢忱就发现面前的熙和帝眉目间已经全是焦灼和茫然,整个人比上一次见面时苍老了不少。国事压不垮他,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想来还是谢彰的事。

    熙和帝接过茶碗喝了一口。

    他早就知道寺中生活清贫,心里已有预料这茶不会是什么好茶。只是这一口下去,却仍旧叫他心头一震,愧疚地再喝不下第二口。

    “当年,朕听从太后的话,送你出家,你可有怨过朕?”

    这话其实在谢忱进宫那日,他就想问,但话到嘴边始终说不出口,只好反复咽下,直至今时今日,终于问了出来。

    谢忱笑了笑:“无怨亦无恨,贫僧如今身在佛门,清心自在。”

    熙和帝道:“如果当年没有出太后的事情,你依然会是朕的太子,皇后她也依然……”

    谢忱:“贫僧出家,能令太后长命百岁,令大褚江山永固,贫僧甘之如饴。”

    熙和帝又喝了一口茶,苦涩的味道萦绕口腔,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点的回甘:“这样的茶你喝了十年,你真的一点都不怨?如果你觉得乏了,朕回去就加封你为国师,从寺里搬出来回宫里住,